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一世界

2020-12-24 新京報

一竹一世界。2019年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竹博會」)今天拉開大幕,人與竹在這裡精彩相遇,眉山與世界在這裡交互。

「竹子聯通世界」是竹博會的主題,也是開放眉山的不懈追求——為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全市人民凝心聚力,久久為功,藉助會展平臺,將眉山與世界再次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竹韻」生香 堅守綠色家底

作為四川竹資源分布重點地區,我市森林覆蓋率達49.5%,竹林面積達108萬畝,從海拔2830米的瓦屋山到青衣江、岷江兩岸分布大量竹類。

位於青神縣南城鎮的海棠竹溪是岷江生態屏障項目的子項目,栽有植粉單竹、琴絲竹、鳳尾竹、剛竹等竹類13萬根和1萬株海棠。通過吸收、同化、吸附、阻滯等形式,這裡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600餘噸,釋放氧氣1200餘噸,有效淨化大氣汙染物,改善空氣環境質量。「根據今年以來的監測數據,經海棠竹溪功能性自然淨化、生態修復後,這裡的水質得到了淨化和改善。」青神縣生態環境局負責人說。

從生態底色好,到綠色發展強,我市近年來大力開展竹主題綠化,建成東坡竹園、青神竹林溼地、尖山竹海等多個竹類公園,星羅棋布的竹林景觀已成為眉山最靚風景。2018年,我市提出了實施「萬畝」栽竹計劃,並提出「到2022年,建成1個竹藝名城、5個竹藝名鎮、11個竹藝名村、100家竹藝人家,做到竹產業、竹景觀、竹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美麗宜居新眉山,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目標。今年,又投入2.9億元,啟動眉山濱江大道竹林長廊、岷江流域生態屏障等竹林風景線項目建設,栽竹綠化面積5500畝,已建成「竹裡桃花」「竹林院子」等多個竹景觀。

既保持綠水青山,又收穫金山銀山,眉山竹努力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質量齊頭並進。

「竹跡」堅實 創新發展基因

中外領導在2019北京世園會開幕式的「共培友誼綠洲」儀式上用眉山竹桶為樹苗澆水;以眉山竹鋼為建築主體支撐結構材料的國際竹藤園被譽為世園會「竹之眼」;青神竹龍成功獲得「最長竹編舞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創新不斷,喜訊不斷,竹文化底蘊深厚的眉山今年又贏得了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

執著創新,銳意創造,是眉山竹人的優秀基因。在竹編領域,形成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瓷胎竹編等25類、3000多種產品體系,產品走進廣交會、進博會、西博會、北京世園會等會展,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竹紙領域,正在建設全國一流的百萬噸竹材循環利用產業示範園,「斑布」健康生活用紙佔全國本色紙份額的五分之一;在竹鋼領域,已先後承建北京文創產業園「北京坊」、世界園藝博覽會「百果園」、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館」等多個國內重大項目。

如今,青神竹福竹藝文化有限公司率先把陶瓷和竹結合起來,研發製造出集傳統手藝與現代藝術於一體的新產品,一年可賣出價值近500萬元的瓷胎竹編。洪雅縣的竹元科技與中通攜手創新研發的全球首款竹鋼營地房車,以其獨特的造型、自然清新的風格吸引著所有見證者的眼球。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術專家正在眉山研發攻關全新的優良竹種,促進高產高效。

竹產業層出不窮的創新創造,根源於我市持續發力源頭創新能力建設。我市積極參加世園會、進博會、西博會等國際國內展會展覽,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開放合作,創新發展;出臺《竹產業發展扶持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於建設全國特色產業示範縣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等政策,通過政策扶持、制度激勵等方式,引導企業自主研發產品;與川師大、川大、川農大建立合作關係,通過高校引智,成立竹藝創新創業實踐基地,開展大學生竹藝創新創業活動;成立「竹編藝術設計研發中心」,開發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製作竹編的方法,構建「研—產—銷」運行模式。

日益完善的創新布局,經年累月的創新積澱,讓流淌著「創新基因」的眉山竹邁開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有力步伐。

「竹音」清越 與世界共彈奏

國際竹藤組織是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獨立的、非營利性政府間國際組織,是唯一針對竹和藤這兩種非木質林產品的國際發展機構。2017年11月,國際竹藤組織與我市籤訂了《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協議》。

「之所以選擇眉山市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就是因為這裡竹資源豐富,竹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發展潛力巨大,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竹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示範作用。」國際竹藤組織東道國活動部主任朱于堅說,國際竹藤組織還將在建設國際竹藤組織竹產品青神展覽基地,協助我市拓展國際、國內市場的宣傳活動,在全球推廣宣傳眉山竹業發展的成功案例等各方面與我市繼續深入合作。

