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小夥134天騎行一萬公裡 拍攝40集紀錄片-紀錄片 騎行 況露...

2020-12-25 東方網

原標題: 23歲小夥134天騎行一萬公裡 拍攝40集紀錄片

  134天,10248公裡,一個人的畢業旅行,深入邊陲異域,單車丈量這生息之地。圖為況露在阿里。 

  東方網6月9日消息:2014年6月,22歲的況露大學畢業。同月,他從武漢出發,沿著中國地勢的三級階梯,途經湖北、陝西等七個省區,到達中國最西端新疆喀什塔什庫爾幹。

  他孤身一人邊走邊拍,歷時134天騎行一萬多公裡,從中國版圖第三階梯的長江平原到第一階梯的青藏高原,並完成個人紀錄片《行疆》的拍攝。

  孤身騎行中國西域邊陲

  「大學時,我去過最北的漠河,最東邊的撫遠,最南邊的三亞,」況露稱,從江西理工大學畢業後,他想去最西端的新疆喀什塔什庫爾幹,並自主拍攝一部邊疆地理人文的騎行紀錄片,「那是我大學旅行生涯最後的夢想。」

  2014年6月,拿著大學時期兼職賺來的錢,況露帶著帳篷、睡袋、炊具等從湖北武漢出發,經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過三峽、神農架、野人谷、秦嶺、黃土高原、祁連山、北疆喀納斯、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南疆和田喀什、新藏線、珠峰大本營。

  同年11月,他到達目的地新疆喀什塔什庫爾幹。

  「四個月的時間,我從中國的第三階梯騎到第一階梯,見到大西北的沙漠戈壁灘、雪山荒原無人區,碰到大雪封山,也曾在廢棄羊圈裹著衣服被子睡覺。」況露如是回憶道。

  他說,荒涼的環境和高強度的騎行讓其身體一度逼近極限,但卻有機會感受獨特的西域風情,「在新疆獨庫公路,好心蜂農拉我避風雪取暖,走了一公裡還追上來送我大米;在帕米爾高原,塔吉克族朋友留我在他家住,跟他一起幹農活、吃手抓羊肉。」

  獨立拍攝製作騎行紀錄片

  「不睹駿馬草原,怎知生命如歌。不查巖羊絕壁,怎諳自由真諦。134天,10248公裡,一個人的畢業旅行,深入邊陲異域,單車丈量這生息之地。」這是騎行紀錄片《行疆》的序語。

  據介紹,《行疆》計劃共製作40集,記錄了況露騎行途中的地理景觀、不同聚落的風土人情。從取景、拍攝、剪輯、後期製作都是由他一人完成。

  「拍攝是最困難的,一個人的旅行什麼都要靠自己」,況露稱,為錄下一個基本的騎行鏡頭,他每次都要停好自行車取下腳架機器擺好機位,然後騎車往回一段再返回騎過鏡頭,「要是沒拍好就得再來一次。」

  從2015年4月開始,況露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上傳一集。目前《行疆》第一集《畢業:旅行》、第二集《話說三峽》已更新。紀錄片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與點讚,僅兩集,瀏覽量已達5000餘次。

  目前,這個來自江西農村的23歲小夥正在西藏和藏族朋友經營一家特色木屋客棧。他們準備以這個客棧為基礎,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籌建川藏線上的自行車主題公園。

