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山西省北部的平山,是一個著名的平原,有一個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小鎮,渾源縣城永安鎮,有特色的紅屋頂的平房和藍灰色的大樓並列著。
從渾源縣城鎮出來,向東不到5公裡,來到500裡恆山腳下的金龍峽,從上空俯瞰,金龍峽中的唐峪河像一條巨龍,從恆山的半山腰蜿蜒而來,在峽口被恆山水庫玲瓏多米的水庫阻攔,彎旋形成了寶葫蘆狀、集水面積164平方公裡的人工湖,飛樓樓是傳說中的懸空寺。
從高處觀察,古人建造懸空寺的妙處:唐峪河東岸的天峰峰峰和西岸的翠屏峰被金龍峽的口像螃蟹的大鉗子一樣包圍,懸崖壁幾乎垂直90度,懸崖上像菌傘一樣遮擋風雨,懸空寺整體建築如險峻懸崖上的浮雕,在周邊群峰的呵護下,歷經千年風雨至今留下,不得不說是大奇蹟。
過去,懸在空中的寺廟距離地面約90米左右,但由於唐峪河流經的地區多為柔軟的砂巖,所以每當下大雨,河水就會帶著砂土從峽谷中傾瀉下來,穿過峽口,淹沒在山外村莊的田野裡,洪水過後,砂土不斷地揚起河床懸空寺離地面越來越近了,懸空寺的天空很高,感覺很危險。
第一次知道懸空寺是在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看到了關於懸空寺的記載,從這座山峰下來後,陶瓷窯口邊有一座山,被稱為翠屏風山,絕壁像一面鏡子,山上有懸空寺,恆山風景區,孤立地衝向方證大師和虛路的長下見性峰,逐漸來到磁灶口、翠屏山下,頂著方證和虛望去,兩座巨大的閣聳立在山頂,宛如仙子樓閣,出現在雲上,現在來到現場,我知道了金庸先生正在通過懸空寺,懸空寺因為被一半的牆壁嵌著,所以不是聳立在山頂上,但是,僅僅是老師想像,就這麼著迷地畫,真是太感謝了。
無人駕駛機在恆山山腳的懸空寺的環狀谷盤上飛行,東岸天峰峰峰百丈的絕壁上刻有「佛、和禪」三個十幾平方米的大字,南恆山水庫的怒鎖峽關、西岸的怪石層疊的青畫面峰、山腹的發電廠導流溝的銀瀑布飛濺,像環幕電影一樣壯觀的畫面非常有震撼力。
恆山水庫是混凝土雙曲線薄水庫,1958年破土開工,經歷四年的建設,這是中國第一座實驗性的拱形大壩,多年來一直受到水利專家的關注,水庫的寬度很窄,扇面向金龍峽內切斷峽谷的水,大壩的建設有效地防止了過去多年泛濫的洪水,確保了懸空寺下崖基的安全。
為了在達姆水庫的山頂上與懸空寺觀光景點保持協調和統一,水庫的山頂上建有古老的牌樓,沿著水庫還建有漢白玉欄杆的瞭望迴廊,但是不知道是否對外開放,拍航空照片的時候,可以看到恆山的山的性質比較鬆弛,水壩附近和觀光景點的南端有塌方的石頭,景點已經採取措施加強隔離,所以,遊客在觀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在空中從遠處看到的懸空寺,懸崖上貼著一個像是透過剪紙一樣的樓閣,我很感謝這裡,北魏的工匠們發揮了騎馬的想像力,運用了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巧妙的技術,充分利用了翠鳥畫面的峰巒重疊的自然狀態,設計並建造了布局。
懸空寺是中國唯一的釋儒道三教合一寺,天峰嶺峭立的牆壁上的「佛、和、禪」三個大字是前面的人冒著生命危險,用懸索懸崖勒壁的。
站在高處俯視懸空寺,寺廟處的翠鳥巖壁呈內部凹形,危險的大樓高出百尺,絕壁更高萬丈,崖壁凹陷中密立著數十根長樁,支撐著上面的樓閣,千仞的峭壁,母親像抱著嬰兒一樣挺起胸膛保護建築物,防止風雨,避免洪水,也就是說,公輸天巧的斧神技是將看起來不可能的山寺組合完美地一體化的。
少年時代的俠客之夢曾使自己對三山五嶽充滿無限的敬仰,放蕩,豁達爽朗,任性瀟灑,武功蓋世的令狐衝完全尊重拜的超級偶像,吃驚地在房簷上翱翔,神驚嘆功之傳奇,登上危險的懸崖,下到深谷,一直盯著懸空寺,現在的我面臨仙境,更多的是向古人的非凡智慧五體投地。
青山動筆,泛黛色,水清波碧、漣漪連綿不絕,「懸空寺、半天高、三條馬尾吊在空中」,我想一邊眺望著三層建築的懸空寺,一邊在空中飛翔,如九天宮闕穴般夢幻般,北魏天師道長真的完成了空中寺院「上延空客,下尖叫浮沉」的要求。
巍峨的青屏峰巍峨向西,數百萬年造山運動留下的層皺紋清晰可見,凹部犬齒交錯,狀態兇狠,凸處褐色的紅黛青,輕染翠綠,兩個玲瓏別致的三樓簷,九個背瓦頂空中樓閣,倚懸崖壁,飛天,虛實交叉,搖搖晃晃,世界有名的雜誌《時代》被列為世界十大危險建築之一也是理所當然的。
可以說懸空寺的壯美沒有見到古人,就連《鬥酒詩百篇》中的詩仙李白,看到這樣奇特的建築,也不由得斷句了詩性,我不知道怎麼形容才好,最後只寫了「壯觀」這個大字,寫完後,我覺得表達自己的感動還不夠,所以利用酒興,又在壯字的右邊加了一點,在此基礎上加上一點錯字的故事和「蟲、二」有僅限於風月的說法,如果增減的話,似乎有異曲同工的妙處。
翠屏峰是內收弧形山壁,懸空寺的位置正好位於弧形的最凹部,上面有懸崖,可以遮風擋雨避免侵蝕,獨特的布局、精緻的設計、精湛的技術,凝聚於世界建築史的奇蹟之中,經過1500多年的風雨和戰亂,懸空寺依然是戰力翡翠、負懸崖危機棲,不愧是建築、力學、美學、宗教一體化的人文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金殿玉樓,危機四伏,丹廊是朱柱,璃瓦飛簷,懸空寺就是這樣以半根橫梁為基礎,巧妙地借用巖洞暗託,彎彎曲曲的環路,虛實相生,疊加,形成了一種洞穴裡有大樓,大樓裡有洞,半座樓的殿堂半個洞穴,棧道連洞穴的殿堂獨特風格是巖石懸掛在牆上,遊客走在上面,只容納身體,不要提心弔膽。
海市蜃樓懷疑海上,鳥道無雲之中!懸空寺由三座主體建築構成,四十間大小不同的閣樓裡殿宇背對著絕壁,三面:走廊,內外勾連,之間用曲折的棧道貫穿,在凹壁中,一排地貼在152平方米的方寸處,因此,李白像金子一樣戀戀不捨,徐霞客在《遊恆山日記》中對懸空寺進行了大幅度的描繪,留下了「天下巨觀」的墨寶,稱讚懸空寺的魔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