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時代的日本人為什麼多在戶外洗澡?

2020-12-14 歷史研習社

文|東南海上一尾魚

日本人愛洗澡愛清潔是出了名的。現在到日本旅遊,泡澡也是一項流行的休閒方式。不過,你可能不知道,江戶時代的很多日本人都習慣在戶外洗澡,他們稱這種洗澡為「行水」。日本的洗澡分兩種,一種被稱為「風呂」的熱水浴,一種則是名為「行水」的冷水浴。

露天風呂圖。圖片轉引自MATCHA網站https://matcha-jp.com/jp/2504 。

為什麼那時的日本人會喜歡在戶外「行水」?原因大概有兩點。一是當時私人的房間有浴室的情況比較少見,並不普及。二是在當時的日本人看來,洗澡這件事是沒什麼好偷窺的。

江戶時代之後的明治時期,政府因為提倡西方的文明開化政策,頒布了禁止人們在公眾面前裸露身體的法律,付錢洗澡的澡堂也不可男女共浴。在這之前,日本人將男女在公共澡堂混浴當成自然的事,不過有一條規定,不得互相注視對方。

不過,這種轉變也是漸進的。在這一生活方式的轉變過渡期,有些日本人仍在沒有警察監督的情況下,偷偷保留江戶時代的洗澡習慣。

一位名為張伯倫(Basil Hall Chamberlain)的年輕英國外交官在19世紀70年代來到日本,便曾看到這樣的場景。張伯倫熟諳日語,還曾將日本近代重要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等日本學者的著作翻譯成英文。他曾在《日本事務志》中記錄下這樣的場景:「人們帶著盆子走到外面(行水)。不過,這種情形現在只有沒有負責執行現代法規的警官在附近巡邏的時候,才會出現。洗澡對西方人來說是高尚行為,但對日本人來說卻是尊重清潔的事情。日本郵報等編輯說得很好:在日本可以看到人的裸體,但那沒什麼好看的。」

巴茲爾·霍爾·張伯倫(Basil Hall Chamberlain)(1850年-1935年)

2016年Palala Press出版的張伯倫的Things Japanese,即文中提到的《日本事務志》。

明治時期相關洗澡的政策規定的有力推廣,最後才改變日本人在戶外沐浴的習慣。

主要參考資料:

