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93年學霸5年發表第一作者TOP期刊14篇,他引110餘次…

2021-01-11 網易

  來源 | 山東農業大學校報,圖源 張程本人, 獲當事人授權發布

  第一作者TOP期刊14篇,一區期刊6篇,

  五年他引110餘次,ESI高被引論文1篇,

  SCI源刊物6個期刊的審稿人,

  十餘項國家級、省級、校級榮譽獎勵……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

  屬於93年的博士生張程


  張程,男,1993年5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2017級土壤學博士研究生。2015年9月推薦 免試進入 山東農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2017年9月碩博連讀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朱魯生教授。2019年10月,獲得 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 ,前往加州大學河濱分校Jay Gan教授課題組訪學一年。

  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中,張程是一位思想品德優秀,學習刻苦努力,科研創新能力強,組織管理能力高的全面發展的優秀博士研究生。他現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Top期刊發表SCI論文16篇,累積影響因子94.2。其中,TOP 期刊14篇,一區期刊6篇,ESI高被引論文1篇,近五年他引頻次110餘次。曾獲高廷耀環保基金委博士生獎學金(全國每年20人)、國家獎學金、山東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獎、先正達獎學金、山東農業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等十餘項國家級、省級、校級榮譽獎勵


  01

  「做事先做人,成才先立德」

  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信仰共產主義,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思想,用先進的理論來武裝自己,他關注國家時事政治,思想上始終與黨和國家保持一致。

  「做事先做人,成才先立德」,他時刻將這句話記在心間,踐行腳下。他熱衷實踐、踏實肯幹、樂於助人、無私奉獻。

  本科期間,他參加「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作為煙臺隊隊長,帶領隊員走訪果園,利用自己的專業,幫助果農了解環保知識,同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志願者,獲山東農業大學「突出貢獻單項獎」。他曾到校團委擔任團委助理,協助老師更好地為同學服務。


  本科畢業之際,他由於優異的學習成績,獲得了學校的推薦免試資格,在本校繼續攻讀研究生,研究生期間,他曾擔任校研究生會外聯部部長,並獲得山東農業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榮譽稱號。

  由於在碩士期間取得的優異成績,他成功獲得了碩博連讀的機會。攻博期間,張程一直擔任實驗室管理員。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協助老師們維持實驗室的正常運轉。他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實驗室所有儀器、物品進行建檔,責任到人;他還建立了實驗物品購買登記、使用歸還以及損壞檔案,使實驗室滿足同學們需要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節約開支。


  02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一個人有了正確的理想信念,有了信仰的力量,就能不懈努力,執著追求。

  本科期間,他跟隨諸葛玉平教授開展大學生研究訓練(SRT),並擔任主持人,這次經歷培養起他對科研的濃厚興趣。

  剛進入研究生階段的他,便對科研中的一切充滿著好奇與激情。好的團隊離不開優秀的領導者,他的導師朱魯生教授是一位科研學術能力非常強的老師,張程總說:「沒有朱老師的悉心教導,就不會有現在的成績。」朱老師每天紮根在實驗室的科研狀態,也成為激勵他不斷進取的動力。


  攻博期間的他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對土壤微生物的生態毒性效應與機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吡唑醚菌酯和氟嘧菌酯在人工土壤和潮土中對蚯蚓的毒性效應與機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農藥在小麥、玉米、蘋果等作物內的傳輸與分布」、「旱地典型農藥汙染對土壤微生物和動物組成、結構和功能影響」等多項課題和研發項目。


  他現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6篇,並擔任SCI源刊物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emosphere等6個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領域期刊審稿人。多次將研究成果在「全國生態毒理學大會」、「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全國環境博士生學術會議」等重要會議上展示。他因科研上的優異成果,獲得了「山東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獎」、碩士博士中期考核「優秀」、「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學術創新一等獎」、研究生一等學業獎學金等榮譽。

  03

  「不誤正業,全面發展」

  他追求全面發展,以豐富的興趣愛好和樂於助人的行動充實自我。

  他經常活躍在校院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中,表演相聲、小品、歌舞劇,跳街舞、參加健身操大賽等,曾多次獲得「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多次榮獲「文體工作單項獎」。


