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城發展看順義
當飛機在順義上空盤旋,俯瞰這座曾經的農業大區,土地依舊平闊,只是城鎮、綠地、工業區、繁華鬧市層次分明,一派家和業興、欣欣向榮的平原新城景象。
新時代的首都發展邁進了減量發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的新階段。發展好北京重點平原新城,建設港城融合的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創新引領的區域經濟提升發展先行區、城鄉協調的首都和諧宜居示範區,積極承接中心城區適宜功能產業、人口等疏解任務,既是新版北京城市總規賦予順義的職責使命,更是順義加快自身發展,實現提質增效的重大機遇。歲末年初,順義也亮出了2019年的發展成績單。
全國首單跨境電商銷售醫藥產品通關業務在順義區天竺綜保區完成、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吸引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家企業入駐、2.3萬餘場次文化活動惠及群眾110萬餘人次……緊抓建設重點平原新城的契機,順義推動產業升級,城市轉型,民生服務保障再上新臺階,鋪開了重點平原新城發展的新畫卷。
業強
經濟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2019年,順義區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預計達到65%以上,「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金融業增加值比重預計保持在10%以上、全區第三大支柱產業基礎更加夯實,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降幅預計收窄至9%。預計實現建安投資210億元,其中工業建安投資17.7億元、超額完成市級任務。積極創建市級深夜食堂特色街區,中糧祥雲小鎮成為首都「網紅打卡地」,夜間經濟帶來新的消費增長點。
重點產業項目扎堆落地
順義區編制完成《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實行「項目負責制」,新引進3000萬元以上項目263個,57個高精尖項目加快落地建設、總數全市第二。北京奔馳新能源順義工廠總裝車間全面建成、即將投產,滴滴出行與豐田合資公司、中融雷科等項目籤約落地,北小營鎮首期300畝自動駕駛封閉測試場建成運營。第三代半導體創新基地即將竣工,引進和儲備鎵族科技等一批產業化項目。中航復材二期順利竣工,中國兵器導航與控制產業基地等項目籤約落地。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52項試點任務完成49項,實現7項全國首創。新引進墨盛資產等優質金融企業30家,金融機構達到342家。新國展二三期項目啟動設計方案國際徵集,全市最大的沃爾瑪山姆店正式開業,澳金園、金寶天階等商業項目加快推進。
隨著重點產業聚集,重大產業活動也呈現繁榮態勢。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順義成功舉辦,7項研究成果集中發布;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盛況空前,國內外3000餘位專家代表參會,159家國內外單位參展;京交會順義分會場實現籤約額106億美元;中德隱形冠軍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圓滿閉幕,與9家公司籤訂合作協議。
領跑營商環境優化
一年來,順義區累計對接服務企業1000餘次,區領導「一對一」深入走訪服務,召開「早餐會」8場,量身定製「服務包」146個,全市入駐部門、綜合窗口最多的區級政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以「9+N」政策2.0版為抓手,順義區優化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水氣熱」e家辦服務模式納入全市典型並推廣,服務企業信息平臺上線運行。天竺綜保區保稅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去年分別壓縮67%、79%,進出口規模同比增長30%。減稅降費80.3億元,全力為企業「加油」減負。實施一攬子企業扶持政策,出臺創業搖籃計劃支持辦法,制定全市首個融資租賃、外資金融機構專項扶持政策。
創新動能不斷積蓄
截至目前,順義全區累計認定登記技術合同485項、同比增長105%,技術合同成交額41.8億元、同比增長84%。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預計超過900家。依託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統籌協調與服務平臺,促成多家企業與高校院所對接。北大資源雙創園、久悅體育等首批12個老舊廠房再利用試點全面開展。
豐富文旅業態產品供給
順義區圍繞老舊廠房改造、紅色旅遊等六個重點領域,推動文旅產業向強文化、強內容、強功能方向發展。
老舊廠房改造成功落地尺木文創項目,集高規格生態無動力兒童探險樂園、文化空間、美食餐廳、音樂酒吧為一體,引進國際化服務和表演,打造「國際化、高品質、漫生活、情感圈」的文創綜合園區,吸引帶動更多文旅項目落戶順義;以舞彩淺山為重點不斷完善公共旅遊文化配套設施建設,以優厚的政策和優良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社會資本跨界投入文旅產業,以獨具一格的文旅新業態項目打造CBC和京津冀高端精品休閒旅遊目的地;加大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提升改造及文物保護力度,精心謀劃紅色旅遊發展、帶動紅色旅遊消費工業旅遊;發揮順義工業強區優勢,打造牛酒文化苑等工業旅遊項目;豐富「順意好禮」文化內涵,通過創意設計大賽等,形成一批符合市場需求,叫好又叫座的文創產品,扶持一批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文旅商品運營企業。
城優
「藍天」含金量進一步提高
2019年,順義全面推進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堅決抓好中央和市級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每周通報部署、每月研究調度,細化工地、道路、裸地揚塵管控措施,廢棄礦山治理有序推進;全力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完成餐飲單位升級改造1800餘家,淘汰高排放老舊柴油貨車3593輛;疏解退出一般性製造業企業82家,數量全市第二。
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順義空氣品質較好,「藍天」含金量進一步提高,四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均達到歷史同期最低,重汙染天數明顯減少,程度降低。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區PM2.5累計濃度為41微克/立方米,低於全市平均濃度1微克,較2018年年均濃度50微克下降18%。
