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宿遷篇章——2018年市委「一號文件」解讀

2020-12-14 網上宿遷

宿遷網訊(記者 高媛媛 實習生 曹臨風昨日下午,市委宣傳部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共宿遷市委宿遷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即今年的市委「一號文件」。

對照中央和省委確定的「時間表」,《意見》從宿遷實際出發,力爭多說宿遷話、多謀宿遷事、多出宿遷特色招,確定了各個時間節點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以縣為單位達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標;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實現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相關部門通過八個關鍵詞對重點內容和關鍵舉措作了解讀:

關鍵詞之一  農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意見》提出,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工業化思維、項目化推進加大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實施生態高效農業倍增計劃,加快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舉措:大力培育特色主導產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深入推進品牌強農、強化科技興農支撐、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提升基礎支撐保障能力。三年內全市要新增生態高效農業面積100萬畝以上,新建成高標準農田100萬畝以上,總量佔比達到70%。到2022年優質稻米、園藝型花木、標準化果蔬、農牧一體型生豬、肉禽精深加工、生態河蟹等六個優勢特色產業產值均超過100億元,農村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300億元,休閒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業年收入達到20億元,全市農產品質量總體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60%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力爭達到72%,新型經營主體規模經營面積佔比達60%以上,農業機械化水平力爭達到90%。

關鍵詞之二  生態宜居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意見》提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守生態保護紅線,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持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舉措:圍繞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綠色發展,重點抓好推進生態建設、深化生態治理修復、完善人居環境等三個方面工作。加快生態河道建設,加大生態溼地建設和保護力度,到2020年完成100條生態河道建設任務,創成國家級、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區3處以上、溼地公園10處以上,創成國家森林城市。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到2022年農膜回收利用率力爭達到90%。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農村河道清流行動,五年內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三年內完成現有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到2022年全市鎮區規劃範圍內基本實行雨汙分流,城鎮汙水達標處理率達到92%。

關鍵詞之三  鄉風文明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意見》提出,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斷深化城鄉一體文明建設,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努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凝聚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舉措:重點從傳承和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三個方面推動。實施農村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提升工程,積極做好優秀民俗文化傳承工作,加強優秀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載體建設,到2022年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提高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培育壯大鄉村文化隊伍,豐富農民體育運動,到2022年鄉鎮基本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和多功能運動場。不斷深化城鄉文明一體化建設,放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輻射效應,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引導群眾反對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天價彩禮等陳規陋習,抵制封建迷信,到2022年縣級以上文明村、文明家庭比例分別達到65%、30%。

關鍵詞之四  治理有效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意見》提出,要著力增強鄉村有效治理能力,堅持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根本、德治為先導,切實夯實基層基礎,大力推進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治理新格局。

舉措:圍繞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點抓好基層黨建、鄉村「三治」、平安鄉村建設等三個方面工作。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和黨員隊伍建設為重點,持續抓好「書記項目」,深入推進「抓鄉促村」,推動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升。加大鄉村振興新村幹培養力度,深入實施「返鄉興村千人計劃」,推動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基層黨建網絡與社會治理網格「雙網融合」,到2022年實現農村社區網格化社會治理全覆蓋。健全完善「一核三體」工作機制,推動鄉村治理中心下移,拓展村級服務中心功能,到2022年「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建成率達到100%。健全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功能和運行機制,推動社會治安防控力量下沉,促進全市鄉村發案數、信訪量、安全事故數等明顯下降,不斷增強農民群眾安全感,到2022年群眾安全感保持在95%左右。

關鍵詞之五  農民增收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意見》提出,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辦好民生實事,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優化公共服務供給,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舉措:開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行動,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加快構建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五年內農民人均收入新增1萬元。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實施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行動,到2022年培訓鄉村教師2.7萬人次以上。全面推進健康鄉村建設。合理規劃布局鄉村衛生機構,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進一步提升鄉鎮醫院服務能力,繼續實施村居衛生機構提升工程。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統籌標準和保障水平,到2020年以縣(區)為單位實現城鄉低保一體化。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三年內實現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到2022年全市區域供水入戶率達到95%以上。全省區域供水行政村覆蓋率到2022年提高到95%。加快推進「光網鄉村」工程建設,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地區光纖寬帶網絡、4G網絡全覆蓋。

