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他是德川家康的「私生子」,德川秀忠的心腹,權傾朝野無人及

2020-12-20 春秋歷史館

伴隨著大阪之戰的結束,太閤豐臣秀吉傾盡畢生心血打造的豐臣政權從此落下帷幕,此戰中的勝利者德川家康成成為了徵夷大將軍,這標誌著紛亂的日本戰國時代就此終結,日本進入了德川家康建立的江戶幕府時代。

德川家康在對麾下的將領以及降服的諸國大名重新分配了領地之後把手中的權利教給了兒子德川秀忠,德川秀忠也就是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此時掌握權力的幕府重臣大都是很早就跟隨德川家康或者是伴隨德川家康一路走來徵討四方的譜代重臣。

其中以本多正信以及本多正純父子二人為首的本多氏在江戶幕府建立的初期,無論是在內政上還是外交上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伴隨著德川家康的老去和天下進入繁華太平時期,父子二人手握大權開始越發的膨脹起來,而德川秀忠對此是看在眼裡的,此後兩方圍繞著幕府權力展開了較量,矛盾開始逐漸加深。

日本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616年,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德川家康去世,這代表著幕府政治打開了全新的一頁,本多正信父子在這個時期加大了對幕府中異己的打擊力度,在權力和陰謀陷害下,德川氏的譜代重臣大久保忠鄰被貶,領地改易,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大久保長安事件」,這裡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單獨了解一下。

此後在幕府內部出現了酒井忠世,土井利勝,安藤重信,井上正就以及青山忠俊繼位重臣,這大大加強了幕府內部的中央集權,在這幾人之中貢獻最大的就是酒井忠世和土井利勝兩人,酒井忠世的家族酒井雅樂頭家是德川氏的譜代大族,而土井利勝在日本民間一直被傳言為德川家康的私生子。這件事我在相關的史料中並沒有找到證據,而日本歷史界對此也沒有給予肯定。

不過我認為,土井家族是源自於土居氏的,根據《寬政重修諸家譜》中的記載在土居貞秀到土居利昌這幾代的家譜全部都無從考起,而在這個時候土井氏的《土井世系圖》開始延續,他把自己的姓氏由土居改為土井。

不管土井利勝的身份有多麼可疑,也不管他到底是不是德川家康的私生子,總之在我看來他在幕府中的身份並不具備任何的優勢,他沒有酒井氏和大久保氏那樣天生就具有譜代身份,但是從德川秀忠對他的器重程度上看確實有點「過」了。

或許土井利勝真的是有出眾的能力,但是我認為「私生子」的身份對此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當然關於土井利勝身份的傳說除了德川家康之外,還有水野信元,這是由於在水野信元處死后土井利勝被土井家守衛養子的,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土井利勝本人出生日本的天正元年,公元的1573年,出身地是遠江國的濱松城,也就是說他一直是侍奉在德川家康身邊的人,而年齡方面比繼承了德川家康將軍之位的德川秀忠大了整整七歲。

雖然土井利勝的地位要遠不及酒井忠世,但是他認識德川秀忠卻很早,而且「升職」的速度奇快無比,現實在慶長七年,也就是公元1602年獲得了下總國一萬石,之後又在慶長十五年獲得了佐倉的三萬二千石,而此時的官職也由從五位的大炊頭升為了幕府中的老中。這個職務已經可以與大久保忠鄰以及酒井忠世並列為德川秀忠的重臣了。

但是土井利勝的仕途還遠遠沒有進入最輝煌的時刻,在日本寬永十年,公元1633年他領受了下總國古河的十六萬石,進而升為大老一職,而此後作為德川秀忠繼承者德川家光的監護人之後身份更是其他譜代重臣所不能及的,他為幕府出謀劃策,鞠躬盡瘁,先後處理了坂崎直盛謀反案,本多正純改易之事,德川忠長案,這些在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事件都是出自土井利勝之手。

