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敢說的真相,他拍在了紀錄片裡

2020-12-13 影視怪蜀黍

叔曾經看過一句話。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

紀錄片是現實的寫照也是真相的延續。

在當下的快餐時代,我們見過太多新聞事件被推到風口浪尖,然後很快就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總有新的話題作為替代。

公眾時常為一個話題激情討論,但隨著時間推移,在持續追逐真相的人只剩極少數。

今天叔想推的一部紀錄片,是持續追逐真相之人耗費四年時間的心血之作。

《那天,大海》

這部電影的講的是當年世越號沉船事故背後的真相,該片於今年四月份在韓國上映,距離世越號出事剛好四年,這四年中當年很多憤怒的民眾也逐漸將這件事忘卻。

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8.9分,滿滿都是導演的心血。

而《那天,大海》的導演卻從未停止對真相的探尋,由於他的名字還沒有官方翻譯,所以叔在這暫時稱呼他為金導演

和以往的紀錄片不同,這部電影力圖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尋覓世越號事件背後的真相,因為這個事故牽扯眾多同時也疑點重重。

韓國時間2014年4月16日上午近九點,韓國一艘名為「世越號」的客輪在全羅南道珍島郡海域發生浸水事故,之後沉沒。

整艘客輪上的476人,在事故發生後296人死亡,14人受傷,另有8人下落不明。

這個怎麼看都是足以舉國震驚的重大事故。事後世越號船長也以殺人罪成立,被判無期徒刑。

而出現這個重大事故的原因至今都是個謎,從各方面的調查來看很難直接將鍋甩給非人為緣由。

事故發生時,事故客輪上的44個救生筏只有2個自動充氣上浮。然而在這之前這些救生筏都是檢查合格的。而且客輪上的貨物還嚴重超載,且很多貨物都沒有固定好,在這樣問題重重的情況下,它依舊得以出港。

這個事件暴露出的問題簡直不是一點兩點,在官商的利益勾結下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事件發生之後還出現了不少駭人的傳聞

事故本身之外,韓國政府拖延黃金救援時間已成不爭事實,甚至還有傳言說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活人獻祭」,很多分析還有理有據相當嚇人。

但是叔不願意以這個角度去定性這個事件,因為要真是這樣那麼簡直比恐怖片還嚇人百倍。

在這個事件本身就極具戲劇性的情況下,《那年,大海》沒有煽情沒有控訴,它所做的只是在用科學的方式分析、探究背後的真相。

其實按理說客輪的航跡記錄應該能夠記錄下客輪行駛的軌跡,而世越號本身也是一邊航行一邊傳送AIS數據,但卻偏偏那關鍵一夜說是通訊中斷,讓真相更佳撲朔迷離。

片中拿出了很多專業層面的數據對於失事原因進行了各種分析。

他們分析出了一個歪歪扭扭的航行軌跡,這一點也讓人大感疑惑。

正如金導演提出的質疑:

除了酒駕和路怒之外,為什麼要彎彎曲曲地開著開著突然右轉呢?

他們當然不可能是醉駕,船員給出的答案是整個過程中持續直行只進行了一次右轉。

船員給出的答案和被懷疑真假的政府拿出AIS航跡圖一致。

而這個紀錄片中做的大多數事情,就是用科學的方式來分析政府的航跡圖無疑是一出徹頭徹尾的謊言。

根據對倖存者的訪問,以及對客輪航行方式提出有理有據的質疑。

這部紀錄片得出的結論直指政府對民眾的欺騙,雖然很多內容都是客觀分析後的猜測,但其實電影沒必要給出事件真正的答案。

電影提出質疑,而真正需要給出答案的是政府。

有趣的是慘案發生當天,時任總統樸槿惠失聯七小時,有消息稱她是去做頭了。因為做頭誤事,真的政治荒誕諷刺劇才能有的劇情了,偏偏這還是現實。

客輪上大多數乘客是學生,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未來本該一片明媚。

卻因為這次大概率是人為造成了慘案中喪失了生命。

事發之後有不少大家自發的大型悼念活動,叔看過一些視頻,現場的人都泣不成聲,每個人都為年輕的生命感到惋惜,也為這件事發生在自己的國土上感到憤怒。

更何況那些痛失子女的家長,他們的絕望與痛苦,旁人真的難以想像。

而那些站出來抗議表示世越號事件處理不當的藝人們還遭遇了樸槿惠政府的封殺,光就因為抗議這個事件被封殺的就有594人,其中還包括我們熟悉影帝宋康昊和導演樸贊鬱

他們都沒有因為封殺而閉嘴。

《那天,大海》中貢獻旁白配音的也是一個我們熟悉的演員——鄭雨盛

從美男子到演技派,他這次又在公共事件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這是公眾人物能給社會作出的最佳反饋吧,叔在此必須向他和那些願意發出聲音的人表示致敬,如果所有人都沉默,那真相永遠不會浮出水面。

