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逢人現笑,左右逢源,王利發是不是如今的你

2020-12-25 濤哥講文化

《茶館》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是老舍先生在1956年創作的話劇。劇作裡展示了從戊戌變法到軍閥混戰再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這三個時代的社會變化。向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的中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

話劇《茶館》

王利發作為「裕泰大茶館」的掌柜貫穿了整個劇本,書中的王利發與「我」初次見面時,王利發才20多歲因為其父走得早,所以20多歲的他繼承了茶館,王利發很精明,有些自私但心眼卻一點也不壞。

話劇《茶館》

《茶館》就是通過「裕泰大茶館」和王利發為根本,「裕泰大茶館」的興衰,王利發從青年到老年的經歷,是整個劇本的核心。王利發是一個懂事故知事故的人,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飯吃,人緣頂要緊」,所以按著老輩兒留下來的「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喜歡,就不會出岔子」的道理謹慎的過著自己的生活。

電視劇《茶館》

按我們今天的話來說,王利發他是個明白人,他不好但更不壞,他就是一個明白人,明白在什麼樣的場面下說著什麼樣的話,懂得去討好迎合別人,儘量的不給自己和別人添上任何麻煩。就像你在工作中,遇到了難題,領導不滿意提出了各種意見最後領導問你:「怎麼樣?能解決嗎?不然讓幾個人幫你加班吧。」你看了一圈你的同事,他們和你一樣連著趕了好多天的工作,一個個倦容盡顯。於是你趕忙迎笑說著:「沒事,沒事,我再改改就好了,很快的。」

王利發求情

王利發每天笑著迎進各種官僚權貴、外國勢力、惡霸、地痞、特務、黑心的警察多方面的敲詐滋擾,所以他不壞但他也不會對過的不如他的人有什麼憐憫之心,因為他已經對世間上的苦難熟視無睹了。他只希望老老實實的做著自己的生意,經營好自己的茶館,他希望社會安定,社會安定了,他的生意就好做些,他常常勸在茶館喝茶的茶客們「莫談國事」.

《茶館》劇照

這樣的王利發像不像你我?老老實實的幹著自己工作,不想有什麼紕漏也不求著能拿很多的錢,只希望每天按時的下班,不會有時不時的加班,在同事討論著公司裡的種種時,不會去參加討論,還要跟同事說:「少說點這些,好好工作呀。」王利發不就是你和我嗎?

《茶館》劇照

王利發在受盡了生活的折磨後,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他喊出了從來沒敢喊出的:「人總得活著吧?我變盡了方法,不過是為了活下去!是呀,該賄賂的,我就遞包袱。我可沒作過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單不許我吃窩窩頭,誰出的主意?」他的這句話不就是我們常說的:「為什麼只有我這麼倒黴啊,為什麼別人總是比我過得好啊?我什麼錯都沒有犯過,兢兢業業的為什麼什麼都輪不到我啊?」王利發的話正是社會底層小人物心頭的困惑和憤憤不平。

