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長牛,揭秘可口可樂和它的世界夢

2020-12-1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華盛證券,作者 Jay,36氪經授權發布。

可口可樂是全球最大的飲料廠商。今天,全球每天有17億人次的消費者在暢飲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此時此刻,每秒鐘就有超20,000瓶可口可樂被售出,僅在中國,每天就有1.5億杯可口可樂被享用。

十年來,可口可樂在美國股市上走出長牛的行情,並直到今天仍然是沃倫·巴菲特的重倉股之一。這款1886年在美國問世的飲料,究竟有什麼魔力保持130年來的長盛不衰呢?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可口可樂是如何誕生的?

1869年,約翰·史蒂茲·佩姆伯頓從美國喬治亞州來到亞特蘭大,並隨後進入專利藥品行業。

資料來源:公開網絡

那個年代,美國人民還不太相信廣告,也沒有FDA來監督公開銷售的藥品。因此,也就沒什麼東西能夠阻止佩姆伯頓的創業之路。要創業要先有產品,佩姆伯頓開始在家裡用澡盆把各種成分的化學製劑混合起來,分裝瓶中,然後作為一種靈藥拿去銷售。

當時的專利藥品差不多都是這樣製成的,驚不驚喜?

佩姆伯頓的「靈藥」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物(酒精、古柯鹼等),標籤上說明這是一種「腦興奮劑,能夠治療各種神經症」的飲料。在推銷中,佩姆伯頓宣稱這種飲料可以治療頭疼、歇斯底裡症和憂鬱症,這就是最初的可口可樂。

5年過去了,消費者並不買帳,而佩姆伯頓也懶得再說服他們,以2300美元的價格直接將配方連同設備一起賣給一位亞特蘭大的藥劑師——阿沙·坎德勒。

新徵程:配方修改、經典曲線瓶和公開上市

坎德勒收購完成後,因為他是個宗教徒,於是從配方中剔掉了酒精和古柯鹼。這樣,到1905年,可口可樂就成了完全不含古柯鹼的飲料。這是件大好事,因為到1914年吸食古柯鹼成為非法,如果不改配方,喝可樂的人就要進監獄。除了改配方外,坎德勒還把「腦興奮劑」、「能治療各種神經症」之類的模糊標籤去掉了。

1916年,坎德勒發明了曲線型的瓶子,現在是全世界都認可的可樂標誌。

資料來源:視知TV,華盛證券

1916年曲線瓶發明不久,美國國會開徵新的企業稅,坎德勒極為憤怒。為了免交稅款,坎德勒將企業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亞特蘭大銀行家歐內斯特·伍德魯夫,而他的兒子羅伯特成了可口可樂總裁。

伍德魯夫接受可口可樂之後,不久就把公司變成公開上市的企業。1919年,可口可樂以每股50美元的價格發行100萬股,然而,彼時的可口可樂還是只默默無聞的股票。

大蕭條來了

1929年的大蕭條是世界經濟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雖然無數公司在大蕭條期間破產倒閉,但可口可樂卻從中受益。雖然人們口袋裡的錢很少,買不起汽車、新衣和新鞋,但他們仍然喝可樂。

大蕭條期間的報童照片,儘管經濟陷入史上最嚴重的衰退,但可口可樂的廣告仍然隨處可見。這種售價僅5美分的飲料可以給人快樂的感覺,因此儘管美國人普遍囊中羞澀,但仍然願意花點小錢購買「快樂」。可口可樂也趁此,在大蕭條期間逆流而上。

圖片來源:公開網絡,華盛證券

戰爭:走向世界的契機

時間來到20世紀30年代末,可口可樂的銷售額佔到全美汽化軟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但仍然只是停留在美國。

真正讓可口可樂走向世界的,是戰爭。

珍珠港事件不久後,可口可樂彼時的CEO羅伯特·伍德魯夫發布了一條特別命令:「不管美利堅合眾國的軍隊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也不管本公司的代價有多大,我們一定要保證每個軍人只花5美分就能買到一瓶可口可樂。」毫無疑問,CEO羅伯特的愛國熱情是炙熱的,但商業眼光和判斷力也是他愛國決心的部分原因。

