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中國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2020-12-23 澎湃新聞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中國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 | 「竜林」

2020-07-10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標題: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中國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 | 西雙版納傣族「竜林」 (II)

日前,綠會國際部向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平臺(IPBES)提交雲南西雙版納傣族保護「竜林」的故事。IPBES是一個獨立的政府間機構,由136個會員國和締約方組成,負責向決策者持續更新生物多樣性、人類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最權威知識。綠會「走出去」辦公室為推動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積極參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竜林」是由傣族宗教信仰和鄉規民約保護下的一個小型自然保護區。竜山中良好的原生植被、生態系統是大型物種基因庫,十分寶貴的資源。如今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竜林」數量已從1958年以前的1000多處減少至約200多處(估計數字),其面積也急劇縮小,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亟待保護。 傣族保護「竜林」的故事,是中國的好故事、中國的好聲音,是我國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經典案例。

 

圖: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竜林」。攝/段其武

案例二: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竜林」

 「竜山」所在的區域包括勐臘縣勐侖鎮附近的傣族村落,竜山村民一直堅守:「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這種森林生態觀早已融入到傣族的衣食住行、生產活動、醫藥衛生、文學藝術和宗教信仰等諸多方面的獨特傳統文化中。保護竜山就是不允許人進去砍伐,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此外,傣族是一個跨境而居的民族,在寮國稱為「佬族」、在泰國稱為「泰族」和在緬甸稱為「撣族」等,因而,「竜林」的保護與修復還具有重要的國際意義。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竜林」:

在雲南西雙版納,「竜林」主要分布於海拔高度600-900m的埧區及其周邊低丘地帶。那裡受季風的影響較強,乾濕分明。所分布的熱帶森林的上層樹種在乾季時具有較明顯的落葉期,因而被稱為「熱帶季風雨林」。而現在的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被保護的主要是熱帶雨林和熱帶季節雨林。分布在「竜林」的熱帶季風雨林在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幾乎沒有分布。所以,保護了「竜林」就保護了該地區的一個重要森林植被類型,也保護了這類森林中的五六百種高等植物(約佔西雙版納本土植物種類的15%)和種類較多的動物和微生物。在植物中有10多種,在動物中有40多種,它們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瀕危種類。此外,雖然單個「竜林」的面積只有1.0 hm-20hm不等,但它們星羅棋布,成為被城鄉、農林用地等隔離的7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物種及其基因交流的重要「踏步石」與「廊道」。因而,「竜林」的保護,在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雲南的「皇冠」西雙版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上,具有重要意義。

成功因素一:強烈的文化和傳統價值觀

西雙版納曼遠村有600多年的歷史,位於西雙版納熱帶森林地區,是一個傣族村寨,2017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村裡至今還保留著過「撣竜節」的傳統。每到撣竜節,家家戶戶都宰殺老母雞去祭壇進行祭祀祈禱。祭壇旁邊設有迷魂陣,村裡的長輩用這個告訴孩子:從今天開始,神仙就在大山裡布下了這樣的迷魂陣,任何人一旦進山,就會迷失在裡面永遠無法回家。事實上,從這一天開始,村裡就「封山」了,任何人不允許踏進大山一步。這種古老的儀式和神秘的故事,就是這個村莊保護大自然的最傳統方法。

在傣族傳統社會,「竜林」中一切動植物、土地、水源等均神聖不可侵犯,大片森林被當地原住民當作神林來保護,嚴禁砍伐、採集、狩獵和開墾等,林中枯枝落葉也讓其自然消解。而附近村寨以及其它民族決不可進入「竜林」進行狩獵與採挖活動。所以在歷史上,「竜林」是由傣族宗教信仰和鄉規民約保護下的一個個小型自然保護區。竜山中良好的原生植被、生態系統是大型物種基因庫,十分寶貴的資源。如今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竜林」數量已從1958年以前的1000多處減少至約200多處(估計數字),其面積也急劇縮小,面臨著嚴重的威脅,亟待保護。

