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的遠大理想:由窮鄉僻壤搖身變成日本中心的水都江戶

2020-12-12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德川家康的遠大理想:由窮鄉僻壤搖身變成日本中心的水都江戶

江戶,現今日本中心東京都的前身,自德川家康來到此地,隨後建立德川幕府以來,便開啟了此地繁榮的景觀。歷經四百年的歲月,雖然地名有所更迭,但至今仍不改其為日本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題外話,文化中心是在江戶末期才建立)

追溯江戶時代長達兩百六十多年的漫長歲月,就可以觀察到江戶雖然是由武士所創建的城市,但末曾經歷過戰爭的洗禮(這裡指的是還叫江戶時末經歷過戰火,改名東京後經歷過戰火洗禮)。而江戶隨著歲月流逝,社會的主導權也逐漸轉移到平民手中。

那麼,在德川家康創立幕府之前的江戶,呈現的又是什麼樣的風貌呢?根據公元1964年出版的《世界大百科事典》裡的內容: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江戶這個名稱,見於史書《吾妻鏡》。該書於治承四年也就是公元1180年十月的條目,記載著當地望族江戶太郎重長的名字。

公元1337年出版的《園覺寺文書》中則有「武藏國江戶鄉」一詞。而後,江戶以城下町的形態開始發展,則是起源於室町時代中期,也就是長祿一年公元1457年,當時扇谷上杉氏的重臣太田道灌建立江戶城之時。

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八月一日,德川家康進入江戶城,於慶長八年公元1603年以徵夷大將軍的身份開啟了江戶幕府的統治。一直到慶應三年公元1867年十月,德川慶喜將政權歸還日本皇室為止,江戶的德川政權延續了兩百六十多年之久。

不同於具有悠久傳統的京都、奈良,江戶是由窮鄉僻壤的小漁村,經過數十年不斷建設,加之德川幕府建立於此,這才搖身一變成為當時日本中心。在此之前,江戶除了是小漁村外,還有一座太田道灌建立的驛站。

這座驛站由北條氏接手,最後變成德川氏統治之下的城下町,並成為其領土內的工商業重鎮。當時北條氏的大將遠山氏所在的城郭,僅是用三四片船板並排而成的簡陋府邸。德川家康入住江戶後,曾將就短暫地使用了一陣子。

雖然名義上是個城市,但也不過就是在城郭大門外有約一百戶的茅草屋,江戶城東則是一整片漲潮時會被海水淹沒的茅草地。從現今的日比谷十字路口附近以南起連接著江戶灣,有千代田、寶田、祝田等漁村散布沿岸。淺草觀音寺一帶可以採收到海苔,海上則可以見到鯨魚。

由此可見,江戶初期的環境並不怎麼樣。江戶的面積囊括了江戶灣及其沿岸的五個臺地,以及往下延伸的溼地。遷居之後,德川家康立即展開了對於江戶的建設。就如同他曾說過的話:「如果鳥不啼,那就靜待到它啼為止吧!」

德川家康打造江戶是個遠大的理想。首先,是確保水路。他命人將到隅田川為止的地面,挖掘出順時針方向的蝸牛殼形水路,用以供給民生物資。當時的行德(現千葉縣市川市)是鹽的產地,繁榮一時。所以開墾了一條名為小名木川的運河,以確保食鹽的供給無憂。

