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上午出席內湖區裡長座談時證實,周日他和郭臺銘、王金平將同場出席桃園的宗教活動,至於三人的合體形式,柯賣關子說「反正看下去就對了」。
QUESTION
直新聞:據臺灣「中央社」周二報導,柯文哲上周日公開邀約郭臺銘和王金平共同會面,請三方幕僚安排。按照行程安排,郭柯王三人將會在本周日在桃園參加一場活動,並公開會面,周四,三方幕僚舉行了會前會,會後郭臺銘幕僚劉宥彤表示周日當天是「順其自然」,因為3人行程都不一定,這也為郭柯王三人的會面再次留下懸念。對此,你怎麼解讀?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柯郭王」三個人的會面被島內輿論傳得沸沸揚揚,但卻又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種現象也就說明,「柯郭王」三個人的合作,遠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容易那麼簡單,還面臨著相當大的討價還價空間與相當大的變數。
這背後的原因就在於,從過去這段時間以來的表現來看,無論是郭臺銘、柯文哲還是王金平,每個人心裏面都有一把自己的小算盤,都會斤斤計較於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且更為關鍵性的是,從郭臺銘與王金平在初選落敗後不斷放出脫黨參選的風聲,以及柯文哲的組黨參選動作來看,這三個人不僅都是有著強烈的權力欲望與企圖心的,而且三個人都有著不肯服輸的倔強個性。
對於柯文哲來講,他心目中最為理想的「柯郭王」三人合作結果,就是郭臺銘與王金平形成「郭王配」衝在最前面,自己躲在幕後操盤同時坐收漁翁之利。對於柯文哲來講,這樣做一是自己可以不用背上分裂綠營與損害「臺獨」的罵名;二是可以把郭王當槍使,起到裂解國民黨的作用;三是可以利用郭王的人氣助推臺灣民眾黨的民代選情;四是可以利用郭臺銘的錢與王金平的關係。
QUESTION
直新聞:據島內媒體透露,郭臺銘與王金平雖然在8月4號已經密會,但是卻因為「誰來選正誰來選副」也就是誰配誰的問題鬧得不歡而散。對此,你又怎麼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以郭臺銘的霸氣以及長期在企業裡面擔任一把手的經歷,他連當韓國瑜的副手都不願意當,怎麼可以會去給王金平當副手?反過來也一樣,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表態會參選到底的王金平,也是不可能屈居於人下的。
不過,我認為,在這場郭王兩個人究竟誰配誰的博弈中,王金平實際上是居於下風的,他是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籌碼的。因為第一,這段時間以來幾乎所有的民調都顯示出,王金平的民意支持率只有10%上下,憑這點支持率,不可能選得上臺灣地區領導人,甚至在臺灣政壇上都不可能翻得起太大的波浪;第二,王金平手上擁有的最大政治資本,除了國民黨內的一部分本土勢力之外,就是臺灣中南部地方派系,但是,在剛剛結束的國民黨初選中,這些本土勢力與地方派系已經出現了鬆動,紛紛站到了韓國瑜這一邊;第三,郭臺銘擔心,即使王金平願意跟他形成「郭王配」,也不一定會對選情產生加分作用,甚至還有可能會產生反效果,導致原本挺郭的知識藍及經濟藍選民的票投不下去。
郭臺銘(左)、柯文哲(中)、王金平(右)
QUESTION
直新聞:那在柯文哲主張「郭王配」,王金平主張「王郭配」的情況下,你認為,郭臺銘真正認同的「柯郭王」合作模式究竟又是什麼呢?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在前面已經講過了,由於王金平堅持「王郭配」要讓自己選正的,而郭臺銘又不太瞧得上王金平,甚至認為王金平給自己當副手都有可能會拖累自己的選情,因此,我認為,郭臺銘真正屬意的「柯郭王」合作模式應該是「郭柯配」,也就是郭臺銘與柯文哲以一正一副的方式衝在最前面,而王金平則在幕後居中操盤。
因為這樣一種合作模式,一是可以促進郭臺銘與柯文哲的相互利用,而不僅僅是柯文哲佔郭臺銘的便宜,利用郭臺銘的金錢與人氣去為臺民黨衝擊民意代表選情;二是柯文哲想利用郭臺銘去衝擊民意代表選情,而郭臺銘也不傻,不會甘當活雷鋒,他的目標是衝著臺灣地區領導人而去的。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光靠郭臺銘個人的能力還是不行的,必須要實現「郭柯配」才能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只有在「郭柯配」的情形下,郭臺銘才能吸引一部分泛藍選票,同時柯文哲也才能吸引一部分泛綠選票,才有機會戰勝韓國瑜與蔡英文。
那麼,在郭臺銘、柯文哲與王金平三個人各有自己小九九的情況下,未來「柯郭王」三個人究竟會選擇什麼樣的合作模式呢?我個人認為,極有可能是柯文哲最終向郭臺銘做出讓步,滿足郭臺銘提出的「郭柯配」要求。這不僅僅是因為郭臺銘的實力和錢就擺在那裡,對柯文哲具有吸引力,更為關鍵性的是,假如最終郭臺銘拒絕跟柯文哲合作,那為了帶動臺民黨的民意代表選情,最終柯文哲就不得不自己站出來充當帶動「小雞」的「老母雞」了。至於王金平,最終郭臺銘與柯文哲應該也不會忘了他,應該還是會物盡其用,比如,許諾給他一個臺行政部門負責人的位置。
郭臺銘幕僚劉宥彤曾表示:郭臺銘精誠所至,雖不到真心換絕情的地步,但也用真心換了不少閉門羹。
QUESTION
直新聞:那對於郭臺銘的核心幕僚劉宥彤表示,韓國瑜與吳敦義口口聲聲要跟郭臺銘見面,要促進黨內的和解,但是他們並沒有拿出任何實質性的動作,甚至是在採取拖延戰術,你又怎麼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假如劉宥彤所說的是屬實的話,那也就意味著,雖然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外界都在擔心郭臺銘與王金平的脫黨參選,有可能會導致國民黨的分裂,並且會重創國民黨的選情,使得韓國瑜有可能選不上,但是,國民黨最高層尤其是吳敦義與韓國瑜對此似乎是並不擔心。不擔心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就算是郭臺銘與王金平最終宣布脫黨參選,也不會導致國民黨的分裂,更不會重創國民黨的選情。而吳敦義與韓國瑜的信心,一是來自於韓國瑜擁有的高達200多萬的鐵粉,這是韓國瑜未來勝選的根本保障,二是來自於他們認為,即使最終郭臺銘與王金平宣布脫黨,那他們帶走的藍營支持群眾也是有限的。最後在選舉投票前的那一刻,藍營支持者仍然會因為反感蔡英文而自動歸隊,把票投給韓國瑜。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吳敦義與韓國瑜才會僅僅是在姿態上呼籲郭臺銘與王金平不要出走,但卻又不拿出實際行動,尤其是不願意滿足郭臺銘提出的包括與旺中集團切割、採納他的執政路線這兩點要求,而僅僅是被動地等著郭臺銘與王金平宣布脫黨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