關鍵詞之六  脫貧攻堅

《意見》明確,圍繞確保2020年全面完成脫貧任務,不拖全省全面小康後腿目標要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運用系統化思維,集聚各方力量,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脫貧質量,全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舉措:重點抓好分類推動精準脫貧、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強化三大重點片區幫扶、深化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四個方面工作。注重扶志、扶智與強技相結合,激發脫貧主體內生動力,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實施一批產業富民重大項目,強化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高帶動脫貧的有效性,到2020年底所有低收入人口按現行標準全部實現脫貧。開展村集體經濟振興三年行動,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到2020年所有村居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8萬元以上。聚焦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每年投入重點片區整體幫扶項目資金25億元以上,到2020年片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達到全市平均水平。深化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有勞動能力困難群體專項激勵試點,積極爭取保險扶貧普惠金融試驗區試點,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加大對重點片區、經濟薄弱村發展和低收入農戶增收的支持力度。

關鍵詞之七  農村改革

鄉村振興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創新體制機制,激發活力,增添動力。《意見》提出,要堅持以推進城鄉要素市場化配置、完善農村產權制度為重點,加大農業農村改革力度,推動各類資源要素融入鄉村振興,全面釋放和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舉措: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著力推進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一體化建設,推動城市資本、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向農村流動,促進城鄉之間資源合理流動、均衡配置。注重提升小農戶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積極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穩妥推進農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探索建立宅基地置換和退出制度,有序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經營轉讓。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2019年全面完成清產核資工作,2020年基本完成村級股份合作制改革。

關鍵詞之八  政策支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著力破解資本、人才、土地等瓶頸制約。《意見》提出,要加強農村人力資本開發,健全財政金融支農服務體系,完善土地管理使用制度,為鄉村振興提供有效政策支持。

