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本科生王子恆以第一作者發表14篇SCI論文,還自主創業

2020-12-19 琳妞我的最愛

對於家長和考生來說,大家比較關注的高校是985/211,對於名不經傳的雙非高校來說沒有過人的強項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不過最近江蘇省的這所三本高校南通大學火了,更火的是南通大學的王子恆學生。

王子恆,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腫瘤班2020年優秀畢業生,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生物樣本庫的研究成員,無錫恆衍生物科技公司執行董事。一名本科生怎麼有這麼多榮譽?這就是他火的原因。

王子恆所在的班級為臨床腫瘤154班,本班是考研專班,今年以43%的考研錄取率成為「學霸班級」。王子恆同學也被錄取為南通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專業的研究生。不過這一些作為本科生應該是正常的求學之路,王子恆火不是因為考研,而是因為在校期間一個本科生發表SCI論文14篇,並成為多個SCI期刊的外審專家,創全院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歷史新高。

王子恆在校期間就是校園小名人,他積極將所學與科研實踐聯繫起來,投身各項比賽和科研項目,先後榮獲江蘇省「創青春」省賽銅獎、江蘇省「網際網路+」大賽二等獎、江蘇省「挑戰杯」二等獎,獲院一等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等表彰,主持並完成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兩項,獲軟體著作權三項。他獲得這些榮譽與他的思想有很大關係。

他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只會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創新意識,才不會被日新月異的社會所淘汰,所以在學校內他一刻都不停歇,積極通入到各種活動中。同時他多次參加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中心的培訓,創立了恆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王子恆的優秀逐漸被學術圈關注。大五時,王子收到了SCI期刊的審稿邀請,這對於一個本科生來說,可是一份特殊的榮譽。大家知道SCI期刊是權威期刊,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SCI外審專家基本都是教授級別的人才才能擔任,而王子恆只是一名三本院校的本科生,就能被SCI期刊邀請做SCI外審,真的是少之又少。

王子恆發表第一篇論文的時間為2019年1月15日,短短的兩年時間發表14篇,這是什麼節奏呢?大家都知道有的學生為了能在SCI期刊上發表一篇可謂是絞盡腦汁都不一定成功,而王子恆卻發表了14篇,他的科研能力超遠很多教授,真是教育科研小達人。

王子恆在大學的這五年,賺得可謂缽盆滿金,不論在學業上還是在創業上都是人生贏家。

王子恆在大學內有如此大的成就,與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同時也與他的思想有關。

在王子恆看來,作為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實踐,能有效鍛鍊和提升自身能力,最大程度上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證明自己的價值。社會的需要是不斷變化的,但是只要永葆創新的精神,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就能很好地立足社會,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

王子恆取得這樣令人驚訝的成績讓人們無法相信,但這確實真的。希望王子恆能夠一如既往的腳踏實地的努力,為我國的醫學事業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王子恆將會成為我國醫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的明星,他的前途將會一片光明,也會為我國的醫學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通過王子恆事件真真切切的說明了一個道理,上什麼大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創新思想以及學習能力和學習意志決定的。即使你考入國家最好學府,如果白白浪費這幾年,照樣一事無成。如果你有能力即使考入不入流的高校,是金子照樣發光。就像前幾天我寫的學霸北大博士生張進生,由於自己的人格缺陷最終淪為低保戶,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

