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恆山懸空寺

2020-10-19 邊關風雨圖書館

秋遊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距山西省大同市八十公裡的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北魏天興元年(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之後天師弟子瞭然多方籌資,精心選址設計,懸空寺是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該寺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崖壁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懸空寺現存是明清兩代修繕的遺存。

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2010年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築和聞名遐邇的義大利米蘭比薩斜塔齊名。
    北嶽恆山的山勢極其陡峻,兩邊是直立餘數百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半腰上,像是一座古建築用糨子貼在懸崖峭壁上似的,給人一種搖搖欲墜,命若遊絲感覺,指不定什麼時候會轟然塌落,墜入深谷,小命和美景化為齏粉。


登樓後朝上看去,仿佛與藍天就差一步之遙,懸空寺與天宮緊密相連,遊人在上面走動:不敢邁大步,怕把樓踩踏,不得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觸手可摸天,雲彩攬入懷。

在峽谷抬頭朝上望去,但見一大溜層層疊疊的殿閣下層外側,只有十數根像筷子似的細長木柱把它支撐住。那大片赭黃色的巖石,好像微微向前傾斜,瞬間就會塌下一似的。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可是,懸空寺卻反其道而行之,半壁突兀秀古寺,懸空寺就建在這絕壁之上,它離地將近八十餘米。雖然懸空寺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一棟危樓,但出於好奇和探險的衝動,誰都不願意在奇景面前止步,鼓起勇氣踏上隨風晃動的古寺。其實它安如泰山,所謂搖搖欲墜乃是心裡感受。
    過了佛堂前面的平臺後,踏上那連接殿宇之間的棧道,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提起腳跟,屏住呼吸,像黃花魚學習儘量溜邊走,小心翼翼地踩嘎吱嘎吱的木地板上,就好像走在初冬剛結了薄冰的河面那樣,生怕腳步重重一跺,古寺就會呼啦坍塌下來,自己做了空中飛人;然而,腳底下的木板雖然令人恐怖的發出吱呀之聲,而貼在巖石上的樓臺,卻歸然不動……這就是懸空寺的奇妙之處。
    「鐵扁擔」把樓閣橫空架起,我來到三官殿,才鬆了一口氣。這是全寺兩座最大的建築物,大殿的後面挖了很多石窟,變成了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特有建築形式。原來,當年的建築者,為了安全計就已懂得向巖壁要空間的道理了。

    在懸空寺上我側身探頭向外俯望,但見凌空的棧道只被數條立木和橫木所支撐。這橫木樑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巖石裡去的。據說,木樑用桐油浸泡過,所以不怕被白蟻咬,不怕雨水侵蝕,還有防腐作用。這就是危而不倒的懸空寺修築良方,勞動人民的智慧棒極了。

立木支撐的懸空寺看起來,像不像搖搖欲墜的感覺

    懸空寺之所以能夠懸空,除了藉助「鐵扁擔」之力以外,木立柱也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立木,每條柱的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既要成為奇觀,又得保證安全,立柱多了會浪費材料,也會失去懸空寺「三根馬尾,弔古寺」的美感,據說,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它的支撐作用,如果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但是,除了因地制宜之外,到底還有其它什麼緣由,要把這懸空寺費時、費力、費錢的建在這千尺峭壁上呢?據說當年這裡水源豐沛,河谷很窄,一到雨季白浪滔天,極易摧毀平地所建廟宇,信徒進香拜佛頗感不便。 再加之雄偉,獨特是每個寺院建設的最高標準。

秋季的陽光很是厲害,人們打著太陽傘匆匆走在烈日下,忽而乾燥的風從山谷裡吹過,盤旋在空中,捲起片片愉悅,深谷山巒高聳,瓦藍的天際,幾縷白雲在飄蕩,走過跨河的索橋,清澈的河水譁啦啦唱歌,當走到恆山腳下的背蔭處時,感到涼風習習十分清爽。


一塊石碑上書「壯觀」二字,我仿佛看見當年詩聖背著雙手仰看懸空寺有感而發,遂書寫墨寶。筆法遒勁有力,文如其人,可窺一斑也。

這懸空寺,既像一座穩重的建築,風雨千年,笑看冰雪立於峭壁,又像一葉輕盈的剪紙,貼在恆山半腰。在我嘆為觀止之時,又害怕一陣輕風將其吹走,遠逝。

你看,它像不像貼在峭壁上的一片秋葉?

