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局思維促全域旅遊 以全域旅遊塑山水名城——看全域旅遊的...

2020-12-13 九江新聞網

九江新聞網訊(沈玉婷)城即景、景即城、景城一體。初秋時節的江西武寧縣城,山如黛、水如煙、樹成蔭、花爛漫,一座城就是一個景區。

近年來,武寧縣依託豐富的山水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以全局思維深化「六條風景線」建設。景區景點「串珠成鏈」、環境建設「多維發力」、旅遊產業「跨界融合」……山水武寧營造了「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遊」的大旅遊環境,構建了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全域旅遊新格局,在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全縣旅遊接待總人數達802.9萬人次,同比增長20.1%;旅遊綜合收入達66.7億元,同比增長24.8%。

景區景點「串珠成鏈」 煥發旅遊「乘數效應」

武寧,一座人在畫中的城市。

清晨,縣城濱湖兩岸綠樹蔥蔥,花鳥成群,人們悠然自得。傍晚,徜徉於山水廣場,湖面微波粼粼,水天一色,別有一番風情。

「我們生活在大都市裡,壓力比較大。武寧的山好、水好、生態好,到這裡來度個假,感到十分舒心。」遊客杜羅建說。

近年來,武寧以「山嶽武寧、水上武寧、夜色武寧、鄉村武寧、康養武寧、空中武寧」六條風景線為主軸,打造了一大批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武寧之窗、西海明珠、朝陽湖公園等亮點工程先後建成;茶場、棉花山、北灣半島等鄉村旅遊線路不斷成熟;千年紅豆杉、月坑口、冷水窟等8個景點建設正在「掃尾」……

「串珠成鏈」,抱團發展。六條風景線不僅將武寧一顆顆散落的「珍珠」串在了一起,也讓武寧在全域旅遊發展中搶佔先機,煥發了旅遊的「乘數效應」。

按照全域旅遊理念,武寧大力推進「幕阜風情」和「九嶺風光」兩條景觀廊道建設,投入約2億元打造「武寧之窗」城市門戶風光帶,建設了四大功能分區和八處景點,通過16公裡生態慢行綠道串聯成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運動等於一體的城市環湖健康生活圈。

同時,武寧堅持把城鎮當景區打造、把鄉村當景點打造,引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用旅遊理念來規劃建設美麗鄉村,把旅遊元素全面融入農業發展,努力實現「建成一個新村點,就成為一個景點」的目標。如今,整潔舒適、配套完備的鄉村,正成為市民休閒康養旅遊目的地。

隨著鄉村旅遊市場的不斷發展升級,武寧民宿經濟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近年來,武寧先後開發了高山避暑型、濱湖度假型、鄉愁記憶型等多款民宿品牌。截至目前,全縣打造了精品民宿30餘家,2019年營業額達8000萬元,帶動一批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全域旅遊效益不斷顯現,正成為推進全縣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2019年,武寧新增國家3A級旅遊景區2個、省3A級鄉村旅遊點2個、省鄉村旅遊重點發展村1個,先後榮獲「中國最美縣域」「江西省旅遊產業發展先進縣」「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十佳縣」等稱號。

「大山大水孕育了武寧,好山好水造就了武寧。」武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廣松表示,發展全域旅遊關鍵在項目,一個個景區項目既是城市景觀,又與民生息息相關,在城市變美的同時,群眾收穫的是滿滿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環境建設「多維發力」 提升景區「顏值氣質」

武寧,每個景區都有「顏值氣質」。

「一進入景區,你就能感受到變化,道路兩旁栽種了花木,布置了一些景觀小品,不僅提升了景區『顏值』,也提升了遊客體驗感。」經常來武寧遊玩的遊客江娟娟說起長水景區的新變化,豎起了大拇指。今年以來,長水景區圍繞4A級標準進行改造提升,改造的內容包括旅遊交通、沿線景觀、特色文化、綜合服務等多個方面。