舉措:強化人才支撐,加快解決鄉村振興「人」的問題,堅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健全完善更為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體系,推動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專業人才、鄉土人才3支農村人才隊伍。強化投入支持,加快解決鄉村振興「錢」的問題,不斷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提高對農業農村的投入比例。強化用地保障,積極開展「土地綜合整治+」行動,加快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積極推動同一鄉鎮範圍內村莊建設用地布局調整試點,實施差別化用地政策,加大設施農業用地、農業規模化生產用地、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用地和農村公共服務用地。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政策解讀·聚焦中央一號文件②)
    「土地延包30年,俺們村已經完成了承包地確權,今年還要搞宅基地確權,心裡就是踏實。」山東省汶上縣義橋鎮唐莊村村民周長科這樣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作了全面部署,億萬農民充滿新期待。
  • 解密一號文件 新時代農村振興機會在哪裡
    解密一號文件 新時代農村振興機會在哪裡 房天下  作者:
  • 為鄉村振興鼓勁加油!海安把「一號文件」送到田間地頭
    交匯點訊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和以往有什麼不同?我總結了四句話:一號文件十六年,年年農業都優先。啃下六塊硬骨頭,農村戶口更值錢!」3月18日下午,海安市南莫鎮嚴馬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上千名村民或坐或站,認真傾聽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社科聯主席劉萬春解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要內容。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立了「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開啟了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徵程。中央、省委、市委召開高規格農村工作會議,全面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2018年省委一號文件:「一二三四五六七」概括文件主體內容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淼 羅之颺 李龍俊 張舒 侯衝 攝影 李向雨)2月8日,四川日報受權全文發布2018年四川省委一號文件《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開創新時代「三農」全面發展新局面的意見》,繪就了四川全面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藍圖,構建起了「四梁八柱」的政策體系,為做好新時代農業農村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中央一號文件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路線圖」
    中央一號文件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路線圖」 2018-02-04 232月4日電 (記者 陳溯)臨近春節,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為中國「三農」獻上一份新春賀禮,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明確的實現路徑。
  • ——2019年省委一號文件解讀
    日前,作為省委一號文件——《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全省「三農」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這也是2004年以來,省委一號文件第16次以「三農」工作為主題。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的出臺,基於怎樣的考慮?有哪些突出亮點?一號文件提出哪些硬任務,將採取哪些硬措施?一號文件又提供了哪些制度保障?……本報特邀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旺澤對此進行了解讀。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的出臺,基於怎樣的考慮?
  •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看這裡!
    2月21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 宿遷3512名「新村幹」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12月22日上午,新當選宿遷市宿豫區侍嶺鎮侍嶺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蔣竹清,在「支書領頭調結構」項目——車釐子種植基地,查看苗木栽植情況。記者從宿遷市委組織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選聘像蔣竹清這樣的返鄉興村新村幹(簡稱「新村幹」) 3512名,其中有創業項目的1958人,近200人現任或提名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
  • 大慶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系列解讀(七)新畫卷:鄉村振興接力來
    大慶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系列解讀(七)新畫卷:鄉村振興接力來 2020-12-11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沙市委"一號文件"聚焦美麗鄉村 鼓勵"現代農莊+鄉村旅遊"
    3年後美麗鄉村將佔8成 今年長沙市委「一號文件」聚焦美麗鄉村,鼓勵「現代農莊+鄉村旅遊」 本報長沙訊城鄉小康如何實現同步?城鄉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如何基本實現一體化?3月24日,記者從長沙市委獲悉,2016年長沙市委「一號文件」確定為《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實現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意見》(長發[2016]1號)。 《意見》提出,要用三年時間,建設100個示範村、100個特色村,力爭美麗鄉村覆蓋率達80%,初步實現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的「五美」鄉村格局。
  • 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大關鍵詞
    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大關鍵詞——權威專家解讀一號文件亮點新華社發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這是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怎麼走進行了全面布局。鄉村振興戰略應如何全面謀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握哪些關鍵詞?權威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 宿遷休閒觀光農業成鄉村振興新引擎
    強化「農」的屬性,突出「遊」的功能,去年接待遊客445萬人次,營業收入達17.6億元——宿遷休閒觀光農業成鄉村振興新引擎宿遷網訊(記者 張雲 通訊員 趙聰)1800畝的70餘種海棠花競相開放,燦若雲霞,眾多遊客在花間拍照、直播,現場車輛綿延數裡,附近飯店家家爆滿
  • 專家學者齊聚 江蘇鄉村振興與文明實踐高峰論壇啟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年。2018年2月4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推出全面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2018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助力鄉村振興第八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在宿遷召開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沈毅致辭時指出本次大會在宿遷舉辦,不僅為我們參與和分享國內外農業領域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也為宿遷擴大農業對外交流合作,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搭建了很好的平臺。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和各位嘉賓的關注支持,把資金、技術、企業、人才引進來,參與到宿遷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在區域共享、互利共贏中開啟合作發展新篇章。
  • 《南寧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印發實施
    南寧市委、市政府日前印發《南寧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振興」,在科學把握鄉村振興新形勢新要求新格局的基礎上
  •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鄉村旅遊從業者應該怎麼幹?
    鄉村旅遊無疑是2021年文旅行業的一大熱詞。政策方面利好不斷,先是2月16日國家鄉村振興局在《求是》雜誌亮相,緊接著,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如果單從文字上看,此次一號文件中有關旅遊的內容不如前幾年多。但正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厲新建教授所說,就鄉村旅遊與鄉村振興的關係而言,一方面通過旅遊發展可以有效帶動鄉村振興,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本身也將為鄉村旅遊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提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 我市鬱林英入圍「出彩河南人」2020鄉村振興人物候選人
    「出彩河南人」2020鄉村振興人物宣傳推介活動組委會近日發布消息,2020鄉村振興人物候選人已經正式產生。林州市黃華鎮廟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鬱林英入圍。即日起,公眾可通過大象新聞客戶端、河南廣播電視臺鄉村頻道微信公眾號進行宣傳點讚(宣傳點讚時間為2020年12月11日8時至12月15日20時)。
  • 推動鄉村振興,譜寫鄉村新篇章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要求「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意義重大,發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員令。(1月4日 人民網)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明確提出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贏脫貧攻堅戰 圓全面小康夢 奮力譜寫新時代酒泉鄉村振興華彩樂章
    瓜州縣、玉門市分別於2017年、2018年實現摘帽,2019年底,全市2.05萬戶7.1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11.06%下降為零,提前一年實現了脫貧攻堅目標。十八大以來的這幾年是酒泉減貧進度最快、脫貧成效最好、貧困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貧困鄉村的面貌、貧困群眾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