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鴻蒙之家,ID:hongmeng222】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2016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的宏偉目標。
而直到目前為止,除了部分成為房地產商炒作的對象外,大多數小鎮的建設和規劃仍徘徊不前。歸根結底,一是國家的高度重視反而讓地方政府放不開手腳,二是這東西以前沒搞過,真不知道從何下手。
不過今天,這樣的局面可能要被打破了。同樣被納入特色小鎮建設範疇的雄安新區近日發布了一份獨特的建設規劃。與當年規劃的深圳相比,雄安新區的構想更有中國特色,這裡不建商品房,住房以國家公租房為主。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雄安建設的8項決議:
01
1、定位科技創新之城:在雄安創辦科技企業,或者遷入的科技企業,會免稅3到5年。提供辦公室租房優惠減免等政策。(國家變成包租婆)。
2、稅收河北和北京分享。北京鼓勵北京的企業遷入。
3、拒絕一切汙染型企業遷入。甚至生產型企業也不準進入。
4、雄安將變成中國的矽谷。以高端科技產業為主。這也就是為什麼選擇內陸而不是沿海,因為科技企業只要有網際網路就能辦公。
5、雄安不設戶口,只有工作證。持有營業執照,勞動合同即可辦理。工作證設定積分制。
6、雄安沒有商品房,全部是國家提供的公租房。持有工作證或者營業執照,可以按家庭申請公租房,持有勞動合同可以按人申請宿舍。價格都非常便宜。
7、雄安職工退休後無法在這裡養老,國家會收回公租房。也能回老家或者在周邊養老。所以雄安周邊肯定會發展一批宜居的衛星城。周邊養老型房地產會更火爆。
8、北京會將國企事業單位總部等都遷過來,作為樣板示範。並且將除北大清華外很多大學遷過來。雄安出生的孩子沒有雄安戶口,但是持有雄安居住證可以享受雄安入學的便利,雄安將有自己的一套高考標準。
02
中央本意,無非就是給企業減負,讓企業在沒有房租地價的負擔下快速發展。
雄安將是中國唯一一個不靠房地產為支柱的城市。非常適合北漂,國家是你的房東,養老還是要回老家,所以二三線城市房價會漲一漲。
但是。國家會在子女的教育上給優惠政策,比如無需戶口即可入學,讓你們沒有後顧之憂。未來北京天津雄安所包圍的廊坊市保定市,將是養老地產最火熱的地方(多年落後的保定也迎來了歷史契機)。
但是,不管如何,雄安模式一旦成功,壓在中國人尤其是北漂一族,身上的大山頓時移除,與之相關的婚姻,房價,子女教育問題,都變得輕鬆可解。
摩根史坦利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伴隨雄安新區人口的增加,全國投資增速有望獲得提振。
報告預計未來10到20年間,雄安新區人口將達到340萬至670萬,總投資可達到1.2萬億至2.4萬億元,每年將推動中國投資增速0.15至0.63個百分點。
大摩認為,不同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雄安新區的主要職能是安置人口,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減少北京當前面臨的交通堵塞,汙染和人口過於稠密的壓力。
報告表示,為了預估建成雄安新區需要多少投資,大摩做出假設,預計北京地區需要搬遷約452萬人口至雄安新區。
未來15年裡,雄安新區的移民計劃能夠完成80%,也就是大約362萬人會從北京遷移至雄安。除了這一外部效應,雄安新區的快速發展將令該地區每年人口增長1.5%,大約為北京年度人口增長率(3%)的一半。
03
這意味著在15年內,雄安的人口規模將達到540萬,整體投資將達到2萬億元。
雄安新區的人口密度則將達到2720人/平方公裡,仍低於上海浦東(3831人/平方公裡)和深圳特區(5698人/平方公裡)。這將提振中國投資增速至0.3%,提振GDP增速至0.13-0.19%。
大摩稱,在樂觀的預估下,中國政府可能將在十年內完成非首都職能的人口搬遷(452萬人),而雄安新區的內部人口增速則會達到3%。這種情況下,對雄安的總投資規模將達到2.4萬億人民幣,意味著每年提振國內投資增速0.6%,提振GDP增速0.26-0.39%。
如果按照保守情形來估計,也就是未來20年僅有目標人口規模(452萬)的一半遷移至雄安新區,且沒有增加任何其他人口,那麼對雄安新區的總投資將降為1.2萬億元,每年對國內投資增速的貢獻為0.15%,對GDP增速的貢獻為0.06-0.08%。
04
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裡,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裡,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裡。
雄安2.0三大猜想
雄安1.0」已顯現——建設雄安:
拆遷安置、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投資、遷入事業單位央企學校等。
「雄安2.0」會是什麼樣?
