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噥】一竹一世界

2021-03-01 南京農業大學

竹,無論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毅力,還是「萬物中瀟灑,修篁獨逸群」的高潔,亦或是「身負盛名常守節,胸懷虛谷暗浮煙」的淡泊,都是詩人極度讚頌的竹之品質。悠悠五千年,竹子不但是文人墨客喜愛的植物,更是尋常百姓家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去南山竹海吧,近觀尋常百姓生活中的竹文化。


來到南山山麓,放眼望去,峰巒疊嶂,高低錯落,數萬畝毛竹碧綠蔥翠,倚山抱石,浪潮起伏奔騰,驚濤澎湃,一下子湧入眼中,像是要「破門而出」。踏進南山竹海的大門,四處都是參天的竹子,不時有涼爽的風襲來,潺潺水聲伴著啁啾的鳥叫灌進耳朵,頓覺得整個世界溫度下降了5度,與自然的都親近了許多。蜿蜒的小道上行人放慢腳步,在五月的額綠意盎然中悠然的聊著天,感受竹子給我們帶來的清閒平和自然,或許這就是竹文化的第一個體現,竹林因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弱噪音、淨化空氣、防止風害的作用,讓百姓們融入自然,體驗自然。

路上,一個胖嘟嘟的男孩子用軟蠕蠕的聲音對奶奶爺爺說:「我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我們老師還教我們一首詩,爺爺,我背給你聽『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拾級而上,到達第一個幽靜的景點——山澗水和天然雨水匯集成「靜湖」。湖水終年清冽,猶如一塊寶藍色的綢緞,放眼望去,竹在水中長,水在竹間流,靜湖與綿延的竹海相映成趣。遊客乘竹筏漫遊山間,輕輕揮舞櫓漿,撥開湖面,綢緞一般的湖面仿佛被風吹開,蕩漾,蕩漾,蕩漾。此時,竹子主動承載著人類「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竹子作為交通工具,是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除了慢悠悠的竹筏,吱呀吱呀的竹車,還有優哉遊哉的竹船,都讓我們能和柔而有力的水和睦相處,我們應該認識自然、運用自然,是竹子教會我們的。


古色古香的雞鳴村隱藏在竹海之中,倒是沒有聽見雞鳴,老人們依靠在自己店前,雕刻刀躺在竹屑旁,剛刻好的竹藝品在嘰嘰喳談論著什麼,好像在跟店裡的成品打招呼,很開心來到這個竹文化世界。遊客們駐足,小心翼翼的觸摸著那經過布滿老繭的手打磨出來的藝術品,像是聽孩子訴說著什麼。這些手工藝者似乎不想講述如何雕刻背後的故事,那靜默的碎屑和嘰嘰喳喳的藝術品就承載著說不完的故事。青苔記錄著雞鳴村的年齡,踩著年輪進入「竹文園」,炊具的簞、籩、簋、碗、箸、勺、盤、厄、蒸籠等,盛放物品的筐、籃、笥、箱,家具有床、榻、席、椅、枕、幾、屏風、桌、櫥、櫃,算具有算籌、算盤,量具有竹尺、竹筒,照明用具有燈籠、燭炬,衛生用具有帚、燻籠,裝飾用具有簾、花瓶,把玩用具有扇子、手杖,均是用竹為材料製成的。竹子已經滲入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精神領域,我們有竹韻,竹笛、蕭、笙、箏、箜篌和篳篥 ,空靈的聲音猶如天籟;竹畫歷史更為悠久,縱觀歷史,借物言志讓竹子成為畫家們主要繪畫題材,北宋時期文同開創了"湖州竹派",被後世人尊為墨竹繪畫的鼻祖;最著名元代鄭板橋樹一代畫竹新風,促進了畫竹藝術的發展,對畫竹技法和理論的發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時至今日,中國的畫竹藝術仍保持長盛不衰的勢頭,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

竹文化園裡那一個個「竹」字,訴說著一代又一代文人的追求。

步行至壽星廣場,廣場上樹立著慈眉善目的中華第一壽星。期間有些好奇,為什麼竹海裡要設置拜壽堂,撞福鍾,品壽眉,仔細一想覺得竹子的淡泊使人心平氣和長命百歲。沿著登山道一路攀登吳越弟一峰,更可觀蘇浙皖三省的秀色。用餐可在竹海周邊品嘗地道的竹海農家菜,板慄、竹筍等都是南山竹海地區本色的農家菜。


