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多舛的庚子年,防疫戰爭告一段落,經濟全面復甦,各個省市的旅遊業也在為拉動經濟盡一份力量。這裡要說說山西省,截止到發文前,已有49個景區宣布免費。
不過免票是免票了但是人家還是留了一手,只免工作日的首道門票,雙休日去還是要付費的。
這個免首道門票到底可以省多少錢呢?咱們列舉些經典打卡地看看:
雲岡石窟(120元,工作日免票)
懸空寺(門票15,工作日免票,上寺廟100元不免)
恆山(48元,工作日免票,索道上下140不免)
雁門關(說是工作日免票,但是到了以後人家說沒免,門票90,遊覽車往返10元)
應縣木塔(50元,工作日免票)
五臺山:選擇朝臺路線或遊覽路線(門票145元,工作日免票)
喬家大院(115元,工作日免票)
平遙古城(125元,工作日免票)
華嚴寺(50元,工作日免票)
晉祠(80元,工作日免票)
......
是不是很省錢?
溫馨提示:大部分景點限流,需要在景區公眾號上預約並選擇時段,我們就曾經因為遲到卡在了華嚴寺,不讓進,堅決不讓進。所以建議大家把每天的參觀遊覽時間計算完善,到早了或者遲到了都會影響參觀。
免票政策宣布時,很多遊客不知道,所以前一天預約或當天預約一般都沒問題,到這周開始,雲岡石窟兩周以後的約滿,五臺山周圍酒店漲價......建議大家如果決定開始山西之旅,一定要提前做好行程規劃,先確保能預約上再啟程,且要把到達景點的時間前後誤差控制在兩個小時之內。
這裡說說懸空寺。
從大同市裡出發,驅車去懸空寺。
懸空寺建於北嶽恆山,但登山和去懸空寺不是一條路。我們一行人決定,先去恆山腳下打個卡,至於登山麼,恆山論美景,不如黃山,論險峻,不如華山,五嶽得名,在於他的歷史文化和宗教意義,一行人舟車勞頓,就決定不爬了......(把懶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來到恆山腳下。
恆山為我國最早的道教聖地之一,為道家「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五洞天」,早在漢代就出現了道教活動。恆山的佛教活動,可能也在漢代發端,最遲不會晚於北魏時期。恆山的道教和佛教,在我國宗教史上均佔有重要地位。恆山成為全國尊崇的神山,遠早於道教和佛教的傳入,後又被道家封為神,被唐、宋、元幾代王朝奉為帝王。
拾階而上,到三元殿,是一座道觀,人不多。
北嶽恆山之神千古受尊,香火不絕,在恆山宗教發展中,始終是北嶽恆山之神獨尊,不僅佛、道信士推崇它,儒家人士推崇它,當時所有的老百姓都信奉它,有著廣大的信眾。
殿內正在做法事,門口有兩位年輕的女志願者,佩戴著綬帶,熱情招呼我進去參觀、燒香( 據我的經驗,這香不能燒)。殿門口貼著一張2020年犯太歲生肖圖,志願者又熱情招呼我拍個照吧,好麼,這些屬相,我家人佔全了......
志願者幫我們一行人拍了個合影,下臺階,地標前打卡。
來恆山的人很少,有幾處正在施工,索道不用排隊。
驅車上路,去往懸空寺。
第一次得見懸空寺的盛景,是中學時看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上,一直非常稱奇,為什麼要將寺廟建在峭壁上?它是如何建成的?這麼高高的峭壁,現在的遊人沿著寺廟走一遍都恐懼,當時的建造者建造時是何等的困難。
今年夏天,山西景區免門票,但是懸空寺是有兩道門票,當你能遠遠看到崖壁上的寺廟。
當你能看到懸空寺對面崖壁上「禪」、「和」、「佛」三個字。
(懸空寺對面山上有三個巨大的摩崖刻字:「佛」「和」「禪」就代表了懸空寺三教合一。為當代佛、道、儒三界名士所書。)
當你能在這個地標前拍照。
當你能進入這個亭子,近觀「霞客遺蹟」四字。
以上這些,15元門票就能辦到,且工作日免票。
可是,大老遠來一趟,它,就在那裡,我只為遠遠看一眼麼?