我們猜測雄安2.0可能分三個方面:緩解房地產對實體經濟的擠出、改變戶籍制度對人力資本的扭曲配置、減輕企業稅負壓力。
現在看來,雄安新區可能會跨越土地財政的發展階段,成為房地產政策特區。
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的訪談和4月6日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來看,雄安新區將啟用新的房地產試行方案,新城將不允許配建商品房,試行以公租房、廉租房為主的建設模式,沒有固定住宅用地。
05
原住民將經由政府回收,改建,疏散至其他區域,新區內完全杜絕固定居住用地批建。持有工作證或者營業執照可以按家庭申請公租房,持有勞動合同可以按人申請宿舍。
雄安新區的最新動態「房屋停建、停售、搞限購」已經露出了新加坡模式的端倪。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特點是:政府是保障性住房供給的主體,是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者組織者和管理者,通過充分調動各種資源,有效地解決了大部分公民的住房問題。
如果仿照新加坡模式,雄安新區的房地產規劃可能是首先組建一個獨立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與運營專門機構,由該機構代表政府建設公租房,不僅負責雄安地區住房的總體規劃、設計和建造,還要成為最大的房地產經營管理者。
同時,對於新區原住房,經由政府回收改建進入公租房市場,沒有商品房市場。
戶籍制度學美國——居住公民
戶口的本質是對城市資源的優先使用權,城市資源競爭越激烈的地區戶口越值錢。大城市戶籍的有限供應使得人力資本配置到低效率但有戶籍的部門中去,造成人力資本的扭曲配置,限制了人力資本的自由流動。
06
美國的戶口是社會保障號(Social Security Number),這是美國公民的唯一標記。
美國的戶籍制度使美國公民享有充分的遷移和遷居的自由,公民居住在哪個州,即自動成為該州合法公民(在獲得美國國籍的前提下),可以稱為「居住公民」。
該政策基本上遵循市場規律,實現了市場規律對勞動力資源的安排和配置。
改變戶口對人力資本的扭曲配置,核心是增加城市資源供給,降低城市資源分配的不平衡程度。從雄安的城市資源投入看,我們猜測雄安可能不需要新設戶口,而是用居住證的方式市場化配置人力資源。
稅收學滬深——免補結合
深圳和浦東的發展,離不開建立初期的稅收優惠政策為日後發展做大了稅基。雄安新區如要跨過土地財政,給企業減負,前期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可能會更大。
首先是在稅收分享上鼓勵遷入。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稅收收入分享辦法》,企業遷移並達產後遷出地區仍能分享稅收一段時間,有利於非首都功能產業加快向河北省轉移。
其次是對科技企業和中小創的稅收優惠。雄安的未來規劃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從目前的一些文件來看,對科技企業會有企業所得稅免除和租房優惠減免等政策。對於其他企業,會借鑑上海自貿區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降低企業所得稅率。對中小企業、初創企業會加大補貼。
07
31家央企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4月1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據初步統計,截至4月9日下午,8天之內,已有中核集團、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國電科、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南方電網、中國大唐、中國華電、中國國電、中國三峽集團、神華集團、
中國聯通、中國電子、國機集團、中鋁公司、東航、中國建築、國投公司、中國節能、中糧集團、招商局、中國五礦(中冶)、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新興際華、中國能建、中國廣核集團等31家央企集體發聲「雄安新區建設不缺席,與發展政策同頻共振」。
附錄:央企最新最全名單
一、實業類中央企業
主要是96家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也就是一般意義上大家所指的中央企業。
表1 國資委央企名單(97家)
其中,前49家中央企業的董事長、黨委(黨組)書記、總經理的人選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決定,這與一般副部長級幹部的任免權限相同,因此被認為相當於副部級幹部。
所以,前49戶在媒體報導中被稱為中管企業,但是在中央發文中,一般稱為部分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08
但由於其任職年齡可以到63歲,又與一般副部級幹部略有區別,僅僅比正部級65歲任職年齡差2歲。
49戶的副職領導,以及非49戶的正職、副職領導均由國資委黨委研究決定,前者歸口在國資委企幹一局,後者歸口在企幹二局。
非49戶央企的法定代表人(多數是董事長)須報國務院黨組任前備案同意。
一般認為,49戶副職出任非49戶正職可以理解為提拔。比如當年神華副總經理王安轉任非中煤總經理,中石化副總經理許開程任南光集團董事長,中船工業總會計師周明春任中國航油董事長等等。
兩類副職之間,一般也是49戶副職高於非49副職。
二、金融類中央企業
主要為由財政部(或委託匯金公司)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金融、保險、證券類企業,計27戶。
表2 中管金融企業(27名)
其中,前15戶企業正職、副職中央管理。其中,中投公司所屬的中央匯金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則由國務院任命,對國務院負責。
09
後12戶企業正副職由國務院對口的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等事業單位黨委管理。
三、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業
主要為5戶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
表3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業(5名)
前4戶正職、副職均由中組部任命,最後一戶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正職、副職由文化部黨組任命。其中,曾任鐵道部長的鐵總公司董事長盛光祖的級別明確為正部級。
央企級別怎麼看?