金導演拍攝這部電影過程不易,好在受害者家屬們對他全力支持,社會各方人士也為其籌集了製作資金。

在這種政府對所有人實施欺瞞,並且讓人閉嘴的情況下,這部電影這個事件背後所有人的努力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如果大家都盡力去做了會匯成一股大力。

如果是人為有意的製造事故,叔覺得受害者的親人們應該得到一個交代。

叔深切的佩服韓國電影人這種不惜一切追逐真相的精神。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所以時間永遠不會衝淡公眾對真相的質問。

正如片中所說,這個事件從來都不應該輕易翻篇

相關焦點

  • 一篇文章和一部紀錄片,揭開大象旅遊業的真相
    9月23日晚,江蘇衛視大型文化情感特色節目《閱讀·閱美》中,相聲演員孫越推薦的文章《母子重逢的那一刻》,揭露了泰國大象旅遊業背後的黑暗真相。節目播出後,文章作者「超」和他拍攝的紀錄片《黑象》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
  • NHK紀錄片幕後故事:為何會播《731部隊的真相》?
    它不經任何考證,就報導反日國家的謊言……」   日本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8月13日觀看了《731部隊的真相》,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談起當時的感受時稱,「這部紀錄片闡述和表達的事實觸目驚心,展現了迄今為止我在日本從沒看到過的詳盡資料。」徐靜波說,這部片子引起許多日本民眾的關注,他們中的很多人不知道先輩對中國犯下過如此罪行。
  • 國產紀錄片越來越敢拍了
    《生生》是國內首部以癌症為題材的紀錄片,一共7集,拍了16位癌症患者的日常,豆瓣評分8.8,很多人看完表示「哭的稀裡譁啦」,「思想受到了洗禮」。因為他認為自己得的是「絕症」,在一個喜慶的氛圍裡會帶來不好的預兆。出於對他人的保護,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去。2016年,我有兩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先後罹患癌症,年紀都很輕。我腦子裡開始有了很多困惑:癌症到底有多普遍?怎麼預防?都有些什麼樣的治療方法?帶癌生存的患者如何回歸社會…關於這些問題,我自己需要找一些解釋。
  • 以前拍的是紀錄片,現在拍的是動畫片
    自從柳林寫了一篇輕微吐槽電視劇道具瑕疵的影評文章之後,便遭到了大量網友的口誅筆伐,說柳林是沒事找事做,看個電視不就圖個娛樂嘛,你還當真了,真是雞蛋裡挑骨頭,有本事你去看紀錄片啊。這篇文章的標題叫「從李易峰吃麵條,看國產劇數十年不變的老毛病」,看到這些回復,柳林已經見怪不驚,沒辦法,就觀眾現在看到的這些電視劇,你能指望培養出什麼樣的基本審美。
  • 《那天,大海》這個紀錄片可以說是教科級,沒有夾雜任何個人情緒
    這部電影可以說就是正經挖掘當年世越號沉船真相,事實證據想要一個真相。影片中極大的工作量與難度也阻止不了揭開真相的心,我只想得出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我深信敢於質疑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之一,而一個讓質疑走上檯面的系統才是健康的系統。
  • 中國為什麼不拍元朝歷史劇?知道真相後才明白,是無人敢拍
    中國為什麼不拍元朝歷史劇?知道真相後才明白,是無人敢拍眾所周知,如今隨著國產影視劇的發展,電視劇的類型也在逐漸的增多,一直以來宮廷劇就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像早在之前十分火熱的宮廷劇有《康熙王朝》、《武則天秘史》、《甄嬛傳》等等,還有今年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等等。
  • 304條生命消逝在冰冷海底,如今真相逐漸浮出
    相關文章,大家可以搜來仔細研究,今天不做贅述。最近,日本人拍出了一部關於世越號的紀錄片,讓人印象深刻。事後他在鏡頭前說:這根本是一場屠殺。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金城莫一直緘默不言,最後決心說出真相。他在四層甲板附近等待救援,看到了呼嘯而過的救援直升機,但是沒人準備下來進入船裡救人。
  • 早安·世界|英BBC製片人歷時兩年拍紀錄片揭印度輪姦真相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20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英國BBC製片人烏德溫歷時兩年製作紀錄片《印度的女兒》,揭露印度德裡巴士輪姦案真相,該事件發生在2012年12月16日,曾撼動印度與國際社會。烏德溫現場還播放了該紀錄片,並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
