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標題: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中國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 | 西雙版納傣族「竜林」 (II)日前,綠會國際部向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平臺(IPBES)提交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保護「竜林」的故事。IPBES是一個獨立的政府間機構,由136個會員國和締約方組成,負責向決策者持續更新生物多樣性、人類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權威知識。綠會「走出去」辦公室為推動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積極參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竜林」是由傣族宗教信仰和鄉規民約保護下的一個小型自然保護區。竜山中良好的原生植被、生態系統是大型物種基因庫,十分寶貴的資源。如今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竜林」數量已從1958年以前的1000多處減少至約200多處(估計數字),其面積也急劇縮小,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亟待保護。 傣族保護「竜林」的故事,是中國的好故事、中國的好聲音,是我國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經典案例。
圖: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竜林」。攝/段其武
案例二: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竜林」「竜山」所在的區域包括勐臘縣勐侖鎮附近的傣族村落,竜山村民一直堅守:「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這種森林生態觀早已融入到傣族的衣食住行、生產活動、醫藥衛生、文學藝術和宗教信仰等諸多方面的獨特傳統文化中。保護竜山就是不允許人進去砍伐,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此外,傣族是一個跨境而居的民族,在寮國稱為「佬族」、在泰國稱為「泰族」和在緬甸稱為「撣族」等,因而,「竜林」的保護與修復還具有重要的國際意義。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竜林」:在雲南西雙版納,「竜林」主要分布於海拔高度600-900m的埧區及其周邊低丘地帶。那裡受季風的影響較強,乾濕分明。所分布的熱帶森林的上層樹種在乾季時具有較明顯的落葉期,因而被稱為「熱帶季風雨林」。而現在的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被保護的主要是熱帶雨林和熱帶季節雨林。分布在「竜林」的熱帶季風雨林在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幾乎沒有分布。所以,保護了「竜林」就保護了該地區的一個重要森林植被類型,也保護了這類森林中的五六百種高等植物(約佔西雙版納本土植物種類的15%)和種類較多的動物和微生物。在植物中有10多種,在動物中有40多種,它們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瀕危種類。此外,雖然單個「竜林」的面積只有1.0 hm-20hm不等,但它們星羅棋布,成為被城鄉、農林用地等隔離的7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物種及其基因交流的重要「踏步石」與「廊道」。因而,「竜林」的保護,在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雲南的「皇冠」西雙版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上,具有重要意義。
成功因素一:強烈的文化和傳統價值觀西雙版納曼遠村有600多年的歷史,位於西雙版納熱帶森林地區,是一個傣族村寨,2017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村裡至今還保留著過「撣竜節」的傳統。每到撣竜節,家家戶戶都宰殺老母雞去祭壇進行祭祀祈禱。祭壇旁邊設有迷魂陣,村裡的長輩用這個告訴孩子:從今天開始,神仙就在大山裡布下了這樣的迷魂陣,任何人一旦進山,就會迷失在裡面永遠無法回家。事實上,從這一天開始,村裡就「封山」了,任何人不允許踏進大山一步。這種古老的儀式和神秘的故事,就是這個村莊保護大自然的最傳統方法。
在傣族傳統社會,「竜林」中一切動植物、土地、水源等均神聖不可侵犯,大片森林被當地原住民當作神林來保護,嚴禁砍伐、採集、狩獵和開墾等,林中枯枝落葉也讓其自然消解。而附近村寨以及其它民族決不可進入「竜林」進行狩獵與採挖活動。所以在歷史上,「竜林」是由傣族宗教信仰和鄉規民約保護下的一個個小型自然保護區。竜山中良好的原生植被、生態系統是大型物種基因庫,十分寶貴的資源。如今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竜林」數量已從1958年以前的1000多處減少至約200多處(估計數字),其面積也急劇縮小,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亟待保護。
成功因素二:來自綠會的支持◆ 基於傳統文化與信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綠會的重要工作領域之一。民族特色豐富的事物會具有世界性的卓越意義,綠會十分重視基於傳統文化與信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而「竜林」是傣文化的根、傣民族之魂,這成為「竜林」保護、修復的最重要的群眾基礎。
◆ 成立「中華竜山保護地·西雙版納」。
歷史文化和特殊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止是對物種的在地和遷地保護,同時還包含對各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推動可持續發展。公益活動圍繞遷地、在地、民族文化三個保護方面,努力達成「小小的追求」,追求綠水青山,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追求生態文明。
基於這一理念,2016年12月22日,在收到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許再富研究員關於申報建設「中華竜山保護地」資料後,綠會迅速按照流程進行審核,確定設立「中華竜山保護地·西雙版納」。「中華竜山保護地·西雙版納」主任段其武,是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科技人員,主要從事民族植物學研究和科普場館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中華竜山保護地·西雙版納」致力於推動「竜林」保護和修復,進行科普和文化宣傳,落實保護工作。
整理/盧蕾 審/綠會走出去辦公室 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