相關焦點

  • 江西小夥單車闖天下 沿途經歷製作成64集紀錄片在網絡熱播
    況露騎行途經新疆尼勒克草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那些散落在天南海北的山水草木,不鋒芒卻有力;那些閃耀在平凡之中的人性光輝,不高大卻真實。正是這些從未見過的風景和一見如故的人們,給了在路上的我莫大勇氣,支撐著我不斷前行。正是無數這樣的點點滴滴,演繹了這部單車上的行疆。」
  • 旅行紀錄片|行疆—況露的騎行之旅
    2014年夏天,有一個人騎著一輛自行車,帶著一套帳篷餐具,100多天裡行走10000多公裡,輾轉大半個中國,品嘗真實的邊疆風情和異域的獨特風景。2017年夏天,他又騎著一輛摩託,帶著帳篷行李,在60多天裡騎行14000多公裡,從江西走到四川到青海到新疆到西藏,看過草原,河流,湖泊,山脈,冰川,星空,大橋,古蹟,寺廟,村落,深入羅布泊無人荒野,羌塘無人之地……在這之前他去了海南環島,在這之間他去了臺灣環島,在這之後又去了尼泊爾。
  • 90後小夥挑戰五千元,歷時134天窮遊中國,紀錄片全網流量破百萬
    可是從江西理工大學畢業的況露,卻初生牛犢不怕虎,拿著5000元仗劍走天涯。試想一下,如果成功了,至少年少的時候瘋狂過,此生值得!如今況露已經窮遊了134天,行程超過1萬公裡。他靠著一輛簡單的自行車,騎行在中國的大江南北。睡過橋洞,爬過雪山,在冰冷的河裡洗澡,在荒天野地裡露營。
  • 《行疆:西域遠徵》大型摩旅航拍紀錄片-況露作品
    這次旅行耗時62天,騎行14000+公裡,途經江西、湖南、重慶、四川、甘肅、青海、新疆、西藏……主題直指大西北——西域遠徵!這次尤為不易的是:騎摩託車南北穿越了羅布泊,獨自完成了阿里大中線的挑戰!期間拍下了2T+的紀錄片視頻素材,包括兩百多G的航拍影像,特別是在高海拔的阿里和藏北地區,人和器材都經受住了極端環境的考驗,記錄下大量珍貴的影像,包括像海拔5500米的羌塘普若崗日冰川起飛拍攝!
  • 90後小夥騎行窮遊中國,只帶了5000塊,卻說:年少輕狂過,值了!
    可是,對於90後小夥況露來說,路上的艱辛和風餐露宿並算不得什麼,因為在他心中始終都有一個騎行環遊中國的夢想,不會以外界的條件變化而轉移,也不會因為旅途的艱辛而讓他打退堂鼓!正是由於心底裡懷揣著這個偉大的夢想,況露這位90後小夥最終還是義無反顧地上路了!
  • 間隔年騎行中國紀錄片丨《行疆》全輯
    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觀看:《行疆》紀錄片全輯
  • 90後小夥揣著5000塊騎單車「玩命」窮遊中國,順手拍下9.5高分片
    2014年況露從江西理工大學畢業,沒有像大多數同學一樣馬上參加工作,也沒有待在家裡啃老。他拿著幾個月來靠發傳單,送外賣,擺地攤掙的五千塊錢,送給自己一場歷時134天,10248公裡的旅行。大一暑假,況露在西湖遊玩時,偶遇一位騎行者。「騎行」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況露的世界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騎行成了幫他夢想破土而出的養料。大學時期的況露2012年1月,況露第一次長途騎行,4天500公裡。沒經驗的新手「菜鳥」,差點在山區迷路。
  • 台州小夥帶著夢想出發 騎行大半個中國拍紀錄片
    他們或和朋友騎行,或帶著家人自駕遊,用自己的方式,快樂地去追逐遠方和夢想。臨海小夥騎行大半個中國和世界對話,出書,拍紀錄片……10多年前,一位小學生因為愛好寫作從而立下了覽遍大好河山的夢想。10多年後,已經是一名大學生的他,依然堅守著自己兒時的夢想。
  •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從四川來到浙江上大學,用時24天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從四川來到浙江嘉興上大學,整整用了24天!於是,有的人選擇了騎行這種相對健康和環保的出行方式,或者是騎車上下班,或是騎車去學校等等,可是一般距離不會太遠,頂多幾公裡或者十幾公裡罷了,否則騎行下來就需要超強的體力和意志力了!但是,在我國四川卻有這麼一位19歲的小夥子,他竟然騎行了2300多公裡,來到了浙江,只是為了上大學而已!
