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統一宇宙的弦理論如此難以驗證?

2020-12-24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今天,我們來面對一個統一宇宙的理論,名為「弦理論」。在這個所謂的「萬能」理論當中,一切都可以合理的解釋,那麼它是否真的存在呢?讓我們來探索一下如何檢驗這個可能的「萬物理論」。

我們知道,在弦理論中,微小的弦取代了傳統的亞原子粒子。弦理論希望成為一個萬物統一的理論,變成一個統一的框架來解釋所有物質現象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從我們看到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從宏觀到微觀,這是一個強大的理論,如果它被解鎖,將徹底改變我們對物理世界的理解,但它從未被人們測試過。

然而,也有一些方法來探索弦理論的基礎和潛在的結果。雖然這些測試不會直接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證明弦理論,但它們將有助於支持它的論點。讓我們探索。

驗證弦理論的挑戰

不過,首先,我們必須研究為什麼弦理論如此難以驗證,其實有兩個原因。

首先弦理論的弦小得驚人,它被認為在普朗克尺度附近,只有10-34米寬,普朗克長度,為1.6×10-33釐米,這遠遠小於原子核的尺度。測量任何長度不可能比這個更精確,而且比普朗克長度更短的長度是沒有意義的。同樣,作為時間量子的最小間隔,即普朗克時間,為10-43秒。因此這比我們用最精確的儀器所能探測到的任何東西都要小得多。事實上,弦在我們看來它們是點狀的粒子,比如電子、光子和中子。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一根弦。

還有一個就是探索弦理論所需要的能量尺度。我們知道在今天,我們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解釋自然的四種力量。一方面,我們有量子場論的技術,它提供了電磁學和兩種核力的微觀描述。另一方面,我們有廣義相對論,它讓我們把重力理解為時空的彎曲和扭曲。

對於我們所有可以直接檢查的所有情況,僅僅使用其中一個就可以了。因為弦理論只有在我們試圖將所有四種力結合成一個描述時才會起作用,而這隻有在最高的能量尺度下才會起作用,它所需要的能量尺度如此之高以至於我們永遠都不可能造出一臺機器來達到如此的高度。

但即使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強大的粒子對撞機來直接探測量子引力的能量,我們也無法測試弦理論,因為弦理論還不完整。它只是我們的理論,我們只有近似,我們希望接近實際的理論,但我們不知道我們有多正確或錯誤。所以弦理論甚至無法預測,但是我們可以把它和假設實驗做比較。

宇宙弦

儘管我們無法獲得粒子對撞機所需的能量來深入研究弦的潛在世界,但138億年前,我們的整個宇宙是一個基本力的混合世界。也許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大爆炸的歷史來獲得一些深刻的見解。

因此弦理論家提出的一個建議是另一種理論弦:宇宙弦。宇宙弦是時空中跨越宇宙的缺陷,是大爆炸早期遺留下來的,它們是對那些宇宙時代物理學的一個相當普遍的預測。

但宇宙弦也可能是超弦理論中延伸出來的弦,這些弦通常很小,即便是用「微觀」這個詞描述它們也會顯得太大了,不過它們已經被宇宙的不斷膨脹拉伸了。所以如果我們在宇宙中發現一根宇宙弦,我們可以仔細研究它,看看它是否真的是弦理論所預測的。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在我們的宇宙中還沒有發現宇宙弦。

儘管如此,搜尋工作仍在進行。如果我們發現了一根宇宙弦,那並不一定證明了弦理論的正確性。在理論和觀測上,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把弦理論的預測和時空中的裂縫區分開來。

線索:超對稱性

儘管如此,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線索,其中之一就是超對稱性。超對稱性是一種假設的自然對稱性,它將所有費米子(如電子和夸克等構成現實的元素)與玻色子(如膠子和光子等力的載體)連接在一個單一的框架下。

超對稱機制最初是由弦理論學家提出的,後來成為所有高能物理學家利用標準模型解決一些問題和預測新物理學的有趣途徑。在弦理論中,超對稱性讓弦不僅能描述自然力,還能描述基本力,這讓弦理論有了成為萬物理論的力量。因此如果我們找到超對稱性的證據,雖然它不會證明弦理論的存在,但它會是一個重要的線索。然而我們還沒有發現任何超對稱性的證據。

目前地球上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被明確設計用來探索超對稱性,或者至少是一些最簡單、最容易達到的超對稱性版本,通過尋找該理論預測的新粒子。但是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完全空無一物,甚至沒有一絲新的超對稱粒子的跡象,將所有最簡單的超對稱概念完全從地圖上抹去。

