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裡開花牆外香——南宋禪僧畫家牧溪

2020-12-10 騰訊網

加餐不增肥,大騫藝術飯

這裡是每周三老馬脫口秀

我問過不少人:你知道牧溪嗎?很多人反問這是個地名還是個人名?跟你說吧這是個人名,南宋禪僧畫家,在日本遠比在中國有名,日本人稱其為「日本畫道的大恩人」。

宮崎駿工作室負責人高畑勳

宮崎駿工作室負責人高畑勳曾說:「我喜歡的正是中國水墨畫裡的留白,比如南宋牧溪的作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的川端康成也曾滿懷深情地向亞洲各國的作家們介紹被我們遺忘的牧溪:他是中國早期的禪僧,在中國繪畫史上幾乎不受尊重,中國畫論並不怎麼推崇他,但是日本仍然把他視為最高…

日本及歐美的學者在出版的有關中國繪畫史的記載中,一致對牧溪予以極高的評價,推崇其為最偉大的畫家,評價他的作品是東方藝術史上罕見的傑作。

牧溪(法常禪師)

這牧溪和尚牆裡開花牆外香,怎麼在國內這麼不受人待見?誰讓他生活在中國畫發展的高峰期南宋,畫的又是禪畫,那時受追捧的是院體畫、文人畫;還有後人非但不推崇他的畫,竟還抨擊他。元代畫史著作《畫繼補遺》中說他的畫「誠非雅玩」;元代湯垕在《畫鑑》中說他的畫「粗惡無古法」。所以在有關中國古代美術史的普及性讀物中,幾乎見不到牧溪這個名字了。

《松猿圖》

但無論怎樣,牧溪都是我國繪畫史上對日本影響最大的一位畫家。在日本,凡知道牧溪的人大都知道他的代表作《瀟湘八景圖》。該畫卷在南宋末年流入日本,對日本美術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然而經過數百年的歷史風雲,如今八景已有四景遺失,僅存四幅真跡。其中兩幅被日本列為「國寶」,另兩幅被列為日本的「重要文化財」。

此畫卷描繪了洞庭湖及其周邊地區的八種風景,其中的一些畫面成為日本庭園設計的起源。著名的「近江八景」即是典型的模仿之作。

南宋《煙寺晚鐘圖》牧溪

一個在中國不知名的禪僧畫家,為何能在日本這麼出名?時機使然。當時的日本正處於內戰,對宗教權力的掌控對任何一方勢力來說都非常重要。而日本原有的舊佛教實際上是一種貴族佛教,代表著朝廷的勢力。這時爛熟於中國南宋的禪宗思想,因為與日本舊佛教沒有直接關係,對急於擺脫舊佛教勢力的幕府政權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終於在日本找到了發展和普及的土壤。

南宋《漁村夕照圖》牧溪

而禪宗在日本的流行促成了水墨畫的興盛。牧溪的畫屬於禪畫,追求自然清淨、空靈淡泊的意境,不拘泥於筆墨或者氣韻,恰好符合日本崇尚清寂的審美觀。所以牧溪做夢也沒想到,他引領了日本水墨畫的發展。

牧溪《六柿圖》

應當說,牧溪的畫作是在最為恰當的歷史時期和最為適宜的文化環境中進入了日本,加之統治者大力的倡導與宣傳,牧溪在日本獲得崇高的藝術地位也就不足為奇了。

寫在最後:

