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直新聞:劉先生,對於郭臺銘提出的「和平,安定,經濟,未來」八個字的競選主軸,你怎麼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郭臺銘所說的「和平」,顯然指的是兩岸之間和平,「安定」則主要指的是島內的政治局勢,也就是藍綠之間的和解,其中「經濟」被郭臺銘放在了第三位,但卻是郭臺銘在闡述政綱時著墨最多的地方。他說,假如自己當選,一定要把全球夥伴請來臺灣投資,他會用霸氣指揮方向,用效率帶領政府,其中效率最少能提升三分之一,勞保年金也會領得比現在多。
因此,我個人判斷,郭臺銘擺在前面兩位的「和平」與「安定」,僅僅是鋪墊性的東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主要是臺灣45歲以上的非常重視這個東西,要照顧到他們的情緒,而只有「經濟」才是郭臺銘最為在意的,是他未來施政的真正主軸與核心。有關這一點,我們從郭臺銘早前提出「民主不能當飯吃」,以及現在又提出「政治要替經濟服務,但是現在經濟替政治服務,他說當選,就要扭轉臺灣的政治生態」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假如郭臺銘能夠代表國民黨參選,他將會用經濟議題來對陣民進黨的政治議題,也就是說,他的競選訴求重點是經濟發展,而民進黨的重點訴求則是統「獨」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臺獨」。
QUESTION
直新聞:那郭臺銘提出的競選政綱跟韓國瑜倡導的理念之間有些什麼樣的不同?未來在國民黨的初選態勢中誰將會勝出?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從當前的民調來看,由於朱立倫與王金平的支持率相對較低,因此未來國民黨內的這場無初選之名有初選之實的選舉,主要是郭臺銘與韓國瑜兩個人的競爭。那麼,無論是從郭臺銘的經濟精英出身,還是他所表達的一系列政治觀點來看,他比較鍾情的是國民黨自連戰、馬英九、吳敦義以來的所謂「精英政治」理念,崇尚的是精英治理。
只不過,跟國民黨傳統的政治精英相比,郭臺銘還有自身鮮明的特色,也就是不僅更看重經濟效率,而且他會把臺灣當成是一家公司在經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會用霸氣指揮方向,用效率帶領政府」。
總而言之,郭臺銘尊崇的是市場經濟理念,更看重效率尤其是經濟的效率。這一點,跟韓國瑜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由於韓國瑜出身草根,是國民黨中的另類,不屬於國民黨的傳統精英,因此他的競選政綱以及未來的執政理念,可能會更加重視社會的公平正義,會更加關注臺灣社會的底層民眾與弱勢群體。也就是說,郭臺銘走的是精英治理路線,看重的是效率,而韓國瑜走的是草根路線,更看重的是公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來在這場競爭中,韓國瑜是佔據相當大的優勢的,但是,由於本周二他發表的五點聲明用力過猛,不僅傷到了國民黨也傷到了自己,競選態勢由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韓國瑜的氣勢開始從高位滑落,甚至使得韓國瑜跟郭臺銘之間的民意支持率,有可能出現了交叉的現象。因此,未來誰能最終勝出代表國民黨參選2020,仍然存在著巨大的變數。
QUESTION
直新聞:那你認為,接下來民進黨內的「蔡賴之爭」又會走向何方呢?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蔡賴之爭」的背後是「兩個民進黨」在博弈,蔡英文代表的是所謂「精英民進黨」,得到了民進黨內部大多數政治精英的支持,而賴清德代表的則是所謂「草根民進黨」,得到的是民進黨基層黨員以及綠營基層民眾的支持。蔡英文是夥同民進黨的政治精英自上而下地攻擊賴清德,而賴清德則是攜強大的基層黨意與民意自下而上地「仰攻」蔡英文。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蔡英文與賴清德二人的「鬥爭」已經出現了新的動向,以蔡英文為首的「精英民進黨」正在採取一系列的政治動作,準備「做掉賴清德」。其中的典型表現就是,首先,民進黨中央正準備再度邀請蔡英文及賴清德見面,以勸退賴清德並促成「蔡賴配」,也就是說,民進黨準備再度以「組織上」的名義,強行促成「蔡賴聯姻」或者是促成「蔡賴配」。其次,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也是富家千金小姐的蔡英文,也不惜放下身段,主動向賴清德「拋繡球」,大言不慚地聲稱「蔡賴配」是什麼「天作之合」,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政治效應。
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誓死不從」的「抗婚」行為,究竟能夠挺多久,將會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看點。我甚至認為,假如賴清德仍然不從,不排除民進黨接下來會來蠻的,直接取消黨內的初選,把蔡英文與賴清德兩個人的事情給辦了。因為在綠營看來,在保住民政黨執政位子面前,其他都是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