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兩年,波音737Max在美國復飛,波音公司為何活成這樣子?

2021-02-14 好公司在線

據CNN報導,在此前發生連續兩起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空難遭全球禁飛後,波音737 Max機型在當地時間12月29日實現在美復飛。

美國航空718次航班載著大約100名乘客從邁阿密飛往紐約。此前該機型已經在12月9日在巴西進行了第一次商業飛行。波音公司長期以來對737max復飛充滿希望,但波音737 Max的回歸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墜機受害者的家屬仍在反對允許飛機飛行,稱這是不安全的。

2020年11月18日,美國聯邦航空局宣布波音737MAX獲得復飛許可。而這一天距離2019年3月10日埃航ET302航班空難發生後737MAX全球停飛已經過去了616天,這也成為了世界民航史上停飛時間最久的飛機,而波音737MAX事件無疑也將成為航空製造業的一個經典案例。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FAA批准復飛僅僅對美國境內有效,而除了巴西這個美國的小跟班第一時間同步宣布復飛之外,目前世界其他主要民航監管機構並沒有同時宣布批准737MAX復飛。而考慮到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民航監管機構都只是「打醬油」的,那麼幾個主要民航監管機構的態度就成為了風向標了,也即:歐洲EASA、加拿大TCCA、中國CAAC。而其餘的民航監管機構要麼技術實力堪憂,要麼獨立性堪憂,不具備參考價值。

漫長的復飛之路

波音737MAX是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波音737家族第四代飛機,作為應對空客A320NEO威脅的產物,波音737MAX的上馬與設計充滿了趕時間的氣息。空客在2010年12月宣布了A320NEO計劃之後,波音匆忙於2011年8月宣布了737MAX計劃。根據參與設計波音737MAX的匿名工程師在停飛之後的說法,整個737MAX的設計節奏可以用「瘋狂」一詞來形容,僅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737MAX的技術圖紙與設計,其速度堪比戰爭時期武器裝備的應急設計速度。

既然是針對A320NEO的應急產品,那麼要讓737MAX能與A320NEO競爭則需要有足夠吸引人的賣點,而737MAX的賣點則是:更加節油的飛行效率、飛行員無需培訓就可以從737NG(第三代波音737)轉換到737MAX(第四代波音737)。為此得安裝更大的發動機與維持一貫的飛行操控品質。

然而與八十年代設計的A320NEO不同,基於六十年代設計的737MAX機翼下方沒有足夠的空間安裝目標發動機LEAP1B,使之不得不將發動機往機翼上方移動以確保足夠的離地高度,而這又改變了飛機的氣動與飛行品質,需要飛行員重新培訓以適應。於是為了滿足飛行員「無需培訓就能飛」,在737MAX中加入了MCAS(機動特性增強系統)以中和氣動變化所帶來的操控變化,而MCAS系統則是導致JT610與ET302這兩起737MAX致命空難的罪魁禍首,最終導致了346人遇難與長達616天的全球停飛。

停滿波音蘭頓工廠停車場的737MAX

實際上在2018年10月29日的印尼獅航JT610空難之後,初步調查結論已經指向了MCAS系統,但波音與FAA均稱問題可控,只要飛行員注意下就行,同時將進行軟體升級。然而4個月後的埃航空難徹底打碎了這一套說辭,而直到第二起空難發生,軟體升級包也沒有問世。

在全球停飛之後波音一直試圖儘快復飛737MAX,最初目標定在2019年的6月復飛,這樣還能趕上2019年的暑運市場。然後從6月拖到9月,又從9月推遲到12月,到了2020年1月波音終於不堪重負宣布暫時停產737MAX。

而隨著三月份新冠疫情在美國的全面爆發,737MAX的復飛審定工作也不得不隨之暫停,一直到5月份才重新開始復飛審定流程,並於6月29日由FAA對改進好的737MAX開始審定試飛工作,達成重要節點。

