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愛在高原沉澱 | 長春電影節《光之子》映後實錄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導筒directube 導筒directube

不久前,在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光之子》映後主創見面會上,導演卡先加及製片人仁青多傑出席,卡先加講述了拍攝經歷,也分享了自己和福利學校孩子們相處的感受,也與觀眾展開討論了影片的諸多細節。

卡先加

《光之子》導演,來自青海藏區。

·2013年執導紀錄短片《英雄谷》,影片曾入圍法國讓•魯什國際電影節,參展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當代亞洲影展等電影節。

·2017年紀錄長片《光之子》在東京紀錄片提案大會TokyoDocs上獲得「多彩亞洲獎」。

·2018年入圍頒給全球40歲以下在人文、社會正義、科技、藝術和醫藥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青年人的阿迪斯特金獎。

·2019其執導的紀錄片《勇敢的女孩》獲得日本ATP大獎。

《光之子》

卡先加 | 2020 | 中國 | 100分鐘 | 紀錄

導演/編劇/攝影:卡先加 | 製片:仁青多傑 | 剪輯:Herbert Hunger | 美術:蘭周才讓

音效:Gernot Fuhrmann | 音樂:MIKA Kawada

劇情簡介 :

13歲的梅朵學習生活在藏地的一所福利學校。父母離異後,梅朵只能留在年邁的外公外婆身邊,為了找回從小缺失的親情,梅朵克服種種困難,一個人勇敢的到草原深處尋找爸爸,看見爸爸家庭幸福,有兒有女有牛羊有草原,梅朵內心五味雜陳而又無處述說,她迎著陽光,手握畫筆,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想像。

在商業社會數字時代,人們通過網絡交流情感,改變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和遊牧文化,離婚率的不斷攀升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家庭,很多孩子在婚變中淪為了「孤兒」。

《光之子》記錄了少女梅朵獨自踏上一段尋找父親和歸宿的如夢般的心之旅,展現了在時代的變遷中,一個幼小的生命克服重重挑戰,堅強成長的故事。

《光之子》映後交流實錄

問:導演是如何發現小女孩梅朵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契機讓您決定把她的故事搬上銀幕?

答:2017年,我開始在片中的福利學校拍攝,最開始還是有一些困難,我跟校長商量後,在拍攝的時候也帶一些英語課,和孩子們去接觸,在一個學期後,融入進了孩子們的集體,他們才感受不到攝像機的存在,重要的還是時間的積累,每個月都有二十五天左右和孩子們相處,我覺得是歸功於時間。

問:本片是一部中日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你們是怎麼去跨國合作以及和日方交流的?

答:製作方面,我們能感受到日本方面的專業,我們還是處在學習的狀態裡,在選題開始我們就有密切交流和溝通,拍攝過程中也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影片後期也在日本進行,日方製片非常負責。

問:在學校拍攝的過程中,怎樣分配拍攝主人公與其他孩子的時間?

答:在學校其實要花時間去融入,剛開始我其實只是要拍主角,但是同時為了緩解主角被孤立的困境,我也有拍攝其他的小孩子,每天都跟他們接觸一下,拍小孩子的時候我更輕鬆一些,他們內在的一些很細微的東西,我能感受到。他們不是在表演,孩子的世界還是更容易去進行捕捉的。

問:在萬瑪才旦導演、松太加導演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藏族導演扛起了攝影機,現在藏區也有很多新老導演在拍攝藝術電影,你覺得藏區電影有機會形成自己的新浪潮嗎?

答:雖然現在陸續有很多人開始創作,但達到浪潮的水平還遠遠不夠,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我們可能還達不到浪潮的水準,僅僅只算是一個新現象和新兆頭,拍攝方式,敘事方式都需要再多樣化。

問:藏區文藝電影未來還會有什麼難度和機遇呢?

答:關於藏區片子,很多人都陸續在拍,但本身這一區域的電影非常薄弱,所以起步非常困難,很多東西沒有基礎,都是要去從零開始創造的。國內還有很多條件都不夠,對於藏區電影發展,重要的一點還是資金方面的缺失,限制了少數民族製片的發展,我也各方面都在學習,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都在學習,但是我們還會更加努力講好少數民族的故事。

問:光之子的命名有什麼樣的含義?

答:主角渴望愛,渴望家庭,希望被陽光包圍,她本身就是一個光的孩子。其實每個孩子都一樣,很多有這樣的經歷的孩子,看到這部電影也會感到溫暖,感到光的存在吧。

問:為什麼沒有拍出對主角影響很大的周邊人物的畫面出現,比如為什麼沒有拍爺爺去世的鏡頭?

答:是考慮到這樣會混淆觀眾對於電影的感悟,其實重要的不是爺爺去世 而是去世後對主角所產生的影響。

問:外公外婆不想梅朵去見她父親,劇組是否刻意去推動這個事情發生?

