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發布。報告顯示: 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164家,新晉62家,總估值6284億美元,其中14家大健康行業企業登榜。
網際網路醫療類 數量最多
平安好醫生:估值54億美元,上海
平安好醫生成立於2014年8月,是在線健康諮詢及健康管理APP。2016年5月實現A輪融資5億美元,融資完成後,平安好醫生彼時估值30億美元,這也刷新了當時的網際網路醫療領域融資紀錄。2017年12月,軟銀再次向平安好醫生投資4億美元,中國平安2017年年報也首次披露平安好醫生的最新估值——投後54億美元,這在整個移動醫療領域處於NO.1的地位。
微醫集團:估值15億美元,杭州
微醫集團早期聚焦掛號服務,現在一手抓智能產品研發,一手抓網際網路聯接渠道建設,用「一條龍」式醫療健康服務,實現從原來的「被動」醫療到「主動健康」的轉變。2018年,微醫集團正式開啟上市之路,並計劃下半年在港上市。
春雨醫生:估值15億美元,北京
春雨醫生創立於2011年7月,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真實醫生的在線醫療健康諮詢服務。從用戶分布來看,春雨醫生平臺問診用戶已覆蓋全球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這些數據似乎可以支撐他們自稱的「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醫患交流平臺」。
藍卡健康:估值10.9億美元,瀋陽
藍卡健康集團是提供駐區診所和家庭醫生服務的專業醫療保健連鎖機構,其創造的「藍卡模式」,是一種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
360健康:估值10億美元,廣州
360 健康主要專注兩個平臺:2C 的藥品導購平臺,即360 好藥,於 2015年10月 上線;2B 的技術平臺主要為醫藥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目前包括兩大主力產品——天機和微站。2015年12月底獲得1億元A輪投資。
生物製藥類 創新藥、原研藥為其關鍵
復宏漢霖:估值31.8億美元,上海
復宏漢霖成立於2010年,由復星醫藥集團與劉世高、姜偉東等美國科學家團隊合資組建,是復星醫藥旗下重要的單抗藥物研發平臺。
最近完成的新一輪融資,估計已達31.8億美元,據悉,復宏漢霖或赴港上市
科信美德:估值20億美元,北京
北京科信美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於2014年成立,其主要生產胰島素的升級代替品。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唯一可能代替胰島素的候選藥物。2017年,九芝堂注資2億元成為了科信美德的第三大股東,持股5.8704%。創始人對原研藥的堅持,以及科技部等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扶持,最終促成了科信美德進入「獨角獸」序列。
三胞國際醫療:估值19.3億美元,上海
三胞國際醫療集團是三胞集團旗下的專業化醫療投資和運營管理機構。2017年,三胞集團耗資8.19億美元拿下美國醫藥界「谷歌」丹瑞(Dendreon)100%股權,這筆跨國交易正式完成交割。Dendreon所研發的普列威(Provenge)系全球首個前列腺癌細胞免疫療法藥物,自上市以來已獲得豐厚利潤,這也被業界視為此次收購的「含金量」所在。
信達生物製藥:估值10億美元,蘇州
信達生物鎖定單克隆抗體藥開發原創新藥,建立了一條包括13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其中5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4個品種進入臨床III期研究。信達生物的單抗注射液已完成上市申請,這是中國首個遞交上市申請的PD-1單抗藥。臨床前數據顯示,該藥品比全球市場上其他PD-1抗體藥物療效更顯著,在淋巴瘤治療中的有效率達到90%以上。
醫療影像類 各顯神通
聯影醫療:估值50億美元,上海
聯影醫療籌建於2010年,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產品線覆蓋全線高端醫療影像設備,並同時擁有全球領先的核心技術、雄厚資本實力及頂尖人才優勢的集團。 2017年9月15日,聯影醫療成功完成33.33億元A輪融資,創下目前為止中國醫療設備行業最大單筆私募融資。
安翰:估值10億美元,武漢
安翰醫療是世界首家成功自主研發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並投入商用的企業,未來,安翰將藉助「銀行+ATM機」模式,在社區布局自助服務式篩查,並依託「雲平臺」著力打造「磁控膠囊胃腸鏡第三方圖像採集中心。
大數據類 「精準醫學」是關鍵詞
藥明明碼:估值12億美元,上海
藥明明碼致力於運用精準醫學大數據改善人類健康。2017年9月,藥明明碼宣布完成2.4億美元的B輪融資。藥明明碼將利用本次融資的契機,依託精準醫學項目及診療機構合作,致力於推廣針對中國消費市場的解決方案,加速基因大數據平臺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擴展,並使每個人掌握並應用自己的基因數據。
諾禾致源:估值10億美元,北京
諾禾致源成立於2011年,彼時之雲計算還處於起步階段,諾禾選擇了自建本地IT資源來承載業務。在阿里雲大力發展大數據後,諾禾致源第一時間在雲端構建了基於阿里雲CPFS的基因測序解決方案。藉助於阿里雲提供的海量雲存儲和批量彈性計算,諾禾致源能夠以更大的吞吐、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分析人類基因組數據,助力精準醫學。
碳雲智能:估值10億美元,深圳
碳雲智能成立於2015年,其圍繞消費者的生命大數據、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創建數字生命的生態系統。2016年,碳雲智能設首個國際基地,布局智能健康管理平臺。2016年4月完成A輪融資近10億元,估值近10億美金。2016年9月,碳雲智能宣布建立iCarbonX-Israel公司並收購一家以色列圖像理解與人工智慧公司。
健康界獲悉,本此發布的榜單中確定的中國獨角獸企業標準是:
①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
②成立時間不超過十年(2007年及之後成立);
③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
④符合條件①②③,且企業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的稱為獨角獸;
⑤符合條件①②③,且企業估值超過(含)100億美元的稱為超級獨角獸。(估值以2017年12月31日前最新一輪融資為依據)
經由企業自主申報、公開數據搜集、重點高新區推薦、長城戰略諮詢資料庫篩選、第三方機構數據支撐等方式匯總備選企業數據,經審核篩選出164家符合標準的獨角獸企業。
本文綜編自重慶商報、新浪證券、雲財經、信息時報、中國新聞網、上海證券報、中國科技網等媒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