那麼我們有一天會有證據支持弦理論的任何一個基礎理論嗎?這很難說。人們把很多希望寄托在超對稱上,但到目前為止,超對稱還沒有實現。人們仍然質疑,是否值得建造更大的對撞機來更努力地推進超對稱,或者我們是否應該放棄,嘗試其他東西。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弦理論是從什麼尺度來解釋宇宙的?
    經過漫長的歲月,人類對宇宙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從地動到日動,到太陽系,一直到現在的弦理論。弦理論的物理模型認為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線」,大至星際銀河,小至電子、質子、夸克一類的基本粒子,都是由這佔有二維時空的「能量弦線」所組成的。
  • 弦理論是否能解釋宇宙的本源?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類想出許多模型來描述世界。我們不斷驗證這些模型並學會揚棄。但隨著我們知道的越多,模型就變得越複雜,越怪誕。有些甚至困難到難以用精確的方式去描述它。比如弦理論。一個著名的,充滿爭議的並且常常被誤解的理論。為什麼我們會想出這套模型,它是正確的嗎?還是只是一個不值得重視的想法。
  • 宇宙的琴弦:別讓弦理論的名字騙了,其實它本身也由原子構成!
    當人們考慮與宇宙有關的一些問題時,音樂總是我們選擇的方向。從畢達哥拉斯古老的「天球的音樂」到「自然的和諧」,千百年來一直引導著我們去追尋天體平和運行的天然樂音和亞原子粒子混沌的喧囂。自超弦理論發現以來,音樂的世界成了驚人的現實,因為這個理論認為,微觀世界裡到處是小小的弦,它們不同的振動便合奏出宇宙演化的交響曲。根據超弦理論,變化的微風吹遍了整個宇宙。另一方面,標準模型卻把宇宙的基本組成看做一點一點的沒有內部結構的粒子。
  • 日本科學家解釋為什麼宇宙是三維空間(圖)
    日本科學家利用弦理論制定的模型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是三維空間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1月20日報導,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是三維空間,而不是九維空間或十維空間?日本科學家近日為人們解釋了三維宇宙如何從原來的九維空間演變而來,他們利用超級計算機模型模擬我們宇宙的誕生。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在我們鑽研這個令人費解的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它的背景。一些非常令人信服的觀測證據已證明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大爆炸理論,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測量和元素的相對豐度。
  • 擁抱第五維:這宇宙 只是個全息圖?-宇宙,天文,維度,二元性,弦理論...
    我們的宇宙是一幅全息圖這一切要從「大統一」理論說起。統一性對於我們理解大自然的法則是非常有用的:蘋果墜落與行星公轉遵循的法則是相同的。而當今物理學家尋求的,是把各種不同的作用力統一起來,找到它們一致的起源,比如電力和磁力是電磁力的兩個方面,而電磁力,或它的量子力學版本,可以被統一在弱互作用力之下。但是當前還沒有人能夠把所有已知的作用力——電磁力、強互作用力、弱互作用力、引力——成功地統一起來。
  • 在宇宙中,弦理論這種「神奇」的理論能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科學家可以把這些作用力中的兩種——電磁力和弱核力——統一進一個數學理論,還可以在大統一理論下把強核力也納入其中。然而,引力倔強地游離在它們之外,因此,物理學家需要用兩種迥異的方式來描述大自然中四種力的作用。如果只用一種方式來描述豈不是更好?這正是對終極理論的探求,超弦理論是目前最有希望成功的理論。那麼,物理學家為什麼必須通過弦理論來修補標準模型呢?關於宇宙,弦理論能告訴我們些什麼?
  • 【宇宙探秘】在弦理論基礎上,黑洞毛毛球理論出現,它顛覆了我們對...
    於是他們嘗試用弦理論來解答,弦理論聲稱是一種萬物的理論,能夠解釋每一種粒子,每一種力,以及宇宙中的一切。弦理論是一種宇宙模型,該理論認為所有的亞原子粒子都並非是小點,而是類似於橡皮筋的弦。弦理論學說不只是描述「弦」狀物體,還包含了點狀、薄膜狀物體,更高維度的空間,甚至平行宇宙。
  • PRL:宇宙弦理論或許能在實驗室驗證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日報導,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一個科研小組提出了一種數學模型,用弦理論來預測「量子糾纏」系統中量子位的行為,然後通過在實驗室檢驗量子位,以此來驗證弦理論學說是否正確。研究論文發表在9月2日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弦理論是一種對宇宙萬物的數學描述,擴展開來就是「終極理論」。
  • 平行宇宙:多世界理論?弦理論?