小島毅著,《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近現代史》,臺北:聯經,2014年。

柯大課編著,《世界中世紀生活習俗史》,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1996年。

相關焦點

  • 日本江戶時代,江戶人敬老尊賢的精神,在公共澡堂如何體現?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江戶人敬老尊賢的精神,在公共澡堂如何體現?日本江戶時代,水資源極其珍貴,燃料的薪柴支出金額也不小,所以一般平民或下級武士家裡並沒有澡盆。就算是富商,江戶嚴格管控以避免發生火災,所以有起火之憂的澡盆並不怎麼受歡迎。
  • 江戶時代,日本最後的封建王朝是什麼樣的風貌?
    不過,明治維新顯然不是一般程度的封建式的改朝換代,而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這種天地變色並不是坂本龍馬等幾個志士做做工作就能做到的,所以日本的江戶時代和中國的清朝不一樣,它已經形成了可以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社會土壤。江戶時代的日本是什麼樣的呢?首先中國人有一個最大的誤解是:日本是小國!
  •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是怎麼出門旅行的?
    江戶時代是日本武家政權的最後一個時期,從公元1603年家康在江戶開創幕府算起的話,江戶時期的統治歷時253年。日本的江戶時期與中國清朝在時間上大致是重合的,但是二者之間的命運軌跡卻是大不相同。由於國家的統一,社會生產力的提升,江戶時期的人們可以說是比較幸運的,如果從庶民能夠旅遊這件事出發的話,他們甚至可以用「趕上日本大好時候」來形容了。古代日本的庶民是幾乎沒有出門旅遊的權利的,要是在戰國時代會被當成間諜而砍頭,還是老實的呆在「元服地」。而對於江戶時期的日本庶民來說,旅遊卻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 江戶時代與日本近代化的起源
    從表面上看,北島正元在《江戶時代》中傳達的信息與阿禮國的觀察不乏相通之處:他在前言裡開宗明義地把江戶時代定性為「日本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並用德川政權對社會力量的壓制與農民和市民群體的反抗編織了一條講述江戶時代260年歷史的線索。但只要翻開本書便不難發現,《江戶時代》所要講述的江戶時代並不是一個如阿禮國描述的那般停滯的歷史階段。
  • 日本的澡堂文化:日本人為什麼這麼愛進澡堂?
    全世界,可能沒有一個國家像日本一樣重視洗澡。我們在日本的影視劇中,常看到日本人和家人、朋友一起進出澡堂的情景。儘管個人家庭都有浴室,但是日本人還是喜歡去公共浴場。那麼,日本人為什麼會如此熱衷於進澡堂呢?一、日本澡堂文化的歷史日本是一個溫泉眾多的國家,日本全國有2600多座溫泉,人們很早就發現了溫泉的治療作用,這是日本澡堂文化的基礎。
  • 《江戶時代》:日本現代文明的前夜
    德川家康進駐江戶、幕府官制改革、儒學與武士道的融合、浪人與任俠者對新秩序的挑戰、「好色」文學與町人文化的興盛、連年頻發的農民起義、國民文化的萌發……日本近世史研究學者北島正元曾撰寫了《江戶時代》,以對日本幕藩體制確立過程及政治體制權力結構的研究而聞名的北島正元曾提出「江戶幕府政權論」,該論點影響了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歷史學界。
  • 日本古代的偶像產業:江戶時代的"AKB48"
    雖然日本現代偶像產業始於1980年代,但「可以見到的偶像」卻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江戶時代。當然,江戶日本並沒有「偶像」概念,但從時人的行為特點與社會風潮中,卻可以窺見「偶像經濟」豹之一斑。「水茶屋娘」江戶時代商品經濟社會逐步發達,日本便也有了最初的旅遊業:寺社參拜。
  • 江戶時代,為何江戶人討厭西瓜,卻對甜瓜情有獨鍾?
    摘要:江戶時代,為何江戶人討厭西瓜,卻對甜瓜情有獨鍾?在江戶時代,江戶人對於瓜果類水果鍾愛有加,不過因正因為如此,造成了江戶人對於水果不同的態度。喜歡的就成為人氣水果,甚至還有諺語流傳至今;不喜歡的,連窮苦之人都嫌棄不吃。
  • 男兒們朝思暮想之地: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街吉原
    另外,戰亂的時代已經結束,有很多浪人在江戶謀求職業發展,就顯得這個地方的女人很少,再加上商業大發展帶來的第三產業發展。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各種青樓就在江戶城裡遍地開花。這樣一來,相關從業人員只能鑽規定的空子,把娛樂會所改成洗浴中心大保健,於是,很多人是去吉原「洗澡」的。隨著社會經濟大發展,江戶城越來越大,以至於武士老爺在江戶的屋敷也漸漸與吉原鄰接。雖然這樣的事有不必趕遠路就可以去玩的好處,但是武士老爺也擔心自己住的地方如此接近紅燈區,人多手雜會不會有流竄犯過來——想必太太們也會更擔心吧,不是嗎?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日本——58個關鍵詞凝視日本古今》中談到:「日本社會進入江戶時代之後,隨著城市的發展、一個傳統日本社會中從沒有見過的新的「浮世」出現在人們眼前,而町人這一新的階層興起,開始從新的角度來面對這一「浮世」。於是將此前日本社會流行的人生無常、世事無常的否定性認識,逆轉為對現實世界的積極肯定甚至是高聲頌揚。這種帶有濃厚現世主義、享樂主義的態度,集中表現在「浮世」這一概念中。」
  • 日本人在古代是如何洗澡的?