  • 11部旅行紀錄片,告訴你什麼叫旅行!
    1、《搭車去柏林》主人公:谷嶽、流暢旅行方式:搭車旅行裡程:1.6萬公裡沿途經歷:13個國家集數:20集《搭車去柏林》這部紀錄片應該是開創了中國搭車旅行的先例,雖然之前也有人通過搭車方式旅行,但是真正讓搭車進入到公眾視野的還是這部紀錄片。
  • 做旅行自媒體,不得不看的五部紀錄片
    20000公裡長途跋涉,12路記者傾情採訪。第四名:最精良——《航拍中國》《航拍中國第一季》選取了新疆、海南、黑龍江、陝西、江西、上海六個省區,《航拍中國第二季》選取了浙江、四川、內蒙古、甘肅、廣東、福建、江蘇七個省區。
  • NHK戶外旅行紀錄片《騎行日本》全36集高清紀錄片百度雲下載
    日本是一個騎行文化很發達的地方,本系列紀錄片請了一些自行車愛好者,他們均已在日本工作生活多年,讓我們的鏡頭跟著他們,開始環繞日本的旅行,一起去感受和體驗多樣化的當地文化和傳統,你一定會看到一個和之前印象不一樣的日本。本文來源:135紀錄片《騎行日本》:http://www.135world.com/15628.html
  • 他們要騎摩託從重慶到拉薩 紀錄片同步拍攝
    4月6日,大型摩旅紀錄片《我們的騎跡》,在30輛摩託車齊聲轟鳴聲中開機,三位騎行手從重慶出發,最終到達拉薩。這是一部專注於騎士精神和沿途風土人情的地理人文類紀錄片。該紀錄片總導演喬文接受上遊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片以摩託車騎行路線為主線,以沿途自然風光以及各類服務設施(如摩託車修配站、加油站、客棧等等)為流動場景,將騎行路上騎士們所見所聞奇特故事、風土人情以及當地美食等通過紀實的鏡頭展現出來。
  • 7名「葫蘆娃」川藏騎行47天 翻越14座山到拉薩
    「想拍出像情感豐富、激發人生思考的《進藏》一樣的紀錄片」。  翻越14座4000米大山  2014年3月,7人的騎攝團隊組成。剛好7個人,「葫蘆娃」就成了他們的代號。  2014年6月29日,他們坐火車到了成都。再從成都騎車出發,每天騎行十幾個小時。因為有拍攝任務,每個人自行車後的馱包都超過30斤。
  • 中國騎行界的「馬可波羅」,沿途中遇到的一位神秘山間老者……
    隨著自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騎行川藏,甚至徒步川藏的視頻活躍在網上,但其中不乏粗製濫造,為了商業利益去拍攝的視頻不在少數,迎合了當下的」懸浮元素」,忽略了旅行本身的意義。在略顯浮躁的網絡環境中,亦在所難免。
  • 鹿兒島的傳承:騎行日本[紀錄片]
    【紀錄片.NHK.騎行日本:鹿兒島的傳承.Cycle.Around.Japan.Kagoshima.Legacy.of.Determination.2019】鹿兒島位於日本九州島南端,薩摩半島的東北部在290公裡的騎行路程上,品味當地特色食品,觀賞傳統手工藝。Kagoshima Prefecture, known as the land of brave samurai, was called Satsuma in ancient days.
  • 4天騎行 濟源小夥從香格裡拉到達西藏鹽井
    12月5日,我市大峪鎮22歲小夥楊保亮開始了從雲南大理到西藏芒康的單人騎行,預計20天內完成挑戰。其間,濟源晨報記者會跟隨著他的腳步,帶領大家一起感受騎行的苦累與快樂,品味滇藏線沿途不同的風土人情。  12月8日,濟源晨報刊登了我市大峪鎮22歲小夥楊保亮單人騎行滇藏線的故事。
  • 騎行日本.大分縣:豐饒之國「紀錄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紀錄片.NHK.騎行日本.大分縣:豐饒之國.Cycle.Around.Japan.2019.Oita.Land.of.Plenty】本片講述350公裡騎行道路上的樂趣。Oita Prefecture was known since ancient times as the "Land of Plenty." But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