在開放合作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是眉山竹至關重要的活力源泉。1981年,眉山竹編中獨具特色的青神竹編赴法國巴黎參加八國聯展後,不僅讓青神竹編聲名鵲起,更成為竹產業從傳統手工業發展成為全省五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的助推力量。近40年來,我市與國際竹藤組織、國際竹藤中心、中國輕工藝品進出口商會、中國竹產業協會以及全國竹產業強縣浙江安吉、福建永安等國內外多個夥伴,在竹產業會節活動、技術創新、文化旅遊發展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眉山竹走出了一條以開放壯大規模、提升實力、促進轉型的有效路徑。

持續專注於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眉山竹在開放合作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並在積極建設以竹編、竹建築、竹會展、竹研發、竹培訓為特色的國際竹產業文化創意及融合發展先行區,力爭到2022年,全市竹產業實現綜合產值100億元以上。

開放完善產業布局,合作優化產業生態。眉山,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傳播「竹音」。

作者 王麗 攝影 張忠蘋 王月 肖邡

相關焦點

  • 一竹一世界
    一竹一世界。2019年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竹博會」)今天拉開大幕,人與竹在這裡精彩相遇,眉山與世界在這裡交互。「竹子聯通世界」是竹博會的主題,也是開放眉山的不懈追求——為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全市人民凝心聚力,久久為功,藉助會展平臺,將眉山與世界再次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 【喃噥】一竹一世界
    去南山竹海吧,近觀尋常百姓生活中的竹文化。來到南山山麓,放眼望去,峰巒疊嶂,高低錯落,數萬畝毛竹碧綠蔥翠,倚山抱石,浪潮起伏奔騰,驚濤澎湃,一下子湧入眼中,像是要「破門而出」。踏進南山竹海的大門,四處都是參天的竹子,不時有涼爽的風襲來,潺潺水聲伴著啁啾的鳥叫灌進耳朵,頓覺得整個世界溫度下降了5度,與自然的都親近了許多。
  • 一竹一世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竹一世界。
  • 一山一世界 一竹一天堂
    有著這一獨特印記的雲頂自然風景區便有了強大的磁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初抵達,雲頂靜默著,幾個峰頭如同蓮花的花瓣對著藍天白雲。山腳的溪流清澈、透亮,圓拱的小石橋爬滿了植物。而青苔更鍾情於路旁石頭壘砌的農家院牆。
  • 陳大鵬黃鷓鴣竹節杯 一盞一世界,一竹一鷓鴣
    一盞一世界,一竹一鷓鴣 「紛綸草木變暄寒,竹節松心故凜然」 竹節 象徵著堅貞不屈的品質同時還有節節高升美好的寓意 罕見的竹節杯,仿佛於清肅的山林間破土而出,勢如破竹>作者:陳大鵬 尺寸:8.5×6.2c 是否手工:是 產地:福建建陽 用途:品茗/饋贈/收藏/把玩 「一身塵與土,雙頰煙火色」是對陳大鵬作品最好的描述 鷓鴣斑紋清新而脫俗,靜寂而高貴,觀之一眼
  • 一把中國人做的竹傘,拿到了世界設計大獎
    說到傘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對「竹傘」,還是拿了世界設計大獎的「竹傘」相信你就覺得有些陌生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下這「竹傘」有何特殊之處?這種竹傘有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竹語」。我們知道中國人善用竹,用竹子制傘已有千年傳統。而「竹語」的傘骨就是用竹子製成,是一把純粹的中國竹傘。竹語傘沿用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湖」綢傘」的傳統製作工藝,又融入了現代工業設計的手法,打造出這種全新的傘種。
  • 萬物之中一茶一竹人生足矣
    則一日,喝一杯清茶,賞一幅墨竹,走進畫家姜子龍老師的世界。世界萬物之奧妙,只有心懷天下,做到心中有數才可以把萬物看透。應作浮雲時作浮雲,應守護時以一生守護,總有些東西是我們窮其一生都要去追尋,去實現的。品竹也可以品出人生味。人生當如竹之頑強,竹之堅韌,竹之虛心,竹之平和。
  • 久保田 一竹「一竹辻が花」
    久保田 一竹
  • 一眼百念生,一竹萬物恆
    唯有竹,盤根錯節,千枝攢萬葉,青竹視蒼穹。一天一地一竹,這竹佇立在這天地之中,淡然的看著事物的興衰落敗,等待花開。姜子龍老師的墨竹就似把這一切瞬間定格,永恆之景便載入了水墨之中,從而不朽。近日思緒良多,只因觀了姜子龍老師的墨竹。
  • 漆萬全專欄|門前一棵竹
    門前一棵竹讀寫人家專欄作者:漆萬全大門前有一棵竹。是一叢,有三、四十根。原本竹子是長在院子內的,栽植時只有一桿,逐年生長發育才得以日趨旺盛,不經意間不止把院子的角落佔滿,還將根從牆腳底下延伸而去,在牆外破土而出。後來因修房子,院內的不免被砍掉,而牆外的不覺已蓊鬱成叢成為了風景。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棵竹子就這樣居然讓我高雅了起來。