成功因素二:來自綠會的支持

◆ 基於傳統文化與信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綠會的重要工作領域之一。民族特色豐富的事物會具有世界性的卓越意義,綠會十分重視基於傳統文化與信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而「竜林」是傣文化的根、傣民族之魂,這成為「竜林」保護、修復的最重要的群眾基礎。

◆ 成立「中華竜山保護地·西雙版納」。

歷史文化和特殊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止是對物種的在地和遷地保護,同時還包含對各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推動可持續發展。公益活動圍繞遷地、在地、民族文化三個保護方面,努力達成「小小的追求」,追求綠水青山,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追求生態文明。

基於這一理念,2016年12月22日,在收到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許再富研究員關於申報建設「中華竜山保護地」資料後,綠會迅速按照流程進行審核,確定設立「中華竜山保護地·西雙版納」。「中華竜山保護地·西雙版納」主任段其武,是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科技人員,主要從事民族植物學研究和科普場館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中華竜山保護地·西雙版納」致力於推動「竜林」保護和修復,進行科普和文化宣傳,落實保護工作。

整理/盧蕾 審/綠會走出去辦公室 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阿朵故烈與長臂猿的對話:土著民族和地方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
    日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作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觀察員,收到了《公約》締約方通知,該通知邀請各締約方通過填寫問卷調查,反饋在《公約》履約過程中與土著和地方社區的工作經驗,以便更好理解土著和地方社區,包括農村地區。
  • 國際鳥盟理事會主席迪亞斯到訪綠會,共商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
    Dias)和國際鳥盟亞洲區負責人Vinayagan Dharmarajah先生到訪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與周晉峰秘書長探討鳥類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圖:在周晉峰介紹了綠會志願者們為保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後,Dias博士和Vina先生對中國綠髮會志願者工作體系表示高度讚賞,他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中國故事和經驗,鼓勵綠會整理並與國際分享。
  • 世界土著人民國際日:綠會邀您共同關注新冠疫情之下的土著群體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8月9日是世界土著人民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World’s Indigenous Peoples),這一天也是1982年聯合國工作小組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小組委員會土著居民問題工作組第一次召開會議。
  • 綠會Sophia與臺灣荒野保護協會交流荒野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日前,綠會代表參觀臺灣博物館時,無意間在館內看到了荒野快報,了解到荒野保護協會的相關工作,就馬上聯繫去拜訪。綠會代表在臺灣拜訪 荒野保護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接待了綠會代表Sophia,並介紹了他們正在開展的一些工作。據介紹,荒野保護協會已經成立21年,在社區倡導和公眾動員這方面做的非常好。
  • 綠會BASE秘書長薩拉·普拉圖應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國際會議...
    綠會BASE秘書長薩拉·普拉圖應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國際會議發表演講 2020-12-13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合國CBD邀中國綠髮會回顧2019,展望2020|生物多樣性超級年
    就在2019年的書頁即將合上之際,聯合國環境框架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致信中國綠髮會,與綠會分享了2019年幾個重點的「瞬間」,以此回味和檢視全球圍繞生物多樣性領域所經歷的無法磨滅的記憶。綠會不禁發現,已經將其中有的片段留作珍藏,記載了下來。並且,CBD與綠會一起對2020年做了重點的展望。
  • 《螢火蟲之戀》開機,綠會聯合出品:守護生物多樣性
    我很榮幸代表中國綠髮會周晉峰秘書長祝賀《螢火蟲之戀》大電影正式開機,並藉此機會向大家分享我們的故事。就在前不久,有綠會志願者向我們反映,說山西臨汾當地的海洋樂園在辦螢火蟲展。志願者和我們都很吃驚,一開始還不太敢相信,畢竟這幾年環保人士已經反覆多次地公開要求取締各種形式的螢火蟲展覽了,沒想到其相關機構依然來到臨汾海洋樂園舉辦這樣的展覽。
