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開展全模式套泊試驗,每年將為企業釋放億元產能

2020-12-21 界面新聞

8月20日上午,洋山港海事局在四期自動化碼頭前沿水域組織開展了大型貨櫃船全模式套泊試驗,大型貨櫃船「紐約快航」輪(船長366米,吃水13.6米)離開泊位,駛出碼頭前沿水域,事先等候在碼頭迴旋水域的另一艘大型貨櫃船「中遠誠信」輪(船長366米,吃水12.0米)在拖輪伴航下緩緩駛來,兩船在四期碼頭前沿水域完成交匯,並分別安全完成離泊和靠泊。

這標誌著洋山四期大型貨櫃船全船型、漲/落潮、邊界氣象條件的全模式套泊作業首次實船試驗圓滿成功。今後,四期碼頭前沿水域,每潮水可以開展1-2次大型船舶套泊作業。該項舉措每實施一次,可為進港船舶節省6小時的船期,還可為碼頭提升320標準箱的裝卸潛能,每年累計可為港航企業釋放產能近億元。

據洋山港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套泊作業」是指:出口船舶在離開碼頭前,進口船提前於碼頭水域附近待泊,從而節省在港靠泊時間的一種操作方式,該舉措既能有效提高港口運營效率,又能節省船期,提高班輪準點率。

為了進一步提高洋山港的貨櫃吞吐能力,降低船企運營成本,在2019年,洋山港海事局就成立了研究團隊,開展四期碼頭通航效能提升的研究,探討在四期開展大型貨櫃船舶套泊作業的可行性。

洋山港AR實景地圖。今年上半年,洋山港海事局與上海港引航站合作,制訂了在四期碼頭開展國際航行大型貨櫃船「套泊」作業的初步方案。為確保作業安全性,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2019年以來,洋山港海事局還組織實施了關鍵環節的實船測試近40次,積累了大量寶貴數據,並不斷優化操作細節。

洋山港海事局工作人員介紹道,自2011年起,洋山海事聯合引航站等單位,持續在洋山一二三期碼頭推出套泊(11年7月)、雙套泊(12年5月)和夜間套泊、夜間雙套泊作業模式。相比洋山一、二、三期貨櫃碼頭,四期前沿水域水深條件相對受限,碼頭前沿停泊水域、迴旋及連接水域都是疏浚而來,尤其是5-7號泊位前沿水深超過15.5米的水域寬度僅約735米,其他自然水域水深為10米左右,開展套泊作業的難度遠高於其他碼頭。

在當前通航條件限制下,漲水時段實施套泊作業要攻克待泊船在四期碼頭前沿掉頭和待泊期間船位有效控制兩大難題;落水時段實施套泊作業要解決四期水域無合適船舶交會區域的客觀問題。

為解決以上矛盾,洋山港海事局聯合引航站,對洋山四期的氣象、水文條件及船舶資料進行分析,通過研討和反覆論證,創新性地提出了落水套泊在一、二、三期前沿候泊交會的方案,並通過理論研究、計算機模擬和實船驗證等手段確定了作業限制條件。

洋山港。據碼頭測算套泊作業全面實施後,理論上每次潮水至少可操作1-2次,每次可為船方節約6小時的船期,並能為碼頭挖掘320TEU的裝卸潛能,提升碼頭泊位利用率2%左右,每年累計可為港航企業釋放產能近億元。

為確保此次套泊作業試驗順利實施,洋山港海事局提前召開了安全共商會,組織引航站、碼頭方、港務公司等有關單位進行安全協調、精確設計,制定了周密的操作計劃和安全保障措施。

作業期間,洋山港海事局通過VTS系統、電子巡航、鷹眼監控等技術手段重點監控,對參與試驗船舶進行嚴密監管;派遣「海巡011」輪在現場監督指揮,嚴格按照各時間節點控制大船船位,維護現場通航秩序。洋山VTS還通過安全信息廣播及點對點提醒,實施現場交通組織,避免其他無關船舶妨礙作業實施。

接下來,洋山港海事局還將在洋山四期開展漲/落水、不同船型、不同氣象條件組合工況下的實船試驗,進一步優化套泊作業操作管理、科學探索套泊作業邊界條件,最大限度釋放港口產能,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相關焦點