  此外,他組建了山農第一個滑板協會;他參與組建了「靜電」樂隊,擔任貝斯手;加入街舞俱樂部;加入院研究生籃球隊等。

  他總是能以飽滿的熱情來對待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各項挑戰,以真誠的心去關心、幫助同學。他開朗的性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他結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過去屬於歷史,榮耀已成過去。」科研之路任重道遠,他剛剛起程,希望他可以為科研事業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南通大學本科生王子恆以第一作者發表14篇SCI論文,還自主創業
    王子恆,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腫瘤班2020年優秀畢業生,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生物樣本庫的研究成員,無錫恆衍生物科技公司執行董事。一名本科生怎麼有這麼多榮譽?這就是他火的原因。王子恆所在的班級為臨床腫瘤154班,本班是考研專班,今年以43%的考研錄取率成為「學霸班級」。王子恆同學也被錄取為南通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專業的研究生。
  • 那些年,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各國政要
    但是,有那麼幾位國家領導人,還在讓阿旺膜拜但不可求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論文,讓我等芸芸眾生何以堪。第一當屬歐巴馬。這位當年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法學院高材生在「畢業季」(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連續在JAMA(2019影響因子45.54)、Science(2019影響因子41.845)和Harvard Law Reviews(2019影響因子7.136)發表了3篇文章,內容分別涉及醫改、清潔能源和刑事司法改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博士生,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發表論文!
    第一作者是北航博士生, 通訊作者是北航教授, 第一完成單位是北航! 一起看看這篇攻克國際難題的Nature!通過拓撲轉化非範德華固體,研究人員合成了14種具有可控相結構和超高單層率的過渡金屬硫族化物,其中包括7種過渡金屬硫族化物Ti5S8,TiSe2,NbS2,NbSe2,MoS2,MoSe2,TaS2,5種摻雜過渡金屬硫族化物Y摻雜WS2,Nb摻雜TiSe2,Y, P共摻雜WS2,P摻雜MoS2,P摻雜TiSe2,1種複合物MoSe2/TiSe2。
  • 電子科大傑出學生(研究生)候選人名單新鮮出爐,他們都有多優秀?
    發表學術論文共計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ature-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IF:14)上發表論文一篇,為我校碩士生首次以第一作者在該刊發表成果;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審期刊論文一篇,在光電子國際頂級會議CLEO和光通信領域國際權威會議ICOCN上發表國際會議論文三篇,作報告3次,其中特邀報告1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
  • 華師2020年優秀學生標兵來啦!
    在學習中趙春曉積極進取,作為第一作者在CSSCI權威期刊等發表學術論文4篇,作為第二作者發表論文1篇,且是《辦好一次賽會,鍛造一批新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志願服務研究》的章節作者,並於2020年10月獲得中國國家獎學金。學生工作及社會實踐方面,趙春曉深度參與第七屆軍運會志願者心理服務工作,創建大型賽會志願者心理支持三級體系,負責志願者心理援助熱線的管理和運行。
  • ...論文入選SSCI期刊《Climate Policy》辦刊「20年20篇優秀文章」
    China: The Evolution from Pilots to a Nationwide Scheme」(中國碳排放交易:從地區試點向全國體系演變)入選該刊辦刊20年20篇優秀文章「Top 20 papers for 20 years」。
  • 優秀:深圳技術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英文論文!
    厲害了,學霸是如何煉成的?01、腳踏實地,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談起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經歷,陳志仁同學表示,這都要感謝安紅雨老師的高級項目研究課程。在這個基礎上,Manipulation of perpendicular exchange bias and spin-orbit torques via MgO in Pt/Co/MgO films這篇論文應運而生,成為學院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本科生。
  • 20位「超牛」學霸:考上同一所名校研究生,還都榮獲國家獎學金
    邱威騰,北京師範大學全球環境變化2018級碩士中共黨員,在校期間曾獲學業一等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的榮譽稱號。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期刊論文兩篇,以合作作者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一篇。目前以學生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文章5篇,以共同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4篇,在審SCI論文2篇。申請軟體著作權3項,在申請專利一項。在博士期間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並做口頭匯報。積極參與學生工作,曾擔任2019級博士黨支部和團支部組織支委和班級學習委員。
