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將基本建成。建成後的港口將全面實現「智能裝卸」、「無人碼頭」和「零排放」。對於上海港的可持續發展,上港集團總裁嚴俊昨天表示上海港將進一步應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和自動化技術,對港口設施進行科技改造,對港口業務進行模式創新,建設智慧、綠色的上海港,實現傳統港口的轉型升級。
2014年12月23日,洋山港四期工程正式開工。在建設之初,洋山港就有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目標,那就是打造一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這不僅代表了當前國際貨櫃碼頭的最高水平,同時也是發展方向。據上港集團總裁嚴俊介紹,在碼頭建設推進中,遠程操控橋吊、全自動軌道吊、無人駕駛自動導航AGV等成為重點。而自動化碼頭的作業系統和調度系統都來自於上港集團的自主研發,其中碼頭的裝卸設備將全部採用智能化和全電力驅動。建成之後,洋山港四期碼頭將成為「無人碼頭」,實現智能裝卸,增加整個碼頭的利用效率。相對於傳統碼頭,實現自動化運轉後,碼頭也將更為安全、高效和可靠。
什麼樣的港口是智慧的港口?嚴俊表示,智慧的港口信息應該是透明且暢通的,服務是高效且人性化的,各類業務的物流集疏運模式是高度整合的且基本實現物流單證的電子化,因此上港集團將廣泛利用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技術對港口業務進行信息化改造。「目前,我們正在設計集卡作業預約系統。」嚴俊說,以往集卡司機在提箱送箱過程中,都是被動的接收信息,無法預判貨物需要等待時間。「通過上海港搭建的網際網路平臺,卡車司機在手機終端上就能查詢港區的繁忙情況,形成計劃安排。客戶也能發布需求,卡車司機進行接單。」據了解,除了集卡作業預約系統,上港集團還在推進集預約、查詢、支付等為一體的港航業務與電子商務平臺項目、貨櫃碼頭智能化生產運營系統項目、散雜貨碼頭智能化生產運營系統項目、理貨管理智能化系統項目等多個智慧港口項目。
除了智慧港口建設,上海港還有個目標,那就是創建一個綠色港口。據了解,上港集團投資總額8億多元來推廣綠色能源,優化港口能源使用結構,同時還大力引進綠色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並推進建設了能源管理信息系統、油耗精確計量系統、能源及碳排放管理體系等。
科技創新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在創新方面,嚴俊表示上港集團成立了科技創新推進委員會,並同時設立了集團技術中心,以便統籌各方資源,做實做好科創工作,培育良好的科創氛圍,促進科創成果的落地。
動動手指,隨時查詢交通違法!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騰訊大申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