這個時代最後信息量的是手機,習慣成為「低頭族」,卻不懂得抬頭看看天空,感受自然的魅力。一個小小的竹子,充實了我們的平淡生活,寫盡了中國文化的精髓,讓人不禁感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山竹海,翠竹的勝地,自然的勝地,文化的勝地。



作者:封睿

編輯:全媒體中心新媒體部 張榕蓉

相關焦點

  • 一竹一世界
    一竹一世界。2019年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竹博會」)今天拉開大幕,人與竹在這裡精彩相遇,眉山與世界在這裡交互。「竹子聯通世界」是竹博會的主題,也是開放眉山的不懈追求——為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全市人民凝心聚力,久久為功,藉助會展平臺,將眉山與世界再次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 一竹一世界
    一竹一世界。2019年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竹博會」)今天拉開大幕,人與竹在這裡精彩相遇,眉山與世界在這裡交互。「竹子聯通世界」是竹博會的主題,也是開放眉山的不懈追求——為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全市人民凝心聚力,久久為功,藉助會展平臺,將眉山與世界再次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 一竹一世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竹一世界。
  • 一山一世界 一竹一天堂
    有著這一獨特印記的雲頂自然風景區便有了強大的磁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初抵達,雲頂靜默著,幾個峰頭如同蓮花的花瓣對著藍天白雲。山腳的溪流清澈、透亮,圓拱的小石橋爬滿了植物。而青苔更鍾情於路旁石頭壘砌的農家院牆。
  • 陳大鵬黃鷓鴣竹節杯 一盞一世界,一竹一鷓鴣
    一盞一世界,一竹一鷓鴣 「紛綸草木變暄寒,竹節松心故凜然」 竹節 象徵著堅貞不屈的品質同時還有節節高升美好的寓意 罕見的竹節杯,仿佛於清肅的山林間破土而出,勢如破竹>作者:陳大鵬 尺寸:8.5×6.2c 是否手工:是 產地:福建建陽 用途:品茗/饋贈/收藏/把玩 「一身塵與土,雙頰煙火色」是對陳大鵬作品最好的描述 鷓鴣斑紋清新而脫俗,靜寂而高貴,觀之一眼
  • 一把中國人做的竹傘,拿到了世界設計大獎
    說到傘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對「竹傘」,還是拿了世界設計大獎的「竹傘」相信你就覺得有些陌生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下這「竹傘」有何特殊之處?這種竹傘有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竹語」。我們知道中國人善用竹,用竹子制傘已有千年傳統。而「竹語」的傘骨就是用竹子製成,是一把純粹的中國竹傘。竹語傘沿用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湖」綢傘」的傳統製作工藝,又融入了現代工業設計的手法,打造出這種全新的傘種。
  • 萬物之中一茶一竹人生足矣
    則一日,喝一杯清茶,賞一幅墨竹,走進畫家姜子龍老師的世界。世界萬物之奧妙,只有心懷天下,做到心中有數才可以把萬物看透。應作浮雲時作浮雲,應守護時以一生守護,總有些東西是我們窮其一生都要去追尋,去實現的。品竹也可以品出人生味。人生當如竹之頑強,竹之堅韌,竹之虛心,竹之平和。
  • 久保田 一竹「一竹辻が花」
    久保田 一竹
  • 一眼百念生,一竹萬物恆
    唯有竹,盤根錯節,千枝攢萬葉,青竹視蒼穹。一天一地一竹,這竹佇立在這天地之中,淡然的看著事物的興衰落敗,等待花開。姜子龍老師的墨竹就似把這一切瞬間定格,永恆之景便載入了水墨之中,從而不朽。近日思緒良多,只因觀了姜子龍老師的墨竹。
  • 漆萬全專欄|門前一棵竹
    門前一棵竹讀寫人家專欄作者:漆萬全大門前有一棵竹。是一叢,有三、四十根。原本竹子是長在院子內的,栽植時只有一桿,逐年生長發育才得以日趨旺盛,不經意間不止把院子的角落佔滿,還將根從牆腳底下延伸而去,在牆外破土而出。後來因修房子,院內的不免被砍掉,而牆外的不覺已蓊鬱成叢成為了風景。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棵竹子就這樣居然讓我高雅了起來。
  • 一竹,盡顯中式禪意
    一竹一蘭一石古今庭園幾乎園園種竹,居而有竹,則幽簧拂窗,清香滿院。古往今來,「人生貴有胸中竹」已成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偏好。一兩年的嫩竹還不夠,至少要5年以上的老竹。像一些透光竹藝燈,基本是精選生長5年以上的優質楠竹。由於要經過刨、刮、削、打磨等環節,必須等到竹纖維長到足夠韌性才行。
