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關住了我們的腳本,卻不能關住我的思想,看著手機裡面自己和朋友的各處遊覽圖片,挑一個代表性的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這是我幾年前去美國時候的一個重要景點,那一次旅行我是從芝加哥入境後轉機去的奧克蘭,在美國邁阿密最美的海灘邊遊覽後直接到紐約,後來從華盛頓飛到舊金山,幾個人開車玩到洛杉磯,遊程的線路涵蓋東西海岸線。除了最美的景色,人文情懷最深的記憶都是在博物館中,今天我們就聊聊中間最重要的一個景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坐落在紐約著名的第五大道的西側,該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從80街到84街連跨四個街區。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紐約海登天文館遙遙相對。
在出發前提前做了一些功課,知道這是美國最值得參觀的博物館。
陳丹青曾說,「我沒上過高中大學,大都會美術館就是我的大學。」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
美國有兩個重要的博物館非常值得參觀。一個是大都會,一個是自然博物館,自然博物館主要回顧了大自然的其他動物的歷史,以及滿足了人類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外太空的好奇心,是帶孩子參觀學習的最佳場所,而大都會博物館則回顧了人類自身的文明史的發展。
該博物館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它是與北京的故宮、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並與和其同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一起,構成了人類(或者叫做世界)過去跟未來的兩大交匯點,前者(大都會博物館)記錄著人類的(或者叫做世界的)過去,而後者(聯合國總部)則在描繪著或者說在規劃和展望著世界的或者說人類的未來。
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新哥德式的結構、巨大的柯林斯式石柱、精緻的牆邊雕塑和寬敞的拱門沒有什麼新意,但給人非常「有錢任性」的感覺。
我們從108街進中央公園西北門,沿步道穿行20多分鐘就到了大都會博物館。
大都會博物館分很多廳,最著名的有一層的古埃及廳,二層的亞洲藝術展的中國廳和歐洲繪畫展廳,也是我們今天遊覽的主線,其他的全部都看完時間根本不允許,就只好匆匆走過了。
這也是我們在國外參觀博物館最苦惱的事情,就是時間緊迫,面面俱到幾乎不可能的。要知道博物館參觀12歲以下的兒童都是免費,但是成人參觀是有費用的,雖然每個展館的門票可以連續參觀三天。但是我們團隊出門大家不見得都願意陪著你在博物館呆三天吧?考慮到參觀時間最多一天,如果您想看一下東方文物的精品,我建議一定要去看亞洲藝術館,無論是法國的羅浮宮,還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面積的大可能真的超出你的想像,跟故宮不同,故宮的陳列物品大多數是實用器,而這一類博物館裡面都是陳設器,是藝術的精品。
我們的許多藝術精品在國外的博物館裡面才能看到,噴子先不要噴,我走過世界四大博物館才敢有這樣的對比結果,這不是謬論是事實。看一下國內的博物館,陳列的大多數都是建國後考古出土和徵集回來的,而且有系統的建立文物保管展覽體系還應該是從七、八十年代才開始的,故宮裡面的精品幾乎都被老蔣帶到灣灣去了,我們現在的文物意識和精品意識都是這兩年「鑑寶」節目普及的,所以大陸的觀眾看博物館喜歡用值不值錢來衡量,可悲又可氣。
在埃及藝術展廳,最著名的就是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廟屹立在水平如鏡的水池中央。這座神廟的名字叫
丹鐸神廟,1963年因為修建亞斯文水壩(據說是美國援建),尼羅河水位上升要將丹鐸神廟等古建築淹入水下,埃及政府提出為保護古蹟願把神廟作為禮物贈送給美國。1965年開始把這座由八百噸重的石頭神廟切割成每塊6.5噸左右的石塊運到美國。
現在的這座展廳是1971年通過的大都會博物館擴建計劃的一部分,1978年建成,丹鐸神廟搬到美國後就安放在這裡。該展廳設計匠心獨特,緊靠中央公園一面玻璃牆,中央公園的翠綠與神廟融為一體。丹德神殿陳列在該館的薩克勒大廳內,這是在埃及以外世界上僅有的一座埃及古神殿
1981年春,中美合建的以中國蘇州網師園殿春簃及其後院為模式的阿斯特庭院在該館的東翼竣工落成,庭院的殿堂──"明軒"陳列了中國明代家具,這座仿建的蘇州園林在博物館的主樓二層的北廳之中。陽光從房頂透明的玻璃射入,雖是室內園林,依然陽光明媚,綠樹青草,雖無明月松間照,仍見清泉石上流。明軒園中不是很大的地方,靠牆處立一亭子,旁邊是曲瘦通透的太湖石,還有曲折的迴廊和山牆,小巧的窗戶,映著外面搖曳的竹影。
園林的一角,有兩塊英文的碑記。其中一塊寫著:「大都會博物館衷心感謝中國蘇州園林局的能工巧匠,他們高超的技術構成了本園不可缺少的部分」。
另外一塊記錄著舘方對這個園林贊助人的感激:「這座明代學者隱居的園林和書房,從構想到實現,歸功於布魯克·阿斯特夫人長期以來慷慨的捐助」。
作為中國觀眾,去大都會拜訪一下206展廳,看看元代壁畫《藥師經變》也是必不可少。
歐洲繪畫和雕塑藝術幾乎佔據了大都會博物館二樓的整個西面和南面。
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早期歐洲繪畫藝術都展示在南側的展廳。在這裡莫奈、梵谷、畢卡索的作品掩藏在眾多的名畫中,隨隨便便一個轉身就是可放在其他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的作品……
因為我的時間有限,幾個小時幾乎都在亞洲館內流連,西方的藝術創作我最後只是走馬觀花看了一眼,那些著名的藝術作品還真沒有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這裡就不賣弄了。
雖然美國沒有歷史的沉澱和文化底蘊,但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在這個大都會博物館裡。大都會博物館不僅是在收藏和保存聞名世界的藝術品,更是在總結和展示各個時期、各個地域、各個文化的藝術土壤和文化風貌——不禁讓人感嘆歷史長河的蜿蜒曲折,人類文明的創意與偉大。
這也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