相關焦點

  • 茶館:逢人現笑,左右逢源,王利發是不是如今的你
    話劇《茶館》王利發作為「裕泰大茶館」的掌柜貫穿了整個劇本,書中的王利發與「我」初次見面時,王利發才20多歲因為其父走得早,所以20多歲的他繼承了茶館,王利發很精明,有些自私但心眼卻一點也不壞話劇《茶館》《茶館》就是通過「裕泰大茶館」和王利發為根本,「裕泰大茶館」的興衰,王利發從青年到老年的經歷,是整個劇本的核心。
  • 《茶館》今晚落幕改結局 王利發火燒茶館不上吊
    新京報7月29日報導 (記者劉瑋)今晚,電視劇《茶館》將在央視八套落幕。在大結局中,老舍原著中王利發上吊自殺的一幕將被改寫。劇中,王利發一把火燒了茶館,和茶館同歸於盡。對於這個全劇中最大的改動,編劇之一的楊國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個結局是為電視劇「量身打造」的。
  • 他是《茶館》的靈魂,讓王利發成為新經典,如今他最揪心的是什麼
    提起梁冠華演《茶館》,二十多年前他說的這句話可謂經典,可導演林兆華卻偏偏讓他演了王利發,「大導覺得,茶館風雨飄搖六十年不倒,光憑著苦大仇深,不可能支撐下去。我是個小胖子,看著就人緣好、樂樂呵呵的,就是吸引人的地方。」當初三十多歲的梁冠華接下于是之塑造的這個經典角色是需要勇氣的,如今,即使在排練廳裡看他演王利發也能讓人覺得有滋有味兒,尤其是幾個老頭對戲的時候格外精彩。
  • 老舍《茶館》,掌柜王利發圓滑世故的一生!
    北京,裕泰大茶館。在北京有一處這樣的老茶館。這種大茶館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在幾十年前每城都起碼有一處,這裡賣茶,也賣簡單的點心與菜飯。玩鳥的人們每天在遛夠了畫眉、黃鳥等之後,要到這裡歇歇腿,喝喝茶,使鳥兒表演歌唱。
  • 陳寶國演《茶館》王利發:我不是戲霸但演戲要有規矩
    本報記者 郭延冰 攝在《茶館》首播發布會上,陳寶國詩一般的一段話成了不少媒體報導的「導語」,「50年前,老舍先生在寫《茶館》的時候,北京西城有一個男孩降生了,後來這個孩子讀了《茶館》,上了中戲,一直夢想著演《茶館》,沒想到如今他真的演了《茶館》,而且他幾乎動用了生命裡所有的力量把這個人物演好。
  • 新版王利發更睿智 《茶館》臺詞「沙裡淘金」
    這個王利發更豐富  電視劇《茶館》中最具挑戰性的角色莫過於陳寶國扮演的茶館老闆王利發。第一版話劇《茶館》中王利發的扮演者是于是之,這個角色因他成為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接替于是之在話劇中扮演王利發的梁冠華也是實力派,他扮演的王利發讓于是之的戲迷也豎起大拇指。
  • 老舍《茶館》,掌柜王利發圓滑世故的一生!
    北京,裕泰大茶館。在北京有一處這樣的老茶館。這種大茶館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在幾十年前每城都起碼有一處,這裡賣茶,也賣簡單的點心與菜飯。玩鳥的人們每天在遛夠了畫眉、黃鳥等之後,要到這裡歇歇腿,喝喝茶,使鳥兒表演歌唱。
  • 《茶館》講述了老北京城茶館老闆王利發,在舊社會背景下的掙扎與妥協
    裕泰茶館少掌柜王利發從父親手中接過茶館。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他夢想在此基礎上,再開一個分店,他要把茶館開大。他堅信,他會比父親經營得更好。老茶客常四爺和松二爺因為在茶館裡說了「大清國要完」的話,被抓進了監獄。王利發出面,組織一條街的鋪面聯保常四爺和松二爺。茶館的房主,商人秦仲義不在聯保的摺子上簽名,他說他救的是國家,不是一兩個人。年根底下,秦仲義來了,來要房租,提出第二年房租長兩倍。
  • 當王利發成了女班長《茶館》被放進校園
    學生們埋頭做著自己的事兒,女班長王利發拿著教鞭管理班級秩序,與同窗好友背誦《茶館》的臺詞,唐鐵嘴試圖強行進入教室,常四爺和松二爺坐在教室的後側聊著天,宋恩子、吳祥子是兩個帶袖標的學生……演員們嘴裡念著《茶館》的臺詞,身體做出的依然是班級日常的課間活動、追跑打鬧,一切動作遵循著教室情境展開。
  • 圖文: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與常四爺
    圖文: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與常四爺   話劇《茶館》演出500場 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左,梁冠華飾)與常四爺(濮存昕飾當日,經典話劇《茶館》在首都劇場迎來第500場慶典演出。於1958年首演該劇的演員藍天野、鄭榕、黃宗洛等20多位老藝術家到場助興。此次紀念演出的新版《茶館》由北京人藝的林兆華出任導演,梁冠華、楊立新、濮存昕、馮遠徵、何冰、龔麗君等一批優秀中青年演員參加演出。據了解,今年還是《茶館》首演45周年。
  • 圖文: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與常四爺
    圖文: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與常四爺   話劇《茶館》演出500場 新版話劇《茶館》中的王利發(左,梁冠華飾)與常四爺(濮存昕飾當日,經典話劇《茶館》在首都劇場迎來第500場慶典演出。於1958年首演該劇的演員藍天野、鄭榕、黃宗洛等20多位老藝術家到場助興。此次紀念演出的新版《茶館》由北京人藝的林兆華出任導演,梁冠華、楊立新、濮存昕、馮遠徵、何冰、龔麗君等一批優秀中青年演員參加演出。據了解,今年還是《茶館》首演45周年。