  • 《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正式發布,綠會國際部成功阻止丹頂鶴降級
    12月15日,中國綠髮會國際部工作人員收到來自國際鳥盟的最新通知,《2020年鳥類紅色名錄》現已公布。「如您所見,我們已經更新了《鳥類紅色名錄》,其中包括對許多鳥類評估的更改。最新的評估和物種概況已經在國際鳥盟數據區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網站上公布。」來自國際鳥盟的信息告知綠會工作人員。「除了《鳥類紅色名錄》的更新外,我們還發布了最新版本的《鳥類生物分類清單》,並提供下載。該清單在更新後包含了亞種和生物分類注釋,以及所有公認物種的2020紅色名錄狀態。
  • 央視專訪:周晉峰談自然灘涂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編者按:5月24日,央視記者就天津八卦灘採挖事件對綠會秘書長周晉峰進行了專訪。他表示,自然灘涂是「生命的產房」,對維持生物多樣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樣性的消失終將會導致所有生命的滅絕。
  • CITES公布常設委員會閉會期間工作組成員名單,綠會3個工作組在列
    12月22日,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又稱為華盛頓公約)公布了其常設委員會閉會期間工作組成員名單。該公約向締約方發布的第2020/081號通知長達18頁,列出了各個工作組的詳情、任務,以及締約方和觀察員構成。
  • 綠會融媒攜手塗們、邢佳棟、王學兵啟動522生物多樣性月
    綠會融媒攜手塗們、邢佳棟、王學兵啟動522生物多樣性月 2020-05-12 0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更新至231個,綠會擬推薦中國保護地和星空...
    《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更新至231個,綠會擬推薦中國保護地和星空保護最佳實踐 2020-09-0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阻止破壞自然的目標|綠會國際部關注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十年之後,當2010年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關於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生態系統的所有目標都未能實現,「人類正處在十字路口」。根據聯合國一份關於自然狀況的令人震驚的新報告,在過去這十年裡,世界未能實現阻止破壞野生動植物和維持生命的生態系統的目標。
  • 綠會致函建議廣西林業加強邊境野生動物保護普法教育和科普宣傳...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針對近日誌願者來信反映廣西中越邊境線瀕危物種保護的工作建議後,綠會正式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發出公函,並抄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函件內容公開如下:近日,綠會收到志願者來信,講述了其家鄉廣西中越邊境線仍有走私
  • 非洲加納環保組織來函向綠會取經:如何通過志願者體系打擊野生動物...
    關於這一點,我很期待您能向我們介紹經驗,讓我們學習你們的經驗,來採用該志願者工作系統,並使其適應加納的當地情況。我認為這有助於我們打擊非法貿易,因為它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的問題。我們希望看到這將開啟未來更大的合作。」據悉,該組織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倡導者註冊在加納共和國的內政部RGD註冊的一個國家非政府組織。
  • 中非共和國成為CMS第131名締約方 | 綠會國際部分享
    中非共和國成為CMS第131名締約方 | 綠會國際部分享 2020-09-1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採礦與自然保護怎樣得兼?瑞典礦業和礦產部門發布生物多樣性路線圖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全球環境治理# #礦山修復# 【綠會融媒訊】瑞典礦業礦產部門在11月上旬發布了一份生物多樣性路線圖。近日,中國綠髮會國際部收到來自Svemin的消息,宣布了這樣一份特別的報告。
  • 徐懷亮:鳥在雅安自在啼,2020中國鳥類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綠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前言:6月17日,由中國綠髮會主辦的第二屆「艾雅康世界愛鳥節」在四川雅安順利舉辦,活動的鳥類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高峰論壇環節,邀請到的四川農業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徐懷亮就「2020中國鳥類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這一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 再提「南苑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化方案」 | 望有關部門認真...
    再提「南苑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化方案」 | 望有關部門認真考量綠會研究室建議並採納 2020-08-18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