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聾啞夫妻:創業蛋糕店,生活甜蜜蜜

2020-12-24 騰訊網

南方網訊(記者/李晨昱 陳靜 通訊員/粵殘宣)上午十點,陽江陽春市春城街道朝南路,南方網記者跟隨廣東省殘聯組織的「助殘脫貧小康路」採訪團來到了一家名為「SnowCake」的蛋糕店。店鋪不大,但整潔明亮,簡約舒適,是時下年輕人喜歡的樣子。

這是家特殊的蛋糕店,店主是一對聾啞夫妻。餘雪瑩今年33歲,陽春人,3歲時因高燒致聾。她的丈夫謝榮書比她長一歲,潮汕人,10歲因打針藥物作用失去聽力。

時間還早,手語老師還沒到,記者只能比手勢示意,用手機一句句打字交流。謝榮書「說」,店裡一般下午對外營業,他們正準備食材烤泡芙。

四年前,這對夫妻辭去大城市的設計師工作,回到家鄉開啟了另一種不一樣的甜蜜生活。

謝榮書和餘雪瑩展示做好的蛋糕(陳靜攝)

「我們也能在家上大學了」

餘雪瑩與謝榮書在廣州市聾人學校就讀時認識。2007年,廣州大學市政技術學院經教育部批准開設聾人全日制大專班,餘雪瑩、謝榮書等44位學生通過特殊高考,接受專門為聽力殘疾人開設的為期3年的高等專業教育,成為廣東首屆聾人大學生。

「在聾人學校大家都靠手語溝通,剛與正常人交流還很不適應。」餘雪瑩告訴記者,學校實行普特融合教育,當時她寢室四位女生,兩位聽力殘疾學生、兩位不同專業的健全學生,一開始大家只能用紙筆交流,慢慢也可以用手語聊天,她與健全人的陌生感也逐漸消失。

畢業後同學各自有了工作,大部分由學校推薦去了酒店或者做了文員,學習電腦美術專業的餘雪瑩謝榮書一同留在廣州做設計。「之前沒想過還能在家上大學。如果沒有讀過書,無法想像我們該如何找工作。」

從高中到大學,再到步入社會,十餘年攜手相伴,無聲卻動情。2013年兩人結婚,如今有個一歲多的可愛女兒。

餘雪瑩在製作蛋糕(陳靜攝)

設計師創業變身蛋糕師

從小就對烘焙有濃厚興趣的餘雪瑩,工作後有了條件便越發著迷,常常一有空就鑽研烘焙技術。起初做蛋糕,奶油總是抹得坑坑窪窪,她便特意找師傅學。那段時間謝榮書不知吃了多少個「失敗品」。

2016年,兩人決定辭去工作,回陽春潛心研究烘焙。兩年後,他們開了工作室,主打私人訂製糕點。今年4月5日,在父母的支持和陽春市殘聯的幫助下,餘雪瑩親自設計裝修,投入了20多萬元的蛋糕實體店正式開張營業。

開店最大的難題是聽不見,這意味著他們不方便接待,也無法接聽顧客電話。有時顧客沒理解明白,謝榮書不知該怎麼表達,特別著急,後來便招聘了兩位健全員工。好在藉助網絡和物流的發達,餘雪瑩同時發展網上訂單,省下不少溝通的麻煩。

蛋糕店的玻璃展示櫃裡,新鮮出爐的泡芙整齊排列在鐵盤上,散發著濃濃奶香。餘雪瑩邀請記者試吃。拳頭大小的泡芙,一口咬下去,外皮的酥脆與奶油的清甜在口腔中混合,令人忍不住再來一口,這是餘雪瑩拿手的招牌。

平時餘雪瑩製作糕點蛋糕,謝榮書則負責加工飲料。無聲世界裡,兩人配合默契。設計師的繪畫臺,由電腦屏幕轉向蛋糕桌,從食材、配色到造型,再到裝飾、包裝等,每一個細節都不被放過,也因此贏得了顧客喜愛。店鋪開業近五個月,已經有了幾批忠實粉絲,還有大量顧客通過網絡預定,每月營業額有幾萬元。

謝榮書與餘雪瑩在一起準備食材(陳靜攝)

蛋糕很甜,生活也很甜

餘雪瑩把女兒照片貼在了店鋪牆上,工作時抬頭就能看見。每天從早忙到晚,兩人經常深夜12點才打烊回家。遇上客人預訂製作複雜的甜品臺,熬個通宵也是常事。每天收工後,他們想著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回家抱抱女兒。

謝榮書覺得,蛋糕店的工作比在廣州時還忙碌,但只要收到顧客的表揚,看到越來越多人喜歡他們製作的產品就感到很開心。

今年9月,他們以SnowCake項目報名參加2020年「眾創杯」殘疾人公益賽企業組自強類比賽,在全省631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成功晉級即將在廣州舉行的決賽。比賽現場,餘雪瑩結合PPT與手語向評委展示了她的夢想:把更多蛋糕店開到陽江市區,甚至開到廣州、佛山等大城市。