在十月底,隨著歐洲EASA對737MAX改進方案認可,並稱最快將於年內復飛737MAX,這使得737MAX的復飛逐漸變成了可能,而11月18日FAA宣布批准復飛也是早有風聲,正式宣布只是第二個靴子落下了。至於資本市場更是早已得到消息,波音的股價也在這幾天一飛沖天。

雖然目前FAA只是批准了波音737MAX的培訓方案、改進計劃以及注意事項,距離737MAX正式重新執行商業飛行還有一段時間,但對波音來說最黑暗的時間已經過去了,黎明的曙光浮現在地平線上了。

在FAA正式宣布批准復飛737MAX之時,FAA也發布了詳細的審查報告以及適航指令,指出了737MAX所存在的安全隱患並提出了相應的整改要求。由於FAA的審查報告長達99頁,這裡直接上結論部分,即需要整改的問題與整改措施。

1. 使用單迎角傳感器(AOA)數據

2. MCAS系統重置後反覆生成MCAS執行指令

3. MCAS配平權限

4. 機組識別與應對

5. AOA不一致警示

6. 其他可能的跑道安定面故障

7. 與MCAS相關的維護程序

也因此,在11月18日FAA發布的737MAX適航指令,簡單歸納的話就是這麼幾點:

1. 升級飛控計算機的軟體

2. 給駕駛艙主顯示器增加AOA不一致告警

3. 在飛行手冊中修訂處置流程並增加訓練

4. 改變(分散)水平尾翼配平線路以確保安全

5. 飛機維修後要對飛機AOA傳感器進行校準檢查

而除了FAA的審定之外,還有其他技術小組也發布了審查/審計報告,其中包括由FAA、美國空軍、NASA、美國交通部沃爾普中心組成的技術諮詢委員會(TAB)也開展了對MCAS系統的審查,還對研發過程進行了審計。其結論基本和FAA的審查報告一致,而有趣的是在提出的整改意見中,要求波音將飛控計算機CPU及存儲故障的危險等級給列為災難級——也即最高級——需要最高的安全係數。

波音的衰敗根源:只為股票期權服務

波音整體企業文化已經完全腐朽,安全、效率和聲譽被拋之腦後,一切決策以短期利潤為優先,上下交相賊,所以在過去20年,波音有了一連串的醜聞,737Max只不過是最新、最大的一個。

但是波音在20世紀,曾經是美國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以優異的工程設計、生產和管理品質著稱。要改革惡劣的企業文化固然曠日廢時,極為艱巨,一個極端優秀的大型組織要徹底腐化,也不是一夕之間就能在無意中發生的。