相關焦點

  • 德川家康憑什麼統一日本戰國
    左圖是信長野望遊戲中德川家康的形象,右圖是德川家康讓其部將給他畫的自畫像  今年不談光榮和信長野望歷史遊戲,說一說現實歷史中,德川家康究竟是如何統一日本和並結束日本戰國。  再展開分析前,先給對日本戰國歷史愛好者和KOEI玩家提三個問題。  1日本戰國歷史的武將真的那麼強?後期各種文學渲染出來的成分有多大?
  • 龐娜評《德川家康的神格化》|一則新遺言的發現揭示了什麼
    事實上,神格化一事緣於德川家康本人的意願。他在臨終前留下了一段希望死後被祭祀為神、庇護世代子孫的遺言(關於遺言內容下文詳述)。在他離世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元和三年(1617)四月,在幕府和朝廷的共同見證下,「東照大權現」的神號正式成立。日本全國在整個江戶時代大約建有五百餘處東照宮,可見東照大權現信仰盛極一時。
  • 德川家康所建造的江戶町
    這時,德川家康開始思考如何治理日本這個國家。身為將軍,要在哪裡設立幕府,成為他的首要問題。自古以來,日本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設立在近畿地區,德川家康把幕府設在剛開始建町的江戶,顯然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德川家康最終還是決定在江戶設立幕府,此舉被稱為「江戶開府」。
  • 日本史:第二次上田城之戰,真田軍以少勝多,大破德川秀忠
    好不容易家康答應了九鬼守隆所請,然而當守隆派遣使者快馬趕回志摩國的時候,卻已經遲了一步,九鬼嘉隆已於十月十五日在答志島切腹自殺了,享年五十九歲傳說是守隆的家老以家族存續為名逼迫嘉隆切腹的,然而自己一死即可換來家族的安泰,這種道理難道嘉隆自己會不清楚嗎?他又豈是會受臣下逼迫之人?
  • 日本簡史:德川家康與他的新封臣
    德川家康的「新封臣」叫作「外様大名」(tozama daimyo),他們是德川家康曾經的勁敵,控制著近百分之四十的土地。大多數外様大名管理著更大的藩,他們在自己的封地內擁有任意權力這種情況強有力地說明了德川家康在政治上必須小心行事。任何企圖逐步削弱他們的行動都將促使其他人迅速抱團,儘管他們相互之間也有敵意和擔憂。
  • 德川家康家族的傳承智慧
    ,這位德川家的二代將軍,好像回到了父親指定他作為德川家族接班人時同樣面臨的選擇困境。秀忠當年從統一日本建立江戶幕府的父親德川家康的手中接過大將軍的重任時,也被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人質疑,只有父親深信他的仁義忠勇並堅定交班。如今秀忠將軍已近遲暮之年,日趨衰弱的身體讓他不得不考慮德川家族的繼承安排。而秀忠的長子家光整日沉迷於玩樂,看上去不具備堪當大任的能力。於是秀忠誠意請教智囊班底,曾經追隨並輔佐過德川家康的老臣。
  • 德川家康退隱後,有一人被看作是他的分身和傳話筒,堪稱幕僚之首
    知道日本戰國史或者是對德川家康比較有了解的朋友一定會知道他手下的「四大天王」,其實在以德川家康為首的德川氏內部大體有兩大勢力,一個就是以「四大天王」為核心的武功派,另一個就是幕僚派。本多正信在這次回歸之後盡忠盡職,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和優勢,很快他就被德川家康重用,成為了麾下一名重要的智囊,他不僅在戰場上為德川家康出謀劃策,還在政務的處理上很有作為,甚至說聞名全天下。
  • 德川家康的最後一戰:豐臣滅亡計劃,大阪之陣
    摘要:德川家康的最後一戰:豐臣滅亡計劃,大阪之陣日本戰國時代終結的代表大阪之陣,在德川家康的步步緊逼下,終於要開始了。受豐臣秀吉恩惠的大名要不已經病死,要不退居二線,甚至被家康留在江戶城,已經沒有能力支援豐臣家。
  • 日本戰國三傑—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最初將他的妹妹朝日姬嫁給德川家康作為正室,德川家康卻無意臣屬;不過當豐臣秀吉將他的生母大政所送往岡崎城作為人質之後,德川家康感受到豐臣秀吉議和的誠意,因而決議臣屬,而他在豐臣陣營也得到了豐臣秀吉的禮遇。
  • 日本忍者:從德川家康的特戰部隊,到德川吉宗的「錦衣衛」
    日本戰國末期,被稱為鬼半藏的服部正成,乃德川家康手下十六神將之一。他在跟隨德川氏東徵西討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最突出者,是在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殞命之後,護送家康從堺港回到三河國。服部半藏在前探路,待確定安全後,再請德川家康通過,行程千餘裡,在當時即被稱為奇蹟。服部之所以如此牛掰,離不開他的身份。忍者。能偵察,能戰鬥,有謀略。他正是忍術之鄉伊賀服部家族的一員。
  • 他被稱為日本的張飛,身高一米四,德川家康的心腹,晚景特別悽涼
    而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有一位服務於德川家康的將領,他被譽為「戰國第一猛將」,日本的張飛,這個人便是本多忠勝。本多忠勝本多忠勝,在遊戲戰國無雙中,是一位出場就能改變BGM的武將,他高大威猛,身著黑糸威胴丸具足,頭戴鹿角脅立兜,騎著三國黑(戰馬),手中持握蜻蛉切(日本三大名槍,傳說天上飛著的蜻蜓撞到上面就會被切斷
