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外景。侯博文 攝
蜚聲世界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扎設計、館藏中西古今大家作品、國內第一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匯聚了眾多亮點的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11月21日將正式開館。20日,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暨東錢湖教育論壇美育圓桌會議新聞發布會在東錢湖舉行。
發布會上,東錢湖教育論壇聯合主席、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許江,華茂集團總裁徐立勳,分別就博物館相關情況、藝術教育與博物館、美育圓桌會議情況進行介紹。
華茂集團總裁徐立勳。
開館可以看什麼?
藝術大咖的近百件珍品給你看
開館以後,市民可以看到什麼樣的展覽?
開館展陳將是一次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歷程的回望,重點呈現館藏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先驅作品近百件,包括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奠基人、中央美術學院創始院長徐悲鴻,副院長羅工柳;中國美術學院創始院長林風眠,歷任院長潘天壽、劉開渠;南京藝術學院創始院長劉海粟;上海音樂學院創始院長賀綠汀;以及藝術教育家關良、李叔同、黃賓虹、胡善餘、沙孟海、李震堅、方增先、周昌谷、宋忠元、吳永良、童中燾、朱關田、王冬齡、祝遂之等大咖之作。
展陳還選取國內藝術教育領域三位大師的教育與創作生涯作為個案研究。分別是:以新中國雕塑教育的奠基人、中國美術館前館長劉開渠的代表作品和藝術教育生涯為主要內容的「雕塑廳」;以傑出的人民音樂家、教育家、理論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的藝術教育思想為主要內容的「音樂廳」;以新中國油畫教育奠基人、中央美院副院長羅工柳「激情燃燒的人生」及其教育思想為主要內容的「油畫廳」。 羅工柳、劉開渠、賀綠汀不僅是近現代中國藝術教育所結出的碩果,他們本身也是藝術教育的踐行者。
博物館還將通過科技融合教育、賦能教學,從而「預演」藝術教育的未來生活實景。比如,在博物館的互動體驗廳,觀眾可通過多媒體互動「黑科技」,完成DIY雕塑、3D列印、名畫臨摹、指揮音樂「舞動」等趣味項目,從而提升觀眾發現美、創造美、鑑賞美的能力。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許江。
背後的故事
三位老人的精神令人感動
為什麼要建教育藝術博物館?
徐立勳介紹,一開始的初衷其實是想建民族文化博物館,體現中國各民族團結,但是後來隨著和教育界、藝術界、文化界大咖們進行對話以後,覺得當前中國普通老百姓對美育的欣賞、理解,和中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經濟體量不匹配。由此,萌生了要建一個教育藝術博物館的想法。「無論是東錢湖教育論壇,還是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父親徐萬茂都是築夢人,而我是逐夢人。」
博物館的設計先後經歷好幾位建築師,但總覺得不是最適合,直到遇見葡萄牙「國寶」、普利茲克獎獲得者西扎先生。徐萬茂專程去葡萄牙與西扎交流自己的想法,最終打動了這位大師。於是,最終呈現出來的建築,被許江先生形容為「像一個巨大的墨點,從湖裡過來,消融在山水中,有特殊的詩意」。
博物館的建成,背後有三位老人的精神令人敬佩。今年75歲的徐萬茂,因為抱著想為教育事業持續發展做幾件事的初心,築了這個18年的教育夢,有了上個月舉行的首屆東錢湖教育論壇,和即將開館的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今年91歲高齡的全山石,在博物館的建造過程中也傾注了很多心血。作為全山石學生的學生,許江說「一個90多歲的老人,還在用自己所有的心力想著中國的藝術教育,為大家的心靈提升而奔走,我每次都自愧不如,很感動」。設計者西扎,今年87歲,許江曾經到波爾圖去看望西扎,到了他設計的波爾圖建築學院,許江問西扎,「什麼東西最深地影響了你的建築」?西扎緩緩抬起頭,望著陡峭的河谷,告訴許江「是山川和歷史」。
東錢湖教育論壇聯合主席、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
美育圓桌會議
聚焦學校和社會的美育教育
「藝術是什麼?藝術是人類特殊的一種感受方式。什麼東西好,什麼東西不好,在這裡,它不是拎著你的耳朵告訴你,它是靠可感知的藝術品本身感動你。看到這些畫,看到這些雕塑,你的眼睛亮了,心靈打開了,這就是藝術的價值。這種價值觀的傳播、教育,最主要的陣地不在學校,而在這一類的社會博物館。讓我們的孩子從小能夠看到這些藝術真品,看到最好的東西,他的心靈就種下藝術的種子,這在藝術教育上是非常重要的。」
新聞發布會現場,許江先生充滿激情地暢談他對博物館和美育關係的理解。「在中國的學科門類中,原來藝術是歸在文學下面的,就在前幾年新增了一個學科門類,藝術學。這個變化說明我們國家和時代對於藝術高度的重視。為什麼在德智體後面要加上一個美?因為這個美是我們民族很驕傲的東西,美的傳播、薰陶非常重要。」
關於美育,龍永圖先生在發布會上介紹21日下午即將舉行的東錢湖教育論壇美育圓桌會議。在10月份舉行的首屆東錢湖教育論壇上,龍永圖就強調了論壇聚焦「德智體美勞,一個不能少」,當時,論壇舉辦體育分論壇,這回,借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之際,又推出美育圓桌會議,屆時,國內藝術教育領域的大咖學者將共同探討美育教育。「德智體美勞,我們重點關注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幾個短板,希望通過分論壇和圓桌會議的探討,為體育和美育教育的發展貢獻論壇的作用。」
記者 王偉 通訊員 李佳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