資料來源:公開網絡,華盛證券

大戰期間,可口可樂作為軍需品跟著美國軍隊來到世界各地,喝著可口可樂的美國士兵成了一副天然的宣傳畫,而可樂也跟跟牛仔褲一起,成為美國文化的精神象徵。可口可樂公司也藉此良機,將它和美國精神聯繫在一起,讓歐洲和世界重新認識了這種美國飲料。

結緣中國:第一家進軍中國的外資企業

儘管徵服了半個世界,但可口可樂仍在尋找下一個增長點,這回,可口可樂看上了中國。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邁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一步。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三中全會召開的後一天,可口可樂宣布進軍中國,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企。時任可口可樂集團主席對此表示:「中國是個大寶貝,很大,機會很多。」

資料來源:公開網絡,華盛證券

儘管成功進入中國市場,但可口可樂仍面臨非常大的難題。當時一瓶可口可樂的售價約0.45元,而工人的平均工資大約為45元,一月的辛勤勞動只能買100瓶可樂。彼時可樂的高售價,相當於今天月薪1萬的你,花100元喝一瓶可口可樂,雖然也不是喝不起,但也不可能經常喝。可口可樂在中國,碰到了需求和可支配收入不足的挑戰。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儘管物質生活貧乏是普遍的現狀,但人們仍非常嚮往可口可樂所代表的追求消費和愉悅的西方文化。1984年裡根總統訪華,《時代》周刊的封面配圖是一個站在長城上喝可樂的中國年輕人,而封面的標題是「中國的新面貌,裡根會看到些什麼」。

資料來源:公開網絡,華盛證券

今天的可口可樂和它的投資價值

1988年,巴菲特重倉買入可口可樂5億美元,並在1989年和1994年分別增持4億和3億美元,累計投資達13億美元。今天,當初的13億美元已經增值至超過200億美元,而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的時間已經超過30年。

資料來源:華盛證券

從營收和營業利潤角度看,可口可樂在近年來的表現比較穩定,但增長也比較有限。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可口可樂的營收和營業利潤重回增長,公司上調全年業績指引,預計2019年全年內生營收增長將達到5%,高於此前市場預期。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

2019年是可口可樂正式轉型「全品類飲料商」的第二年,其戰略幾乎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成效。根據可口可樂公告,公司目前有25%的收入來自於全新的或是配方經調整的飲料,較兩年前15%的數據大有進步。