武寧的氣質,不僅得益於自然之美,更得益於縣委、縣政府的科學規劃。近年來,武寧「全域共建」「全業共融」「全民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路徑日漸清晰。為全面助力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武寧以提升薄弱環節為重點,集中開展精品項目打造工程,並推進景區沿線環境提升工作。陽光照耀29度假區、魯溪洞、神霧山等各大景區沿線,均嚴格落實了長效管理養護機制,景區沿線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此外,武寧開展了以潔化綠化美化、汙水垃圾處理提升等為主要內容的全域環境整治。其中,主要景區、旅遊廊道沿線、旅遊村鎮周邊實現「潔化綠化美化」,鄉村民宿、農家樂等旅遊經營戶全面實現「改廚、改廁、改客房、整理院落」,旅遊景區、村鎮實現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實現雨汙分流。

在遊覽服務上,細心的遊客會發現,武寧不少景區新增了全域旅遊全景圖、導覽圖等標識標牌。景區廁所也進行了高標準改造升級,並實行了編號掛牌規範化管理,既方便了遊客,又提升了武寧城市形象。

在配套設施上,西海燕碼頭、濱水廣場、飛樂航空營地等均設置了自行車租賃點,遊客可租賃自行車遊覽景區,體驗小城慢生活。

在信息化建設上,武寧全域旅遊集散中心、西海灣景區智能檢票系統投入運行。

在人才培育上,邀請專家對90名持證導遊、200多名景區酒店工作人員及民宿農家樂從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新招錄景區導遊67名,旅遊人才支撐力度不斷提升。

「精細化服務,是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一環。」武寧縣委書記杜少華表示,以發展優質旅遊為目標,不斷做優旅遊發展環境,武寧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文、養、學、閒、情、奇」等新老旅遊要素,全面完善設施配套,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旅遊發展軟實力進一步提升。

旅遊產業「跨界融合」 構建全域「產業鏈條」

武寧,「跨界融合」的旅遊業態加速形成。

為讓旅遊產業發展有成效、有突破,武寧把全域旅遊觀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推動旅遊業態多領域拓展延伸。

從編制《全域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到出臺《武寧縣全域旅遊發展獎補辦法》,從印發《武寧縣民宿經濟發展指導意見》到制訂《武寧縣民宿扶持和管理辦法》,武寧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和產業體系,加強政策引導和獎補力度,保障全域旅遊可持續發展。

同時,武寧紮實推進《關於加快產業融合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意見》的貫徹落實,完善「各行各業+旅遊產業」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推動旅遊產業科學發展。

對於景區來說,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武寧不斷深化「文化+旅遊」理念,成立了全省首家院縣合作共建的旅遊規劃研究機構——江西省旅遊規劃研究院武寧分院,並通過舉辦木吉他國際文化藝術節、山水武寧帳篷節、美食節等文旅節慶活動,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為提高遊客在景區的參與度,武寧還大力發展繁榮夜經濟。武寧劇院成為首個納入全省劇場聯盟的縣級劇場,完成芭蕾舞劇、音樂會、話劇等高水平演出21場,大型實景水秀《遇見武寧》演出294場。

通過文化和旅遊的融合發展,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遊也更加富有魅力。

此外,武寧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發展「農業+旅遊」,快速推進情緣谷、西海荷灣等農旅融合項目,將澧溪消夏節、魯溪辣椒節等農業節慶活動融入旅遊元素;著力打造「體育+旅遊」品牌,持續舉辦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半程馬拉松等賽事,成功打造了武寧旅遊專屬IP。

「隨著旅遊產業縱深化發展,旅遊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發展趨勢日益明顯。但『+旅遊』不僅僅是簡單的產業疊加,而是產業市場的拓展與升級。」杜少華表示,武寧正以「+旅遊」思維,向「全季、全業、全域」拓展,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一時遊到四季遊、從一業旺到多業旺,實現「處處皆景點、全域可旅遊」。

