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7月福建土樓申遺成功至今,12年來,南靖致力於土樓保護性開發,無論是景區接待遊客人次、旅遊收入還是景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大幅度的增長。今年適逢「世遺文旅推進年」,如今的南靖土樓,正利用文旅融合以及全域旅遊的新契機,利用好生態牌、文化牌、浪漫牌等特色優勢,不斷促進景區旅遊業態的「年輕化」、「現代化」和「國際化」。
9月29日,由南靖縣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團聯手舉辦的「天貓新文創 中國圓 中國禮物」發布慶典在福建土樓南靖景區舉辦,讓南靖土樓建築綻放獨特當代文化氣息,正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生態牌:
讓遊客感受生態魅力
「很久沒有呼吸到這麼新鮮的空氣了,山裡的空氣令人神清氣爽。」國慶節前夕,來自上海的李先生帶著家人,從上海轉道廈門,奔著南靖土樓而來,還沒見到世遺土樓,就對空氣品質讚賞有加。
福建省南靖土樓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毅鴻,從2016年8月起擔任現職,陪同福建土樓南靖景區一起經歷土樓景區整治提升、申遺成功十周年等多個重要節點,也在規劃著南靖土樓新的方向。遊客李先生體驗到的,正是李毅鴻想打的牌之一——生態牌。
南靖土樓大多數分布在書洋、梅林、奎洋這三個與閩西相鄰的山區鄉鎮,周邊森林覆蓋率都達到70%以上,綠化程度達96.5%,幾乎不存在汙染現象,正是螢火蟲的最佳棲息地。「螢火蟲是一個詮釋土樓生態環境很好的亮點,我們通過幾年的引導,讓遊客對土樓生態環境有更深的認知。」李毅鴻說。
除了螢火蟲,近兩年南靖土樓也成了攝影愛好者們拍攝星軌的聖地之一,「作為清新福建的標杆,南靖土樓完美的生態環境,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亮點,去推薦給遊客,讓他們感受別的地方感受不到的魅力。」李毅鴻說。
文化牌:
挖掘土樓背後的文化
近年來,依託世遺文化、土樓營造技藝、竹馬戲等地方特色文化,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持續打造文化精品旅遊線路,豐富遊客在土樓生活體驗感,打響土樓文化品牌。
長期研究客家土樓營造技藝的南靖縣「申遺辦」副主任簡榮偉介紹,南靖縣境內1300多座大型土樓的牆體高度和底層厚度比例普遍達到了10比1,而以往的夯土施工技術則是3比1,土樓夯築技藝之所以說代表著中國傳統夯土施工技術的巔峰。為了讓更多的遊客體驗和了解這背後的文化,客家土樓夯土體驗館成立,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
「土樓背後的文化非常深奧,和貴樓的風水文化、客家山歌等非遺文化、農耕文化,乃至歷史人物簡大獅的愛國文化,都值得我們去挖掘。」李毅鴻說。
近期,各種研學活動組織機構紛紛盯上了土樓,掀起一股熱潮,9月中旬,晉江一所中學的研學活動安排在了南靖土樓,內容包括南靖土樓的整體構造和建築風格,挖掘和認知客家土樓文化等。李毅鴻認為,這就是土樓背後文化的影響力。
浪漫牌:
吸引年輕的客戶群體
今年的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推出了「愛在七夕相遇土樓」活動,推出了「情侶身著漢服遊土樓門票優惠」、「參與漢服旅拍大賽贈好禮」等,並設置情人橋、田螺坑、雲水謠等多個打卡點。
「我們希望通過浪漫元素的塑造,更為前沿的傳播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輕客群來到南靖土樓。」李毅鴻說。
「夜遊雲水謠」項目對遊客來說,也是相當浪漫的遇見。來自漳州市區的遊客小林談了女友之後,跟女友約定,每年夏天都到雲水謠住上幾天。
影片《雲水謠》講述的唯美愛情故事,變成了許多年輕遊客的嚮往,而「夜遊雲水謠」項目是為提升旅遊體驗而打造的新型夜間經濟產品,分四個時辰展現雲水謠獨特的夜間魅力,賞落日餘暉、品星空夜宴、享非遺內涵,成為許多年輕情侶的浪漫之約。
智慧牌:
旅遊與周邊產業聯動
今年8月的第十六屆海峽旅遊博覽會,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攜帶《土樓土味》線上商城亮相。李毅鴻攜市場營銷工作人員走進新浪直播間,向全網觀眾及遊客客展示了《土樓土味》平臺的功能,包括各項秒殺、拼單搶單、分銷等功能。
「到土樓的遊客,可以成為土樓土味的會員,也可以變成營銷人員賺取佣金,這樣很好地提高了遊客的粘性。」李毅鴻介紹。
據介紹,「土樓土味」線上服務平臺依託於福建土樓及周邊優質生態、旅遊、文化資源,專注於門票、民宿、農特產分銷業務及預訂信息化水平建設,通過「精準營銷」與「全民分銷」模式,服務遊客,營銷升級,快速裂變,精準引流。
而近年來,福建土樓南靖景區一直不斷緊跟旅遊網際網路前沿技術,致力通過「旅遊+技術」手段、5G智能化項目等打造智慧景區,不斷升級。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