小結

回顧完可口可樂的發家史,相信諸位已經對「價值投資第一股」可口可樂有了一定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意模式上,可口可樂只是生產糖漿的企業,而不負責裝瓶,所需的資金量較少,業務的複雜程度也比競爭對手百事可樂要簡單的多,畢竟百事還有餐飲部分。未來的可口可樂是否能繼續延續傳奇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傳》:揭秘百年品牌發展史
    《可口可樂傳》史上最全可口可樂傳記,寫盡可口可樂百年發展史總價值高達790億美元的可口可樂品牌,是世界上最值錢的品牌之一。據悉,全世界平均每天都要消費約20億瓶可口可樂。如此偉大的公司是如何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世界品牌的?《可口可樂傳》完整記錄了可口可樂公司從1884年到2014年的發展歷程,從創立、發展、崛起和佔領全球市場的全過程,堪稱史上最權威的可口可樂公司傳記。19世紀80年代,在美國亞特蘭大的一間實驗室裡,藥劑師約翰·彭伯頓製造出一種糖漿,起名可口可樂(Coca-Cola)。
  • 【文談】摩登百年:可口可樂弧形瓶
    可口可樂瓶的身影在1942年美軍挺進歐洲時就可見。(蓋蒂圖片社:Corbis)二戰向世界推廣了可口可樂。今天,我們所喝的可樂,是源於前同盟軍上校、嗎啡上癮者兼藥劑師約翰·彭伯頓(John Pemberton)在1886年的喬治亞的亞特蘭大調製而成。當時可樂的的身影遍布其他各國,除了古巴和朝鮮。1985年,挑戰者號太空梭把可樂帶去了銀河。儘管今天可口可樂以不同的種類、大小在自動售賣機出售,但世界最出名可口可樂形象仍是完美的瓶身曲線,也成為了十九世紀可口可樂公司的腳本標誌。
  • 企業案例:可口可樂百年來最大的營銷失誤
    2000名調查員在十大城市調查顧客是否願意接受一種全新的可樂。其問題包括:如果可口可樂增加一種新成份,使它喝起來更柔和,你願意嗎?如果可口可樂將與百事可樂口味相仿,你會感到不安嗎?你想試一試新飲料嗎?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0%--12%的顧客對新口味可口可樂表示不安,而且其中一半的人認為以後會適應新可口可樂。
  • 根據市場改變丨可口可樂的logo策略丨百年企業成長史丨輪匯社群
    即使整個可口可樂公司一夜之間化為灰燼,僅憑「可口可樂」這塊牌子就能在很短時間內東山再起——羅伯特·伍德魯夫可口可樂,這家已經成立130多年的美國老牌企業,其產品出現在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上市場最廣闊的飲料。當我們的「老字號」都成了受保護的文物,為何可口可樂卻歷經百年經久不衰?我們從其logo百年來的變化就可見其一二。
  • 百年歷史的可口可樂,為何它的配方從來沒有被破解?
    世界最大軟飲品牌可口可樂,同樣的一個配方,為何130年長盛不衰?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配方的保密做得很好。 可口可樂是由美國一個名叫彭伯頓的醫生於1886年發明的,最開始它只是一種治療咳嗽的糖漿,屬於藥品。
  • 可口可樂——百年品牌價值的塑造
    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飲料,也是全球最知名的消費品品牌之一。與此同時,可口可樂公司更是投資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價值投資標的——股神巴菲特自 1988 年首次買入後便長期持有可口可樂股票,至今可口可樂仍是伯克希爾的重倉股票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可口可樂是如何在百年歷史中打造出這一全球最具影響力與價值的品牌的。
  • 可口可樂是怎樣徵服世界的-青年參考
    ,可口可樂作為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典範,融入甚至重塑了世界各地的經濟體系,在環保人士和健康團體的指責聲中我行我素。與其他跨國公司相比,它保持著『苗條』的組織結構,避開因資源開採和原料生產帶來的費用和風險。它早已成為金牌外包商,比『外包』這個術語流行得早得多。」    在埃爾莫爾筆下,可口可樂儼然「美國南部的一介鄉巴佬,卻找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全球貿易之路」。在高度依靠外包和各國納稅人出資的基礎設施的背景下,藉助油嘴滑舌的說客和營銷專家,可口可樂化身資本主義的先鋒,打造了全球最賺錢的生意之一。
  • 可口可樂出字體了
    可口可樂在它134歲生日之時,送給自己一份生日禮物,也就是之前預告過的【可口可樂在乎體】終於上線了。這個字體是可口可樂聯合漢字推廣機構「好字在」、專業字體設計機構「方正字庫」一起設計推出,靈感來源於可口可樂重返中國時所用的經典商標字體。這套字體一共包括7745個字符,漢字6769個,其他字體976個。