德川家康一步步確實地實踐了他不愧為戰國時代武將才能想出的戰略。此後,江戶的物資運輸自陸路轉以水路為重,足以媲美義大利的威尼斯,而這就是水都江戶的由來。

相關焦點

  • 德川家康所建造的江戶町
    經出版社授權,我們選取了德川家康時期選建江戶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江戶開府1598年(慶長三年)八月,豐臣秀吉在伏見城駕崩。不久,各路人馬為了到底由誰稱霸天下、由誰掌握日本國而展開一場明爭暗鬥。1600年,東軍的德川家和西軍的豐臣家之間,終於爆發瓜分天下的關原之役。
  • 德川家康為何不把幕府西遷,而是將統治中心移到江戶?
    德川家康信長的本據在安土,秀吉則在大阪,二者的共同點是靠近京畿商旅通暢,家康取得天下之後卻把統治中心放在遠離京畿的關東江戶,而且最終都沒把把幕府西遷,這是怎麼為什麼呢?德川家康作為日本兩大平原之一,關東平原有不遜於濃尾的經濟。
  • 德川家康逝世四百年:江戶幕府何以「基業長青」
    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在這場決定日本命運的大戰中,擊敗了年輕氣盛的挑戰者石田三成。       此役之後,德川家康已成為日本實際上的主宰者,徹底消滅大阪城豐臣家殘餘勢力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那些敢於起兵反抗德川氏的大名,除島津義弘、鍋島直茂等極少數外,絕大部分都遭到了領土減封乃至除封的嚴厲處分。
  • |江戶|古都|日本_歷史|明治天皇|二條城|德川家康
    京都是日本的千年古都,這個「千年」,不是「一千年前」的意思,而是實實在在做了日本長達1000年的首都——從公元794年到1869年,整整1075年。後來,明治天皇去了一趟江戶(現東京),發現江戶比京都好的地方是臨海,而且江戶本身已經是百萬人口的日本最大城市,於是他留在江戶,不回京都了。結果,京都就變成了一座沒有天皇的都城,直到今天。
  • 日本戰國三雄之——德川家康
    人們通常把日本戰國三雄比喻成三種動物。把織田信長稱為大老虎,很能打,很兇狠。把豐臣秀吉稱為猴子,個矮長得醜,聰明,會籠絡人心。把德川家康稱為狐狸,狡猾,擅長潛藏自己,守株待兔等待時機。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1]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三河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英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日本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德川家康畫像日本戰國三雄可以說是一個傳承的關係,織田信長死後由下屬豐臣秀吉繼承,豐臣秀吉死後由下屬德川家康繼承。
  • 德川家康打壓領主大名的法令為什麼促進了日本的城市化?
    江戶幕府是日本統治最穩固的幕府政權,這與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制定的一系列打壓領主大名的法令密不可分。而德川家康打壓領主大名的法令卻促進了日本城市化。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江戶幕府的源頭!來岡崎城探訪初代江戶幕府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無論是在文學創作、影視作品、電玩、動漫中,只要是以日本戰國歷史為背景的作品幾乎都會出現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大家一定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德川家康為江戶幕府的初代將軍,生於現在位於愛知縣的「岡崎市」,也因此岡崎城從江戶時代開始對日本人民來說就有非常重要且神聖的地位。而現代的「岡崎」有什麼好玩的?
  • 日本戰國三傑—德川家康
    織田信長頒布武田狩獵令,即任何與武田有關的人都要撲殺武田氏家臣,德川家康則暗中命令井伊直政招降並藏匿武田家的遺臣,與織田信長殺害遺臣有所分別,而江戶時代的武田氏族幾乎是德川家康在此時所藏匿的。本能寺之變時德川家康正在堺市,因急取近道需經伊賀返回三河,期間由服部半藏正成、茶屋四郎次郎清延等護送平安回到三河,才免遭危難。
  • 日本簡史:德川家康與他的新封臣
    德川家康和他的子孫後代逼迫每一位親藩大名、外様大名、譜代大名一生中一半的時間住在都城江戶,另一半時間住在他們的領地(藩)這種「參勤交代」( sankin kotai)制度還有其他目的。通過這種方式,將軍能使每個人處於被監控的狀態。此外,大名們維護藩內居所還有他們在江戶的居所的巨大費用以及高昂的路途花費,都需他們自己承擔,這成了間接徵稅,削弱了他們的財力。
  • 德川家康憑什麼統一日本戰國
    德川家康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擴大自己地盤。而1600年豐臣秀吉病逝後兩年,德川在關原之戰擊敗豐臣軍兼併其不少領地。  所以問題來了,為什麼德川家康可以繼承掌管日本的政權,而不是完成日本統一的織田信長或者豐臣秀吉?