#大學生創業#

相關焦點

  • 三本南通大學學生王子恆發表14篇SCI論文,真牛!比大學教授還牛
    王子恆,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腫瘤班優秀畢業生,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生物樣本庫的研究成員,無錫恆衍生物科技公司執行董事。 因為他兩年內發表14篇SCI論文,這可是大學教授都望而生畏的成績,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按照常規,碩士研究生一篇SCI論文即可畢業,博士生3篇SCI論文即可畢業。副教授級別的教師一年一兩篇SCI論文,教授最多也不超過五六篇論文。所以,王子恆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也就不足為怪了。
  • 23歲本科生發14篇SCI論文,是10餘本雜誌外審專家,和一公司董事
    「14+10」,學術路上成果斐然14篇SCI論文,10餘本SCI雜誌的外審專家,這是王子恆在本科5年取得的成就,創全院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歷史新高。2019年1月15日,他的第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署名的SCI論文在《Molecular Genetics & Genomic Medicine》(《分子遺傳學與基因組醫學》)雜誌上發表,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外審「直接通過」的四個字給了王子恆很大的鼓勵。
  •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不是。發表sci論文經常遇到英語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為英語水平不夠高,影響了sci論文發表。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ci期刊要求英語,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語。sci中收錄的期刊來自很多個國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應的要求。
  • 電子科技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微波領域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英才實驗學院大三本科生唐得山同學,在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羅訊教授的指導下,於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IEEE TMTT)發表題為 「Substrate-integrated
  • 江蘇這所三流大學火了,不但培養出多名院士,還有個95後的奇葩
    03南通大學的奇葩驕子說起南通大學的這位95後奇葩驕子,他叫王子恆。王子恆,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腫瘤班優秀畢業生,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生物樣本庫的研究成員,無錫恆衍生物科技公司執行董事。科研小達人——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生物樣本庫的研究成員王子恆在南通大學杏林學院5年的學習、科研生涯中,發表了14篇SCI論文,成為10餘本SCI雜誌的外審專家。
  • 優秀:上海大學一本科生王亞鵬在Entropy以一作發表論文!
    最近,上海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本科生王亞鵬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MDPI旗下的國際學術期刊Entropy(IF:2.494)上發表題為「Digital quantum simulation of nonadiabatic geometric gates via shortcuts to adiabaticity
  • 優秀:深圳技術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英文論文!
    01、腳踏實地,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談起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經歷,陳志仁同學表示,這都要感謝安紅雨老師的高級項目研究課程。在這個基礎上,Manipulation of perpendicular exchange bias and spin-orbit torques via MgO in Pt/Co/MgO films這篇論文應運而生,成為學院首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的本科生。
  • 本科期間,發表一篇SCI論文,有多難?對考研有用嗎?
    這篇文章,我們討論一個話題,關於SCI論文與考研的關係,本科期間發表SCI,有多難?到底對考研有沒有用? 在討論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SCI,因為,即使是有些研究生,可能都不太了解SCI。 什麼是「SCI」?
  • 他復旦大學碩博連讀,發表論文23篇,其中21篇SCI,累計影響因子113
    在校期間,侯磊連續四年位列同年級綜合排名前二,共發表論文23篇(其中21篇SCI論文,2篇中文論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8篇,累計影響因子113,申請中國發明專利5項,獲授權1項。
  • 廣東醫科大學劉建強教授團隊又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研究論文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由劉建強教授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劉偉聰以廣東醫科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了題為《A multifunctional aminated UiO-67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antitumor cytotoxicity through bimodal drug delivery》研究論文,
  • 浙江師範大學這個全英文班一下子出了4篇SCI論文!
    【MBA中國網訊】浙江師範大學這個全英文班一下子出了4篇SCI論文!提及SCI,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高大上?傑出的科研水平?亦或是艱辛的科學研究過程?這些印象都沒有錯但SCI具體是指什麼呢?
  • 發表13篇SCI論文 浙大女學霸更是科研牛人!
    讀研兩年期間,總共發表 SCI 論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篇;申請了3項中國發明專利和3項國際發明專利;參加了華為中央硬體工程院的實習,獲評優秀實習生;今年,又斬獲竺可楨獎學金。
  • 「浙大才女」連小梅:兩年發表13篇SCI論文,竺可楨獎學金獲得者
    在浙江大學的校園裡,到處都是學霸的身影,可像連小梅這樣,能夠在兩年之內發表13篇SCI論文,榮獲竺可楨獎學金的超級學霸,卻是令人嘆服的別樣存在。連小梅,現在是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的一名在讀研究生,這位浙大才女,正在科研舞臺上大放異彩。年紀輕輕的她就斬獲不俗成就更是讓與她同領域的研究者只能望其項背。
  • 視頻直播辦本科生創新創業年會 廈門大學表彰優秀科創競賽項目
    第四屆廈門大學本科生創新創業年會暨第八屆廈門大學本科生科創競賽總結表彰大會1日舉辦。 廈大供圖 中新網廈門4月2日電(楊伏山 歐陽桂蓮)以視頻直播方式舉行的第四屆廈門大學本科生創新創業年會暨第八屆廈門大學本科生科創競賽總結表彰大會1日舉辦。
  • 「論文小鋪」網上賣SCI論文百餘篇
    10年前,長江日報記者曾以《房奴博士一年賣8篇SCI論文》為題,報導一名工作在上海的博士生網上售賣論文。如今,當年30歲的「房奴博士」已變身為40歲的「論文寫手」,不變的是他在網上開設的「SCI論文小鋪」仍在「營業」,廣告中還特意突出「十年老店」的標籤。
  • 「知名」教授抄論文抄到國外,抄的還是一本科生的
    近些年來,論文的抄襲事件不斷地被媒體曝光在大眾的視野之下,而這當中許多還是在大學裡身份地位都很崇高的教授們。2014年,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在讀博士生戈某指控他的本科畢業論文被指導老師、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惲教授「剽竊」。
  • 真優秀:電子科技大學這名大3本科生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本科生薛國棟在中科院分區一區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化學通訊》)上發表題為「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Quinoidal and Zwitterionic State in Carbazole-Based Diradicals」(探究咔唑雙自由基中醌式與內鹽共振結構的性質
  • 校友費繼鋒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1月24日,青島農業大學94級植保校友、華南師範大學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青年拔尖人才費繼鋒博士,與全球10餘家科研機構的研究者,以共同第一作者,在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論文,實現華師科研歷史性突破。
  • 兩年發表七篇論文 「超級學生」的超級讀書法
    夕陽西下,柳昀哲還不願放下手中的書本,在求知慾的驅使下依然沉浸知識的海洋中。記者 羅嘉 攝    華龍網7月3日14時30分訊(記者 胡旭欣)大學第一年讀完四年課程、五個國家級科研項目裡唯一的本科生、兩年發表七篇論文、還沒畢業就被國內外名校錄取…… 這樣的學生,不一定來自名校。又是一個畢業季,重慶師範大學應用心理系2013屆畢業生柳昀哲,交出了一份這樣的畢業答卷。大學四年,他度過了怎樣的時光?又有著怎樣的經歷?
  • 皮膚科SCI論文都發表在這些期刊
    所以,有了這篇。這篇推文,我們主要通過大數據分析,排列了皮膚科最新1萬篇論文的發表期刊;同時,解析出研究熱點、最活躍的研究者,以及最有影響力論文。皮膚科論文概況全球已經在皮膚科領域發表了214,648篇Medline收錄的文獻。2000年,皮膚科發表了3,393篇論文;到2020年,就達到了23,196篇論文;二十年增長了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