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ing中國區總裁離任 公司在華市場角色或淪為供應商

2020-12-06 中國網科技

因疫情而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Booking,又現中國區高層震蕩。3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Booking.com(以下簡稱「繽客」)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其母公司宣布集團旗下最大子品牌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馬佳已正式卸任。近年來,除了要面對中國OTA的圍追堵截,繽客在華還接連遭遇虛假宣傳被罰、品控受疑、差評刷屏等「劫難」,本土化之路實在難言順遂。在業內看來,目前該公司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業務拓展確實不如預期,比起受疫情衝擊,其在華核心住宿預訂業務「存在感」並不強、大手筆投入「吃力不討好」,或許才是集團決定收縮在華部門設置的真正主因。

一步險棋

近日一直絞盡腦汁想在中國市場尋找自己立足之地的Booking似乎下了一步險棋。

公開信息顯示,卸任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的馬佳,坐上這把交椅僅有兩年左右的時間。就任前,她曾在Oracle、Ariba、騰訊、阿里巴巴等公司擔任要職。彼時,業界有觀點認為,她的入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繽客母公司Booking Holdings對於在華業務本土化的決心之強烈。

實際上,馬佳上任的同時,繽客也確實大刀闊斧地推進了在華業務部門的改革,強化相關板塊設置。2018年10月,繽客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獨立事業部,而這也使得中國成為繼繽客阿姆斯特丹總部之外,唯一擁有獨立產品、技術和市場營銷等團隊的市場。同時,業內還有消息稱,隨著馬佳離職,成立一年有餘的繽客中國獨立事業部也將被取消,不同的業務線將分別向亞太區和總部匯報。就此,上述繽客中國區相關負責人未明確回應,只表示:「目前的相關變動不會影響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持續戰略重視,也不會影響我們在中國的戰略發展方向。」

業內有觀點認為,對於Booking作出上述決定的原因,近期已有蛛絲馬跡可循。有媒體報導,日前,Booking Holdings執行長Glenn Fogel在公司2019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集團在2020年將強調成本控制。而Booking Holdings預測,2020年一季度,集團的酒店預訂間夜量將下降5%-10%,旅行預訂總量將下降10%-15%,預計收入下降3%-7%。「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旅遊業的短期前景並不明朗,為此我們將協調管理業務,為股東帶來長期價值。」Glenn Fogel稱。

水土不服

「其實,對於Booking來說,不論是中國區高管卸任還是業務部門的調整,都可看作是借著疫情對中國住宿業影響『就勢下馬』的舉措。」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直言。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還進一步分析稱,雖然Booking此前多次高調表示出對於中國市場的野心,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該企業在華相關業務開展得確實不夠理想,「水土不服」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存在感」一直不強,「此前遺留的問題加之當前中國住宿業受疫情衝擊迅速降溫,Booking本次的調整應該是暫時收縮在華布局、謹慎擴張的表現」。王興斌稱。

不可否認,為在中國旅遊業中佔據一席之地,Booking除了設置中國獨立事業部、起用馬佳外,也嘗試了各種辦法。2018年業內有消息稱,Booking高層明確表示,其已與攜程、美團展開房源、資源共享;與滴滴分享服務;與馬蜂窩、窮遊、飛豬建立了合作關係。

公開信息顯示,早在2012年,Booking的母公司Priceline(當時並未更名)便與攜程開始商業合作,並於2014年8月和2015年5月,又分別投資攜程5億美元和2.5億美元可轉債,宣布可通過公開市場購買攜程一定數量的股份。2018年,為了深入中國市場,Booking還加深了與攜程的合作,這其中就包含雙方共享酒店庫存。同時Booking還宣布,繽客執行長Gillian Tans將成為Booking Holdings(原Priceline)在攜程董事會的觀察員。

然而,一系列的布局下,Booking在華卻頻遭口碑危機。去年1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消息,酒店預訂平臺繽客被認定為存在虛假宣傳行為,而這也是繼2017年4月後,兩年內該企業再次因此問題受到處罰。此後,北京商報記者還發現,去年7月以來的一段時間內,Booking官方微博發布的幾乎每一條都有較高關注度(轉評贊數量較高)的境外房源宣傳微博下,評論區內都充滿了高比例的差評,而問題則主要集中在訂單重複收款退款難、訂單單方面被取消、售後服務不到位、價格明顯高於其他平臺等方面。