答:在這之前主角就已經決定了要去看父親,我們只是想交代一下前因後果,覺得把這部分剪進去沒什麼,以及我們可以保護主角路上的安全,儘管也沒有刻意這樣的意思,也許會產生一些影響,但是這都是小方面的問題,我們並不是刻意推動。

問:片中涉及到手機社交導致藏區離婚率上升的問題,您怎樣看待科技對於少數民族生活的影響?

答:在影片中我們把現代科技拿出來給觀眾看,這也是一個切入點吧,但是現實肯定不止是網際網路,多方面考量吧。

問:孩子們在操場為什麼一直是順時針跑步?

答:我覺得有宗教因素吧,跟文化背景也有關係。

「導筒」微信號 directube2016

原標題:《時間與愛在高原沉澱 | 長春電影節《光之子》映後實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數讀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9月5日至9月10日,由「金鹿獎」評獎頒獎、電影論壇、電影展映、「致敬搖籃」等5大活動貫穿的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站在新中國電影的出發地,讓中國電影人感受到了長春對華語電影的深情守望,電影節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成功舉辦,更彰顯了「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所在地——長春的責任與擔當,為中國電影「從搖籃再出發」凝聚了力量。在過去的6天時間裡,長春電影節上演了哪些好戲?
  • 長春電影節2020舉辦時間是什麼時候 今年看點全揭秘
    長春電影節2020時間什麼時候舉辦 今年看點全揭秘  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於9月5日至10日在長春舉辦,而作為電影節重要組成部分的影展單元將從9月4日持續至9月15日。今年的展映板塊可謂亮點頗多,策劃三大一級單元、七大二級單元,增設國際影展單元,上百部中外佳片將齊聚春城。
  • 王珞丹求婚&長春電影節
    9月8日晚第十四屆長春電影節 拉開序幕,最令人期待的可能就是紅毯環節了 ,但是一般這個時候就會會出現很多奇葩的事情,比如這次有位狂熱絲直接衝破保安的圍欄向王珞丹求婚。 來源| 長春電影節官網在頒獎典禮上,《保密局的槍聲》《五女拜壽》等四部經典影片的主演走上舞臺,與現場觀眾分享上世紀八十年代難忘的銀幕瞬間。
  • 周筆暢獻唱長春電影節 牽手陳慧嫻致敬華語電影
    周筆暢獻唱長春電影節 牽手陳慧嫻致敬華語電影   8月28日晚,第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頒獎典禮將在長春五環體育館舉辦,屆時,包括最佳新人、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等十餘個電影獎項都將揭開神秘面紗
  • 長春電影節"致敬搖籃"系列活動啟動
    時光網訊 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即將於9月5日至10日在吉林長春舉行。日前,作為本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五大主體單元之一的「致敬搖籃」系列活動率先啟動:自8月22日起,多場「電影音樂季」交響音樂會將陸續在長影音樂廳上演,為觀眾演出經典電影原聲及歌劇選段。
  • 《又見奈良》二度亮相海南電影節 展映後掌聲經久不息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已於12月12日正式閉幕,在這期間展映的近200部影片裡,由青年導演鵬飛執導的中日合拍片《又見奈良》作為「萬象中國」單元優秀展映影片,連映兩場獲得無數影迷擁躉。當導演鵬飛,主演吳彥姝、英澤現身映後見面活動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許多人說「看哭了」,更有影迷直言本片是「電影節最大驚喜」。
  • 《又見奈良》映後 | 對愛的尋找永不停歇
    曾摘得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Action創投會的四項大獎,作為創投會第一部孵化完成,並與觀眾見面的作品,《又見奈良》從一份PPT出發,一路經歷創作的能量積蓄,最終呈現為一部讓觀者笑中帶淚,而又飽含溫情的電影。電影憑藉其獨特的超越性和穿透力,從海南走向了更多國際電影節的舞臺。與鵬飛多次合作的演員英澤誇讚導演在本次創作中透出的成熟與「大將之風」。再續前緣的這個下午,映後現場充滿溫情。
  • 第15屆長春電影節閉幕,任素汐險勝柳巖獲「最佳女演員」
    第15屆長春電影節閉幕,任素汐險勝柳巖獲「最佳女演員」 時間:2020.09.1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四味毒叔
  • 長春電影節9月5日起舉行 助力中國電影再出發
    8月5日,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第一次會議暨新聞發布會召開,正式官宣本屆電影節將於9月5日至10日在吉林長春舉行。歷經730天等待,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通過一系列創新的辦節理念,在這一特殊時間節點展現「新中國電影搖籃城市」的使命擔當,為中國電影凝心聚力,提振行業信心。
  • 《光之子》廣州首映 | 藏地少女尋父記
    「電影命名為《光之子》,寓意是在高原上的藏區孩子們,他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祝福他們會擁有非常光明的前程。」卡先加如是說。「金色的太陽,銀色的太陽,多麼溫暖的陽光……」沐浴在陽光中,沉浸在優美的歌聲裡,作為「孤兒」的梅朵似乎感受到了太陽的溫暖,而在這抬頭仰望而看見的世界裡,她也將慢慢成為「光之子」。最後的溫暖對於梅朵來說,其實是一個從他們到自我,從低頭到抬頭的過程:他們是和她一樣的孤兒,不僅父母離異,而且缺失了父母的愛,但是梅朵卻從他們的世界裡走出來,而走出來就是從低頭到抬頭的轉變。
  • 長春一大波精彩活動來襲!農博會、電影節......周末走起~
