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龍
張飛沒來過益陽,儘管張飛徵武陵(常德)離益陽近在咫尺,但史書上和《益陽縣誌》上都沒記載張飛到益陽的事情,然而,這個沒到過益陽,卻家喻戶曉的「猛張飛」,在益陽卻硬是有一塊地盤,且那一條巷子都叫「三聖殿」。
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益陽擴建大水坪武廟,重塑關羽雕像時,張飛與劉備一道被請進益陽。關羽在益陽立廟塑像,少不了三結義的張飛,但劉備與張飛的身份,則只能算是關羽的兄弟,應該屬於「客」。
而張飛單獨在益陽立廟宇安家,作為「主」則是一個世紀以後的事情了,即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現在資江西路三聖殿居委會境內修建的張飛廟。因張飛是殺豬出生,在三國演義中被呼名為「涿郡屠夫」,故他成了益陽屠宰行業的祖師爺,被益陽的一群殺豬屠夫們供奉起來,由於這行業的血腥味太重,一般市井之民並不敬奉,只有屠夫因職業的緣故去參拜,因此,香火也就一直鼎盛不起來。
然而,這情景維持一個世紀之後,卻在十九世紀中下期發生了一場改變性質的逆轉,那時,益陽的一批遊民由於投靠湘軍攻打太平天國,打仗捨得死,故功成名就,多都當了軍官,並且攻陷天王府時掠得大量的珠寶,名利雙收之後自然是衣錦還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吳家榜,其實,他的真實名諱誰也弄不清,據說這名字還是曾國藩起的,只知道他是流落益陽大碼頭街上一個幫人殺雞打狗的孤兒,綽號「二牛」,有水滸潑皮牛二的意味。誰知這「二牛」卻在攻打太平軍的戰役裡當上了長江水師提督,官至一品。提督回鄉,果不同凡響,首先是夥同那幫弟兄們在將軍廟裡唱大戲一個月,名曰回報父老鄉親,實則是顯耀富貴,大戲開場時,吳家榜坐在看戲的中央,其他的還鄉軍官也按等級排序。這大戲在將軍廟、大碼頭唱了一個月,大碼頭的人也就在這歌舞昇平的日子裡瘋狂熱鬧了一個月,當然,事情過去後也就成了大碼頭人的街談巷議。
後來大碼頭興起了一個新興行業,屠狗宰鹿業。過去每一個行業都必須有一個祖師爺,也有點象今天的行業協會一樣,按分類,這個行業也應該歸在桓侯張飛廟下,但一開始便和正宗的殺豬屠夫發生了衝突,殺豬屠夫認為;張飛本只殺豬,況殺豬是民生必須,屠狗宰鹿本不是正業,因此堅決反對。
但這事讓吳提督知道了,一句話便把殺豬屠夫嗆得無話可答;屠狗屠豬不是屠?屠狗怎麼啦。後來,屠狗宰鹿的屠夫們順利的加入了廟會,但在年底臘月二十四送張飛爺升天時,雙方又發生了衝突,原因是每年送桓侯老爺升天時,都是用一個煮熟的豬頭和全套殺豬的工具作為祭品,然後點上香燭,全體會員跪拜,恭送桓侯老爺升天,整個祭祀也就這麼一個簡單過程。然而,這年由於屠狗宰鹿的屠夫們加入,為了說明他們的地位正宗,卻非要增加兩套祭品,即鹿頭、狗頭和兩套宰殺的工具,當然,又引起了爭執,理由是張飛老爺從未用過這些不務正業的工具,再者,狗肉也上不得正板,何況是這神聖的祭壇?
但屠狗宰鹿的屠夫們有吳提督和食客作為後盾,自然又取得了勝利。宰豬屠夫們敗下了,自然有些懷恨不滿,但大勢如此,只得暗下裡講些怪話;什麼張飛廟,簡直就是個「三牲殿」!從此,「三牲殿」便在那些自以為有正氣人群中叫開,由於這類人是多數,「三牲殿」的名稱便很快蓋過了張飛廟。
當地廣為流傳一個故事,文化學者也認為後來「三牲殿」的改名與周揚有關。
因「三牲殿」的名稱確實太不雅,這除了它的內涵外,就是表面文字也解釋不通,難道益陽人供奉三種牲口為神?面對這種變化,就是吳提督也束手無策了。但這吳提督終究是見過陣仗的人,雖一介武夫,卻機智過人,面對這種尷尬局面,他想到的是;只能用「文」的辦法處理解決。怎麼「文」?以他閱歷戎馬生涯的眼光,他便看中了一個當時的名門望族、但已經家道敗落、卻大有出息的青年,三國時期周瑜的第五十九代子孫——周揚。
周揚當時還是一個十五歲的小青年,但由於書香門第的薰陶,再加上周圍的人大多不看重讀書,少年的周揚便顯得見識過人,這時正在挪威人建的信義中學讀書,以他名門望族和見識過人的優勢,很快便被吳提督看中,於是,吳提督決定把他的掌上明珠、長周揚七個月的孫女吳淑媛嫁周揚為妻,這種聯姻的內涵自然十分豐富,既有水師提督緣,又有文武緣。當然,更有解決眼下「三牲殿」難堪局面的現實原因。於是,十五歲的周揚便成了吳公館的乘龍快婿。
周揚接觸「三牲殿」這檔棘手事情時,就順勢而為,改字不改音,就叫「三聖殿」,並可公開作兩種解釋;一,誰都知道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劉、關、張原本就是三個聖人,如果廟擴大建設,就把三個聖像都請進來,三聖殿便名副其實了。二,如果不擴大建設,三聖殿也可名副其實,因張飛在三結義中排第三,是第三個聖人,三聖殿還是張飛廟。
此見解一經說出,馬上得到多數人的稱「妙」!於是,在吳提督的串措下,經當時縣太爺的正式改名題扁,從此,張飛廟便成為「三聖殿」了,但「三聖殿」終因種種原因沒能擴建。
張飛廟在1943年9月的一個下午,日軍九架飛機轟炸萬壽宮與臨興街一帶,投擲燃燒彈數十枚,三聖殿與珍記福成為火海中心,光復後沒再恢復。
三聖殿卻成了當地的地名,現在還有人說;三聖殿的豆腐雪白如脂。殺豬的血腥廟堂盡然成了修行養善的齋堂,這就是益陽文化的向善之力。
來源:益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