如同傑克•韋爾奇,菲力普•康迪特也是工程師出身,但是他原本只有碩士學位,所以在波音公司做到中級經理之後,又到麻省理工大學去拿了一個MBA學位。其後他在工程、營銷兩方面都吃得開,建立了極為完整的企業資歷,步步爬升,1992年接任總經理兼董事,1996年升任總裁,1997年出任董事長。這時他已經在波音玩商學院那一套有五年了,但是手下的4萬名工程師們仍然不合作,老是把「安全第一」掛在嘴上,抵制他要削減成本、趕工出貨的努力。他深感大企業的封閉性文化積重難返,決定要大破大立,只能引入外援,於是主導了與麥道公司合併一案。對普通的觀察者來說,波音的技術強、聲譽好、生意穩定,買下麥道這個不成功的對手,純屬典型的弱肉強食,在商業上主要是消弭競爭、強化自身在市場的長期地位,是很常見的操作。但是注意細節的人,應該會覺得很奇怪,因為名義上是波音購併麥道,實際上所有的重要主管,除了菲力普•康迪特本人之外,都來自後者,連商標都換成麥道的。麥道的文化,就是營銷至上;波音人說「安全第一」,麥道人的口頭禪卻是「對支付能力富有激情(A passion for affordability)」。麥道的原總裁哈裡•斯通塞弗(Harry Stonecipher)接任波音的總經理,全力幫助菲力普•康迪特扭轉波音的企業文化;他如此評論波音工程師:「我沒讓他們下地獄,我只是說實話,他們認為這就是地獄(I don’t give 』em hell; I just tell the truth and they think it’s hell)」。但是只要波音的總部仍然設在西雅圖,擔心安全性的工程人員總是有辦法把問題向上反映到決策階層,那麼主管既然無法在事後否認知情,為了避免法律責任,自然就沒有利潤最大化的自由。於是經過四年的討論,菲力普•康迪特和哈裡•斯通塞弗在2001年下定決心,把企業總部搬到芝加哥。如此一來,工程團隊和企業管理階層之間有了實實在在1500英裡的鴻溝,有關製造飛機的實際議題,終於可以被局限在西雅圖,不再對企業決策造成困擾。事後一名波音工程師描述對上溝通的過程:「打電話給1500英裡外的經理,你知道他想要拿走你的退休金(calling a manager 1,500 miles away who you know has a reputation for wanting to take your pension away)」。到了2004年,波音的財務長麥可.西爾斯(Michael Sears)在國防部採購新加油機一案中,賄賂空軍職員的醜聞爆發,連累了菲力普•康迪特也引咎辭職,由哈裡•斯通塞弗接任總裁兼董事長,他隨即宣稱,「當人們說我改變了波音公司的文化,那就是我的意圖,讓它像一個企業一樣運作,而不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公司(When people say I changed the culture of Boeing, that was the intent, so that it’s run like a business rather than a great engineering firm)」。話說回來,麥可.西爾斯原本是麥道的財務長,所以熱衷於不入流的行賄花樣,其實正確的辦法是收買國會議員來對國防部施壓,不但完全合法,而且更有效得多。在2011年國防部重新招標的過程中,波音就學乖了,成功地逆轉獲勝。哈裡•斯通塞弗任命的新機型總監,不再是工程師出身,而是清一色的MBA。雖然在2005年,他就因為和手下女性員工發生婚外情而被迫辭職,但是繼任的吉姆•麥克納尼(James McNerney)來自GE,正是傑克•韋爾奇當年的得意副手之一,自然蕭規曹隨,繼續弱化工程部門的話語權。吉姆•麥克納尼在2015年退休,由丹尼斯•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接任。丹尼斯•米倫伯格雖然有工程背景,卻是因為全心全意支持菲力普•康迪特改革而被特別選拔出來的年輕管理人才,所以也繼續依賴新來的MBA和麥道主管來管理老波音人。根據吹哨人(指發現所在企業或組織存在重大問題,嚴重威脅公眾利益時,不惜面臨巨大危險勇於揭露的人)約翰•巴內特(John Barnett)的意見,波音在南卡負責製造787的工廠會成為安全方面的大災難,就始於派任原本任職在麥道聖路易廠的經理來掌管,假造安全記錄隨即成為日常。在2016年,波音因為787以及737 Max的熱銷,再加上亞洲民航業被預期會長期高度成長,股價暴漲了一倍多,即使在這兩種熱門機型都一再爆出醜聞之後,仍然居高不下。菲力普•康迪特、哈裡•斯通塞弗、吉姆•麥克納尼和丹尼斯•米倫伯格的年薪在3000萬美金左右,但是真正的主要收入在於股票期權,所以他們早已都是億萬富翁了。不過當一個制度鼓勵並大幅獎賞這樣的行為模式,我們必須反思它是否有資格自稱為歷史的終結。

