6月25日,日本首富、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在年度股東大會上突然宣布,即日起將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
這個韓裔日本人有著太多的故事,比如在他祖父輩的時候從韓國遷至日本,但對於這段過往孫正義卻少有提交,反之,對於與中國的聯繫卻說過多次。
孫正義曾多次說自己家族源於春秋戰國時代的著名兵法家孫武一族,且祖籍福建莆田:
「我家族的孫氏和朝鮮民族固有的孫氏不一樣。我祖籍和漢民族的孫氏屬於同一根源。」
在2008年的第二屆亞太中小企業峰會上,孫正義當時的演講標題是《我的祖先是中國人》。
當然,有一點說中了,就是他的經商思維確實很像福建人那般大膽、敏銳。
今天我們重點聊聊他和阿里的過往。
2000年,在與剛剛成立不到一周年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交談了10分鐘後,孫正義給了馬雲一張2000萬美金的大額投資支票;
2004年,在推出淘寶不久後,孫正義的軟銀再一次追加重金投向了阿里巴巴。在當時總融資額只有8200萬美金的份額中,軟銀獨佔了6000萬美金。
孫正義用8000萬美金拿到了阿里巴巴3成多的股份,這在當時被很多人認為是個很大的風險投資,畢竟彼時的中國網際網路環境、企業,阿里都不是最優的那個。
然而事實證明了孫正義的獨到眼光:
2014年阿里巴巴紐交所上市時,軟銀的阿里股份市值已經翻了2900倍!
截止目前,軟銀持有的阿里股份比例在25.9%左右,根據阿里巴巴最新的6000多億美元市值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超過了1500億美金。
什麼概念呢?
目前軟銀在日本東證的市值大概接近1100億美金,也就是說當年孫正義的一個投資標的的價值已經超過了最大本體軟銀400多億美金。
孫正義的投資哲學在阿里的投資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但阿里項目似乎也用盡了孫正義的所有投資好運氣。
近年來,軟銀虧損日益嚴重。
比如軟銀最大的投資項目WeWork,上市計劃受挫後,這個項目帶來了巨大投資虧損,這也直接導致了軟銀在2019財年虧損近130億美元!
投資要錢,虧損了更要錢,錢哪裡來?
孫正義的辦法是出售阿里巴巴的股票,儘管他曾經表示他的願望是儘可能長期持有阿里巴巴股票。
2015年軟銀持有阿里巴巴集團34.4%股份;
2016年持股為32%;
2017年持股29.07%;
2018年持股28.8%;
2019年軟銀的持股比例已經降至25.9%。
儘管一路減持,但目前軟銀仍然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
這可能也是很多人沒想到的。
沒錯,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是一家日本企業。
至此,也許我們可以找到原因了。
孫正義退出阿里董事會,可能更多的只是為了專注於軟銀面臨的挑戰。
畢竟阿里巴巴對於軟銀來說已經是一棵很大的搖錢樹和現金奶牛了,並不需要自己太多參與,坐等收錢就好了。
一個投資可以吹一輩子,孫正義確實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