小小的蛋糕,將一直為他們的生活增加甜度。

來源:南方新聞

相關焦點

  • 暖心聞|「80後」聾人夫婦開無聲蛋糕店:用心創作,燦爛生活
    第一次來到這家小店的顧客或許很難想像,從店鋪的設計到甜品的製作,全部工作都是由一對「80後」聾人夫婦共同完成的。他們的世界裡沒有聲音,但他們始終用樂觀的心態、勤勞的雙手以及極高的藝術秉賦,創造著屬於自己的燦爛生活。
  • 石含奎:一對聾啞夫妻的「無聲菸酒飯店」
    2019年3月,石含奎自費到重慶市高新區技術產業開發區政務服務和社會事務中心開辦的「就業創業」培訓學習,在重慶學來了餐飲技術回來後,他再次參加了縣人社局和龍形街道舉行的廚師培訓。從此開啟了他的創業歷程。  培訓後,他經常在家裡琢磨各類菜系的做法,並邀請親戚好友品嘗,直到大家對他的廚藝稱讚有加,慢慢的,他便萌生創業的想法。
  • 80後女孩不到2萬元開蛋糕店創業
    愛吃蛋糕的女孩子們,絕大大多都有開一家蛋糕店的夢想,今天,就為大家講述一位80後的女孩子,四萬元開diy蛋糕店獲得成功的故事! 店主文陳秋是個80後,身上時尚叛逆的味道仍然可辨——文是父親的姓,陳是母親的姓,而她生於秋天,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系,現在某律師事務所當主任助理,準備到西南大學念法學與工商管理碩士,開店純屬個人愛好。
  • 陽春市:陽春殘疾夫妻創業獲市獎勵5萬元
    記者從市殘聯獲悉,近日,陽春殘疾夫妻謝榮書、餘雪瑩獲市殘聯獎勵5萬元,以表彰他們在今年廣東「眾創杯」殘疾人公益賽決賽獲得金獎,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將SnowCake項目做大做強,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創業。10月14日,謝榮書、餘雪瑩領銜的SnowCake項目,在廣東「眾創杯」殘疾人公益賽決賽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企業組自強類金獎,成為我市在廣東「眾創杯」殘疾人公益賽中取得的首個金獎,獲得了大賽20萬元獎金資助和眾多創業政策支持。
  • 80後少年創業開蛋糕店,親力親為年賺40萬
    這位「80後」背後藏著一年內在鬧市區開三家蛋糕店的傳奇。陶立群坐在咖啡館內,認真地看著報紙。仔細看,還有些稚氣未脫,是一個見人會靦腆笑的大男孩。雖然在大學時開始創業,積累了一定經商經驗,但與記者的交談中,他常笑稱自己沒有商人的樣子。
  • 陽春這對"金獎"夫妻,身世和故事很不簡單!
    陽春這對"金獎"夫妻,身世和故事很不簡單!但是,他們自強不息、努力地撐開了一扇窗,用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甜蜜的生活。他們就是聾啞夫妻謝榮書和餘雪瑩。點擊觀看視頻▼在陽春春城一間名為「SNOW CAKE」的臨街小鋪,面積雖不大,但裝修別致,窗明几淨,玻璃櫃裡擺放著各式精美糕點,屋裡瀰漫著淡淡的奶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 創業故事:80後夫妻辭職做機制木炭生意
    他和她是一對甜蜜恩愛的80後夫妻。2年前,他放棄了修理家電的手藝,她辭去了在證券公司的工作,夫妻倆用從親朋處借來的8萬元艱苦創業,做起了機制木炭生意。創業的初期,各種各樣困難考驗著夫妻倆,夫妻倆還是挺了過來。如今,兩人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讓身邊的很多80後朋友很是羨慕。昨天中午,見到24歲的韓俊武時,他正和愛人將一根根環保機制木炭進行裝箱。眼前的這些環保木炭都是昨天從窯裡拿出來並炭化好的成品。
  • 這對80後溫州夫妻 靠賣包子買了房!「蒸」出美好生活!
    厲寧麗、林杏春是一對溫州「80後」夫妻,2009年他倆來到義烏創業,一待就是11年。5年前,夫妻倆在義烏市區開起了包子鋪,依靠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和勤勞的雙手,店鋪成了一家顧客盈門的口碑店。後來,他倆還在當地買了房安了家。
  • 【謝謝你】80後姑娘開"無聲"咖啡館 與聾啞人共同創業
    咖啡店店主是一個名叫張楊的80後姑娘。從畢業開始,她就經常接觸聾啞人,將他們收到自己的廠裡打工。如今張楊做起了餐飲,依然惦記著她的那些聾啞朋友。  周勇鋼是咖啡店創業元老之一,他的耳道發育不完善,聽力不敏銳,但他擅長手語,簡單的溝通是沒問題的。