  • 一竹,盡顯中式禪意
    一竹一蘭一石古今庭園幾乎園園種竹,居而有竹,則幽簧拂窗,清香滿院。古往今來,「人生貴有胸中竹」已成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偏好。一兩年的嫩竹還不夠,至少要5年以上的老竹。像一些透光竹藝燈,基本是精選生長5年以上的優質楠竹。由於要經過刨、刮、削、打磨等環節,必須等到竹纖維長到足夠韌性才行。
  • 在竹子前坐了37年 芙蓉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
    小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在竹子前坐了37年,他成了芙蓉鎮竹簍編織店老闆的「師傅」瀟湘晨報記者 易思含 湘西報導4月26日,芙蓉鎮,面對竹簍與徑篾,胡廷賢說,自己一生都在與竹子打交道。一做三十七年多,他成了圈內一號人物4月26日,記者跟隨胡廷賢穿梭在芙蓉鎮的青石板路間,經過的幾家竹簍編織店,裡面的老闆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師傅」。胡廷賢描述,21世紀初的芙蓉鎮,青石板路兩旁大多還是當地居民,來這裡旅遊的遊客也不及如今,當地的旅遊業還不發達。
  • 在竹子前坐了37年 芙蓉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
    小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在竹子前坐了37年,他成了芙蓉鎮竹簍編織店老闆的「師傅」瀟湘晨報記者 易思含 湘西報導4月26日,芙蓉鎮,面對竹簍與徑篾,胡廷賢說,自己一生都在與竹子打交道。一做三十七年多,他成了圈內一號人物4月26日,記者跟隨胡廷賢穿梭在芙蓉鎮的青石板路間,經過的幾家竹簍編織店,裡面的老闆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師傅」。胡廷賢描述,21世紀初的芙蓉鎮,青石板路兩旁大多還是當地居民,來這裡旅遊的遊客也不及如今,當地的旅遊業還不發達。
  • 鑑賞|十萬元一竹,史上最全的奇石與竹的文化!
    一,竹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在魅力,人們常常以君子比德與竹和比德與玉,可見竹之意蘊悠久,奇石與竹,無疑也是竹與傳統文化,竹與現代藝術文化的重要傳承。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竹徑》李得裕: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裡餘。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 南京竹餐廳:一茶,一竹,浮生若夢
    這個竹餐廳共有三層,正對當地的主要街道,建築自身除了體現了設計哲學之外還運用竹來隱喻人們謙虛的內心。建築師傾向於實現一種理想的模式,因此直接運用民間傳統工藝來完成這個特別的建築的建設工作。這一區域在竹子的圍合下單獨形成一個獨立空間。在竹籬旁設置座椅,形成連續的空間關係,構成一層空間的核心功能區。同時,竹籬笆環繞的庭院圍欄在空間上起著引導作用,連接吧檯與服務區等功能區的同時也緊密連接核心就餐區,最終通向電梯。
  • 和服 染色藝術家 久保田一竹
    和服 染色藝術家 久保田一竹久保田一竹14歲入行,19歲獨立,20歲那年被失傳古染色法「辻が花染め」所做的德川家康的小袖深深打動
  • 走向世界的羅定竹蒸籠
    走在展示館,猶如穿行在一個竹製品的世界,各式各樣製作精美的竹製品以及蒸籠產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恆兆蒸籠文化展示館通過歷史圖片、文字說明、影像視頻介紹、實物展示等形式,展示了泗綸蒸籠的發展歷程、製作工藝、產業發展情況等,生動地演繹了泗綸蒸籠的前世今生。
  • 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龍頭八卦一捆竹——邵大亨
    它就是「龍頭八卦一捆竹」。該壺壺身由64根仿細竹圍成,以合64卦之數。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以的為中心雕八卦紋,蓋鈕成太極圖。八卦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與陰陽、五行一體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係的工具。
  • 竹中一滴曹溪水
    竹中一滴曹溪水   □陶純(北京)  1985年秋天,我所在的部隊在山東南部的大山裡輪訓。閒暇時候,我常常一個人登上營房附近的山峰,遙望遠方的世界。
  • 每日一畫:蘭竹圖
    《蘭竹圖》清代鄭燮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的領軍人物,在市場上,其畫價一直高過他人。畫面上修竹挺立,長短有殊,或作左傾,或作右傾,雖各自獨立,卻顧盼有情,用筆遒健圓勁,極疏爽飛動之致。《蘭竹圖》以半幅面作一巨大的傾斜峭壁,有拔地頂天、橫空出世之勢。峭壁上有數叢幽蘭和幾株箭竹,同根並蒂,相參而生,在碧空迎風搖曳。《蘭竹圖》的布局十分嚴謹,畫面石、蘭、竹三者組織安排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