旅遊真好!洗淨心靈,陶冶情操,遠離塵囂,擺脫是非,安靜真妙,走山看水,漏夜趕工,記錄過往,分享好友,同樂美哉。

今年已達七旬,時日尚長,欲筆耕不輟:遠看風雲近看花,快樂生活永無涯,今天遊走懸空寺,藍天白雲乃為家。

借用王維一詩自勉:終南別業-----中歲頗好到,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植林叟,談笑無還期。



在這裡和朋友們分享幾張恆山懸空寺風景照片。

初識路友觀人品,深交之餘看文品,不是阡陌同路人,含笑道別再無期。

人生就圖個:自由瀟灑無牽掛,無牽無掛走天下,晴天負塵緊趕路,雨天阻道可賞花。偶有驛站得休憩,提筆兩行風景掛,我願此生永無止,天涯小店皆為家。

本文作於二零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相關焦點

  • 恆山懸空寺攻略
    去恆山有什麼攻略?攻略算不上,就是簡單介紹一下我去恆山的過程吧,我和兩位舍友在去年十一去爬了恆山,因為宿舍其他人有去過的,給我推薦了包車遊恆山(他們當時七個人包車一天350塊,可以去恆山懸空寺雲岡石窟三個景點。而且他們住在大同市區,包車司機早上去酒店接他們晚上再送回酒店),我們三個人,司機還是和我們要350塊。
  • 北嶽恆山·懸空寺
    北嶽恆山是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是天峰嶺,海拔2016.1米,號稱人天北柱。北嶽恆山四周的部分景觀回望恆山懸空寺全寺均為木質框架式結構,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梁為基,樓閣間以棧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絕壁,下臨深谷,雖然懸空寺並不大,但巧奪天工,頗為壯觀。
  • 真正的「令狐衝」北嶽恆山懸空寺是這樣的
    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1米。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裡。
  • 渾源恆山與懸空寺
    有俗話這樣形容懸空寺:懸空寺,半天高,半根馬尾空中吊。表面看去,建築似乎要靠下面的細細的柱子支撐,但實際上那些基本不起作用。懸空寺實際上是靠27根直徑50cm左右的橫梁來支撐的,與棧道的建築方法類似,需要先在山體上鑿孔,孔內插入橫梁並固定,然後再在露在外面的橫梁之上搭建木板,木板上建寺。
  • 天下奇觀~恆山懸空寺
    話說遊覽完五臺山幾個有代表性的寺廟,經東臺望海寺直奔北嶽恆山方向而來,下午四點左右到達恆山腳下,遊覽景點時間顯然是不夠了,那就先熟悉一下周邊環境吧。懸空寺附近路段堵成了狗,又是上下坡,哥子我開著手動擋的車,可憐我那腳啊。恆山就不上去了,問為啥?沒有啥,就是不想爬。
  • 航拍——北嶽恆山下的懸空寺
    著名的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的大同盆地東南沿,恆山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其西北山麓下的唐峪河河谷平原上,矗立著古老的渾源縣縣城永安鎮。三山五嶽中的北嶽恆山,就在渾源縣城以南10公裡處。
  • 恆山與懸空寺答疑攻略,請收好!
    當然如果時間比較緊張,只能選擇其一的話,建議您選擇更有特色的懸空寺~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著名的文物古蹟。希望您有機會,有時間能夠來參觀塞外古都--大同!!!我在山西大同,等您來~徒步上恆山的話需要多長時間?
  • 北嶽恆山、懸空寺風景掠影
    北嶽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古人讚嘆恆山為「危峰過雁來秋色,萬裡黃沙散夕陽。」邊關要塞,古城峰煙。恆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古代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恆山的五嶽中最可引以為自豪的。並且將古代關隘、城堡、烽火臺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
  • 恆山懸空寺門票(電子票)價格信息與交通指南
    恆山懸空寺門票(電子票)價格:  恆山懸空寺門票130元 預定價120元  1、取票方式:恆山景區售票窗口  (由於懸空寺景區無信號,暫無法驗票,顧客需到恆山景區售票處驗換票)  2、取票憑證:訂單提交成功後,會免費獲取訂單簡訊,作為取票憑證  3、門票說明:  ①預訂門票含懸空寺門票一張
  • 天下巨觀,世界十大危險建築——恆山懸空寺
    北嶽恆山原為河北曲陽縣大茂山,至明清時期,傳統祭祀的北嶽被改移到山西渾源。恆山被稱為"人天北柱" "絕塞名山" "天下第二山",來到恆山腳下,放飛無人機,從高空俯瞰,唐峪河如巨龍般從恆山下的金龍峽中逶迤而出,在峽口被大壩鎖住咽喉形成一座面積164平方公裡的葫蘆形人工湖,河西翠屏峰的絕壁上,傳說中的懸空寺便鑲嵌於此。
  • 恆山景點:恆山懸空寺的重點介紹,並帶大家詳細了解
    在我們中國,有非常多的懸空寺,比如,山西,河北,雲南,還有福建,都有懸空寺,但是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屬恆山的懸空寺了!最早的時候懸空寺其實叫做孔宣館,後來,又被改了名字,叫做懸空寺。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寺廟是整個都在懸崖上面的,我們的語言當中,懸跟玄是諧音,所以才叫他懸空寺恆山的懸空寺建於公元的四百九十一年,並且世代進行重建,現在的這些建築,都是在明朝清朝的時候留下來的。懸空寺的設計理念是非常的獨特的,建築的藝術也相當的高,恆山的懸空寺,就掛在恆山下面的懸崖上面。也被稱之為漢宮廟,還有半天高,和三匹馬一起懸在空中。