相關焦點

  • 波音公司對印度香料航空公司表示 737max七月復飛 試探還是通牒?
    香料公司總共訂購了205架737MAX型號飛機,停飛前,已接受13架;2019年準備接收25架該機型。來自彭博社的消息,波音公司向香料公司表示,全球停飛的737MAX型飛機應該會在7月份之前復飛。香料航空財務長kiran.kotesh.war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波音公司向我們傳達的基本意思是,737MAX將於6月底7月初復飛,我們對7月初獲得批准復飛,很有信心。"美國航空監管機構FAA表示,安全第一,不急於737MAⅩ復飛事宜;歐洲航空監管機構EASA表示,是否批准737MAX的復飛事宜,要檢測該機型的飛機控制系統,然後再做決定。
  • 直接回絕,波音737MAX別想在中國復飛
    沒拿出明確的改進措施就復飛,這就是波音公司的態度?儘管如此這項舉措卻得到了巴西的支持。近日據環球網轉載據英國《衛報》網站9日報導,美國波音737MAX型客機在接連發生兩起致命空難、停飛超過20個月後,於當地時間12月9日在巴西復飛。巴西高爾航空公司也成為全球第一個在商業航線上恢復使用該機型的航空公司。
  • 波音737MAX的復飛之路
    時隔20個月,波音737MAX終於得到了FAA的復飛認證,表明該機在經過一系列的設計修改和飛行測試,在FAA的體系下已經通過了考核。在美國FAA批准復飛後,航空公司要按照FAA的要求進行軟體更新和飛行員培訓,波音737MAX才能真正恢復運營,而這一過程至少需要30天。隨後,巴西國家民航局(ANAC)於11月25日批准了波音737 MAX客機恢復運營,並將使用與FAA完全一致的條件。
  • 波音737max何時在中國復飛?民航局回應
    今年波音的監管者宣布,他們的737大型飛機的安全已經達到了相關標準,中國民航監管部門是否同意這個表態?什麼時候中國會允許737max飛機在中國重新開始飛行?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737MAX-8的問題,對中國民航局來講也是高度關注的問題,因為我們停飛的機隊在世界各國是最多的。
  • 737MAX客機夏天復飛?波音被美國政府潑冷水:我們可沒給具體時間
    據美媒近日報導稱,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裡,波音公司公布了至少20年來最糟糕的年度訂單,而去年交付的飛機數量降至11年低點,這意味著這家美國公司已經失去了世界最大飛機製造商的頭銜,輸給了歐洲競爭對手空中巴士。美媒23日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周三表示,波音公司讓人「非常失望」。
  • 埃航空難後波音737MAX首獲新訂單,復飛有望?
    埃航空難後的近三個月裡,波音737MAX系列遭冷遇。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美國時間6月18日,波音官網宣布,在巴黎航展第二日,波音收穫了本屆航展首筆訂單,這也是該公司兩個多月以來的首筆新訂單。波音表示,英國航空母公司IAG已籤署訂購200架波音737MAX飛機的意向書。
  • 波音不講武德?737max即將復飛!
    2018年10月及2019年3月,獅航和埃航兩家航空公司在運營波音737max客機時發生了空難,半年的時間,兩架波音737max,帶走了346條鮮活的生命,給人類航空史蒙上了厚重的陰影,但是在事故發生六百多天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缺撤銷了對波音737max客機的禁飛令,並在2020年12月29號,由美國航空率先使用波音737max
  • 美國多家航空公司繼續推遲復飛波音737 Max飛機
    波音公司737 Max客機半年內發生兩起空難,總計造成346人遇難。2019年3月起,波音737 Max系列飛機在全球範圍內遭停飛或禁飛。儘管波音公司表示希望儘早完成復飛,但由於各種問題,復飛預期時間不斷被推遲。
  • 波音公司737MAX飛機於2日在美國進行了首次載客復飛
    在經歷了20個月的安全禁令後,美國波音公司737MAX飛機於2日在多家媒體記者的見證下在美國進行了首次載客復飛。此次飛行由美國航空公司(AA)執行。美聯社消息稱,這趟飛行是該機型遭全球禁飛以來的首次載客飛行。美國航空公司的一架737MAX飛機2日載著媒體記者、空乘人員等90名乘客從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飛抵該航空公司位於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的維修中心。機組人員向記者說明了如何將飛機從倉庫中取出,如何按照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要求對飛機進行軟體系統更新等。