  • 可口可樂:一家被可樂耽誤了的廣告公司 | 36氪領讀
    可口可樂被公認為「一家被可樂耽誤了的廣告公司」,其傳播策略中的品牌、文化、情懷及商戰策略被用戶和商學院奉為經典,百年來,人類已經無法阻止可口可樂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了,我們把它暢飲在口,穿在身上,印在包上,寫在本子封面上,畫在手機殼上
  • 可口可樂,一如既往?
    當可口可樂公司宣布該消息時,他們使用了「已確定位置的肺部腫瘤」,而明顯地避免「癌症」這一措詞。華爾街幾乎未作反應:可口可樂的股票下跌了不到一美元。在住院期間,戈伊蘇艾塔仍保留著堅定的工作熱情:一臺自動報價器不時傳遞著紐約股票交易所傳來的最新股價,兩臺傳真機從辦公室裡傳來僱員和世界各地朋友的問候。
  •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什麼關係?為什麼可樂10多年從來不漲價?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是世界公認的兩大飲料巨頭。它們之間的關係其實是亦敵亦友的競爭關係,兩家公司互相競爭了100多年,並且尊重遊戲規則,懂得向對方學習。甚至百事可樂的名字都是向可口可樂學習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是美國的飲料品牌,一個主打藍色調,一個主打紅色調。當然可口可樂成立的時間更早,獲得的市場份額更大。百事前期央求可口可樂收購自己,但遭到了拒絕。中期時百事主打年輕人的可樂,其配方也進行了改進,它將可口可樂定義為落伍的可樂。從此之後,百事騰飛,幾乎和可口可樂達到持平的局面。
  • 可口可樂歇了,該茶人上了
    也就是說,飲料行業中的其中一種飲料「可口可樂」一年的銷售額差點把整個茶行業的一年的銷售額幹翻了!被稱為肥宅快樂水的可口可樂,咋就這麼牛X呢?它有什麼過人之處?它憑什麼能以一己之力單挑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的整個茶行業呢?
  • 可口可樂弧形瓶啟迪流行文化
    儘管由於運輸和成本考慮,如今我們常見的可口可樂已經被易拉罐和塑料瓶裝替代,但自1915年誕生那天起,可口可樂經典弧形瓶就已經成為和迪斯尼、007一樣的流行符號。2015年,可口可樂經典弧形瓶誕生一百年。
  • 可口可樂商業機密數據洩密事件
    美國可口可樂的配方自188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誕生以來,已保密達120年之久。曾有媒體打趣道,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難以被破解的秘密有三個,一是英國女王的財富、二是巴西球星羅納爾多的體重,三是可口可樂的秘方。
  • 可口可樂世界,可以看,可以聽,可以嘗
    亞特蘭大之行除了走馬觀花,瀏覽市區的高樓大廈,肯定要去深度探尋幾個著名的景點,比如:奧林匹克公園、水族館、CNN中心以及可口可樂世界
  • 稀奇古怪的可樂往往從日本開始,可口可樂說這裡已經成了它的實驗...
    你可能已經通過 0 卡路裡可口可樂和今年開始賣的桃子味可樂對日本可口可樂的特殊性有所了解,但 Khalil 分享的一些數據更直觀:可口可樂日本市場的營收只佔它全球的 3.45%(北美是 20%,中國是 9.89%),但可口可樂旗下 21 個全球收入超過 10 億美元的品牌裡面,有 4 個都為日本市場研發,分別是 Georgia
  • 「zero」商標屬於可口可樂嗎
    (Coke Zero),是可口可樂公司2005年推出的產品,既保留可口可樂的經典口味,又給到消費者無糖無熱量的體驗。(統稱「胡椒公司」)對這16件商標提出異議,理由是這些商標帶有描述性詞語「zero」,是行業通用詞彙,不能被可口可樂公司獨佔。「zero」怎麼就成了飲料行業的通用詞彙了呢,因為它不僅僅是「零」,更代表著「零卡路裡」飲料,包括胡椒公司在內的很多飲料企業都在各自品牌上使用「zero」。胡椒公司在美國就申請了兩個帶有「zero」的商標,都放棄了對「zero」的專用權。
  • 可樂百年之爭的啟示
    第1階段:可口可樂碾壓百事可樂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在可樂這個飲料領域裡,只有可口可樂和其他可樂。 甚至很多人說到可樂,其實指的就是可口可樂。
  • 【可口可樂工廠】走進可口可樂工廠,參觀可口可樂博物館,了解品牌文化,參觀生產線,製作專屬飲料瓶!
    費用包含博物館參觀遊覽,可樂瓶彩繪、可口可樂品嘗、物料、活動組織等• 提前48小時退出可全額退款;• 48小時內提出
  • 可口可樂百年進化史 把創意設計玩到無解
    自1885年第一瓶可樂被發明可口可樂這個品牌就一直在不斷的開拓創新它的標誌、包裝、廣告都在不斷的演化、改進 這是一個來自可樂碰撞味蕾而引發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