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時報》的報導稱,日本準備在下個月取消對中國在內的11個國家的旅行禁令,這也意味著,中國遊客可以自由前往日本去旅遊了。
據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在近幾年上升為日本第一大國際遊客客源地。每年,來自多個地區的中國遊客在日本消費,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旅行禁令實屬無奈之舉
其實頒布旅行禁令,對於遊客輸入地和輸出地都是打擊,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雙輸政策。因為對於遊客輸出地而言,遊客出境能有效促進本地旅遊業,特別是旅遊零售商的發展,還能提升國民幸福感;對於遊客輸入地而言,經濟的帶動作用就更明顯了,遊客在當地的所有消費,都是為目的地創造GDP。所以,各國政府如果非必要,基本上都不會實施旅行禁令。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解禁為經濟復甦助力
現在,日本首先解禁中國在內的11個國家的旅行禁令,可以看出中國遊客對於日本旅遊業的重要性。
剛上臺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凳子還沒坐暖,放在他面前必須首先解決的就是如何促進經濟的復甦,而旅遊業對於經濟的復甦帶動作用是非常迅速和明顯的,所有的遊客在當地的消費都是實打實的即時進帳,雖然這個量未必很大,但是對於一些行業來說也能及時補補血。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禁令解除太晚,中國遊客意欲未必大
然而,儘管日本解除了相關旅遊禁令,但中國作為客源地,旅客反應卻未必如日本所料的積極。
首先,2020年國內公眾假期已經都過完了,剩下的一個「冬至」並非法定節假日,這對於很多工薪階層而言,假期上時間安排不上。
其次,就國慶中秋黃金周的長假消費情況來看,中國人更願意留在國內消費。根據中商情報網報導,2020年國慶假期國內遊客恢復近8成,實現旅遊收入4665.6億元,再加上相當一部分人因為今年春節沒有回鄉,把回鄉的行程改到國慶8天中去了。所以,筆者大膽推測,如果按照文旅部公布的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數據推算,去年出境旅遊的1.55億人次,在今年大部分都很大可能繼續轉「內銷」。
最後,雖然中國經濟復甦步伐較其他國家快,但部分行業由於涉及全球供應鏈,一定程度上還是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因此,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處於「囊中羞澀」的狀態,減低了出境遊的意欲。
如果是您,打算什麼時候計劃您的出境遊呢?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