  • 波音737MAX飛機首次載客復飛
    中新社休斯敦12月2日電 在經歷了20個月的安全禁令後,美國波音公司737MAX飛機於2日在多家媒體記者的見證下在美國進行了首次載客復飛。此次飛行由美國航空公司(AA)執行。
  • 繼美國FAA批准後,遭全球禁飛的波音737max在巴西復飛,中國:不批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英國《衛報》網站9日報導,美國波音737MAX型客機在接連發生兩起致命空難、停飛超20個月後,於當地時間12月9日在巴西復飛。巴西高爾航空公司也成為全球第一個在商業航線上恢復使用該機型的航空公司。
  • 葬送346條人命後,波音737MAX未解決根本缺陷,將打算復飛?
    作者:樂宇 造成了兩次巨大空難的波音737MAX飛機即將復飛,引發了外界的熱議。這款由美國波音公司設計研發的新型客機在2016年的時候實現了首飛,卻在2018年發生了飛機起飛13分鐘後便墜毀的重大空難,並且在5個月後又再一次發生了類似事故,總共造成了346人死亡。
  • 美國第一個復飛波音737Max飛機 民航局表態:三原則不變
    今晚波音公司股價盤前大漲,因為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式批准了737Max飛機的復飛,最快30天後就能恢復運營了。根據之前的消息,美國航空有可能是全球第一個重新運營737Max飛機的,該公司此前宣布今年底運營波音737 MAX客運航班,從今年12月29日至明年1月4日,737 MAX將在邁阿密-紐約走廊每天執飛一次。
  • 波音737Max「解禁」復飛票賣光!?已有飛機剛從美國起飛就迫降……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禁飛近兩年後,美國上個月取消了對波音737Max的飛行禁令。上述報導稱,12月29日,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將啟用該機型,執飛邁阿密和紐約之間的往返航線。
  • 波音737MAX將在7月前復飛
    就在剛剛,根據彭博社的消息,波音公司已對印度廉航SpiceJet Ltd.表示,目前全球停飛的737MAX應該會在7月份之前復飛。在印尼獅航JT610和衣索比亞航空公司ET302航班空難之後,波音737MAX進行了全球範圍內的停飛。
  • 20個月後波音737MAX獲批覆飛 中國民航局:復飛還沒有時間表
    繼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先後發生兩起空難後,波音737 MAX客機便遭到「全球停飛」。近日,美國聯邦航空局稱,在經過復飛評估及安全性審查後,已正式批准波音737 MAX客機復飛。復飛還要經過哪些程序?其安全隱患是否已經完全排除?
  • 外媒:巴西航空公司將率先復飛波音737MAX機型
    參考快訊【外媒:巴西航空公司將率先復飛波音737MAX機型】全球首個商業航空公司復飛波音737MAX 據法新社裡約熱內盧12月8日報導,巴西戈爾航空公司表示,將於當地時間12月9日恢復波音737MAX機型的商業飛行,從而成為全球首個復飛該機型的航空公司。
  • 波音737MAX復飛面臨挑戰 多國未確定是否安全
    近日,美國聯邦航空局局長史蒂夫·迪克森籤署命令,撤銷對波音737 MAX飛機的禁飛令。在停飛20個月後,該機型有望實現正式商業復飛。但有業界人士指出,該機型發動機設計的空氣動力學問題仍然受到質疑,美國監管部門要求的改進措施或無法改變這一機型本質缺陷。
  • 東航向美國波音公司提出索賠,所有737max已全部凍結
    據報導,5月21日中國第三大航空公司已經就波音737MAX停飛事件向波音公司提起索賠,目前東航也是第一個拒絕為波音買單,並向波音發函提出索賠需求的航司。隨後東航負責人表示,自今年3月11日波音737max停飛事件以來,到現在已經給東航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失金額還會進一步擴大,而且已經預定但又推遲交付該機型也造成了相應的損失。
  • 波音要草菅人命?我國是否復飛737MAX,遇難者賠償還沒拿到
    因為事故的影響,波音已經取消了近500架飛機的訂單,這對於這麼一個航空公司來說,簡直是降維打擊。波音公司其實已經兩次要求中國的波音737MAX復飛,但是沒有得到中國的批准。我國民航市場已經保持了10年沒有出現大事故的驚人記錄,即便出現一些所謂的比較嚴重的事故,比如中國機長中出現的風擋破裂的事故,放在歐美也僅僅是很常見的事故。我國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安全性表現,和我國的管理有非常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