  • 主創拍了四年沒拿工資 央視這部紀錄片口碑炸裂!
    跟考古一樣,這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部片子憑藉精良的製作,獲得不少「自來水」,豆瓣評分達到了8.6分。有網友評價「不懸疑,不雞湯,不勵志」。還有的人「眼睛毒」,看出片子裡的服裝和兵器不一般,從衣服、首飾到盔甲、兵器,都是「神級還原」。
  • 這部大衛 ·愛登堡的新紀錄片,講出了他多年來想說的真相
    他是BBC的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是自然紀錄片製作的先驅。他從70年代起開始探索世界各地的荒野,從南北極到亞馬遜,他和那些讓人耳熟能詳的BBC紀錄片——《冰凍星球》、《藍色星球》、《王朝》、《地球脈動》——緊緊聯繫在一起。
  • 這部尺度大到不敢想像的韓劇最終爛尾?一個真敢拍,一個真敢播
    韓國幾乎每年都會有那麼幾部尺度大到不敢想像的電視作品,當然,這個尺度可以說是對生活的剖析,比如前不久的《寄生蟲》,也有的是編劇對整個社會架構重新假設,比如《浪客行》,一部在劇中呈現政府腐敗,甚至覆蓋總統和總理,以及其餘包括僱傭兵等等的,只能說一個真敢拍,一個真敢播。
  • 遍地美食紀錄片,他看見了月光
    帶著這份壯志,在第1季給分集導演培訓時,陳曉卿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即將開始一段旅程,一段關於食物的旅程,它的足跡會遍及全球。但是有一點不要忘了,我們是用筷子來品味這個星球的,我們的紀錄片裡蘊藏著我們東方的價值觀。」
  • 紀錄片《中國市長》和《大路朝天》被封殺了
    昨天看了兩部在臺灣獲獎的兩部紀錄片,聽說以前網站能看豆瓣也有,評分還都有9分以上,但是現在已經不見蹤影了,聽說被封殺了,《中國市長》裡的耿彥波現在退休在家,他曾經主持的文物保護工作採取的措施民眾有褒有貶,褒獎的明顯多太多,影片千人挽留場面感人至深
  • ...他拍的紀錄片帶英國人了解中國|杜甫|紀錄片|伍德|中國|中華的...
    (原標題:【融媒特稿】杜甫的詩張口就來,他拍的紀錄片帶宅家抗疫的英國人了解中國)
  • 央視竟然拍了部這麼重口味的紀錄片
    而現代案件多是在拍這部片子前發生的,也是採用了演繹還原的方法重現現場。不過這並不妨礙片子的好看程度。畢竟全片的主角——宋慈,十分厲害。宋慈是世界上首個開創法醫鑑定學的人,經他整理撰寫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法醫學專著。
  • 被土耳其政府通緝 土耳其球員連話都不敢和他說!
    近日,綠軍中鋒坎特在一檔節目中透露出一則消息,在NBA打球的土耳其球員都不敢在比賽中和他講話。連話都不敢講?坎特有那麼嚇人?其實不是,因為他被土耳其政府認定為恐怖分子,還被全球通緝了!
  • 關於紀錄片,難道提不出新的、有效的問題嗎?
    但是我刻意讓他單一視點偏頗,我就讓他一個人來講這個事情。我就是想要一個好故事,一個好故事本身,每個人看到的東西就不一樣。我之所以想拍這個人物,因為我拍的大量事件是這個攝影師(任航)要組織一次街頭的裸體拍攝。他為什麼要拍?這就是我要做的。我在故事裡建構的是這個東西,儘管現實上不是這樣的。他為什麼呢?是因為他的抑鬱症,他吸引我的恰恰是他的抑鬱症而不是拍裸體。
  • 拍過《復活的軍團》的導演想讓你像追劇一樣追歷史紀錄片
    記者 | 劉燕秋 編輯 | 1 從2000年拍《復活的軍團》算起,20年間,導演金鐵木已經拍了十幾部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是其中「最不像紀錄片的一部紀錄片」。
  • 紀錄片怎麼拍成了"宣傳片" 投資者著急露臉不可取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就直言:「目前全國歷史人文類紀錄片和各地宣傳部門交辦的任務型紀錄片特別多,而反映當今社會發展的現實類題材作品相當少。」他還直言,後者恰恰是紀錄頻道最為期待的。「紛紛往故紙堆裡鑽,本身就不太接地氣,何況又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紀錄片不一定要多麼尖銳,但還是要衝在中國現實的最前沿。」資深紀錄片導演陳真說。
  • 這部「全程擺拍」的紀錄片,揭露了一個真實的朝鮮
    秉承著這樣的信念,一個紀錄片導演扛著攝影機來到了朝鮮。他的名字叫做維塔利·曼斯基。他本人對共產主義國家的研究充滿了興趣。因為他的祖國,曾經叫蘇聯。他當時受邀去朝鮮的原因,也是參加太陽節的慶祝活動。朝鮮當局想讓他拍攝一部展現「宇宙第一強國」的人民生活幸福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