好吧,上去吧,上去的話,門票100元。
由於現在是預約制,景區限流,所以網友們說的排隊啊,等待啊,都不存在。
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裡,懸掛在北嶽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懸空寺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國內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也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木質框架式結構,依靠榫接結構嵌入崖內而不倒,上載危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奇,經歷1500多年依然巍峨不倒,這些才是最大的看點。
沿著石階一路向上,來到寺廟檢票口,由於是提前預約好的,不用取票驗票,直接刷身份證就行。
從這裡進入懸空寺:
這是寺院的第一部分,是整個寺院唯一一處腳踏實地的部分,也是一個完整寺院的布局,有鐘樓,鼓樓,佛堂,大雄寶殿等。佛殿的底層為佛堂。
二層是大雄寶殿,是全國最小的一座大雄寶殿。供奉有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
在如此狹窄的空間裡,不僅沒有忽略了鐘鼓樓,或把鐘鼓樓簡化,反而把這兩座小樓閣處理的精巧唯美,並在整座寺院裡起到上下勾連的作用,實在是難得。
據說建造這個寺院的目的是為了鎮河妖。這個山谷叫做金龍峽,1500年前這個峽谷中全是水,並常年發生水患,民不聊生。人們認為是這個峽谷中有河妖在作祟。於是要在這裡修建一座廟,來鎮住河妖。但是這裡只有懸崖峭壁,沒有平地,因此才不得已,把寺院建在懸崖峭壁上。
從鼓樓的北面出來,走過一段很短的棧道,即進入懸空寺的第二組建築南樓,此時的腳下已經是實實在在的懸空了。
空間有限,所以樓梯設計地非常狹窄陡峭。
這是純陽宮?三官殿?還是雷音殿?不記得了,有點恐高,沒正面拍照,更沒敢向下看。反正這是整個懸空寺的中間部分。每一層供奉的人物所屬宗教都不一樣,僧道儒都有。因此,懸空寺也是我國少見的僧道儒三教合一的寺院。
繼續上行,懸空寺的最高處是雷音殿。
這一趟登寺之旅,光顧著恐高,沒怎麼向兩邊看,至於怎麼走上去,走下來的。沒印象啊.......
開始下行。
近看這些纖細木柱,讓人以為寺廟是由這些木柱支撐起來的,這也進一步突出了懸空寺給人的懸空之感,從遠處上看好像被釘在懸崖上。
查了下資料,這些木柱並不承重,這不得不讓我們覺得驚奇,果然古人的高超智慧總是能帶給我們無限驚喜。
據說在懸空寺建成時,這些木樁其實是沒有的,只是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走上去寺會掉下來,為了讓人們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巖石裡,巖石鑿成了形似直角梯形的樣子,然後插入飛梁,使其與直角梯形銳角部分充分接近,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
下行時穿過一段山洞:
洞內石壁上的石刻:
為了安全,上行和下行路線不重合。
下行就經過前面說過的鐘樓了,鐘沒有了,只是個小閣樓,此地終於有了腳踏實地的安全感。
透過閣樓的軒窗,回望三重殿宇:
閣樓上的工筆畫,頗有宋徽宗趙佶的風格:
下得山來,再次回望這盛景,寺廟下方大石碑上的「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人李白公元735年到此一遊所題。
懸空寺,可以說是一座驚豔了數代人的寺廟,不管拿什麼寺廟和它相比,它都是毫不遜色的,是古人在智慧上的創新。雖然100元的門票小貴,但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懸空寺都很值得大家一去。只有你親眼看到,才會明白,任何關於懸空寺的稱讚都是所言非虛的。
在太原時,酒店吃早餐,就有一道「渾源涼粉」,食品臺上還特意支著個小黑板介紹原料和特色,而恆山就位於渾源縣。
從山上下來,大眾點評搜索,附近評價最好的是「小媳婦涼粉」。
在房屋破敗的村莊裡七拐八拐,碾過水坑石頭子,走過深淺不一的土路,聽著導航,跟著前面晉A牌照的寶馬別克車,來到這家涼粉店。
門口還停了幾輛豪車,店家竟然說這不是正門,要從前面繞。前面,整條路都被挖開,兩道壕溝,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工地,總之,大費周折,眾人就為吃這碗渾源縣特產——小媳婦涼粉。
涼粉6塊錢一碗,上面放的是油炸蠶豆和豆乾,蠶豆香脆,豆乾是豆綠色的,有嚼勁,但有點鹹,都是店家自己做的。
我找老闆要勺子,老闆說要用筷子吃,勺子舀不起來,試了試果然是這樣。
涼粉又彈牙又有韌勁,薄薄的像拉皮,但又比拉皮更富彈性。形狀是一片一片半透明狀,剛端上來時涼粉都粘在一起,用筷子也不容易剝散,要一根一根夾著吃。
店裡的油潑辣子特好吃。
店裡有包裝好的成品,看來「小媳婦」已經成了當地的美食特色標籤了。
油潑辣子,一瓶400克,16元。也有禮盒賣。
涼粉50一箱:
買了一斤油炸蠶豆,給老爹下酒吃:
ps:恆山、懸空寺遊覽攻略
預約通道:微信搜索【恆山景區】,點擊【微信購票】,可選擇預約恆山或者懸空寺門票
不免費項目:恆山景區車13元和索道70單程,懸空寺上廟費100元
預約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