  • 在竹子前坐了37年 芙蓉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
    小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在竹子前坐了37年,他成了芙蓉鎮竹簍編織店老闆的「師傅」瀟湘晨報記者 易思含 湘西報導4月26日,芙蓉鎮,面對竹簍與徑篾,胡廷賢說,自己一生都在與竹子打交道。一做三十七年多,他成了圈內一號人物4月26日,記者跟隨胡廷賢穿梭在芙蓉鎮的青石板路間,經過的幾家竹簍編織店,裡面的老闆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師傅」。胡廷賢描述,21世紀初的芙蓉鎮,青石板路兩旁大多還是當地居民,來這裡旅遊的遊客也不及如今,當地的旅遊業還不發達。
  • 在竹子前坐了37年 芙蓉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
    小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在竹子前坐了37年,他成了芙蓉鎮竹簍編織店老闆的「師傅」瀟湘晨報記者 易思含 湘西報導4月26日,芙蓉鎮,面對竹簍與徑篾,胡廷賢說,自己一生都在與竹子打交道。一做三十七年多,他成了圈內一號人物4月26日,記者跟隨胡廷賢穿梭在芙蓉鎮的青石板路間,經過的幾家竹簍編織店,裡面的老闆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師傅」。胡廷賢描述,21世紀初的芙蓉鎮,青石板路兩旁大多還是當地居民,來這裡旅遊的遊客也不及如今,當地的旅遊業還不發達。
  • 鑑賞|十萬元一竹,史上最全的奇石與竹的文化!
    一,竹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在魅力,人們常常以君子比德與竹和比德與玉,可見竹之意蘊悠久,奇石與竹,無疑也是竹與傳統文化,竹與現代藝術文化的重要傳承。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竹徑》李得裕: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裡餘。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共焚魚。
  • 南京竹餐廳:一茶,一竹,浮生若夢
    這個竹餐廳共有三層,正對當地的主要街道,建築自身除了體現了設計哲學之外還運用竹來隱喻人們謙虛的內心。建築師傾向於實現一種理想的模式,因此直接運用民間傳統工藝來完成這個特別的建築的建設工作。這一區域在竹子的圍合下單獨形成一個獨立空間。在竹籬旁設置座椅,形成連續的空間關係,構成一層空間的核心功能區。同時,竹籬笆環繞的庭院圍欄在空間上起著引導作用,連接吧檯與服務區等功能區的同時也緊密連接核心就餐區,最終通向電梯。
  • 和服 染色藝術家 久保田一竹
    和服 染色藝術家 久保田一竹久保田一竹14歲入行,19歲獨立,20歲那年被失傳古染色法「辻が花染め」所做的德川家康的小袖深深打動
  • 走向世界的羅定竹蒸籠
    走在展示館,猶如穿行在一個竹製品的世界,各式各樣製作精美的竹製品以及蒸籠產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恆兆蒸籠文化展示館通過歷史圖片、文字說明、影像視頻介紹、實物展示等形式,展示了泗綸蒸籠的發展歷程、製作工藝、產業發展情況等,生動地演繹了泗綸蒸籠的前世今生。
  • 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龍頭八卦一捆竹——邵大亨
    它就是「龍頭八卦一捆竹」。該壺壺身由64根仿細竹圍成,以合64卦之數。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以的為中心雕八卦紋,蓋鈕成太極圖。八卦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與陰陽、五行一體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係的工具。
  • 竹中一滴曹溪水
    竹中一滴曹溪水   □陶純(北京)  1985年秋天,我所在的部隊在山東南部的大山裡輪訓。閒暇時候,我常常一個人登上營房附近的山峰,遙望遠方的世界。
  • 每日一畫:蘭竹圖
    《蘭竹圖》清代鄭燮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中的領軍人物,在市場上,其畫價一直高過他人。畫面上修竹挺立,長短有殊,或作左傾,或作右傾,雖各自獨立,卻顧盼有情,用筆遒健圓勁,極疏爽飛動之致。《蘭竹圖》以半幅面作一巨大的傾斜峭壁,有拔地頂天、橫空出世之勢。峭壁上有數叢幽蘭和幾株箭竹,同根並蒂,相參而生,在碧空迎風搖曳。《蘭竹圖》的布局十分嚴謹,畫面石、蘭、竹三者組織安排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