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華盛證券,作者 Jay,36氪經授權發布。
可口可樂是全球最大的飲料廠商。今天,全球每天有17億人次的消費者在暢飲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此時此刻,每秒鐘就有超20,000瓶可口可樂被售出,僅在中國,每天就有1.5億杯可口可樂被享用。
十年來,可口可樂在美國股市上走出長牛的行情,並直到今天仍然是沃倫·巴菲特的重倉股之一。這款1886年在美國問世的飲料,究竟有什麼魔力保持130年來的長盛不衰呢?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1869年,約翰·史蒂茲·佩姆伯頓從美國喬治亞州來到亞特蘭大,並隨後進入專利藥品行業。
資料來源:公開網絡
那個年代,美國人民還不太相信廣告,也沒有FDA來監督公開銷售的藥品。因此,也就沒什麼東西能夠阻止佩姆伯頓的創業之路。要創業要先有產品,佩姆伯頓開始在家裡用澡盆把各種成分的化學製劑混合起來,分裝瓶中,然後作為一種靈藥拿去銷售。
當時的專利藥品差不多都是這樣製成的,驚不驚喜?
佩姆伯頓的「靈藥」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物(酒精、古柯鹼等),標籤上說明這是一種「腦興奮劑,能夠治療各種神經症」的飲料。在推銷中,佩姆伯頓宣稱這種飲料可以治療頭疼、歇斯底裡症和憂鬱症,這就是最初的可口可樂。
5年過去了,消費者並不買帳,而佩姆伯頓也懶得再說服他們,以2300美元的價格直接將配方連同設備一起賣給一位亞特蘭大的藥劑師——阿沙·坎德勒。
坎德勒收購完成後,因為他是個宗教徒,於是從配方中剔掉了酒精和古柯鹼。這樣,到1905年,可口可樂就成了完全不含古柯鹼的飲料。這是件大好事,因為到1914年吸食古柯鹼成為非法,如果不改配方,喝可樂的人就要進監獄。除了改配方外,坎德勒還把「腦興奮劑」、「能治療各種神經症」之類的模糊標籤去掉了。
1916年,坎德勒發明了曲線型的瓶子,現在是全世界都認可的可樂標誌。
資料來源:視知TV,華盛證券
1916年曲線瓶發明不久,美國國會開徵新的企業稅,坎德勒極為憤怒。為了免交稅款,坎德勒將企業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亞特蘭大銀行家歐內斯特·伍德魯夫,而他的兒子羅伯特成了可口可樂總裁。
伍德魯夫接受可口可樂之後,不久就把公司變成公開上市的企業。1919年,可口可樂以每股50美元的價格發行100萬股,然而,彼時的可口可樂還是只默默無聞的股票。
1929年的大蕭條是世界經濟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雖然無數公司在大蕭條期間破產倒閉,但可口可樂卻從中受益。雖然人們口袋裡的錢很少,買不起汽車、新衣和新鞋,但他們仍然喝可樂。
大蕭條期間的報童照片,儘管經濟陷入史上最嚴重的衰退,但可口可樂的廣告仍然隨處可見。這種售價僅5美分的飲料可以給人快樂的感覺,因此儘管美國人普遍囊中羞澀,但仍然願意花點小錢購買「快樂」。可口可樂也趁此,在大蕭條期間逆流而上。
圖片來源:公開網絡,華盛證券
時間來到20世紀30年代末,可口可樂的銷售額佔到全美汽化軟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但仍然只是停留在美國。
真正讓可口可樂走向世界的,是戰爭。
珍珠港事件不久後,可口可樂彼時的CEO羅伯特·伍德魯夫發布了一條特別命令:「不管美利堅合眾國的軍隊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也不管本公司的代價有多大,我們一定要保證每個軍人只花5美分就能買到一瓶可口可樂。」毫無疑問,CEO羅伯特的愛國熱情是炙熱的,但商業眼光和判斷力也是他愛國決心的部分原因。
資料來源:公開網絡,華盛證券
大戰期間,可口可樂作為軍需品跟著美國軍隊來到世界各地,喝著可口可樂的美國士兵成了一副天然的宣傳畫,而可樂也跟跟牛仔褲一起,成為美國文化的精神象徵。可口可樂公司也藉此良機,將它和美國精神聯繫在一起,讓歐洲和世界重新認識了這種美國飲料。
儘管徵服了半個世界,但可口可樂仍在尋找下一個增長點,這回,可口可樂看上了中國。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邁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一步。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三中全會召開的後一天,可口可樂宣布進軍中國,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企。時任可口可樂集團主席對此表示:「中國是個大寶貝,很大,機會很多。」
資料來源:公開網絡,華盛證券
儘管成功進入中國市場,但可口可樂仍面臨非常大的難題。當時一瓶可口可樂的售價約0.45元,而工人的平均工資大約為45元,一月的辛勤勞動只能買100瓶可樂。彼時可樂的高售價,相當於今天月薪1萬的你,花100元喝一瓶可口可樂,雖然也不是喝不起,但也不可能經常喝。可口可樂在中國,碰到了需求和可支配收入不足的挑戰。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儘管物質生活貧乏是普遍的現狀,但人們仍非常嚮往可口可樂所代表的追求消費和愉悅的西方文化。1984年裡根總統訪華,《時代》周刊的封面配圖是一個站在長城上喝可樂的中國年輕人,而封面的標題是「中國的新面貌,裡根會看到些什麼」。
資料來源:公開網絡,華盛證券
1988年,巴菲特重倉買入可口可樂5億美元,並在1989年和1994年分別增持4億和3億美元,累計投資達13億美元。今天,當初的13億美元已經增值至超過200億美元,而巴菲特持有可口可樂的時間已經超過30年。
資料來源:華盛證券
從營收和營業利潤角度看,可口可樂在近年來的表現比較穩定,但增長也比較有限。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可口可樂的營收和營業利潤重回增長,公司上調全年業績指引,預計2019年全年內生營收增長將達到5%,高於此前市場預期。
資料來源:信達證券
2019年是可口可樂正式轉型「全品類飲料商」的第二年,其戰略幾乎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成效。根據可口可樂公告,公司目前有25%的收入來自於全新的或是配方經調整的飲料,較兩年前15%的數據大有進步。
回顧完可口可樂的發家史,相信諸位已經對「價值投資第一股」可口可樂有了一定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意模式上,可口可樂只是生產糖漿的企業,而不負責裝瓶,所需的資金量較少,業務的複雜程度也比競爭對手百事可樂要簡單的多,畢竟百事還有餐飲部分。未來的可口可樂是否能繼續延續傳奇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