    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9月5日至10日活動說明:本屆電影節期間,長春「影都」板塊將迎來集體亮相,5G數字產業基地建設、千億投資的影視文創重大項目等相繼發布。未來,長春市也將依託電影節及國際影都的建設,促進城市四大板塊融合發展,加快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的建設步伐,全方位、立體化展示當地文化事業的進步。除此之外,組委會還宣布擬於長春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舉辦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啟動儀式,以「電影之都」遇上「森林之城」為理念,構建電影森林盛景,首度實現「電影城」「森林城」兩大城市名片傳播效應的疊加。
  • 26年輝煌路——回顧中國長春電影節歷屆「金鹿獎」獲獎名單
    從1992年至2018年,中國長春電影節走過了26年的輝煌歷程,有5000餘名電影界人士和700餘萬群眾參與了電影節活動。歷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秉承「專業性」和「群眾性」的理念,推選出一批批優秀作品,評選出一位位專業影人,不斷攀登華語電影的巔峰,為中國電影事業強基築夢。  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將於9月8日晚揭曉,各項大獎花落誰家?敬請期待!  與時代同行,為人民抒懷!回顧歷屆獲獎名單,重溫光影精彩時刻,戳圖看目錄!
  • 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夢想大典在長舉行
    原標題: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夢想大典在長舉行 ,與開幕式盛典、閉幕式盛典並稱為本屆長春電影節「三大盛典」。9月4日晚,由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主辦,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長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長春廣播電視臺執行的「共築電影強國夢 致敬新時代——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夢想大典」在東北師範大學體育館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媒體平臺、新華網對此次活動進行了直播。   「夢想大典」由長春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劉繽、趙潔菲、夏鵬、寧美霖共同主持。
  • 愛奇藝和大象點映達成戰略合作
    DoNews 11月19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11月19日,愛奇藝和大象點映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推出面向青年創作者,打通線上線下的全生命周期創新發行服務模式。與此同時,FIRST青年電影展將成為雙方的戰略支持平臺,工廠大門影業會為兩方提供全片單內容支持合作。
  • 育碧的夢想,讓我們談談《光之子》
    應該有一首溫柔、溫柔和美的感人的歌曲來匹配我在《光之子(Child of Light)》中演奏的時光來匹配他與水墨般藝術的美麗畫卷,與他簡單卻精緻的童話世界相匹配。或者乾脆拿起任何一段音樂,一遍又一遍地聽,很容易記住主人公「歐若拉」和她的夥伴們在rem利亞王國的非凡冒險。
  • 光之子失落的光芒 支線任務圖文攻略
    RPG遊戲,在上市了這麼長時間後想必很多玩家已經用自己手中的劍斬斷了黑暗之源,通關了這款遊戲。但是在主線劇情之外,光之子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支線任務等待著玩家們的發現和探索,比如在免費交易中再次體會不用錢的物物交易。而小編接到很多玩家的提問,光之子失落的光芒六個神殿位置在哪兒,總是找不全六個。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探尋這六個神殿的位置吧~
  • 《回南天》鹿特丹電影節首映 導演高鳴亮相映後
    1905電影網訊荷蘭當地時間1月28日晚,第四十九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光明未來」單元入圍影片《回南天》舉行了世界首映。這部由中國導演高鳴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獲得了現場的一致讚譽,他們用熱烈的掌聲對影片表達了他們對這部影片的喜愛。現場 · 鹿特丹流淌南方新浪潮《回南天》由高鳴、劉兵共同編劇,萬瑪才旦、耿軍擔任監製,黃旭峰、王磊擔任製片人。
  • 致敬經典 寄語新生 傳承精神——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側記
    新華社長春9月9日電 題:致敬經典 寄語新生 傳承精神——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側記  新華社記者陳俊、劉碩、趙丹丹  9月8日晚,在象徵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聖火照耀下,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圓滿落下帷幕。26年來,長春電影節已經成為電影的節日、城市的名片和群眾的盛典。
  • 《看見惡魔》釜山將映 10月電影節重現吃人肉場景
    《看見惡魔》釜山將映 10月電影節重現吃人肉場景 時間:2010.08.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Ben
  • 愛了愛了!嗨了嗨了!今天在長春一波湧動的藍色浪潮你看見了沒?
    9月6日上午9時,伴隨著嘹亮悅耳的鳴笛聲,「2020 長春電影節城市定向賽作為第十五屆長春電影節的一項重大活動——2020長春電影節城市定向賽,由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主辦、長春晚報承辦,是一次體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賽事,也是2020年長春市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定向類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