大騫世界做原創脫口秀已經幾年了

從前期選題、拍攝,到後期的製作、剪輯

我們整個團隊要忙3—5天

雖然我們的作品還不夠完美

但我們確實很用心

如果支持我們,請您點個讚

如果覺得需要改進,請後臺留意見給我們

大騫世界的進步,離不開你的督促

關注大騫世界

了解更多精彩

好看就要點擊「在看」耶

相關焦點

  • 南宋畫家牧溪作品欣賞
    牧溪(1210-1270),相傳俗姓李,生卒年不詳,是十三世紀中國南宋時代的禪僧畫家,南宋滅亡後圓寂。在有些史料中,牧溪的「溪」亦作「谿」。他曾因抨擊當朝權貴賈似道而遭到追捕,四處逃亡,足見他是個富於正義感的人。元代畫史著作《畫繼補遺》中對牧溪的評價頗有微詞:「僧法常,自號牧溪。
  • 南宋畫家牧溪:對日本美術史產生巨大影響
    2001年6月30日,日本NHK電視臺在黃金時段的「國寶探訪」欄目中播出了一個題為「『大氣、光、憧憬的土地』——瀟湘八景圖」的專輯,節目中反覆提到一個在滾滾歷史塵埃中幾乎銷聲匿跡的中國古代畫僧的名字——牧溪。 牧溪(1210?-1270?),相傳俗姓李,生卒年不詳,是十三世紀中國南宋時代的禪僧畫家,南宋滅亡後圓寂。
  • 日本最推崇的南宋畫僧牧溪(上)
    牧溪(1210?-1270?),相傳俗姓李,生卒年不詳,是十三世紀中國南宋時代的禪僧畫家,南宋滅亡後圓寂。
  • 牧溪,用六個柿子砸暈日本
    牧溪 六柿圖 牧溪,中國南宋時代的禪僧畫家,俗姓李,佛名法常,生卒年不詳,南宋末理宗、度宗時 ,在杭州西湖長慶寺當雜役僧。
  • 牧溪:一個在中國生卒年都不詳的畫家,卻被日本奉為畫道的大恩人
    在日本人眼裡,牧溪大概就是他們心中山水畫的頂峰。而這位來自中國本土的畫家,我們卻對他知之甚少。甚至於,連他的本名都不知道,只知道他姓李,是位禪僧,具體生卒年不詳,只從歷史碎片中,知道他隱約是南宋時期的人。
  • 南宋畫僧法常的畫被國內忽視,海外評價卻高得離譜
    在中國繪畫史上,南宋有一位佛名法常(一二○七—一二八一)、法號牧溪的僧人畫家。中國繪畫史上的畫家裡,法常是對日本畫壇影響最大、最受日本喜愛與尊崇的一位畫家。南宋 法常 鳥荷圖 30.9cm×79.4cm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中,鄭午昌、俞劍華、潘天壽,傅抱石在著作中都對法常隻字未提。只有陳師曾評價:『釋法常(號牧溪)之白衣觀音,無準禪師之禪僧相等,皆人所知也。
  • 為什麼英德紅茶「牆內開花牆外香」,只因一位英國女王的青睞!
    英德紅茶始創於1959年,自創製以來,它因外形成條、色澤烏潤、內質鮮甘、湯色紅豔、香氣濃鬱、人口醇厚而深受世界各地品茶人士的喜愛,尤其是在我國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地區。所以,一直以來,多以出口為主。有時泡英德紅茶便知紅茶極品,又香又特別提神醒腦。」由此可見,英德紅茶的出名,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該茶茶葉的質地好。然而,英德紅茶在國外的名聲打出去了,國內卻鮮有人問津,真是應了那句話:「牆內開花牆外香。」
  • 終於可以親眼一見牧溪《六柿圖》了,看禪畫如何影響日本審美
    牧溪是中國南宋時代的禪僧畫家,佛名法常,他以其清幽、簡淨、不假妝飾與寫意的風格,在日本獲得了巨大的聲望、尊崇,被稱為「日本畫道的大恩人」。「蒙流九條袈裟」(部分),江月宗玩所用,江戶時代,17世紀 3/21~4/21展出牧溪和他的《六柿圖》據相關研究文章,比起「劉李馬夏」、同為南宋畫家的牧溪(牧谿),在中國美術史中的知名度並不大,關於他生平的記載不多。其作品《觀音·猿·鶴圖》三幅中有牧溪現今僅存的落款——「蜀僧法常謹制」,由此可以推斷牧溪生於四川。
  • 南宋畫僧法常的作品意境深遠,深受日本尊崇,宋元時期卻飽受詬病
    在中國繪畫史上,南宋有一位佛名法常(一二○七—一二八一)、法號牧溪的僧人畫家。中國繪畫史上的畫家裡,法常是對日本畫壇影響最大、最受日本喜愛與尊崇的一位畫家。網絡圖片南宋的畫家裡,梁楷和法常都不自覺地受到宋代文人畫熱潮及一些非文人出身畫家的影響。梁楷在寧宗朝任畫院待詔,只是個參禪的畫家,並非僧人,好飲酒而不拘禮法,有『梁風子』之稱。
  • 一位身世不明的南宋畫僧,本土評價低,卻被日本奉為畫道大恩人?