  • 這本低調的Q1期刊,稿件初審周期48天!
    截至2020年11月9日,WOS已入庫2020年JASB 載文106篇。作為一本國際性學術期刊,JASB上中國作者載文量一直較低。JASB 近5年影響因子呈逐年上升趨勢,2019影響因子已達4.167。
  • 我有一個好爸爸,讓10歲的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數十篇小學生作文
    因為他有一個好爹,讓他做成了一件連碩博研究生都望塵莫及的事兒!10歲的王青石依靠他爹王松奇,在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金融核心期刊《銀行家》上發表了數十篇散文詩歌!你沒看錯,是數十篇散文詩歌,還發表在了核心期刊上,時間跨越了20年(2006~2018年)。
  • Light最新影響因子14,國際光學類期刊排名第2
    原文連結:http://t.cn/AiOAUG9T
  • 7年發表科技論文170餘篇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嚴俊偉 通訊員 周玉 7年時間裡,發表SCI論文170餘篇,被引用超過4800次,近20篇論文被ESI高被引論文收錄,成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榮獲首屆教育部青年科學獎,不到37歲的華南理工大學青年教授黃飛,在青春的歲月裡,用專注與執著譜寫了「科技創新尖兵」的動人樂章。
  • 中國首份SCI收錄藥劑學期刊,影響因子已超5分
    《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0)中各有175種期刊入選"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2020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高校作為第一主辦單位的科技期刊共有66種入選榜單,其中,37種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9種入選"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此外,期刊還入選了"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類項目"。
  • 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中國高校在國際權威期刊論文發表...
    ,但近五年發文數的中國第一(6篇)與世界第一(173篇)仍然存在著巨大差距。《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更為立體、科學,具體表現在:在排名依據上,以國際上通常採用的論文發表篇數為基礎;在期刊選擇上,選取19本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的綜合頂級和分支領域頂級經濟學期刊,基於這樣高水平經濟學期刊而得出來的排名更能客觀反映是否屬於世界一流經濟學科;在期刊權重上,對5本綜合頂尖期刊和14本分支頂尖期刊做了不同權重處理;在作者貢獻上,根據作者人數和署名單位數對單位得分進行了折算
  • 這所普通高校法學院的碩士研究生科研成果喜人:9篇核心期刊!
    2020年法學院有15位同學考取碩士研究生,考研率9.09%。本科生積極參加科學研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篇。目前法學院發表論文19篇,其中一類核心4篇,二類核心8篇。科研成果獲副省級領導領導批示2次,出版專著2部。
  • 他自學化學競賽,本科SCI一作9篇,劍橋、普林斯頓都搶著要的學霸
    南科大學霸胡啟琨就是如此,本科階段就已經收到了包括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多所世界名校的讀博邀約。2020年即將本科畢業的胡啟琨是個相貌清秀的男孩,2016年剛進入南方科技大學的時候,他和所有大學新生一樣,對未來四年的大學學習充滿了好奇與猜想。
  • 視點|中國科技期刊,離世界第一方陣有多遠
    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就通過了《關於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科技期刊綜合實力躍居世界第一方陣,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期刊和出版集團,有效引領新興交叉領域科技發展、科技評價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明顯提升,成為世界學術交流和科技文化傳播的重要樞紐。那麼,我國科技期刊目前在什麼水平?如何能讓我國科技期刊躋身世界第一方陣?
  • 榜樣|2020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孫越崎優秀學生獎獲得者
    入學以來,共發表SCI收錄論文5篇,其中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3篇;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2項。獲學校「一等獎學金」2次。執有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和國家註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證書。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追隨黨的步伐,任職黨支部書記2年,任勞任怨,在2018-2019學年學院黨支部考評中獲得高度評價。
  • 全國高校學者中文期刊論文排行榜(新聞傳播學)
    綜合指數是以學科核心作者的平均發文量和平均被引頻次為參數的相對指標,數值100代表該學科核心作者的平均水平,學者綜合指數除以100後,代表了學者的成果數與影響力相比平均水平的倍數。從綜合指數排名看,排名前10名都是耳熟能詳的知名學者。
  • 23歲本科生發14篇SCI論文,是10餘本雜誌外審專家,和一公司董事
    這是不久前,23歲的王子恆在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畢業典禮,作為優秀學生代表發言時的自我介紹。「14+10」,學術路上成果斐然14篇SCI論文,10餘本SCI雜誌的外審專家,這是王子恆在本科5年取得的成就,創全院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