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曾經說過:已聞陳勝心降漢,誰為田橫國號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建立了政權之後,很多執權者最先考慮的事情就是要改國號,這是標誌著一個執權者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一個標誌。
而我國歷史當中有一位皇帝,被稱之為是古代最懶的皇帝。因為在考慮國號這個問題上,這位皇帝只有直接用自己的姓氏作為了國號。但是現在已經成為了廣州地帶人數最多的一個姓氏,這個姓氏就是陳。
其實陳這個姓,放眼整個中國都屬於一個人口大
姓
。在2018年時,根據官方數據爆料出來的結果大家可以了解,陳姓人口已經在國內排名第5位,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6,000萬人。而在漢人人口總數量的排名當中,已佔據了4.5%比例。
在寶島和廣東地區陳姓人口最多,而平原地帶的陳姓人口雖然相對而言較少了一些,但依然是我國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姓。在數據中,大家可以看到陳姓人口主要是我國地圖雞肚子附近,也就是南方,像廣東就是陳姓的主要人口集聚地。
可陳作為國號,在我國歷史當中其實經常出現。比如說河南,在公元3000年之前就有一個部落,取得名字就叫做陳。到了三國時期後,曹植又被曹丕貶到了河南,封地又叫做陳。所以從這一點,大家可以看出陳這個字在改國號這方面,還是比較受寵的。
在南北朝時期,有一位皇帝叫做陳霸先,他就是陳國的開國皇帝。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之後,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就是改國號。後來千思萬想,陳霸先覺得陳這個字就可以用來當做國號,再加上陳霸先自己的姓氏也同樣是陳,於是就將國號改為了陳。
陳霸先出生於公元503年,後追隨了梁武帝,但是後來梁武帝又忙於追隨佛教文化的宣傳,根本就沒有心思去治理朝綱。這時候國內政局大亂,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陳霸先的軍事才能也就有了機會得以展現。
陳霸先平時對於武藝就比較講究,從小就喜歡練習武術。這也導致鄉裡鄉親都一直覺得陳霸先很有可能會有一個軍旅生涯,陳霸先也不負重託。慢慢長成了七尺男兒之後,陳霸先做了油庫吏。
在公元540年成為了廣州刺史,在公元541年評定了交趾平叛,公元548年北討侯景公元552年實現了陳王爭權。在這條道路上,陳霸先也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一條道路上堅持走到底,最終也收穫了比較好的成績,而這一份堅持的精神也值得後世學習。
公元547年時,陳霸先率領正規軍鎮壓了當地的農民起義軍鞏固了自己的政權,成為了鎮遠將軍。後來權勢不斷發展起來,公元552年建立了個人政權。雖然陳霸先所建立的陳國政權生命力僅僅只維持了32年之久,但是在廣東和寶島地帶,現在的陳姓人口依然十分龐大,所以陳霸先在南方人口眼中是一位名氣很高的歷史人物。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叫《資治通鑑》,是一本非常好的書。作為經常讀歷史寫歷史的我來說,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讀半個小時。原因無他,不要以為正史就是嚴肅正經的故事,裡面有太多非常有意思的情節,耐人尋味,讀史明智。目前正在搞活動,原價市場109現在只需要58.8塊錢,真的非常便宜,絕對良心推薦。點擊下面連結可以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