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自貿區創新發展

2020-12-14 中國網財經

  本報訊(記者王大千)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武漢於今年4月正式步入自貿區時代,這標誌著武漢的開放發展迎來新的格局。面對新機遇,我們面對著諸多疑問:企業如何充分享受自貿區政策?金融機構如何為企業提供面向全球的24小時不間斷服務?政府部門怎樣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為此,6月29日(本周四)下午1:30,武漢市金融工作局聯合長江日報在光谷皇家格雷斯大酒店舉行「金融助力自貿區創新發展——自貿區時代武漢金融業機遇」高峰論壇,邀請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在自貿區政策利好下,金融行業如何更好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4月1日,擔負著「立足中部、輻射全球、走向世界」歷史使命的湖北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新高地。119.96平方公裡的範圍,涵蓋3個片區:武漢片區70平方公裡(含東湖綜保區5.41平方公裡),襄陽片區21.99平方公裡(含襄陽保稅物流中心〔B型〕0.281平方公裡),宜昌片區27.97平方公裡。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武漢片區是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最大、最成熟的片區,全部位於東湖高新區內,涵蓋東湖綜保區、光谷生物城、未來科技城、光谷中心城、光電子信息產業園、光谷現代服務業園、光谷智能製造產業園等7個專業產業園區。

  從地理區位分布上為,東至武漢市行政邊界、流港路、左嶺大道、九龍湖街、未來三路,南至科技五路、神墩五路、關豹高速、鳳凰山街、富五路、高新四路、高新三路,西至軟體園中路、關山大道,北至珞喻東路、高新二路、高新三路、九峰一路、高新大道、長江岸線。

  「在自貿區時代,企業很想用好政策紅利,來得到更大的發展。」光谷未來科技城一家擁有海外業務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對這次論壇更多的期待,是能學習到企業在自貿區的一些運營方式和方法。

  一家設立光谷自貿區分行的銀行機構負責人表示,這次論壇能夠讓更多的企業了解到,在自貿區時代金融服務有更多新方式,包括資本項目的開放和離岸帳戶的設立,本外幣、境內外現金管理平臺等;融資類產品的創新,包括境內外資金渠道的打通,貿易融資境內外聯動,資本項下信貸資產轉讓;加強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創新等,幫助企業將自貿區政策紅利轉換為發展驅動力。