相關焦點

  • 全域旅遊需要「全局視角」
    一方面,是市旅遊部門主動「走出去」,參加2020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這次參展數量創下新高;另一方面,是將百家主流媒體「請進來」,把湛江各地景區亮點都遊了個遍。這波「請進來+走出去」的操作,讓人看到了湛江推進全域旅遊的決心。
  • 以「旅遊+」思路統領工作全局 望都全域旅遊湧新潮
    牢固樹立「一切皆是旅遊資源」理念,以「旅遊+」思路統領工作全局,借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東風,一幅全域旅遊的新畫卷,正在望都大地全面鋪開。  高起點規劃,繪就全域旅遊新藍圖  滿眼是綠,四季皆遊。
  • 書寫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烏當區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驕傲和自豪的背後,是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天時之機,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五全」促「五多」思路,奮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不懈努力。起舞山水間,逐夢大旅遊。
  • 磁縣:全域旅遊促轉型
    近年來,磁縣重點打造漳河文化創意旅遊、溢泉湖休閒康養旅遊等四大特色旅遊片區,加快山水資源、傳統村落資源的整合,打造特色景點景區,推進全域旅遊,提升旅遊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記者杜柏樺 通訊員沃倩倩攝影報導  近日,遊客在磁縣溢泉湖旁的紫海芳庭薰衣草莊園遊玩。
  • 書寫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寫在烏當區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驕傲和自豪的背後,是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天時之機,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五全」促「五多」思路,奮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不懈努力。
  • 書寫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
    驕傲和自豪的背後,是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天時之機,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五全」促「五多」思路,奮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不懈努力。  起舞山水間,逐夢大旅遊。如今,烏當區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已顯,流光溢彩的美麗畫卷正在烏當大地鋪展。
  • 貴陽市烏當區全域旅遊釋放新活力
    近年來,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和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機遇,擁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等地利之勢,聚「大健康 溫泉」等特色產業帶來的人和之美,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全空間規劃促多規齊動、全視角打造促多景靈動、全產業連結促多輪驅動、全要素供給促多元互動、全社會參與促多方聯動」的「五全」促「五多」思路,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 下篇:全域一體,山水相連處處景,看溧陽從天目湖走向全域旅遊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著眼全市,放大山水資源,全力打造以南山、曹山、瓦屋山,天目湖、長蕩湖,宋團城為主體的「三山兩湖一團城」旅遊發展格局,旅遊區域正從山水資源豐厚的南山片區擴大到全市域。溧陽旅遊成於天目湖,卻不止步於天目湖。2016年,國家旅遊局公布了全國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我市成功入選。努力爭當全國全域旅遊發展的佼佼者,今年,我市更把「全域旅遊推進年」確立為年度工作主題,在全市點燃「高質量發展全域旅遊」的火熱行動。
  • 東風徐來滿眼春「全域旅遊」扮靚山水裕安
    「裕安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山水條件和人文環境,我常來六安踩線,發現裕安許多景區的內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聽說現在正在積極發展全域旅遊,的確不錯!」這是合肥市一家旅行機構的負責人陳先生有感而發的。該區文化旅遊發展大格局為「一核集聚、兩帶引領,三區支撐」的全域共建共享空間發展格局。此外,裕安區還在主要旅遊項目與特色村鎮發展規劃上指出方向。在旅遊項目體系上,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品牌競爭力等因素,從資源整合、品牌共塑的角度出發,梳理出「三大引擎項目,四大重點項目,多個亮點項目,若干節點項目」,共同支撐裕安區全域旅遊發展。發展全域旅遊需要一個良好的專業性強的規劃。
  • 山水武寧全域旅遊風生水起
    山水城聯動 晝+夜全天時 海陸空立體式 山水武寧全域旅遊風生水起近年來,武寧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始終堅持生態立縣,全面推進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著力構建「綠色經濟生態、優美自然生態、養生宜居生態、和諧人文生態、清明政治生態」五大生態,全力打造「綠色生態示範縣、全域旅遊示範縣、城鎮建設示範縣」三個示範,探索出「景城一體,山水聯動」的旅遊發展模式,有力推動了全縣以旅遊為主導的綠色生態產業快速發展。
  • 船山:全域旅遊步履鏗鏘
