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裡。北嶽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古人讚嘆恆山為「危峰過雁來秋色,萬裡黃沙散夕陽。」邊關要塞,古城峰煙。恆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古代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恆山的五嶽中最可引以為自豪的。並且將古代關隘、城堡、烽火臺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將恆山所見所聞錄入《徐霞客遊記》中。
恆山松,風格別致,形狀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狀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稱這為「四大夫格」。這四株古松,根部懸於石外,緊抓巖石,傲然挺立,氣勢不凡,別具風格。
懸空寺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歷代都對懸空寺做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恆山懸空寺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60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巖依龕,寺門向南,以西為正。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梁為基,巧借巖石暗託,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寺下巖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李白瀏覽後感覺不能體現壯觀而特意在「壯」字上多加了一點。
廟宇宏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高超的建築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共有殿閣四十間。
古代詩人形象的讚嘆:「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到沒雲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嘆其為「天下巨觀」。
靈網備【2017】S0001號
點擊以下文字連結您還可以欣賞更多精彩內容:
希拉穆仁草原風光掠影
大唐靈寶青山風力發電場
「中流砥柱」第五屆 中國(三門峽)黃河大合唱演出精彩花絮
天津海河兩岸風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