  • 實拍日本最後一代幕府-德川家康的神社——東照宮
    日本櫪木縣日光市東照宮(Nikko Tosho-gu Shrine) 位於日本櫪木縣日光市。 之後由於三代將軍家光的緣故,使得它重新變成現在所見到的這般絢爛豪華之廟殿。建築物已全部被指定為日本國寶及重要文化財產,1999年12月包含日光東照宮,"日光的社寺"已被登錄為世界遺產。
  • 二條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
    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當時的德川幕府將幕府設在了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又稱江戶幕府,德川家所統治的260多年,又叫做江戶時代。因為天皇一直住在京都,所以德川家族在京都也要有自己的住所。二條城外的壕溝,說大點叫護城河。
  • 傳說他是德川家康的「私生子」,德川秀忠的心腹,權傾朝野無人及
    伴隨著大阪之戰的結束,太閤豐臣秀吉傾盡畢生心血打造的豐臣政權從此落下帷幕,此戰中的勝利者德川家康成成為了徵夷大將軍,這標誌著紛亂的日本戰國時代就此終結,日本進入了德川家康建立的江戶幕府時代。德川家康在對麾下的將領以及降服的諸國大名重新分配了領地之後把手中的權利教給了兒子德川秀忠,德川秀忠也就是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此時掌握權力的幕府重臣大都是很早就跟隨德川家康或者是伴隨德川家康一路走來徵討四方的譜代重臣。
  • 閱讀德川家康的「隱忍」
    看到《德川家康》這本書,開始的感覺怪怪的。   這主要是因為,對於東部的鄰居日本而言,我們了解得並不太多。對日本的感覺,始終是不鹹不淡,甚至有一些怪怪的感覺。   我想,這是歷史的原因。但是作為中日兩國的國民而言,彼此增進了解是有益的。尤其是,對彼此文化的了解會增加相互信任的基礎。比如,日本的文化藝術。
  • 日本忍者:從德川家康的特戰部隊,到德川吉宗的「錦衣衛」
    其名,有的時代為斥候,有的時代叫亂波,到了江戶時代,正式稱為忍者。日本戰國末期,被稱為鬼半藏的服部正成,乃德川家康手下十六神將之一。他在跟隨德川氏東徵西討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最突出者,是在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殞命之後,護送家康從堺港回到三河國。
  • 日本人不喜歡德川家康的深層原因
    但家康的遺言,則散亂地涉及靜岡的久能山,江戶的增上寺,愛知的大樹寺和櫪木的日光山。這些看似不得要領,無內在聯繫的遺言,究竟想要說什麼呢?這裡,增上寺是被指定為家康入關東之後的德川家的菩提寺。大樹寺是松平氏先祖代的菩提寺。這兩寺的選擇在情理上應該沒有太大的疑問。問題在於久能山和日光山,這兩山與生前的家康並沒有特殊的因緣。1616年(元和二年)4月17日,家康死去。
  • 江戶幕府的「安全氣囊」,分封的譜代大名為何如此維護德川家?
    德川家康日本江戶時期似乎學習了中國先秦的分封制,不僅分封了德川家打天下時的一眾親族功臣,甚至連投降的敵對勢力都有分封。德川家康二、關原合戰前德川氏的譜代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戰國,對昔日的敵人德川家康採取了轉封的辦法,削減德川家康的勢力。
  •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
    關原之戰被認為是一場決定日本歸屬的戰鬥,通過這場戰鬥,德川家康消滅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家康派,確立了自己在豐臣政權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豐臣秀吉生前立下的規則也就此終結,在隨後一系列的運作中,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從豐臣政權中獨立而出。
  • 元和偃武:德川家康是如何開創這個日本歷史上最長和平時代的?
    德川家康的一生,有著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比如在其執政期間:建立幕府的江戶城,即當今日本首都東京市的前身;打了場關原合戰,之後又和豐臣家鬧了場年度恩怨大戲「大坂之陣」,最終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以德川幕府建立為代表的江戶時代,又是日本歷史上最長的和平時期等等……德川家康的經歷不可不謂之傳奇,尤其是他善於隱忍的性格
  • 德川家康之後,江戶幕府到底有多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極強
    舉報   在經歷過動蕩的室町幕府時期和安土桃山時代之後逐漸走向了統一,這就必須要提到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德川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