  • 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慶長三年(公元1598)八月,豐臣秀吉病逝,德川家康的態度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轉變。而前田利家之所以會被當成對手推出來,除了實力僅次於家康,更重要的是他本身是豐臣秀賴的輔政者,對德川家康公然違反太閤禁令的行為不能置若罔聞。因此前田利家在三大老和五奉行的授意下,在隔年正月,以詰問使的身份被派到德川家康身邊,對他的行為進行彈劾。
  • 如何總結德川家康的一生?前半生一味忍讓,後半生邁向統一
    但在臣服之前,德川家康已經將織田家位於關東的領地侵蝕一空,從原來掌握3國的戰國大名,一躍成為掌握5國的實力大名。通過家康前半生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家康與生俱來的強韌耐心以及步步為營的處世之道。但豐臣秀吉在1598年去世之後,德川家康終於展開了奪取天下的行動,這也是他邁向日本統一的一刻。
  •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有啥關係?錯綜複雜,眼花繚亂!
    當然也有說法認為,德川家康之所以殺妻殺子並不是因為織田信長,而是因為他和兒子本來就有嫌隙。據說當時德川家中親今川的家臣欲擁立信康謀反取家康以代之,不料陰謀敗露,家康不得已動手殺人。豐臣秀吉豐臣秀賴娶德川家康三子德川秀忠之女千姬,其實按輩分就是表兄妹關係,無後。
  • 閱讀德川家康的「隱忍」
    德川家康對於日本而言就是如此。家康出生在日本戰國時代封閉落後的三河地區。三歲與生母離別,六歲作為人質流寓他國。成年後繼任城主,但內部豪族林立,外部強敵環伺。  為了在亂世中求生存,他不惜充當今川義元的炮灰,剛贏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卻不得不為取信於織田信長,殺妻滅子。信長死後,秀吉搶先控制了局勢。他一方面屈累代尊貴武士之膝,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腳下;一方面埋首於在局部區域擴張勢力範圍。
  • 德川家康能稱得上日本的司馬懿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曹操生前,司馬懿就是一個秘書,曹氏集團的內部事務他是參與的,這和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之間的關係很不一樣。 清州同盟結交之初,織田信長是尾張國主,家康是岡崎城主/西三河領主,儘管兩人實力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根本不存在像曹操和司馬懿那樣的上下級關係,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是各自為政的。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摘要: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身亡後,花費數年時間,先後擊敗反秀吉聯盟的所有勢力,成功將織田家權力握在手中。從某種程度來說,豐臣秀吉確實達成了願望,德川家的實力遭到削弱,關東武士也讓德川家疲於奔命。但秀吉沒有想到,德川家康平定關東武士的速度如此之快,藉助秀吉侵略朝鮮王國之際,家康成功讓定關東武士集團聽命於家康。就在這種情況下,豐臣秀吉為何又重用德川家康,讓他成為五大老之一呢?
  • 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結盟後,德川家的這些年
    幸運的是他的選擇是對的,織田信長看重他們之間童年結下的深厚友誼,信長的才能與進步也讓他們之間的結盟更加穩定。1563年,三河爆發了一向一揆,當時松平元康手下的部分家臣都加入了一揆軍,其中包括本多正信、夏目吉信等。三河的一向一揆可以說是松平家康一生的第一次大的危機。
  • 德川家康逝世四百年:江戶幕府何以「基業長青」
    關原大戰三年後,日本境內已無大名尚有實力威脅德川家的霸權,家康順理成章地正式出任「徵夷大將軍」。關原合戰的德川家康本陣遺址,現位於岐阜縣不破郡關原町德川家康:如何通過制度穩定政權       儘管幕府已開,但德川家康絲毫不敢有高枕無憂的想法。
  • 德川秀忠正在準備進攻顏思齊時,大明已經派使者來到了江戶
    德川秀忠正在準備進攻顏思齊時,大明已經派使者來到了江戶。德川秀忠不明所以,不過還是命令德川家光按照極高的規格迎接使者。使者便是濟州知州馬士英,他首先把大明的國書遞交得德川家光,德川家光拜讀了國書後說道:「此事本將軍有所耳聞,但確實並不是本將軍指使的,全部是薩摩藩自行其是,請上國大人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