  •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高效運營三周年 今年吞吐量逆勢增長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洋山港海事局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10日電 (王子濤 韓帥 劉劍平)2020年12月10日,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迎來3周歲生日。清晨,400米長的超大型貨櫃船「阿拉伯內夫德」輪在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遠程監控和海事巡邏艇的現場護航下安全靠泊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有序運轉的吊機和快速穿梭的AGV呈現一片繁忙景象,全天將有20餘艘各類船舶進出該碼頭。截至10日,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已安全高效運營三周年。
  • 開港3年,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吞吐量超900萬標準箱
    本文圖片均由洋山港海事局提供  東方網通訊員韓帥、劉劍平、記者薛寧薇12月10日報導: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開港3周年之際,記者今日從洋山港海事局獲悉,3年來,洋山港海事局累計保障4600餘艘國際航行貨櫃船、12500
  • 軟硬體提升,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前11月吞吐量同比增21.39%--上觀
    洋山港海事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安全進出國際航線貨櫃船舶1838艘次,同比增長28.9%;內支線貨櫃船舶4834艘次,同比增長7.8%;貨櫃吞吐量達376.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約21.39%。
  • 上海洋山港四期碼頭開港 系全球最大自動化碼頭
    原標題:上海洋山港四期碼頭今開港系全球最大自動化碼頭   12月10日,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主承建的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正式開港投入試生產,標誌著中國港口行業的運營模式和技術應用迎來裡程碑式的跨越升級與重大變革,為上海港加速躋身世界航運中心前列注入全新動力。
  • 洋山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新一批設備交付使用
    11月12日,振華重工為洋山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提供的新一批自動化設備籤署了交機協議,共有5臺自動化岸橋、20臺自動化軌道吊及30臺AGV正式交付用戶,投入使用。該批設備於2019年7月正式開工建造,項目部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颱風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順利完成生產發運任務,於2020年6月3日陸續分批次運抵碼頭現場。
  • 全球最大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開港
    由中國建築旗下中建港務主承建的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正式開港投入試生產,標誌著中國港口行業的運營模式和技術應用迎來裡程碑式的跨越升級與重大變革,為上海港加速躋身世界航運中心前列注入全新動力。
  •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今天開港 全程自動化裝卸
    與傳統人工碼頭不同,洋山四期碼頭是一座高科技新型碼頭,貨櫃的裝卸轉運將全部由智能設備完成。運行全程自動化裝卸智能化生產據了解,在洋山四期碼頭,初期將有100臺智能設備投入生產,其中包括50臺自動導引車、10臺橋吊和40臺軌道吊。根據規劃,洋山四期碼頭最終將配置130臺自動導引車、26臺橋吊和120臺軌道吊。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設備,如今都被智能設備代替,按照系統指令,自動執行生產任務。
  • 2017年上海洋山港四期碼頭建設「無人碼頭」
    2017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將基本建成。建成後的港口將全面實現「智能裝卸」、「無人碼頭」和「零排放」。對於上海港的可持續發展,上港集團總裁嚴俊昨天表示上海港將進一步應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和自動化技術,對港口設施進行科技改造,對港口業務進行模式創新,建設智慧、綠色的上海港,實現傳統港口的轉型升級。2014年12月23日,洋山港四期工程正式開工。在建設之初,洋山港就有一個與世界接軌的目標,那就是打造一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這不僅代表了當前國際貨櫃碼頭的最高水平,同時也是發展方向。
  • 集多功能於一體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開啟「5G智慧監管」
    (洋山邊檢供圖)上海海關自行研製的5G移動式智能梯口監控設備,日前在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投入使用。自此,在這一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無人貨櫃碼頭,上海海關實現對國境口岸貨櫃外輪人員上下、供船食品以及物料裝卸情況的實時監管。
  • 打造功能高地,浦東要素「棋」全