小微水體整治率達到95%
北小營鎮馬辛莊村南的荷花池從一個髒亂差的集雨坑塘演變成一處美麗的小湖;馬路邊溝看不出汙染的痕跡,聞不到臭水味,由黑變亮;張鎮港西村建成了順義區農村治汙工程項目中首個村級獨立建站的汙水處理站……這些是順義2019年小微水體整治行動的縮影。
順義區地處北京市東北,區境內有大小河流31條,北京市2019年第1號總河長令發布後,順義區河長辦積極開展小微黑臭水體整治,截至目前,順義區域內555處小微水體整治完成率達到95%。
此外,順義全區汙水處理率達到93%,國家級和市級考核斷面穩定達標,區級跨界斷面補償金同比下降39.9%;農村汙水治理工程已完成42個村,區汙泥處置工程完工,牛欄山再生水廠通水運行,張鎮再生水廠正在設備安裝,新建汙水管線、雨汙合流管線改造完成率均排名全市第一,水環境建設深入推進。
區域環境持續「美顏」
順義區堅定有序地推動疏整促專項行動,治理違法建設達到場清地淨標準403萬平方米、騰退土地511公頃,增設公園綠地7處、口袋公園5處、停車場57處,完成「補短板促提升」工作任務1.7萬項。
同時,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626個農村公廁達標改造全部立項,農村戶廁改造年度任務提前超額完成、覆蓋率達到95%。新一輪百萬畝造林2.33萬畝,超額完成市級任務。紮實開展土壤汙染防治,轄區受汙染耕地、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河東河西均衡發展
2019年,順義區加快補齊河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百項工程完成立項79項,其中竣工26項、正在建設27項。順平輔線提級改造工程實現通車,木燕路、順密路、順平路杜各莊橋等大修工程順利完工。新增供水管網12.4公裡,楊鎮、龍灣屯鎮、南彩鎮等達到通水條件,木林鎮等燃氣管網提升工程完成手續辦理,郝家疃變電站擴建、東府站110千伏切改工程順利完工。南彩第一幼兒園、喬智幼兒園建設完成,新增學前學位720個。
在全區基礎設施建設上,120項重點工程全部完成立項,其中竣工25項、正在建設55項。區文化中心、電子政務中心和勞動力實訓基地完成五方驗收;舞彩淺山郊野公園一期、海航城市森林主體完工;通懷路、木孫路、天北路北延等道路工程加快推進,2741基「有燈不亮」路燈治理、40公裡「有路無燈」補建完成;首條大件垃圾處理線和生活垃圾焚燒二期、餐廚垃圾處理廠投入使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覆蓋率達到60%;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城市社區覆蓋率達到97.7%。
文明新風鋪面而來
順義區紮實推進文明城區創建,全年兩次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推進大會,提高站位、優化機構、強化領導,為創城工作提供了堅強領導和組織保障,逐步健全長效常態的工作機制,啟動順義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宣傳活動推進周」以及創城口號、LOGO和吉祥物徵集大賽,在全區515個村和社區中廣泛開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創城村居行活動。此外,「2+7+N」志願服務體系構建完成,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基地達到建設標準,全區19個鎮、6個街道、426個村、134個社區全面推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
生活美
全年訴求響應率達到100%
順義區深化黨建引領「吹哨報到」改革,組建「接訴即辦」區級和鎮街專班,嚴格執行24小時值守制度,確保全流程專人負責、閉環管理,建立完善考評制度,全年訴求響應率達到100%,解決率和滿意率分別從年初的45.7%、59.8%提升到75.4%、88.4%。一年來,聚焦群眾期盼和民生需求,完成老舊小區標準化物業管理、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等30項民生實事工程。
民生「七有」「五性」水平持續提升
2019年,在教育領域,順義新增學前學位2414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2.3%,北京教科院附屬順義實驗小學投入使用、增加學位1200個。在醫療領域,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建設有序推進,區中醫院遷建工程主體完工,120個規劃設置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全部完成,婦幼績效考評全市第一。在養老服務領域,順義區新建養老服務驛站15家,進一步完善了居家養老服務體系。順義還實現新開工政策性住房1.54萬套、竣工8122套,官志卷村、張各莊村等集體租房項目開工,企業人才公租房配租3040套,平各莊村、望泉寺村回遷安置圓滿完成,楊鎮中心區棚改項目2700餘戶住宅拆遷基本完成,連續8年被評為北京市充分就業區。
此外,順義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實現鎮街文化中心、村居文化室全面建成達標開放,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達到35個。
賦能基層升級精細化治理水平
2019年,順義區積極探索為基層賦權增能,優化線性工程、公廁提升等領域工作機制。「多網融合」城市管理網全面啟用,鎮街網格化綜合管理指揮中心全部建立,區級指揮中心大廳建設完成。「智慧順義」穩步推進,「雪亮工程」主體建設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順義區獲批首都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試點,選址位於順義西南部、北京東北部,處於三城一區的幾何中心地帶,佔地89平方公裡,涵蓋「五鎮一街兩園區」。順義區深入挖掘和利用區內國際資源聚集優勢,營造「類海外」人才發展環境,吸引集聚一批國際知名創新創業人才,初步形成了國際人才聚集、創新創業活躍、多元文化融合、國際氛圍濃厚的良好生態。目前,已吸引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家企業入駐,國際化企業聚集,形成了創新創業示範區。
協同發展牽手「奔小康」
發揮區域優勢,順義區2019年精準扶貧成效顯著。拉薩市尼木縣、張家口市萬全區正式脫貧摘帽,精準醫療幫助內蒙古科左中旗癲癇病人來京救治、尿毒症貧困戶腎移植,全年助力2.8萬名貧困人口脫貧,張家口市沽源縣、內蒙古巴林左旗、科左中旗自評預估可實現脫貧摘帽。此外,順義全區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預計全部超過認定標準線,荊坨村、下營村、小營村三個低收入村蔬菜基地項目全部投用,與昌平區深入開展生態、產業、人才等全方位結對協作。魏昕悅
(責編: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