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圈、馬克杯、冰箱貼、紀念章、小雕塑……全世界旅遊景區的紀念品看似都大同小異,但不同的旅遊目的地賦予了這些紀念品完全不一樣的內涵——同樣是冰箱貼,在新加坡,讓你心動的是魚尾獅圖案;在巴黎,微縮版的艾菲爾鐵塔也會讓你愛不釋手。
一件旅遊紀念品成功與否似乎與價格無關,它可以是一個昂貴的真皮手工背包,也可以是一瓶地道的二鍋頭;旅遊紀念品的價值也不完全取決於原材料或者手工,它可以是一幅精美的西藏手繪唐卡,也可以是一套天津泥人張彩塑。
絕大多數時候,遊客希望通過購買旅遊紀念品來表達自己「到此一遊」的心境,這件旅遊紀念品便是當地文化風情的憑證和象徵;如果恰好這件商品設計精巧、便攜實用,遊客的購買衝動便又多了幾分;一旦這件紀念品擁有了自己的品牌,甚至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那由它拉動的旅遊消費就相當可觀了,法國的香水、瑞士的軍刀、義大利皮鞋、比利時的巧克力,都已成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象徵,也成為遊客購買紀念品的首選。
富含濃鬱的地方特色、擁有自己的品牌、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這些都是一件旅遊紀念品走俏市場必不可少的要素。多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對中國的旅遊紀念品來說,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觀念的產品並用大工業生產的方式製造,才能讓這個產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特色——
一件有鮮明屬地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不僅是遊客此行的見證,更是旅遊體驗的延伸。
中國經濟網近期針對旅遊紀念品開展了在線調查,結果顯示,紀念品的標誌性是遊客購買時的首要考量因素。
「旅遊紀念品,首先要具有屬地特徵。」北京故宮宮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田路一說,「旅遊紀念品應該儘可能地讓人們看到豐富的地方文化內涵,藉此超越走馬觀花的感覺。」作為旅遊體驗的延伸,標誌性的旅遊紀念品必不可少。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秘書長、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副主任宋慰祖認為,屬地特徵指的是鮮明的地方特色。
「旅遊紀念品,應當突出『旅』和『遊』二字。」宋慰祖解釋說,「旅」是指這件商品是為旅遊者服務的,需要便捷、方便、實用;而「遊」則代表了「我曾經到過這裡」,要求這件商品具有紀念價值。
正因富含海島風情,海南省的「島服」從普普通通的花襯衫變成了最具特色的旅遊紀念品,花十幾元錢或者幾十元錢買一套寬鬆的「島服」,不僅適合在海南島度假休閒,在旅程結束之後,更讓遊客將熱帶風情帶回了家。
特色也可以是本土文化風俗的提煉。在新加坡的著名景點牛車水,幾乎每一家攤位前都掛滿了色彩繽紛的冰箱貼,價格從1新幣到5新幣不等,但內容都離不開魚尾獅、聖淘沙遊樂園、摩天輪等當地元素。其中有一家小店選擇了用便宜的橡膠作為冰箱貼的原材料,售價卻比旁邊的陶瓷、金屬貴得多,即便如此,遊客依然紛紛駐足。
事實上,對不同的遊客來說,特色有著不同的含義:外國遊客追求中國特色,外地人當強調特色。與平時理性的消費不同,旅遊者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購物相對比較盲目,而且彈性較大。
「通過集成旅遊目的地的各種要素,來創造滿足旅遊者需求的商品,是我們的目的。」宋慰祖說,正因如此,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從1996年開始就在北京市範圍內開展旅遊商品大賽,來提升旅遊商品的工業設計水平。通過設計具有北京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北京旅遊商品,來提高北京旅遊商品的創匯能力和旅遊消費;重點推出具有景點特色的旅遊商品,以提高旅遊景點特色商品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