  • 「天上寺院」懸空寺北嶽恆山第一奇觀
    恆山奇觀懸空寺 記者 戎禹仁 攝隆冬時節,記者陪同來自江蘇的友人前往懸空寺遊玩。出發前友人就表示,此次來同行程中,她最期待探訪的就是這處古建築奇觀。在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後,車輛行駛至恆山腳下,一行人透過車窗,領略了這五嶽之一北嶽恆山的巍峨風貌。從北仰望,層巖疊嶂、靈峰秀立,雖不十分險峻,但原始古樸之中透著神秘和蒼涼,給人以清靜絕塵之感。作為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的懸空寺,則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 恆山懸空寺,比「巫山懸棺」更讓人吃驚的建築
    恆山是道教全真派的聖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關於恆山,有一處必看的風景,它就是被譽為「恆山第一景」的懸空寺。懸空寺,始建於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原本叫做玄空閣,後來結合它懸的特點,才改名為懸空寺,原本的「玄」和「空」都是宗教思想的體現。可見懸空寺不僅僅是一座奇蹟般的建築物,也是我國宗教文化的一個傳播地和發展地。
  • 懸空寺—— 恆山「第一勝景」
    恆山懸空寺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託,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巖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懸空寺的選址之險,建築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涵,堪稱世界一絕。
  • 第六天,恆山、懸空寺、應縣木塔一日遊
    「飛豬」上定的恆山、懸空寺、應縣木塔一日遊,208,包括懸空寺的100元登臨費。聽車上的其他驢友說只要88,不包括登臨費。建議以後多做比價。恆山在渾源縣。恆山懸空寺建於北魏,距今1500多年,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託,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下面有塊石頭有李白的墨寶,壯觀,還多一點。
  • 兩日玩轉懸空寺-北嶽恆山之攻略全在這
    如何利用雙休日,從濟南出發,既經濟又實惠地順利完成懸空寺-恆山二日遊,恐怕是很多人十分嚮往的事。下面,將周末遊恆山的體驗概略分享給大家。旅遊季節選擇:遊恆山,最佳的時間應在五一以後到十月中旬以前吧。因為山西屬於西北省份,海拔比較高,春天來得晚,冬天來得早。
  • 大同遊|觀北嶽恆山、探懸空寺、訪雲岡石窟!
    都說「山西好風光」,而山西大同又是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內古蹟眾多,包括雲崗石窟、恆山、懸空寺、華嚴寺等,特別是有北嶽之稱的恆山,又是金庸小說中男主角令狐衝陰錯陽差做了掌門的恆山派所在地。想想大同離北京才三百多公裡,何不去恆山一攬北嶽的風採?
  • 江南唯一的懸空寺,驚險程度與高度都不亞於恆山懸空寺
    ,好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恆山懸空寺,由於它的曝光度及知名度確實很高,以至於很多小夥伴都熟知它。其實中國有十二座懸空寺,分別是山西大同恆山懸空寺、河北蒼巖山懸空寺、雲南西山懸空寺、青海西寧懸空寺、河南淇縣朝陽懸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巖懸空寺、山西寧武小懸空寺、山西廣靈小懸空寺、山西神池轆轤窯溝懸空寺、四川省旺蒼三江懸空寺、河北省南宮市懸空寺、榆林懸空寺(石窟)。其中江南這座唯一的懸空寺是距離地面最高的,其驚險程度也不亞於恆山懸空寺。
  • 2020年關於恆山懸空寺景區「五一」假期公告
    今年「五一」假期,到恆山、懸空寺景區道路暢通了、不堵了!恆山景區所在地渾源縣委、縣政府在柳河公園修建了一大型停車場,為有效疏導車流,減少車輛擁堵給遊客帶來的不便,從5月1日——5日止,凡自駕前往恆山、懸空寺的遊客可將車輛停於柳河公園停車場,免費乘坐景區擺渡車前往嶽門灣和懸空寺購票參觀。旅遊大巴車停放於嶽門灣區域下盤鋪停車場和懸空寺第二停車場。從嶽門灣上恆山的遊客可選擇乘坐索道或乘坐往返各13元票價的景區小交通車前往恆山廟群遊覽參觀。
  • 恆山景區概況之二:懸空寺景區
    懸空寺景區 主要景點有懸空寺、三清殿。 懸空寺位於翠屏山景區金龍峽的半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後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後經唐、金、明、清歷代重修。懸空寺整個建築面對恆山主峰,背倚翠屏山,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奇巧,是我國古建築中罕見的傑作,堪稱「天下一絕」,198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詩仙李白遊懸空寺後揮毫寫下「壯觀」二字,以表其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