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班族來講,將有限的周末時光利用起來,進行一次怡愉身心的戶外旅行,就是最好的放鬆。如何利用雙休日,從濟南出發,既經濟又實惠地順利完成懸空寺-恆山二日遊,恐怕是很多人十分嚮往的事。下面,將周末遊恆山的體驗概略分享給大家。
旅遊季節選擇:遊恆山,最佳的時間應在五一以後到十月中旬以前吧。因為山西屬於西北省份,海拔比較高,春天來得晚,冬天來得早。到了五一前後,這兒的植物才陸續泛綠,而進了11月,山西氣溫驟降,甚至能到零下四五度,晝夜溫差大,遊恆山,甚至要穿輕羽了,而且景色也唯有蕭條來形容。
二日遊時間安排:濟南二日遊懸空寺-恆山,時間還是很充裕的。第一天下午遊懸空寺,第二天上午早起遊恆山,下午三四點返回。
日照金山,恆山的早晨靜悄悄
恆山距離濟南五百多公裡,可以在周末早上五點多從濟南出發,中午一二點就能到達。可以在渾源縣離恆山最近的小鎮上預訂好住宿,這兒住宿很便宜,標準間100元以內搞定,而且條件不遜於某些連鎖酒店。只要不是節假日旅遊高峰期,住宿安排很容易,不用提前預訂。可以先驅車到懸空寺遊玩結束後再回來尋找酒店即可。
荒山古亭有故事
懸空寺就在打眼能看到的那些高聳的懸崖絕壁之上,距地面高約50米,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奇」的是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的是只有木柱支撐,「巧」的是因地制宜。作為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是恆山的精華。景區四點半就清場,懸空寺門票分兩道,景區大院門票15元,要登臨懸空寺需購買100元/人的門票。這個登臨門票,在旅遊高峰期,是需要提前預訂的,因為有人數限制的。其實,購買首道門票,遠觀懸空寺的感覺也是很有視角衝擊力的。
懸空寺景區
懸崖絕壁上的懸空寺
記著,10月份以後遊懸空寺和恆山,一定要記著帶厚棉衣、手套、帽子喲。
遊完懸空寺,回縣城住宿,第二天早起,驅車前往恆山景區。到恆山景區要穿過一小段盤山公路和恆山隧道,來往的大貨車很多,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們去時,恆山景區停車是免費的。不過,工作人員們正在整修收費關卡(貌似原來的關卡被人為破壞了),估計以後可能會計時收費的。
我所了解的北嶽恆山:恆山為五嶽中的北嶽,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最高峰天峰嶺海拔2016.1米.秦始皇御封恆山為「天下第二山」。
正在艱難生長的松林
黃瑪瑙般的沙棗
玉皇閣
白雲洞
會仙府
苦甜井
恆山極頂
天峰嶺登高望遠,湖光山色,壯麗如畫
從自然地理的角度,恆山為太行山系中從河北唐縣、淶源、阜平直到山西渾源一帶山脈, 舜帝封之恆山。在五嶽之中,恆山自然也是極富盛名的。在西漢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漢宣帝劉詢正式欽定恆山為五嶽之一。在古代,恆山的別稱也蠻多的,比如常山、紫嶽、元嶽、大茂山、恆宗等。徐霞客來恆山,對恆山亦是讚譽有加。
恆山自古為道教聖地。 主景區以道教建築為主,除了景區入口的一些建築外,山上的建築多是依著懸崖絕壁而建。建築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採用的是以中軸線為主,兩廂對稱的傳統建築形式。主峰南面山腰上坐落有北嶽廟,為歷代帝王臣民祭祀之地。還有「懸根松」「琴棋臺」「夕陽返照」「果老嶺」「步雲路」「虎風口」「潛龍泉」「會仙府」「白雲洞」等著名的「恆山十八景」。建在懸崖絕壁之下的會仙府、玉皇閣等建築,讓人充分領略到恆山古建築與自然雄勢的山體完美融合的妙趣。
也許我更關注自然風物,再加上到訪恆山是11月上旬了,荒涼凋零的山野讓我對恆山的印象,只能用一般般來形容。如果要要給五嶽排位,恆山只能佔末位了。不過,從友友們在春夏時節拍攝的美篇來看,恆山風景還是有獨秀之處的。
地處乾旱的山西,恆山上少有高大的闊葉林,以針葉林和低矮多刺的灌木為主。冬季,山野荒涼,山體筋骨暴突,剛勁偉岸,釋放著大自然雄渾的力量。山上有一種灌木,枝條上綴滿了黃瑪瑙般的小果子。這果子叫沙棗,手輕輕一捏就會爆出黃黃的汁液。在主峰區,看到守山的大爺用剪刀剪了不少果枝,說是帶回家榨果汁喝。
在景區售票口買票上山。登山可坐景交車或纜車,也可以徒步。其實,徒步蠻有趣的。沿著盤山公路,走累了,可以抄林中小道,了解恆山的植物分布,甚至還能看到表層煤層資源和一些漂亮花紋的紅石頭。走林中小道,很快就能到達第二道登山口停旨嶺。經過第二道檢票口,才算真正進入恆山核心景區。
恆山爬起來難度不大,大致遊覽線路為:大字灣-虎風口-捨身崖-飛石窟-恆宗殿-天峰嶺山頂,爬山大概4小時便可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