角色之變

從業績角度來看,Booking在中國市場的投入與擴張,似乎並未讓其嘗到更多的甜頭,甚至還有些「吃力不討好」的意味。在2019財年年報中,Booking Holdings明確表示,公司難以或無法進入中國等地的市場,而與當地合作夥伴合作或導致更高的運營成本。而且,財報緊接著還提出,與其他市場相比,處於發展初期的某些市場的營業利潤率較低,這些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會對Booking Holdings的整體利潤率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我們未能成功擴展新市場和現有市場,並對此進行有效管理,那麼我們的業務和經營業績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對於Booking在中國的這盤棋下一步應如何落子,多位專家均給出了相對不樂觀的答案,王興斌甚至直言,受疫情影響,短期內Booking在華業務可能不會有太大起色,一段時間內或許都沒有開展新業務的空間,接下來,該集團預計還會對其相關布局進行更多重大調整。

「從Booking在中國這幾年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這種國際旅遊巨頭到了中國市場,本土化難度還是非常大的,尤其國內OTA行業已經發展非常成熟了,Booking想要自己衝到一線去與它們短兵相接、獲取流量付出的成本實在太大,與攜程、美團等企業合作,其實還是相對有效的途徑。」周鳴岐認為,隨著疫情逐步過去,未來Booking可能會慢慢改變自己在中國市場上的角色,甚至退居二線轉而成為中國OTA的供應商。(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區總裁離任 Booking在華進退維谷
    因疫情而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Booking,又現中國區高層震蕩。3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Booking.com(以下簡稱「繽客」)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其母公司宣布集團旗下最大子品牌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馬佳已正式卸任。
  • 中國區總裁離任,全球最大在線旅企Booking在華進退維谷
    3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Booking.com(以下簡稱「繽客」)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其母公司宣布集團旗下最大子品牌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馬佳已正式卸任。同時,業內還有消息稱,隨著馬佳離職,成立一年有餘的繽客中國獨立事業部也將被取消,不同的業務線將分別向亞太區和總部匯報。
  • 中國區總裁離任,全球最大在線旅企Booking在華進退維谷-虎嗅網
    3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Booking.com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其母公司宣布集團旗下最大子品牌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馬佳已正式卸任。同時,業內還有消息稱,隨著馬佳離職,成立一年有餘的繽客中國獨立事業部也將被取消,不同的業務線將分別向亞太區和總部匯報。
  • 維他奶中國區迎新任總裁 欲發力全國市場
    中國網財經2月8日訊(記者 王君) 昨日,維他奶國際集團(下稱「維他奶」)向中國網財經證實,已任命鍾廷毅為維他奶集團中國內地行政總裁,這一任命被業內解讀為維他奶欲發力全國市場。  據悉,在維他奶任職長達13年的中國區總經理袁傑於2017年10月23日離任,不再擔任維他奶公司的任何職位。官方給出的離職原因為個人職業發展。
  • Booking中國區馬佳:科技公司在數據保護上花費巨大
    【摘要】繽客(booking.com)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馬佳透露,由於沒有全球統一的數據保護規定,數據保護需要高昂成本,最大的投入在於研究並協調各國不同的數據保護規定所需的律師費,在很多科技公司,最大投資不在科技研發,而在數據保護所需的律師費,一些新興公司可能無力負擔高昂的律師費
  • 新秀麗:Tumi北美洲區總裁等多位高管離任
    Tumi(需求面積:40-80平方米)北美洲區總裁Robert W.Cooper先生、集團資訊科技總監Andrew DavidWells先生及全球電子商務總監Charles Lorber Colle先生已離任本集團。
  • 傳Airbnb中國區總裁彭韜已失控制權
    「目前幾乎中國區各項業務都是空降的中國區COO新加坡人蕭錦鴻(Kum Hong Siew)在負責。」一位愛彼迎員工向旅界透露。據接近愛彼迎中國的知情人士稱,愛彼迎中國區總裁彭韜正在遠離愛彼迎中國的權力核心,「不排除愛彼迎IPO後彭韜近期離職的可能性。
  • 全球最大旅遊在線平臺Booking中國區高層震蕩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因疫情而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Booking,再現中國區高層震蕩。3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Booking中國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Booking Holdings宣布集團旗下最大子品牌Booking.com繽客中國區總裁及全球副總裁馬佳已正式卸任。