    謀新篇,布新局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徵程為推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格局國家戰略「落子」浦東打造功能高地,浦東要素「棋」全東方財經·浦東頻道最新出品《浦東力量·功能高地篇》看浦東如何執子先行 引領潮頭頂尖科學家論壇在滬舉辦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選址臨港新片區全球最強大腦齊聚浦東聚焦科技前沿,匯聚全球智慧吸引科技精英,推動全球合作浦東開啟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加速度「布」強手棋浦東匯聚高端要素做大做強金融功能截至2020年,陸家嘴擁有商務樓宇285棟金融從業人員30萬國家級金融要素市場13家持牌金融機構近890家超1/3的大樓每年納稅過億元
  • 南沙港區四期碼頭即將開工:總投資近70億元 將全面實現自動化
    摘要 【南沙港區四期碼頭即將開工:總投資近70億元 將全面實現自動化】9月30日,由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港股份」)、佛山市公用事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佛山公控」)、中山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山城建」)合資建設經營的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項目
  • 上海海關5G智能視頻監管設備在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正式投入使用
    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從12月起,在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無人貨櫃碼頭——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上海海關自行研製的5G移動式智能梯口監控設備正式投入使用。通過該智能設備,上海海關可以實現在自動化碼頭對國境口岸貨櫃外輪人員上下,供船食品以及物料裝卸情況的實時監管。
  • 中遠海自動化碼頭研發中心試驗基地在廈門揭牌
    近日,「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碼頭試驗基地)正式揭牌。研發中心重點圍繞智慧港口建設與發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針對自動化碼頭建設與改造中的設計、建造、運營、維護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重大裝備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等產學研用合作,加快形成自動化碼頭技術、裝備和服務能力的示範效應。
  • 在全球最大單體全自動碼頭洋山港四期,上海海關有神功,集卡也玩...
    在剛剛開港的全球最大的單體全自動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的西側,停靠著一輛標有「中國海關」字樣的白色監管卡車。卡車伸出展臂,就能架起一道檢測門。無人駕駛的自動導航貨櫃卡車從檢測門下徐徐穿過,好似做了一個全身CT,耗時不足15秒,整個查驗過程就已然完成。
  • 洋山港一批軌道吊到港 碼頭裝卸能力將提高25%
    6月3日10時20分,載運著10臺軌道吊的「振華32」輪在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遠程監控和現場「海巡011」輪的護航下順利靠泊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現有16臺橋吊,80臺軌道吊,年度吞吐能力為400萬標箱。2020年1—5月份實現進出口貨櫃箱量141萬標箱,比2019年同期增長14萬標箱,增長11%。為進一步提升裝卸能力,滿足第三季度可能出現的進出口貿易增長需求,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計劃增購5臺橋吊,20臺軌道吊。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小到扭鎖 大到岸橋 洋山港四期「無人碼頭...
    中國江蘇網12月1日訊(記者 王逸男 葉真)一輛輛自動化引導小車將貨櫃平行運輸,岸橋自動化拆扭鎖打通碼頭「最後一公裡」。在上海的洋山港工程中,「無人碼頭」已實現,成為國內唯一一個「中國芯」的自動化碼頭。29日,「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全國網絡媒體行走進上海洋山港和自動化碼頭製造商上海振華重工,了解「無人碼頭」建造的心路歷程。
  • 廣州將建設水平運輸無人駕駛集卡自動化碼頭
    其中南沙港區四期工程的定位是貨櫃中轉港,水轉水的比例高,其主要工藝流向多為平行於碼頭前沿。目前國內外主要的自動化碼頭多為堆場垂直布置。此布置與四期工程的主要工藝流向有平面交叉,若依然採用垂直布置,將拉長水轉水運輸線路,提高建設、運營成本,降低裝卸效率;為此南沙四期將建設成為全球第一個水平運輸採用無人駕駛集卡(IGV)的全自動化碼頭。
  • 南沙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方案領先世界 三年後將正式現身
    平行布置設計領跑全球碼頭目前,自動化碼頭方案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南沙港四期的特別之處在哪裡呢?廣州港地處珠江口,造就了南沙港區江海聯運模式的特點。據介紹,廣州港南沙港區水水中轉比例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這使得其主要工藝流向多為平行於碼頭前沿線,然而目前國內外主要的自動化碼頭多為堆場垂直布置。
  • 蘇州打造全省首個全自動化貨櫃堆場 太倉港四期碼頭主體完工
    作為江蘇省在建十大交通工程之一的長江流域在建最大碼頭項目,太倉港四期貨櫃碼頭工程近期主體已完工。
  • 2020貨櫃碼頭自動化推進與技術交流會在廣州召開
    來自廣州南沙四期碼頭、天津港(600717)集團、山東港口青島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中遠海運港口、山東港口日照港(600017)集團、招商港口(001872)、寧波梅山島貨櫃碼頭等領導、專家齊聚廣州,共商貨櫃碼頭自動化發展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