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澳大利亞推出了Working Holiday Visa(打工度假籤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紛紛湧向澳洲。
在大部分人心裡,澳大利亞是個遠離塵世喧囂,到處都是陽光沙灘,遍地都是考拉袋鼠,滿眼都是帥哥美女的天堂般的世外桃源!
很多年輕人都夢想在這裡一邊打工掙錢,一邊遊山玩水,沒準還能邂逅一段浪漫!
不過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幾乎每個打工度假的背包客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找工作,找一份合法的工作,找一份合法且收入不錯的工作。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來自臺灣的持打工度假籤證的姑娘,講述了她在澳洲打工的經歷,
希望她的經驗,能給你一點幫助。
————
當年,我只帶了4萬5千元新臺幣(不到2千澳元),便飛到澳洲打工度假。
那時候到澳洲打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自食其力地旅行:
一個背包客的生活開銷,大致分為住宿費、夥食費外加(個人虛華的行頭等)額外開銷,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旅行費。
而很幸運地,來到澳洲的第一周,便得到了背包客棧「以打工交換住宿」的工作。
我解決住宿費用後,便開始積極找尋工作支付其他開銷。
當時的我住在觀光客聖地──昆士蘭的Surfers Paradise,
周遭多為大型購物中心、飯店和餐廳,本來覺得工作機會很多,絕對沒有問題;
但卻忽略了來自各國的求職者也多,競爭激烈,真正開始找工作後才發現,求職之路並不順遂。
時薪只有法定一半的「黑工」試工,遭到法國室友極力反對
一心想練習英文的我,剛開始極力避開亞洲老闆開的店,但在臺灣的辦公室履歷,到了澳洲顯然只能當「壁紙」使用,
大部分的店家一看到打工度假籤證以及東方臉孔,大多如此回應:「我們會再通知你!」
即便數周后,仍可在餐廳外牆上看到徵人啟事──但他要的不是我。
走投無路之下,只好開始往亞洲人開的店家邁進。
但因為我在澳洲毫無工作經驗,連亞洲老闆都會稍加猶豫,我的沮喪可想而知,終究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
走進一間連鎖麵包店,將近30分鐘的面試,亞洲老闆緩緩地說:
「明天來試工!時薪8澳幣,前三天試工期,試工期間時薪4澳幣。」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不是比臺灣的法定最低時薪還低嗎?
雖有耳聞,當地部分亞洲、中國籍老闆極為黑心,如此壓榨真是始料未及。
無奈遲遲沒有其他工作的回音,我於是抱著「有總比沒有好」的心態,暫時答應了這份工作的試工。
「凱莉,你再說一次,時薪多少?」法國室友安雅聽到薪資後義憤填膺、滿腔正義感地對我說:
「親愛的,不要接受這份工作!澳洲合法時薪是16澳元,他這樣做是違法的,你應該去檢舉他!」
(註:2017年7月起,澳洲法定最低時薪已經調高為18.29澳元)
「但我已經答應人家⋯⋯至少先試過,不喜歡我也要當面辭職!」我說。
安雅用極度不解且無奈的表情,回應我的堅持:「還試?為什麼要接受不對的事?就是這樣才會縱容那些壞人!」
常在新聞報導、網路分享中,讀到「法國人非常重視自己的權益,罷工劇碼稀鬆平常」,此刻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我不做,別人也會搶著做」──但縱容老闆壓榨,只會讓環境更糟!
試工當日,我和三個正在澳洲就讀大學的中國女孩一起工作。
該麵包店在大型商場內的1F,烘焙室卻遠在5F的另一側倉房內。每次補貨,都要推著麵包車上上下下,並且要經過人來人往的走道。
撇去薪水不談,勞動環境、條件也極為不佳。
途中,我忍不住問女孩:「你知道這裡的時薪是法定時薪的一半吧?為什麼願意在這裡工作?畢竟你擁有學生籤證,不是短期打工籤證,應該有更多好的工作機會,不是嗎?」
女孩:「我知道是違法,但學生籤限制工作時數、工作也不好找,大部分的亞洲店家都是這樣啊!我不做這份工作,別人也會搶著做,遏止不了的⋯⋯」
儘管一開始抱著「眼見為憑」、「不做做看也不知道」的心態來試工,也有著經濟上的壓力。
但我還是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條件,寧可「餓肚子繼續找」!
我的這份「工作」,最後只維持了三小時,當然,沒有拿到試工薪資。
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我深深認為 「找不到理想工作」實在不能作為「自己甘願被壓榨」的藉口。
畢竟當我們接受一個違法時薪的工作,不就等於表明自己甘願被壓榨,更鼓勵僱主不合理的對待?甚至儼然成為這犯罪結構下的共犯?
如今,每次看到違法開出過低時薪的工作,我的耳邊就會出現安雅的聲音:
「你應該檢舉他,而不是縱容他!」
堅持自己的權益,絕不做不合理的工作已經成為我找工作的原則。
儘管辛苦、並且花了更多時間,但最後我還是順利找到理想、合法的工作。
後來,我在一間澳洲的餐廳工作,時薪比澳洲法定最低時薪還高1澳幣,它就在那家麵包店的斜對角而已。
文章來源: 轉載自TVBS
↑↑↑掃描二維碼進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