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經去過日本旅遊,或是對日本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如果到日本遊玩,京都和東京一定是兩個必去的城市。東京和京都一個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另一個則是古色古香的歷史名城,在這兩個城市中,遊客可以體驗到截然不同的風情。
實際上,在日本的歷史中,東京和京都也一直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尤其是在江戶時代,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之所以說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微妙,是因為在江戶時代,天皇是居住於京都的,而德川幕府的將軍則居住在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京都與江戶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關係,與天皇和幕府將軍之間的關係一樣,是十分之微妙的。
在江戶時代,幕府將軍是絕對的掌權者和話事人,一切的權力都掌握在幕府將軍的手中,天皇以及皇室是基本沒有政治權力的,而各個地方的大名儘管力量不小,但同樣也出於幕府將軍的絕對掌控之下。但是,在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之前,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幕府與皇室之間、幕府與大名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完全以幕府為中心的。
這也就造成了一種情況,那便是在江戶時代之前,甚至在江戶時代的初期,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在京都的。只是隨著德川幕府的建立以及德川幕府逐漸建立起絕對專制的封建統治之後,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才逐漸轉移到了江戶,也就是今天的東京。
本文所要探究的,便是這種轉變發生的過程,以及這種轉變為什麼會發生,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讀者們不僅能對這一歷史過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夠對江戶時代的日本有更加深入一些的了解。
一、政治與文化中心的轉移過程
在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之前,日本經歷了長期戰亂的戰國時代。在這一時期,儘管各個地方大名之間戰爭不斷,但天皇以及皇室依然是屹立不倒的,因此,在當時的日本,天皇所居住的京都是自然而然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儘管天皇所擁有的政治權力並不大,但天皇的威嚴以及京都作為「千年皇都」的威嚴依然存在。
直到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之後,京都仍然在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當然,從政治層面來說,隨著新政權的建立與鞏固,政治中心很快就轉移到了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戶,尤其是在德川幕府頒布了限制天皇與皇室權力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之後,天皇和皇室的政治權力更是基本喪失。
然而,在文化層面,京都仍然是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裡佔據了文化中心的地位,這主要是因為,在17世紀的日本,文化主要還是貴族與皇室們所精通的東西,就連幕府中都找不出那麼多精通中國與日本文化的人,就更不要談普通百姓了。這也就使得文化成為了皇室與貴族們的專屬品,因而,皇室與貴族所聚集的京都自然也就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裡成為了日本的文化中心。
相反,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戶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文化氛圍都並不濃厚。這是因為,德川幕府本來就是通過武力打下天下的,在政權建立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江戶的軍事氛圍依然相當濃厚,並沒有給文化的傳播留下空間。加之德川幕府建立之初各地仍然不穩定,因此,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裡,江戶還只是一個以軍事為主的城市。渡邊浩就曾說過:「江戶還只是一個殺伐的新興政治都市」。
直至江戶時代的早期,大量日本著名的思想家都還居住在京都,直到德川幕府的中期之後,日本的文化中心才逐漸轉移到了江戶。
二、推動政治與文化中心轉移的因素
相比於文化中心轉移的漫長過程來說,江戶時代政治中心的轉移要更加迅速。這其實是非常自然的,一個新政權建立之後,政治中心自然會快速向新政權所在地轉移,尤其是隨著德川幕府開始限制天皇與各地大名的權力之後,政治中心更是迅速轉移到了江戶。
而文化中心的轉移則是一個更加複雜的過程,文化的創作需要環境與氛圍,這並不是隨著新政權的建立便可以自動完成的。簡單來說,在以下幾個因素的推動之下,日本的文化中心才逐漸從京都轉移到了江戶。
首先,德川幕府採取了許多文化上的鼓勵性措施,促使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轉而到江戶居住。幕府所採取的鼓勵措施主要有徵召民間飽學之士為官、在江戶設立講學場所、提倡儒學等等,這些措施使得日本的文化人對於德川幕府充滿好感,開始轉而投向江戶進行治學。
其次,江戶的人口和商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為當地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從人口來說,自德川幕府建立之後,江戶的人口就在不斷增加,到18世紀時就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人,可以說是當時規模相當大的城市。如此大規模的人口自然帶來了商業發展的契機,而江戶經濟的迅速發展又使得江戶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在衣食住行等基本問題得到解決之後,越來越多的江戶百姓開始有了精神上的需求,這自然也推動了江戶城內的文化產業的發展。
相比之下,京都則是迅速衰落,不僅人口迅速減少,而且城市也是迅速衰落。一位在19世紀初期來到日本的外國人曾經這樣描述他對於京都的印象:「當我到達京都時,我根本沒有意識到已經到了。跟江戶與大阪比起來,京都的街道顯得非常破舊」。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人們多麼喜愛京都,恐怕都不會到京都居住和從事文化工作了。
結語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時期,一般來說,文化中心與政治中心往往是緊密聯結在一起的,而經濟中心則並不一定如此。以中國為例,古代中國的文化中心與政治中心一般與哪個朝代的都城在一起的,而經濟中心則往往並不與文化與政治中心在一起。
隨著王朝更替的發生,文化中心與政治中心也可能會發生改變。一方面,長時間的戰爭可能打破了原有的文化與政治格局,另一方面,新王朝也可能會尋找新的都城,進而造成文化中心與政治中心的轉移。
然而,這種文化中心與政治中心的轉移很有可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文化中心的轉移。文化的創作需要氛圍與環境,還需要人們心中的認同,這種心理層面的東西是難以迅速得到轉變的。就如江戶時代的日本一樣,儘管德川幕府已經在江戶建立了牢固的統治,但文化中心的轉移也是經歷了相當漫長的時間之後才完成的,而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僅如此,政治與文化中心的轉移還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正如文中所提到的,江戶的迅速發展以及京都的衰落對文化中心的轉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探究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與文化中心的轉移是非常有趣的,因為這一轉移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通過對這一轉移的過程和轉移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我們還可以發現當時這個國家以及這個社會的一些特點。因此,做這樣的探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資料:《日本史概說》、《日本文化史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