    全世界要數日本人最喜歡洗澡了,日本的家家戶戶都有洗澡設備,大街小巷還能見到各種澡堂,如此愛洗澡的日本人
  • 走進日本傳統旅館 領略江戶時代風情
    就像日本的許多其他旅館一樣,位於河邊的Kamigoten旅館是由一個家族傳承經營的,但Kamigoten旅館卻與眾不同。自1658年以來,龍神家族就一直經營著這個位於紀伊半島龍神村的旅館。這裡曾是武士的度假勝地。讓我們跟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文章,一起探索這家旅館的獨特之處吧!
  • 日本特殊飲食文化始於江戶時代,現在為什麼越來越興旺了?
    日本全國有非常非常多的站著吃餐廳,最常見的是站著吃蕎麥麵店,還有站著吃壽司店站著吃拉麵店,烤肉店站著吃,關東煮店站著吃,喝酒站著的店,花樣非常非常的多。日本這種特殊的站著吃飲食文化始於江戶時代,也就是說四百多年前就有了,發展到現代社會不但沒有衰退,反而越來越興旺,大家覺得日本這種站著吃小餐廳為什麼這麼火?從經營方來說,這種小店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面積非常的小,因此租金相較便宜很多,而且站著吃嘛,顧客一般都不會墨跡,停留時間很短,座位迴轉率高,提高了營業額。
  • 中心的轉移——淺析江戶時代日本政治、文化中心的轉移
    這也就造成了一種情況,那便是在江戶時代之前,甚至在江戶時代的初期,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在京都的。只是隨著德川幕府的建立以及德川幕府逐漸建立起絕對專制的封建統治之後,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才逐漸轉移到了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
  • 江戶時代並不美,等級森嚴的日本身份制度
    古代的日本是階級社會。大部分的人一輩子會受到自己所屬的身份束縛。生在貴族家、武士家、平民家的人的人生會完全不同。這種身分制度在江戶時代非常明顯。日本古代的身份制度是不成文制度。不過貴族和武士的階級內有嚴格的身份管理規則,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也會讓其他階級的人不易轉職,所以階級間不容易移動。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江戶時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最後一個封建武家時代。武家時代,即武士家族統治的時代。江戶時代的幕府叫江戶幕府,江戶氏族是十二世紀日本豪族,所以建築的城池叫做江戶城。江戶幕府又被稱為德川幕府。因1615年德川家康滅掉了豐臣秀吉家族,統一全國,在江戶建立幕府而得名。統一日本後,德川家康發展農業、改革經濟、穩定政治,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江戶時代日本人民分為了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商人。日本的封建制度氏歐洲式的封建制,各個地域被分割稱之為藩,每一個藩都有自己的領主,稱之為大名。
  • 首博·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生活(上)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徐福東渡入海求仙,浮杯引路滯留亶洲不歸;兩漢時期(日本彌生時代)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東漢光武帝授金印於倭王。三國時期曹魏政權與日本邪馬臺王國女王卑彌呼交往頻繁。一直到隋唐時期,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入華(其真正到達唐朝為13次)每次來長安都多達幾百人。
  • 日本大屋書房 紙上的江戶時代
    大屋書房外觀 李沐航攝東京都千代田區神田的神保町,自日本明治時代以來設立了多所學校,學術氣氛十分濃厚。據說神田周邊分布著近200家舊書店,擁有書籍超過1000萬冊。從日本文學、外文書到專業書,涵蓋範圍廣泛,每天吸引眾多學者、古書愛好者在此「淘寶」,大屋書房就「藏身其中」。
  •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生活:人們的一年是這樣過的?
    江戶時代共有2萬多所私塾,遍布於都市、鄉村的各個角落。私塾又被稱為 「寺子屋」 ,就是將寺院或神社裡的房間騰出來作為教室使用,主要為訓練讀寫及算數能力的學習場所,類似現在的小學教育。私塾先生有男性也有女性,到了江戶末期日本男子中有40—50%人識字,日本女子中有15%人識字。所以明治初期日本能夠迅速實施義務教育,並能很快取得效果,就是由於在江戶時代教育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普及的這個前提。不過在這幅《繪本榮家種》中的私塾是老師自己家的住宅改成的教室,這種小型的私塾在江戶時代比較普遍。
  • 走進日本傳統旅館 領略江戶時代風情 (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就像日本的許多其他旅館一樣,位於河邊的 Kamigoten旅館是由一個家族傳承經營的,但 Kamigoten旅館卻與眾不同。自1658年以來,龍神家族就一直經營著這個位於紀伊半島龍神村的旅館。這裡曾是武士的度假勝地。讓我們跟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文章,一起探索這家旅館的獨特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