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大阪之戰的結束,太閤豐臣秀吉傾盡畢生心血打造的豐臣政權從此落下帷幕,此戰中的勝利者德川家康成成為了徵夷大將軍,這標誌著紛亂的日本戰國時代就此終結,日本進入了德川家康建立的江戶幕府時代。
德川家康在對麾下的將領以及降服的諸國大名重新分配了領地之後把手中的權利教給了兒子德川秀忠,德川秀忠也就是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此時掌握權力的幕府重臣大都是很早就跟隨德川家康或者是伴隨德川家康一路走來徵討四方的譜代重臣。
其中以本多正信以及本多正純父子二人為首的本多氏在江戶幕府建立的初期,無論是在內政上還是外交上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伴隨著德川家康的老去和天下進入繁華太平時期,父子二人手握大權開始越發的膨脹起來,而德川秀忠對此是看在眼裡的,此後兩方圍繞著幕府權力展開了較量,矛盾開始逐漸加深。
日本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616年,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去世,這代表著幕府政治打開了全新的一頁,本多正信父子在這個時期加大了對幕府中異己的打擊力度,在權力和陰謀陷害下,德川氏的譜代重臣大久保忠鄰被貶,領地改易,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久保長安事件」,這裡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單獨了解一下。
此後在幕府內部出現了酒井忠世,土井利勝,安藤重信,井上正就以及青山忠俊繼位重臣,這大大加強了幕府內部的中央集權,在這幾人之中貢獻最大的就是酒井忠世和土井利勝兩人,酒井忠世的家族酒井雅樂頭家是德川氏的譜代大族,而土井利勝在日本民間一直被傳言為德川家康的私生子。這件事我在相關的史料中並沒有找到證據,而日本歷史界對此也沒有給予肯定。
不過我認為,土井家族是源自於土居氏的,根據《寬政重修諸家譜》中的記載在土居貞秀到土居利昌這幾代的家譜全部都無從考起,而在這個時候土井氏的《土井世系圖》開始延續,他把自己的姓氏由土居改為土井。
不管土井利勝的身份有多麼可疑,也不管他到底是不是德川家康的私生子,總之在我看來他在幕府中的身份並不具備任何的優勢,他沒有酒井氏和大久保氏那樣天生就具有譜代身份,但是從德川秀忠對他的器重程度上看確實有點「過」了。
或許土井利勝真的是有出眾的能力,但是我認為「私生子」的身份對此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當然關於土井利勝身份的傳說除了德川家康之外,還有水野信元,這是由於在水野信元處死后土井利勝被土井家守衛養子的,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土井利勝本人出生日本的天正元年,公元的1573年,出身地是遠江國的濱松城,也就是說他一直是侍奉在德川家康身邊的人,而年齡方面比繼承了德川家康將軍之位的德川秀忠大了整整七歲。
雖然土井利勝的地位要遠不及酒井忠世,但是他認識德川秀忠卻很早,而且「升職」的速度奇快無比,現實在慶長七年,也就是公元1602年獲得了下總國一萬石,之後又在慶長十五年獲得了佐倉的三萬二千石,而此時的官職也由從五位的大炊頭升為了幕府中的老中。這個職務已經可以與大久保忠鄰以及酒井忠世並列為德川秀忠的重臣了。
但是土井利勝的仕途還遠遠沒有進入最輝煌的時刻,在日本寬永十年,公元1633年他領受了下總國古河的十六萬石,進而升為大老一職,而此後作為德川秀忠繼承者德川家光的監護人之後身份更是其他譜代重臣所不能及的,他為幕府出謀劃策,鞠躬盡瘁,先後處理了坂崎直盛謀反案,本多正純改易之事,德川忠長案,這些在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事件都是出自土井利勝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