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4日10時,俄羅斯將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多個城市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閱兵活動,其中莫斯科紅場的閱兵最為盛大。中國讀者關注的是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風採,除了解放軍的霸氣出場,本次閱兵看點頗多。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T-34坦克:納粹德國的「致命驚喜」按照閱兵安排,40多個軍人方陣後,俄羅斯將展示一系列衛國戰爭時期及現代化的武器裝備,由戰功赫赫的T-34/85坦克領銜。這些是經過現代化升級後的T-34坦克,裝有新的炮塔和強大的85毫米坦克炮,可以穿透德國「虎」式和「黑豹」坦克厚厚的裝甲。二戰時期,該坦克成為蘇聯紅軍的主要裝備,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操縱T-34坦克的德米特裡·拉夫裡年科車組在1941年9月到12月期間,擊毀54輛德軍坦克,拉夫裡年科也成為盟軍最為出色的坦克車長之一。許多外國專家稱,這種坦克被公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坦克。
德國目前最大的時事社會生活雜誌,德國《亮點》周刊將蘇聯的T-34坦克稱為納粹德軍在入侵蘇聯後遇到的一個「致命驚喜」,一直堅信自己坦克優越性的納粹德軍,在遇到T-34坦克後發現,他們當時使用的Ⅰ、Ⅱ和Ⅲ號坦克像玩具一樣不堪一擊。
「不朽軍團」群眾遊行活動紅場閱兵後,俄羅斯還會舉行「不朽軍團」群眾遊行活動,俄羅斯民眾高舉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親人照片,以紀念他們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貢獻。
俄羅斯陸軍總司令奧列格·薩柳科夫在接受俄塔社採訪時表示,在莫斯科舉行勝利日閱兵並不是俄羅斯「軍國主義」的表現。他指出,舉行這樣的閱兵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是在「展示能力,展示戰鬥精神,端正的軍容,這對人們,特別是老兵來說是一個節日」。薩柳科夫表示,近年來在總彩排結束後,包括青少年在內的非常多的普通群眾走近閱兵參與人員,並與他們合影拍照。他指出,這種情緒和情感是不可能「導演」出來的。
「蘇聯承擔了75%的軍事努力」回顧二戰的焦點問題,不時會有歐美國家出現歷史修正主義,否定蘇聯二戰貢獻,功勳坦克和不朽軍團都將展示蘇軍在二戰中的作用。總統普京近日就曾表示,「無論現在有人企圖證明什麼,蘇聯和紅軍都對戰勝納粹做出了主要和至關重要的貢獻……總的來說,蘇聯承擔了反希特勒聯盟75%的軍事努力。戰爭期間,紅軍粉碎了軸心國的626個師,其中508個是德軍的。」
中俄兩國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時一同強調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決不允許開歷史倒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曾指出,作為二戰主要戰勝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堅持公認的二戰史觀,反對篡改歷史的行徑。中俄作為亞洲和歐洲主戰場,付出巨大民族犧牲,為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勝利、挽救人類危亡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國際社會所有成員都應當堅定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支持和踐行多邊主義,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俄羅斯問題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走近普京》作者王曉偉認為,近些年閱兵基本上都有各個時期著名的人員代表和武器裝備代表。今年是二戰勝利75周年,在世的二戰老兵越來越少。請出二戰老兵,並展示二戰時的武器裝備必將喚起各界對二戰的回憶,尤其是那些反對二戰成果的人。前蘇聯在二戰期間是歐洲的主戰場。中俄(中蘇)兩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都做出了巨大犧牲。此前美國政府公開說,美國和歐洲盟友戰勝了納粹德國,沒有提及蘇聯,也沒有提及其他國家,顯示了西方的傲慢。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罔顧事實,對歷史有明確定論的東西都可以置之不理,這是讓人很不安的表現。
王曉偉認為,本次閱兵意義重大,帶來三個影響。第一,喚醒世界各國人民,不要忘記歷史。第二,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第三,在大變局背景下,反對霸權,警惕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他說:「今年將是俄羅斯困難的一年。油價大跌、出口銳減、疫情蔓延將是嚴重拖累俄羅斯經濟的『三座大山』。」普京實際上計劃2020年大幹一年,至關重要的憲法修正案的全民公決將決定普京是否可以在2024年繼續參選,普京倡議的聯合國五常峰會得到廣泛支持,上合組織峰會和金磚國家峰會今年都將在俄羅斯舉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部署,但他毫不畏懼,沒有退縮,反而越壓越強,仍然以很強勢的姿態應對疫情的影響。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