    「全域旅遊」離不了全局思維船山以爭創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以打造「全域旅遊」理念為引領,精準發力,精心施策。去年10月,船山便成立了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涵蓋46個成員單位的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正式啟動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印發了《船山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實施方案》,細化了各成員單位職能職責,明確了7個方面31項創建工作任務。
  • 貴州貴陽:烏當區全域旅遊釋放新活力
    烏當區全域旅遊釋放新活力11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貴陽)烏當區榜上有名。近年來,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和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機遇,擁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等地利之勢,聚「大健康+溫泉」等特色產業帶來的人和之美,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全空間規劃促多規齊動、全視角打造促多景靈動、全產業連結促多輪驅動、全要素供給促多元互動、全社會參與促多方聯動」的「五全」促「五多」思路,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 貴州貴陽:烏當區全域旅遊釋放新活力
    烏當區全域旅遊釋放新活力11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貴陽)烏當區榜上有名。近年來,烏當區搶抓貴州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和貴陽入選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機遇,擁現代城市、特色小鎮、富美鄉村等地利之勢,聚「大健康+溫泉」等特色產業帶來的人和之美,瞄準「山、水、林、泉、城」五大地標元素,科學統籌、精準施策,以「全空間規劃促多規齊動、全視角打造促多景靈動、全產業連結促多輪驅動、全要素供給促多元互動、全社會參與促多方聯動」的「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烏當區高質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今天的烏當,「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詩畫田園、鄉愁烏當」的全域旅遊願景正加速呈現;從「五全」促「五多」思路,到「12134」的全域總體布局,具有烏當特色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正在形成。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 ——烏當區高質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今天的烏當,「都市周末花園·生活在烏當」「溫泉景城融合、遊憩醫養共享」「詩畫田園、鄉愁烏當」的全域旅遊願景正加速呈現;從「五全」促「五多」思路,到「12134」的全域總體布局,具有烏當特色的全域健康旅遊體系正在形成。
  • 全域旅遊看渭南 共建共享大發展
    改革開放40年,渭南旅遊業發展生機勃勃,在新時代的契機中,鋪就出關中東部一幅大旅遊大發展的壯美藍圖。近兩年來,在全域旅遊的發展浪潮中,以建設「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為抓手,「一城山水半城古韻」的渭南,開始了新一輪的徵程。2018年渭南市接待遊客將突破7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550億元,同比增長均達到30%以上。
  • 全域旅遊 |屯溪區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我們時刻準備著!
    景城一體 以文促旅 屯溪區開啟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來全區各部門、各文化旅遊企業協同發力全面營造全域旅遊宣傳氣氛趕緊跟著小編一起感受一下屯溪區爭創全域旅遊示範區濃厚氛圍吧↓↓↓在黃山高鐵站、飛機場、高速路口火車站、旅遊集散中心等地全域旅遊主題宣傳氛圍濃厚
  • 奉化推進「全域旅遊」打造健康美麗名城
    濱海風情遊是奉化市「全域旅遊」產業鏈中的一環。入冬以來,奉化各景區、各鄉鎮熱度不減,溪口古鎮、生態大堰、濱海裘村、尚田草莓採摘基地等處處遊人如織。在「醉美奉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導向下,「全域旅遊」已成為奉化旅遊發展的「新常態」。據統計,2015年,奉化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620萬人次,同比增加11.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13.94%。
  • 全域旅遊丨正式入選!屯溪區開啟全域旅遊新畫卷!
    近年來,屯溪區以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著力「景點遊」邁向「全域遊」,促進旅遊和餐飲、住宿、購物、交通、娛樂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了由「旅遊集散中心」向「全域旅遊目的地」的轉變,走出了「景城相融,以文促旅」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 船山區:全域旅遊步履鏗鏘
    「全域旅遊」離不了全局思維。船山以爭創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以打造「全域旅遊」理念為引領,精準發力,精心施策。去年10月,船山便成立了以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涵蓋46個成員單位的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正式啟動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印發了《船山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實施方案》,細化了各成員單位職能職責,明確了7個方面31項創建工作任務。全域布局、全景覆蓋、全局聯動、全業融合、全民參與,高位推動船山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