  • 85後夫妻的蛋糕店火了 一天賣出了兩萬多個餡中餡月餅
    作為一年當中,為數不多能讓蛋糕店忙碌的節日,隨著餡中餡月餅在這個中秋流行起來,椒江一家名為「麥歌蛋糕」的蛋糕店也火了起來。  「我們在中秋節那會,最多的一天就賣出了兩萬多個餡中餡月餅,營業額將近15萬元。」麥歌蛋糕的老闆娘張靜雲說。
  • 農村夫妻開蛋糕店,利用「免費蛋糕」一年收入80萬,思路決定出路
    我們都知道,自通訊網絡發達起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足不出戶,就可以購物,訂餐,訂票……這自然會對一些經營不當的實體店帶來了一些衝擊,畢竟優勝劣汰是原則。因此,實體經營要想「活」下去,就要比別人更努力,那麼實體店應該如何破局?
  • 無聲世界 有聲有色——保靖聾啞青年教300餘聾啞人「剪」出幸福人生
    經常來店的顧客彭曉忠說:「我多年來都到他店裡理髮,第一次來店時沒反應過來,但是後來發現,雖然他們是聾啞人,但他們手藝好,很耐煩,很放心,直到顧客滿意為止!」吳雲志1歲時感冒發燒,因用藥不當導致聾啞,成為了聾啞二級殘疾人。
  • 聾啞夫妻服刑後主動執行三起案件
    原標題:聾啞夫妻服刑後主動執行三起案件   「用實際行動做一位合格的公民。」
  • 女大學生兼職創業開蛋糕店, 20天收入過萬
    現在社會大學生創業早已成為一種時尚,人人都在籌備,希望可以早點實現自己的致富夢。可是那一天路是屬於你的。這位翻譯學院的大三女孩姚忠瑞,用做兼職賺的錢開了一家蛋糕店,開業僅20天已有過萬收益,創業艱辛,看她是如何做的?
  • 大學生創業開一家甜品蛋糕店可行嗎?
    只有在學習了經濟學知識後,我才開始被經濟學潛移默化,慢慢培養了經濟學思維。所以說學好經濟學,走遍天下都不怕,並且會不自覺地就想要去分析商家的商業模式,學習可借鑑的經驗,少踩一些消費陷阱。出於對商業的敏感,小編在大學期間就發現很多師兄師姐會在學校附近開店,而且大部分的店都被經營得還不錯。
  • 80多家蛋糕店「逐鹿」南昌
    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以前僅在生日的時候才吃。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蛋糕的「活動圈」也在不斷擴大,節日、婚禮、聚會等各種場合,幾乎都少不了蛋糕那香甜誘人的味道。  需求意味著商機,商機決定著市場。近幾年來,南昌的蛋糕店也呈現了蓬勃發展的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南昌目前的蛋糕店超過了80家。
  • 聾啞夫妻住院 手語導醫陪診當翻譯 管床護士手寫溝通本
    武漢交通廣播記者徐睿捷、記者 通訊員譙玲玲 潘婉發回報導:聾啞人士祁先生患病後,聽聞圈友推薦前往提供「手語導醫」服務的武漢市第一醫院就診,日前出院時他頻曲大姆指,用手語留下無聲的「謝謝」,感謝手語導醫的耐心陪診,致謝管床護士為他建立專屬溝通本
  • 芳草湖80後夫妻養殖七彩野山雞 「叩開」創業致富門
    8月13日,走進芳草湖農場80後青年創業夫妻的養殖場,夫妻二人一個給七彩野山雞添加包穀,一個再給七彩野山雞加水,二人互相配合協作
  • 80後女孩開創意DIY蛋糕店,打造自己的品牌
    80後文陳秋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系,現在某律師事務所當主任助理,出於愛好,開了一家DIY蛋糕店。當時處於戀愛期的文陳秋想給男朋友做蛋糕,於是在朋友的幫助下開了蛋糕店。為了做好蛋糕,文陳秋四處取經,後來一個蛋糕diy工作室的老闆,慷慨地將自己的經驗和糕點diy配方提供給文陳秋,並願意為文陳秋提供不易買到的進口糕點原料。很快,文陳秋的店開起來了。小店門口放著一個架子,上面堆滿各種糕點的包裝盒,卻少有成品糕點。這是因為來店裡的顧客大多願意自己製作,所以成品準備得很少。小店牆上,貼滿顧客做好蛋糕後的照片。
  • 自主創業:80大學生後開布藝飾品店成功
    自主創業:80大學生後開布藝飾品店成功 2013-02-22 08:52:31 來源:網上輕紡城 店鋪情況:一間10平米小屋主營方向:家居布藝和絨布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