由於央企的行政級別並不明確,所以看文件、人才錄用、幹部交流任職等政治方面的待遇,可以作為央企級別的一個參照物。
一、看文件待遇
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上,49+15+4戶央企可以享受單獨行文。
二、人才錄用、調幹政策
128戶企業均在在人社部單列,人社部賦予其在人才錄用、調乾等方面的獨立權限。特別是在調幹和人才引進上,使得中央企業具有部委一般的獨立權限。
比如在調幹和落戶上,人社部「綠色通道」的範圍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企業總部職能部門正副職以上領導人員、中央企業所屬二級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實際上給其中層為局級領導才有的待遇。也就是說,這類人調進北京後,可直接落戶;
計劃內選調人員的範圍是「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應選調擔任副處級以上行政職務人員.....中央企業總部職能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中央企業所屬二級單位中層以上….」實際上又為其總部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賦予了處級待遇。
10
三、幹部交流任職
張慶偉、袁家軍、譚作鈞、馬興瑞、張國清……現今政壇,不少令人矚目的明星皆由央企出身。
2009年12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第四十九條明確:完善中央企業領導人員交流制度。對需要重點培養和因工作需要、按照規定需要迴避以及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應當予以交流。交流可以在企業之間、行業之間、企業與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群眾團體之間進行。
2014年1月,新一屆領導人上臺後,修訂了《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首次提出「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原則」,並位居「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之前,可見中央拓寬用人視野的決心和力度。
49+19戶正職與黨政系列副部長級交流互動頻頻,例子很多。甚至有的是與正部長級相互交流,比如正部級別的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玉普出任中石化董事長。
對於其他央企負責人,我們主要看國資委監管企業的運作。一是國資委正廳局長去非49戶任正職包括國資委副秘書長郭建新任國藥集團董事長,這是少數。二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正廳長去49戶任副職,這是多數。
11
三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廳局長去非49戶任副職,比如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作為中管正廳,國資委巡視辦原主任李春德,先後到非49戶中國鐵建任紀委書記,副職,這是少數;四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副廳局長去非49戶任副職,這是多數。
此外,當年還出現過正部長級幹部包敘定到非49戶的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任總經理、黨組書記,這更是少數。
由此可見,非49戶央企負責人政治上應該是略高於廳局長的。因為若是相同級別,應該雙向交流。但國資委成立以來,從未出現央企負責人轉任廳局長的例子,倒是有央企中層去作廳局長的。
49戶央企中,不少家的內部設置行政色彩還是體現得比較明顯的。比如二級部門為部,三級部門為處、室。負責綜合事務的機構一般名為辦公廳。按照內部人士的說法,二級部門負責人和二級公司主要負責人均為廳局級。
其中,軍工央企較為特殊。軍工央企多採取了俗稱「上下一邊粗」的級別設置,即集團副總和集團職能部門、二級院、三級所的主要負責人均為正廳局級。當然,級別的相同並不會影響實際上的管理權限。
結後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指導會議上,國家再度重申將大力扶持特色小鎮建設,可以預見。在未來以雙循環為基調、內循環為主線的經濟建設中,特色小鎮的工作推進勢必邁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