    自科學發展以來,物理學家開始逆向分析宇宙:研究各種觀測現象,將思路向更微觀的物理世界拓展。通過這種方式,物理學家正在一步步接近宇宙最終的、最基礎的層面。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理解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之後,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對宇宙的本質的探索,這個本質的發現將能夠解答所有的物理問題。
  • 揭開弦理論的真面目:弦理論是解釋宇宙所有問題的終極理論嗎?
    早期的弦理論還需要26維時空及理論推導出的超光速的「快子」問題,這讓持4維時空和光速不變觀點的主流學家們難以理解。因此,人們逐漸對這個簡陋且怪異的弦理論失去了興趣。普朗克尺度是一個鬼門關,人類觀測能力的極限阻礙了人們對微觀世界的了解。弦理論這個解決思路行不通,那麼,回到建立在波粒二象性基礎上的量子力學還有前途嗎?
  • 宇宙的維度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嗎?弦理論是萬能理論嗎?
    弦理論在弦理論中,弦振動的小環(在理論中,它們是現實的基本對象)表現為不同的粒子(電子、夸克、中微子等)和自然的力載體(光子、膠子、引力子等)。它們在宇宙中表現的方式是通過震動,每根弦都很小,在我們看來不過是點狀的粒子,但每根弦都可以以不同的模式振動,就像你可以從吉他弦中得到不同的音符一樣。
  • 「弦理論」完美升級,科學解釋:為什麼「萬物皆有意識」?
    但是靈魂深處的印記,卻本能地驅動著人類的好奇心,不斷地向宇宙的深處,探索,探索,再探索。那遙遠的宇宙深處究竟隱藏著什麼?宇宙的盡頭究竟隱藏著什麼?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根據弦理論,宇宙萬物的最小組成單元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非常微小的一根根不停振動的線狀「弦」所致。
  • 平行宇宙,多維度空間,怎麼用「弦理論」去解釋呢?
    最後經過多方驗證,終於發現問題了。問題出在某個概率計算的時候,這個概率竟然出現了大於1或者小於0的情況。按正常邏輯,一件事情如果必然發生,那概率就是1;如果絕對不會發生,那概率就是0。所以這個大於1或者小於0的概率,結果完全是沒有意義的。
  • 超弦理論:在另一個角度建立了更加深奧的宇宙模型
    科學家難以同外界說明為什麼弦論如此刺激?為什麼它有可能實現愛因斯坦對大統一理論的夢想?為什麼它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宇宙為何存在」這樣深奧的問題?然而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理論開始在觀念上統合在一起,而且出現了一些可檢驗但還不夠精確的預測。
  • 宇宙頂級文明能厲害到什麼程度?能不能驗證?
    所以要想了解到整個宇宙多麼強大,是否還有更多高級文明存在,那真的就是天方夜譚了,這個真正的要了解透,可能是需要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來進行研究,並且還要具備極強的技術能力來支持才可能,不然也無法去探索宇宙文明,所欲地球文明排列在什麼位置,完全要看宇宙還存不存在更加高級的文明,同時驗證是不是比人類更加的厲害。
  • 物理學家們的大統一之夢 | 混亂博物館
    -文字稿-   人類這種渴望解釋的奇怪物種費盡心思,總想要給所有問題一個大統一的回答,而這個回答的核心,就是「宇宙究其根本,源於什麼?」   隨後就在30年代,我們發現宇宙中除了萬有引力和電磁力,還有一種令粒子衰變、釋放輻射的作用力,它比電磁力弱而被稱為弱核力——大統一的局面一時複雜起來。
  • 比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更深一層的弦理論是什麼
    廣義相對論適用於巨大的宇宙尺度。廣義相對論認為,在沒有物質的時候,空間都是平直的。宇宙是有條理的,物質的位置都是可以預測的。在量子力學中,把空間放到微小尺度的時候。就會發現空間都不是平直的。而且粒子的位置都不可預測。
  • 從愛因斯坦到未來:光為什麼是橫波?理解了光,就理解了宇宙
    按照弦網密度波來解釋,在弦網隨機分布的弦網液體裡,波動是弦密度波。在弦網液體裡,有些地方會有較多的弦,但有些地方會有較少的弦,這就是弦密度波。不同於粒子,弦是有方向性的。所以弦密度是由一個矢量來描寫的,弦密度的變化方向總是垂直於弦的方向。因為弦密度波的運動方向就是弦密度的變化方向,這表示弦密度波是一個橫波。而且,只有橫波,沒有縱波。目前在數學上已經可以推導出弦網液體裡的波就是電磁波。
  • 洩露天機:宇宙的分化與統一
    譯文:宇宙是「靈物」二元,它起始於靈,以物的形態呈現。靈是宇宙統一的象,虛而空無卻蘊藏一切;物象是靈分化而演變出萬類,性質、種類多種多樣。最初,靈造化萬物,「一」分化成「多樣」的事物;因此,將萬物還原,就能回歸、統一為靈。宏觀宇宙,物類繁多、性質多樣。
  • 曾經被認為是靈魂的組成成分,弦理論被質疑,因無穩定暗能量?
    弦理論試圖通過增加額外的時空維度和利用粒子的微小震動來描述整個宇宙的一切理論,他們認為,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聯繫起來是人類未來所突破的方向。然而,弦理論的概念認為世界並非只有一個宇宙,這一觀點在目前卻受到了挑戰。普斯林頓物理學家保羅1斯坦哈特就曾經表示:如果它是真的,那麼就證明我們現在的理論全部都要死亡,因為它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