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宮崎駿曾經說過,有人問起龍貓的創作靈感是什麼,他表示連他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試著破譯一下《龍貓》的真相。龍貓這個形象高大呆萌不會說話,有的時候看起來還一掙一些,宮崎駿曾經說過她最喜歡的日本作家是宮澤賢治,而在宮澤賢治的作品裡,宮崎駿最喜歡的是一篇名叫《橡果與山貓》的童話,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在叢林裡遇見山貓的故事。
不過宮崎駿說他看了很多遍,還是一直不知道山貓究竟長什麼樣子,而且他對後來的一些插畫裡,把山貓畫得很小非常不滿意,宮崎駿說在他心目中,應該是兩米左右的巨大山貓,呆呆站著遙望著遠方,這大概就是龍貓最初的設定原型,到了電影裡龍貓就是巨大的,而且還喜歡橡木果,這都是從《橡果與山貓》這個故事裡來的。
另外宮崎駿曾經提到過一部,他看過的「了不起的電影」,就是1973年的西班牙電影《蜂巢精靈》,在《蜂巢精靈》裡故事的主角是一對姐妹,因為看了《科學怪人》這部電影,妹妹幻想現實中真的存在「科學怪人」,電影的最後妹妹走丟了,她在恍惚中遇見了科學怪人。
直到第二天,家人和村裡人才找到了睡在野外的妹妹,這部電影,也許就是宮崎駿在創作《龍貓》時的靈感來源之一,兩部電影的開頭也是非常相似,都是一部車開進一個小村莊,當然這不是什麼抄襲,因為《龍貓》表現的內容和《蜂巢精靈》完全不一樣。
說完了龍貓這個形象以及故事結構的來源,咱們再來說說《龍貓》在童話背後的意義。《龍貓》上映的時間是1988年,那是日本泡沫經濟時代,宮崎駿對於現代文化的破壞性發展,其實一直都是反對的,所以他電影裡主要的主題之一,就是譴責人類為了自己的發展而對大自然造成的破壞。
《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這些電影裡都重點表現了這個主題,《龍貓》其實也是這樣,只不過更加溫和一些。宮崎駿把故事設定在1958年,是因為那是日本經濟大發展之前的年份,看上去還是人和自然一派祥和。電影裡有一個場景,龍貓們一邊舞蹈,一邊讓一粒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宮崎駿自己解釋說「這就是樹木裡的原子彈爆炸」,這當然是一句帶點反諷味道的話,宮崎駿也許更願意看到樹木的「原子彈爆炸」,讓自然的力量更加強大,而不是人類勝過自然破壞自然。
龍貓實際上是日本妖怪文化的代表,在日本妖怪也是和人類自然共生共存的一種生命,宮崎駿說大龍貓其實已經活了3000年了,看透了,滄海桑田。實際上是一個大智若愚的存在,孩子們之所以能夠看到龍貓,是因為她們仍舊保持著純真。心中對自然是充滿了嚮往和熱愛的,這就是《龍貓》這部電影真正想說的意思,戳破了謠言,解釋了真相,也許能夠更好的幫你看穿,並且愛上《龍貓》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