  市金融工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旨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通過政府聯手媒體搭建交流互動平臺,促進自貿區建設和創新發展,加強對外溝通交流,助推銀企對接,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翟美卿:建議通過稅收政策支持助力南沙自貿區發展
    翟美卿:建議通過稅收政策支持助力南沙自貿區發展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李佳文  2020-05-19 她希望,通過稅收政策的支持,助力南沙自貿區今後的蓬勃發展
  • 中國銀行廣西區分行:跨境金融創新助力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
    中國銀行是首批將總部中心-中銀香港後臺營運中心引入南寧五象新區(廣西自貿區南寧片區)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並以此為載體,逐步完成資金收付、放款、資料處理、集團客戶服務、Call Centre服務、東南亞營運業務等集中處理業務,並創新科技手段,構建區域一體化管理能力,為廣西門戶打造的國際金融人才引進、國際化金融經營理念引進,建立藍本,助力自治區發展多元化跨境金融配套服務體系
  • 中行廣西分行:跨境金融創新助力面向東協金融開放門戶建設
    中國銀行是首批將區域中心-中銀香港後臺營運中心引入南寧五象新區(廣西自貿區區南寧片區)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此為載體,逐步完成資金收付、放款、資料處理、集團客戶服務、東南亞營運業務等集中處理業務,並創新科技手段,構建區域一體化管理能力,為廣西門戶打造的國際金融人才引進、國際化金融經營理念引進及助力自治區發展的多元化跨境金融配套服務體系。
  • 全力推進自貿區成為金融創新標杆 蘇州工業園區推「金融16條」
    中國江蘇網1月17日訊 16日,蘇州自貿片區管委會發布自貿區建設情況,出臺支持自貿區金融創新發展的「金融16條」新政,全力推進自貿區建設。當天發布的《關於推進蘇州自貿片區金融開放創新的若干意見》,從提升金融發展層級、強化金融創新發展能力、推動機構提質增效、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四方面入手,推出16項舉措。
  • 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率先啟動自貿區 大興機場片區(大興部分)金融...
    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立足區域,主動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全力支持地區經濟建設,依託中國銀行多元化平臺優勢,率先啟動大興機場片區(大興部分)金融服務,協助首家辦理入區手續的企業完成全套註冊流程,並順利開立銀行帳戶,為後續自貿區業務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中行研討跨境人民幣創新發展
    4月12日,由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承辦的浙江省銀行跨境人民幣自律機制「自貿區跨境人民幣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省外匯管理局、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等監管機構和政府部門相關領導出席,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總行以及浙江省銀行跨境人民幣自律機制46家成員參與研討。  一年來,在浙江省和舟山市兩級政府的帶領下,浙江自貿區改革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重大建設項目大力推進,眾多企業紛紛落戶自貿區。
  • 打好金融「組合拳」 緊跟灣區大發展,農行廣東分行金融助力粵港澳...
    今年以來,廣東農行前瞻布局、創新驅動,認真貫徹《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精神,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加強金融創新,全力打好「組合拳」,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度。早在2019年,為貫徹落實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經營轉型創新步伐,農業銀行總行就已經印發《中國農業銀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意見》,明確堅持以創新為引領、以客戶為中心、發揮集團優勢、突出重點發展「四大服務原則」,打造和完善「六大金融服務體系」,全方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金融動力。
  • 看好南沙自貿區發展
    南方日報:目前在全球經濟疲軟的背景下,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並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助力全球經濟復甦。您對此有何評價?據我了解,英國目前也已經正式宣布加入亞投行。英國未來在亞投行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吳百納:我們非常榮幸能加入中國倡導的亞投行。我認為亞投行提出的發展和支持整個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構想,對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 南沙發展,質量有多高?(南沙自貿區發展啟示)
    漫步位於珠三角經濟圈中心的南沙自貿區,滿目皆是火紅的木棉花和搖曳的紫荊花。作為廣州的副中心,南沙在崛起,這塊創新、創業熱土,正在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日前,本報記者走進南沙自貿區,體驗了南沙的改革氣魄和發展速度。洛陽日報今起推出《他山石·南沙自貿區發展啟示》欄目,擬從創新發展、吸引人才、政務改革、智能製造、優化環境等方面嘗試解讀南沙的「發展密碼」,希望能對洛陽自貿區建設有所啟發。  南國春來早。
  • 中信銀行昆明分行跨境金融服務助力滇企「乘風破浪」
    ,全力保障特殊時期外貿企業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有效助力雲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競爭力。創新產品 打造一流自貿區金融服務7月1日,作為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政務大廳唯一入駐金融機構,中信銀行昆明自貿區支行開門營業,並可從多個方面提供個性化的特色跨境創新服務。一是融資通,包括全口徑宏觀審慎額度管理項下內保外債業務、本外幣跨境銀團業務、內保外貸、境外發債等,拓展自貿區企業以及其境外平臺公司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 區域一盤棋,打破「玻璃門」丨一體化金融服務助力長三角實體經濟發展
    徐斌認為,必須打破地域限制的藩籬和業務分割所產生的無形障礙,以一體化金融服務來滿足企業在長三角區域內發展的新的金融需求。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打破金融服務當中的「玻璃門」,打造跨區域金融創新服務樣板。
  • 海南引進國內知名信託公司總部 助力自貿區建設
    10月18日上午,海南省金融發展促進會與國民信託公司在北京籤署《共同服務海南自貿區(港)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合作共建國家開放金融先行實驗區、共建國民信託海南總部等方面展開具體合作。
  • 自貿區煙臺片區推出50項創新舉措 打造韓國元素特色集聚區
    齊魯晚報煙臺9月17日訊(記者 鍾建軍 通訊員 馬雙軍 王聰) 「自貿區煙臺片區(以下簡稱煙臺片區)高標準建設中韓(煙臺)產業園,創新『兩國雙園』合作模式。推動建立國際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探索中韓創業孵化合作和中韓科技企業孵化(煙臺)基地建設……」煙臺開發區經發科技局副局長鄒天峰17日向媒體介紹煙臺片區的創新舉措。
  • 蘇州園區法院:構築「最舒心」營商環境 助力自貿區行穩致遠
    為適應自貿區建設司法需求,園區法院立足審判職能,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多措並舉在助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出臺《關於建設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司法保障機制的實施方案》,並制定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構協同監管、風險協作防範等工作機制,為蘇州片區建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司法服務和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助力坪山區產業創新發展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呂曉春) 近日,在坪山區科技創新局等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招商銀行坪山新動能行業金融論壇在創新廣場舉行,邀請高新投、力合創投等融資擔保、創業投資頭部企業,共話新形勢下創新企業融資發展。
  •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自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順勢而為,在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同時,主動創新,積極探索,旨在全方位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配置全球資源能級。  以新片區為抓手  兩個扇面,是上海市落實「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的重要抓手。
  • 助力浦東新發展,交行上海分行持續灌注「金融活水」
    從蘆葦蕩到如今的全球一流自貿區,10平方公裡的外高橋保稅區走出了精彩的開發開放道路,也進一步拉近了中國與世界貿易的距離。1997年,為更好地服務外商,外高橋保稅區倉儲中心開始加速建設,作為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之一,隨著區內業務量的增長,融資的需求也變得極為迫切。
  • 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開幕 助推藝術市場國際化發展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鄒瑞玥)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28日正式開業,拉開上海自貿區藝術品交易服務功能的序幕,將助力藝術「走出去」與「引進來」,推動國內藝術市場國際化發展。  據悉,該藝術品交易中心依託自貿區便利政策,交易中心旨在搭建國內外藝術品交易平臺。
  • 白沙島新金融峰會助力瀋撫新區金融創新
    記者 張徵■趙潤汐   主題為「金融創新助力瀋撫」的白沙島新金融峰會10月14日在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白沙島舉行。作為瀋撫改革創新示範區白沙島論壇系列的先導會議,峰會邀請了國內多位專家學者就當今中國的經濟金融形勢,進行了多主題演講與討論。
  • 金融創新紮根熱土 浦發銀行深度參與浦東開發開放
    近年來,浦發銀行緊緊圍繞國家戰略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深入推進金融創新與實踐,以金融支持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通過支持上海「四大品牌」建設相關重大項目,探索創新綜合金融服務產業發展,聚焦民生工程,深度參與浦東經濟建設。加強與要素市場聯動,深耕自貿區與科創板金融服務創新,助力上海「五個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