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刷屏最多的是家長送孩子上學的消息:「在家宅了3個月的小神獸終於送走了。」「送神獸歸籠,老母親的心情是複雜的。」
對家長來說,孩子回學校自然輕鬆了些。不過,除此之外,其實家長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如非常時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就非常重要。
牛奶雞蛋一樣都不能少
一些家長群也在討論孩子早餐的話題。「我兒子說了,早餐就吃雞蛋、牛奶和三明治。」「張文宏教授建議不讓孩子喝粥了。」「早上我端了一碗麵條給她,她跟我急了,說『牛奶雞蛋,一樣都不能少』。」
4月15日,針對各地陸續開學孩子的體質問題,張文宏教授給各位家長提供了調整孩子飲食結構的意見方案。他建議在疫情期間,家長不要只給孩子喝粥當早餐,而是要吃雞蛋喝牛奶,吃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
但是,在全網傳播的這個視頻節選中,只簡單地截取了張文宏關於兒童早餐營養的「歧義」言論,導致了大家關於「三明治」和粥到底誰有營養的爭論。
其實,張文宏教授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湯飯不是一個理想的早餐。這並沒有錯。
學生早餐要注重營養
金華市中心醫院膳食營養科主任胡桂芬對記者說:「實際上,我們所強調的營養早餐,並不是只吃粥,或者只吃雞蛋,只喝牛奶,一定是全面而均衡的早餐。」
她說,孩子的早餐一定要有主食,講究各種搭配,這樣才能保證營養,而不僅僅是「牛奶+雞蛋+三明治」。她向大家提供了至少四種兼顧搭配的營養早餐方案。
一是主食,包括包子、麵條和粥等,至少吃一樣。二是要選擇兩樣,如雞蛋+低脂牛奶,雞蛋+豆腐腦,雞蛋+豆漿等。三是蔬菜或水果任選一樣,蔬菜直接開水撈一下就可以。四是堅果,10克至20克。
一覺醒來,孩子的大腦和身體都急需補充營養,此時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就會容易被人體吸收變成能量供給身體各部分。一頓豐富的早餐能喚醒孩子身體,幫助孩子提升免疫力。主食不吃,滿足不了大腦對能量的需求,尤其到了第三四節課,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夠,會導致大腦思維活動緩慢。據研究,大腦每天需要約130克澱粉提供能量,若不足,會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等,嚴重影響大腦思維。
【來源:金華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