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精英政治」對陣「草根路線」郭韓旗鼓相當

2021-01-09 深圳衛視

QUESTION

直新聞:劉先生,對於郭臺銘提出的「和平,安定,經濟,未來」八個字的競選主軸,你怎麼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郭臺銘所說的「和平」,顯然指的是兩岸之間和平,「安定」則主要指的是島內的政治局勢,也就是藍綠之間的和解,其中「經濟」被郭臺銘放在了第三位,但卻是郭臺銘在闡述政綱時著墨最多的地方。他說,假如自己當選,一定要把全球夥伴請來臺灣投資,他會用霸氣指揮方向,用效率帶領政府,其中效率最少能提升三分之一,勞保年金也會領得比現在多。

因此,我個人判斷,郭臺銘擺在前面兩位的「和平」與「安定」,僅僅是鋪墊性的東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主要是臺灣45歲以上的非常重視這個東西,要照顧到他們的情緒,而只有「經濟」才是郭臺銘最為在意的,是他未來施政的真正主軸與核心。有關這一點,我們從郭臺銘早前提出「民主不能當飯吃」,以及現在又提出「政治要替經濟服務,但是現在經濟替政治服務,他說當選,就要扭轉臺灣的政治生態」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

那麼,這也就意味著,假如郭臺銘能夠代表國民黨參選,他將會用經濟議題來對陣民進黨的政治議題,也就是說,他的競選訴求重點是經濟發展,而民進黨的重點訴求則是統「獨」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臺獨」。

QUESTION

直新聞:那郭臺銘提出的競選政綱跟韓國瑜倡導的理念之間有些什麼樣的不同?未來在國民黨的初選態勢中誰將會勝出?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從當前的民調來看,由於朱立倫與王金平的支持率相對較低,因此未來國民黨內的這場無初選之名有初選之實的選舉,主要是郭臺銘與韓國瑜兩個人的競爭。那麼,無論是從郭臺銘的經濟精英出身,還是他所表達的一系列政治觀點來看,他比較鍾情的是國民黨自連戰、馬英九、吳敦義以來的所謂「精英政治」理念,崇尚的是精英治理。

只不過,跟國民黨傳統的政治精英相比,郭臺銘還有自身鮮明的特色,也就是不僅更看重經濟效率,而且他會把臺灣當成是一家公司在經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會用霸氣指揮方向,用效率帶領政府」。

總而言之,郭臺銘尊崇的是市場經濟理念,更看重效率尤其是經濟的效率。這一點,跟韓國瑜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對比。由於韓國瑜出身草根,是國民黨中的另類,不屬於國民黨的傳統精英,因此他的競選政綱以及未來的執政理念,可能會更加重視社會的公平正義,會更加關注臺灣社會的底層民眾與弱勢群體。也就是說,郭臺銘走的是精英治理路線,看重的是效率,而韓國瑜走的是草根路線,更看重的是公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來在這場競爭中,韓國瑜是佔據相當大的優勢的,但是,由於本周二他發表的五點聲明用力過猛,不僅傷到了國民黨也傷到了自己,競選態勢由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韓國瑜的氣勢開始從高位滑落,甚至使得韓國瑜跟郭臺銘之間的民意支持率,有可能出現了交叉的現象。因此,未來誰能最終勝出代表國民黨參選2020,仍然存在著巨大的變數。

QUESTION

直新聞:那你認為,接下來民進黨內的「蔡賴之爭」又會走向何方呢?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蔡賴之爭」的背後是「兩個民進黨」在博弈,蔡英文代表的是所謂「精英民進黨」,得到了民進黨內部大多數政治精英的支持,而賴清德代表的則是所謂「草根民進黨」,得到的是民進黨基層黨員以及綠營基層民眾的支持。蔡英文是夥同民進黨的政治精英自上而下地攻擊賴清德,而賴清德則是攜強大的基層黨意與民意自下而上地「仰攻」蔡英文。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蔡英文與賴清德二人的「鬥爭」已經出現了新的動向,以蔡英文為首的「精英民進黨」正在採取一系列的政治動作,準備「做掉賴清德」。其中的典型表現就是,首先,民進黨中央正準備再度邀請蔡英文及賴清德見面,以勸退賴清德並促成「蔡賴配」,也就是說,民進黨準備再度以「組織上」的名義,強行促成「蔡賴聯姻」或者是促成「蔡賴配」。其次,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也是富家千金小姐的蔡英文,也不惜放下身段,主動向賴清德「拋繡球」,大言不慚地聲稱「蔡賴配」是什麼「天作之合」,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政治效應。