  • 訂單不順、裁員不斷 腹背受敵Booking被迫做減法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Booking.com在國內預訂出現不順,實際上與該公司近年來在中國縮減業務和「水土不服」有著一定關係。今年以來,受到疫情衝擊,Booking.com更是一直在做「減法」,中國方面,其中國區總裁的離任,甚至讓其在華進退維谷。在國際方面,Booking.com還不斷縮減全球業務,裁員甚至關閉多個辦事處。
  • 訂單不順、裁員不斷,腹背受敵Booking被迫做減法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Booking.com在國內預訂出現不順,實際上與該公司近年來在中國縮減業務和「水土不服」有著一定關係。今年以來,受到疫情衝擊,Booking.com更是一直在做「減法」,中國方面,其中國區總裁的離任,甚至讓其在華進退維谷。在國際方面,Booking.com還不斷縮減全球業務,裁員甚至關閉多個辦事處。
  • 訂單不順裁員不斷 腹背受敵Booking被迫做減法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Booking.com在國內預訂出現不順,實際上與該公司近年來在中國縮減業務和「水土不服」有著一定關係。今年以來,受到疫情衝擊,Booking.com更是一直在做「減法」,中國方面,其中國區總裁的離任,甚至讓其在華進退維谷。在國際方面,Booking.com還不斷縮減全球業務,裁員甚至關閉多個辦事處。
  • 愛彼迎中國再陷宮鬥疑雲:傳中國區總裁彭韜已失辦公室控制權
    「目前幾乎中國區各項業務都是空降的中國區COO新加坡人蕭錦鴻(Kum Hong Siew)在負責。」一位愛彼迎員工向旅界透露。據接近愛彼迎中國的知情人士稱,愛彼迎中國區總裁彭韜正在遠離愛彼迎中國的權力核心,「不排除愛彼迎IPO後彭韜近期離職的可能性。
  • 諾華副總裁王煒出任艾爾建中國區總裁| 綠葉製藥收購拜耳Apleek...
    一周行業熱點 盡在醫趨勢的午間新聞 在空缺4月餘後,艾爾建中國終於迎來新任總裁——諾華製藥副總裁王煒。作為醫藥行業最年輕的總裁之一,39歲的王煒能否帶領艾爾健在巨變的中國市場下,持續蓬勃生長?有待時間交出答卷。
  • 離任大中華金融總裁職務?中煙新商盟證實楊大勇已入職
    據知情人士透露,楊大勇已於2019年入職中煙新商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長期在寧波江北區工作和生活,目前還不清楚楊大勇在中煙新商盟具體擔任何種職務,關於其已經離任大中華金融總裁職務的消息,記者多次致電楊大勇本人手機號進行求證,但其手機始終未有人接聽。
  • 正榮地產總裁離任 歐氏二代誰是繼任者?
    閩系房企正榮地產(6158.HK)上市後人事動蕩,總裁王本龍日前也宣告離職。值得一提的是,王本龍一年多前剛剛接替林朝陽成為正榮地產總裁。10月17日,正榮地產行政總裁王本龍因個人原因已向公司遞交辭呈。有消息稱,王本龍的下一站將會加盟溫州房企華鴻嘉信。
  • Gap公司任命前供應商主管擔任Old Navy總裁
    本周三,美國服裝公司Gap宣布任命前供應商主管Sonia Syngal擔任Old Navy總裁一職,這一人事變動讓不少業界人士替Gap公司擔憂。有業界人士表示,他們並不是否定Sonia Syngal的能力,他曾幫助Gap公司成功開拓國外市場和奧特萊斯業務,但Sonia Syngal是執行專家,目前公司處於困境,急需一位領導經驗豐富的人才,Sonia Syngal也許並不是該職位的最佳人選。
  • 民生證券完成67億資本運作遷至上海,總裁離任上市計劃曠日持久
    隨著股權的巨變,公司總裁離任,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的上市計劃何時能實現?《投資者網》蔡俊民生證券,脫胎換骨。8月31日,上海浦東,上海國資戰略入股民生證券 股份有限公司的籤約儀式在此舉行。地方政府領導、上交所總經理、泛海控股董事長等悉數到場揭牌。
  • 澳洲農場住宿公司和普芬比利蒸汽小火車委任中國市場代理
    近日,澳洲農場住宿公司 (Downunder Farmstays) 和普芬比利蒸汽小火車 (Puffing Billy Railway) 正式宣布委任亞澳營銷策劃 (Contineo Marketing Group) 為中國區市場代理,全權負責各自在中國地區的市場代理與營銷推廣工作,包括媒體公關服務以及社交媒體運營
  • 海福樂五金中國區總裁榮膺年度行業風雲人物獎
    烏維·史威爾憑藉其在中國市場上開拓進取的勇氣、幹練的職業領導者風範以及高瞻遠矚的企業家精神,為中國五金產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起到了模範指導作用,被業內人士評為「2012五金行業年度風雲人物」。 風雲人物:海福樂CEO-UWE SCHWIER  記風雲人物烏維·史威爾:  海福樂中國區總裁烏維·史威爾,一個土生土長的德國人,卻擁有24年的海外工作經驗。
  • 加速在華本土化,波音空客發力搶佔最大民航市場,這幾隻國內供應商...
    據媒體報導,11月6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的波音、空客兩場新聞發布會上,兩大巨頭都不約而同地提出擴大中國供應商規模的計劃。此外,兩大巨頭與中國本土航空企業的多項合作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中,本土化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