  • 《茶館》裡陳寶國飾演的王利發,是你,是我,是他。
    一直以來挺喜歡陳寶國出演的片子,所以便找到了《茶館》,也就是老舍先生寫的《茶館》,覺得真的好,與其說是電視劇,不如說是活生生的現實生活的寫照。 陳寶國飾演的王利發,一個勤奮,心眼兒不壞的小生意人,從年輕到慢慢老去,他極力想改變命運,想買房子不受別人的威脅,想有錢活個心安。
  • 《茶館》|是故事 更是人生
    老北京城的上空風雲變幻,波譎雲詭,而裕泰茶館卻在年輕精明的掌柜王利發細心經營下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而在這貌似繁榮的背後,卻又暗藏無數哀傷。一間茶館,仿佛一個社會縮影,迎來送往,三教九流進進出出:提籠架鳥哀嘆時運的松二爺;慨嘆國之將亡的剛毅滿人常四爺;一心謀求實業救國的秦二爺;喝茶從來都是欠帳的算命先生;喪盡天良買賣人口的劉麻子;打算娶老婆的龐太監……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小小的茶館內話盡世間滄桑與悲涼…… 《茶館》改編自老舍所著的同名話劇
  • 資料:話劇《茶館》簡介
    作者 老舍  劇情梗概  故事講述了茶館老闆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後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
  • 《茶館》劇照曝光 陳寶國生動演繹王利發(圖)
    由何群導演的36集央視大戲《茶館昨天,《茶館》的第一批劇照在網上公布,網友們大讚劇中人物造型有京味、夠懷舊。特別是對陳寶國飾演的王利發,網友們表示很期待,並預言他的表演將超越在《大宅門》中的高度。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為保持老舍先生劇本的原汁原味,該劇製片方聘請了具有深厚京味文化根底的作家葉廣苓和楊國強擔任編劇,將原著進行了更深廣的挖掘,使人物更立體、事件更生動,還搭建了目前國內最長的老北京一條街。
  • 王利發說話的藝術
    家財殷實、主張實業救國的秦仲義可是裕泰茶館的業主、王利發(梁冠華飾)的房東。王利發趕緊好話把要求將房租「提那麼一提」的秦仲義迎進來坐下,推開湊上來找生意的唐鐵嘴(吳剛飾),卻沒提防一個鄉婦領著頭插草標的小妞進了茶館。小妞站在屋中間喊「媽,我餓!我餓!」攪了秦仲義的好心情,這位秦二爺對王利發道:「轟出去!」
  • 《茶館》|是故事 更是人生
    老北京城的上空風雲變幻,波譎雲詭,而裕泰茶館卻在年輕精明的掌柜王利發細心經營下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而在這貌似繁榮的背後,卻又暗藏無數哀傷。一間茶館,仿佛一個社會縮影,迎來送往,三教九流進進出出:提籠架鳥哀嘆時運的松二爺;慨嘆國之將亡的剛毅滿人常四爺;一心謀求實業救國的秦二爺;喝茶從來都是欠帳的算命先生;喪盡天良買賣人口的劉麻子;打算娶老婆的龐太監……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小小的茶館內話盡世間滄桑與悲涼…… 《茶館》改編自老舍所著的同名話劇
  • 老舍與作品《茶館》(組圖)
    《茶館》是老舍在1957年完成的作品,以茶館作為社會縮影,透過半個世紀的世事變化,由70多個角色演出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層面。  故事發生在滿清王朝即將滅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館卻依然一派「繁榮」景象:提籠架鳥、算命卜卦、賣古玩玉器、玩蟈蟈蟋蟀者無所不有。年輕精明的掌柜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各方照顧,左右逢源。然而,在這個「繁榮」的背後隱藏著整個社會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貨充斥市場、農村破產、太監買老婆、愛國者遭逮捕。
  • 《茶館》那個穿越了上百年的王利發
    娶老婆是他大舅媽做的主,辛苦經營的茶館是越來越不好,官差,地痞流氓,假洋鬼子,誰都欺負他,欺騙他,他還誰都不能得罪。我看到這樣無奈的人,他每天最多的表情,就是哭笑不得。最後相依為命的老伴還叫軍隊的車撞死了,最後他和兩個老哥們一起在自己的茶館裡給自己撒紙錢,然後和茶館一起付之一炬。劇中也正面的描述了年輕一代,比如代表正義改良的北大學生,年輕的代表工人利益的資本家少爺。
  • 《茶館》:淺談小小的茶館,折射出歷史洪流下小人物的心酸與無奈
    提籠架鳥哀嘆時運的松二爺;慨嘆國之將亡的剛毅滿人秦四爺;一心謀求實業救國的秦仲義;喪盡天良買賣人口的劉麻子;打算去娶老婆的龐太監……儼然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小小茶館之內演繹世間的滄桑與悽涼。茶館掌柜王利發,人情練達,處事圓滑,嘔心瀝血一生可還是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第一幕發生在晚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