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誓死不從」的「抗婚」行為,究竟能夠挺多久,將會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看點。我甚至認為,假如賴清德仍然不從,不排除民進黨接下來會來蠻的,直接取消黨內的初選,把蔡英文與賴清德兩個人的事情給辦了。因為在綠營看來,在保住民政黨執政位子面前,其他都是小事情。

相關焦點

  • 劉和平:搞好高雄經濟是韓國瑜的最大政治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韓國瑜將此行定位為「經濟之旅」、「情感之旅」,除了跟他現在的身份僅僅是高雄地方的市長之外,還有他不得已的苦衷與難處。要知道,這次韓國瑜出訪香港、澳門、深圳、廈門四個地方,是在兩大極為複雜敏感的政治氛圍下進行的。
  • 劉和平:香菸走私是「超買」?蔡英文你接著編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眾所周知,走私是犯罪行為,所謂的「超買」與「不當行為」,只能算是違規或是有違職業道德。這兩者在定性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是有可能要蹲監獄的,後者則只要受一些紀律上的處分。
  • 劉和平:在香港問題上,蔡英文想要「一魚兩吃」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確實,在全國人大提出要制訂「港區國安法」的時候,蔡英文曾經揚言,一旦香港情勢發生變化,將會全部或部分停止適用《香港澳門關係條例》。這被外界認為是蔡英文在用過香港之後要準備拋棄香港了。
  • 劉和平:2020臺灣選舉的最大看點在哪裡?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實事求是來講,韓國瑜的臨場發揮表現,的確是要好於蔡英文。因為韓國瑜不僅對蔡英文採取了仰攻的姿態,而且他所提出的庶民路線還是比較實在的。QUESTION :那你看好宋楚瑜以及他所領導的親民黨在接下來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中的政治行情嗎?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個人不太看好宋楚瑜以及親民黨的未來政治前途。
  • 《特勤隊2》個人精英爭霸賽8強對陣
    《特勤隊2》個人精英爭霸賽經過激烈的預選賽,各個大區均產生了8強選手。而接下來的8進4比賽更加考驗選手的整體能力。通過下面的8強對陣表,選手們可以了解一下自己將面對怎樣的對手。
  • 土耳其精英政治最顯著的特徵是政治精英之間高強度的衝突 - 魚兒...
    在各種意識形態的興起與影響下,政治精英走向兩極化,直到伊斯蘭政治精英的興起才結束這種趨勢。作為一個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伊斯蘭政治精英的復興是必然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過世俗政治精英與伊斯蘭政治精英對國家發展道路的博弈,具有伊斯蘭色彩的保守政治精英登上歷史舞臺,並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 泰國需要徹底政治改革 草根階層渴望更多話語權
    專家認為,現在的亂局,可以視為泰國民主在走向成熟進程中的「陣痛」,接下來需要的,是徹底的政治改革。 綜合新華社、《新京報》、《新聞晚報》報導  問題一 「紅衫軍」為何上街?  草根階層希望通過示威遊行爭得更多話語權  簡單來說,泰國農村的草根階層希望通過示威遊行等活動,爭取在政府中能有更多話語權。
  • 劉和平:2021臺海局勢仍然會緊張,但不會開戰
    文/劉和平直新聞:12月31日,也就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罕見地以雙艦編隊穿航臺灣海峽,並稱這是在展現美國對維持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承諾。你認為,美方這樣做的目的何在?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跟近幾年來美國航母穿越臺海海峽相比,這一次的穿越,呈現出了這麼幾個不同的特點——第一,過往的穿越是非常有規律的,也就是每個月都要「例行性」的來一次,然而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12月,美方自己堅守的既定規律出現了失調的跡象,一個月來了兩次。
  • 劉和平:臺北故宮新掌門叫囂「臺灣化」 做賊心虛!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在「臺獨」勢力暫時不敢推動「法理臺獨」、「政治臺獨」與「軍事臺獨」,以及無法推動徹底的「經濟臺獨」的大背景下,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在以鴨子划水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推動「文化臺獨」,並且自以為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 劉和平談《北平無戰事》結局:刻意淡化愛情戲
    劉和平談《北平無戰事》  搜狐娛樂訊(李文婷/文)10月25號,第二期「華策杯」編劇班正式落下帷幕,編劇劉和平受邀成為壓軸授課老師據了解,郭靖宇、全勇先、餘飛、韓小凌、高璇、汪海林、英壯、倪學禮、周智勇、侯鴻亮、劉和平11位業內優秀編劇、製片人擔任此次編劇班的授課老師。  劉和平編劇的最新作品《北平無戰事》【觀劇】剛剛迎來大結局,當天,劉和平也談了關於大結局的更多細節。他透露,在謝木蘭這個角色死後,他也曾不知如何銜接劇情。此外,對於整部戲的愛情部分,劉和平坦言是刻意有所淡化,將這部劇打造成男性主義的劇。