    南宋的畫家法常,號牧溪,可以算得上是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了。之所以說他神秘,還是因為我們無法通過文獻記載完整地認識、了解他的生平。這位我們現在要重新認識的畫家,在他那個年代並不受到重視,因而可以找到關於他的記載並不多。
  • 日本畫家相阿彌《瀟湘八景圖卷》屏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此書共記錄了176幅中國畫,作者首先對中國畫家依時代歸類,然後按藝術品級分為上、中、下三等。此書中牧溪的名字上方寫著「上上」二字。在中國「誠非雅玩」的牧溪畫作,被日本最權威的藝術鑑賞家們鑑定為上品中之上品。阿彌家族的創作實踐也與他們的鑑賞目光相一致,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牧溪無聲卻強大的影響力。能阿彌的《白衣觀音圖》,運筆即被公認為牧溪風格。
  • 牧溪—完美表現道家思想美學法則的畫家
    牧溪,俗姓李,佛名法常,號牧溪,四川人,大概時間為宋末元初,具體生卒年月不祥,但有資料記載牧溪於公元1281年逝世。其代表作品有《老子圖》《松猿圖》《遠浦歸帆圖》《瀟湘八景圖》。角落讀畫大概有微信後,在某些公眾號上零碎讀過些牧溪的畫,在這之前從未見過,也未曾聞。
  • 嶺南第一糕 百年倫教糕牆內開花牆外香(圖)
    嶺南第一糕 百年倫教糕牆內開花牆外香(圖)
  • 牧溪的畫為何在宋朝不受重視,在國外被稱為神作,看他都畫了什麼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南宋末年時期,一位畫家登上了文學藝術的舞臺,以其獨特的繪畫技法,博得了當時藝術界人士的眼球,此人正是牧溪。牧溪,俗姓李,佛名法常,牧溪則是他的號。作為南宋時期的一名畫家,牧溪與其他畫家完全不同,因為在他的身上以及其作品中,始終透露著一絲絲神秘。
  • 靖江中山杉「牆裡開花牆外香」外地市場受青睞
    儘管中山杉在外地市場有了較高的知名度,但靖江本地對中山杉的了解卻不多,有業內人士甚至慨嘆中山杉是「牆裡開花牆外香」。最近,來靖參加全省林業站長會議的專家表示,靖江除了培育基地、廣靖高速公路兩側、東環路邊、東湖園等少數地塊種植中山杉,其他地方則很少見到大片中山杉,這與靖江全國最大的中山杉良種培育基地的名號不相稱。
  • 牧溪國畫精選,享受空靈清幽之美的極致
    牧溪,俗姓李,佛名法常,號牧溪,四川人,大概時間為宋末元初,具體生卒年月不祥,但有資料記載牧溪於公元1281年逝世。其代表作品有《老子圖》《松猿圖》《遠浦歸帆圖》《瀟湘八景圖》。
  • 「黃飛鴻家鄉」佛山的體育事業現狀,牆內開花何時牆外香?
    落成後的演藝中心,與三公裡外的另一座大型綜合體育場館世紀蓮體育中心,以「東西並舉」的姿態,成為佛山演出市場的焦點區域。世紀蓮近年來承接了周杰倫、五月天、林俊傑等華語天王級別的音樂人的演唱會。而根據《南方都市報》6月的報導,演藝中心的演出排期當時就已經排到11月。
  • 「牆裡鞦韆牆外道」古人鞦韆情懷知多少
    到了南宋時,都城臨安也有「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裡鞦韆」的說法。這些足可見鞦韆在宋代已普及成為一項全民運動了。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鞦韆也是必備道具之一。比如李清照的《點絳唇》: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 3種超強藤蔓花,爬得滿牆都是,開花太壯觀了!
    人間最美是四月的春天,大街小巷的路旁,是一樹一樹的花開,薔薇、紫藤、三角梅,開得轟轟烈烈,仿佛把積攢了一年的能量全都釋放出來了,紅豔豔的花朵,遮蓋得滿牆滿屋頂都是,真是驚心動魄的美啊!今天花花就給大家介紹3種最能爬藤的開花機器,快看看你家附近有沒有這些花!1、薔薇花4月是薔薇的盛花期,薔薇不像月季花開得那麼粗放,它的花朵很精緻細小,點綴在綠葉叢中,有種舒適的田園氣息,花朵四周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是花園裡最惹人喜愛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