  • 劉和平:如何評價2020臺灣選舉電視辯論會?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給我的總體感覺,在昨天的電視辯論會當中,蔡英文採取的是強守的策略,也就是在自己已經「撿到槍」、收穫了巨大政治利益的所謂「守護主權」戰場上,她繼續堅定地採取守勢策略。這實際上也是臺灣長年以來政治生態的真實寫照,也就是在藍綠激烈對決的態勢下,小黨或是所謂的第三勢力基本上沒有什麼生存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在昨天的辯論會中,韓國瑜不僅火力全開攻擊蔡英文的所謂「守護主權」說,是在騙臺灣老百姓的選票,而且繼續高舉庶民路線,把蔡英文與民進黨當局說成是權貴集團,甚至連向他提問的個別媒體也不放過,把他們一併打成了民進黨的同路人。
  • 劉和平:郭臺銘不是活雷鋒 柯文哲也不是省油燈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柯郭王」三個人的會面被島內輿論傳得沸沸揚揚,但卻又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種現象也就說明,「柯郭王」三個人的合作,遠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容易那麼簡單,還面臨著相當大的討價還價空間與相當大的變數。
  • 劉和平:"北平"成本收回 好劇未來十年都產生利潤
    為此,記者昨天在「華策杯」編劇班上,採訪了主講人、《北平無戰事》編劇劉和平,請他解析該劇重點疑問;而曾可達扮演者董勇、何孝鈺扮演者沈佳妮,也為記者講述了另一種角度的故事。這部讓劉和平「尿血」的電視劇,正如他所言,他想講的,就是中國的精神思想和文化本位。
  • 最後王朝:楊天石、劉和平對談《北平無戰事》
    近日,歷史劇《北平無戰事》熱播,該劇以嚴謹的歷史觀、宏大的歷史視野震撼了大批觀眾,其編劇劉和平也是此前《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多部國產優秀電視劇的劇作者。搜狐歷史特別邀請了劉和平先生,與中華民國史專家楊天石先生來一場「跨界對談」,以文學與史學交織的形式,共同回望1948年國共決戰前夕的烽煙波瀾,剖析國民黨為何在22年內就丟掉了江山。  嘉賓簡介:  劉和平:著名劇作家,小說作家,歷史學者。
  • 劉和平:國民黨祭出黨紀欲阻黨內換韓暗流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國民黨中常會在這個時候,通過這樣一個提案,主要是為了應對國民黨在初選後面臨的政治危機。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是為了應對國民黨籍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韓國瑜眼下正面臨著的政治危機。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護韓條款」。
  • 劉和平曝陳道明錯過"曾可達"角色:因年齡不符
    前天,該劇編劇劉和平為記者詳解該劇火爆的幕後原因。   堅持做精品劇曾七換投資方   其實當《北平無戰事》的收視與口碑都取得佳績時,編劇劉和平自己並不意外。但是劉和平告訴記者,這對很多投資方來說,都不敢相信,「說實話,當已經拍完時,大家都還在擔心。 」除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播之外,投資方還擔心投資收益。
  • 劉和平:蔡英文揩油,要參加五月天演唱會?
    ANSWER 時事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國臺辦新聞發言人的說法雖然只有短短一句話,而且看上去似乎並沒有正面回應這件事情,但是我相信幾乎所有關注臺海局勢的人,都應該掂量得出來這幾句話的分量有多重。我認為,就是「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所有交往的政治基礎和前提條件。從這個邏輯上來推理,認同「臺獨」拒絕「九二共識」的蔡英文,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突然現身五月天的演唱會,這顯然會被大陸認為是一個政治動作而不是一個文化藝術活動,因為蔡英文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在選前拉年輕人的選票。
  • 劉和平: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取得重大進展,給拜登帶來空前壓力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中國有句俗話叫「事非經過不知難」。我相信,親歷一線談判的中方人員對於中歐投資協定中的曲折與艱難,應該會有切身的體會。 這個難,首先體現在中歐之間不同的價值觀念上。
  • 從《雍正王朝》到《北平無戰事》 劉和平為何能寫出部部「神劇」
    在近年來越來越浮躁的影視圈,劉和平始終以一個「孤獨者」的形象存在,多少因為低產——從《雍正王朝》到《大明王朝1566》,他花了9年;從《大明王朝1566》到《北平無戰事》,他花了7年。而這條求難得難的路,邁開步子的劉和平不可能回頭,恰如他的微信朋友圈籤名: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 [獨家]劉和平獨家做客非常道 深度解讀《北平無戰事》
    [獨家]劉和平獨家做客非常道 深度解讀《北平無戰事》(1/6)條評論 鳳凰網娛樂訊 最近,電視劇《北平無戰事》播出正熱,編劇劉和平獨家做客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