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7月29日報導 (記者劉瑋)今晚,電視劇《茶館》將在央視八套落幕。在大結局中,老舍原著中王利發上吊自殺的一幕將被改寫。劇中,王利發一把火燒了茶館,和茶館同歸於盡。對於這個全劇中最大的改動,編劇之一的楊國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個結局是為電視劇「量身打造」的。
結局
王掌柜和茶館同歸於盡
原著中王利發用一根腰帶結束自己生命的結尾,在電視劇中將改為他放火燒掉茶館的同時,自己也同歸於盡,一起灰飛煙滅,而這也是該劇39集中對老舍原著最大的改動。對於電視劇中「灰飛煙滅」大結局的改動,不少搶先看了最後一集的網友還是給予了認可。網友「多多」就表示,「《茶館》原著最後王利發自殺對我的震撼很大,電視劇改成了放火,從劇情的連貫性上我並沒有覺得特別突兀。因為劉麻子始終對茶館虎視眈眈,王利發那麼失望,他把茶館一起帶走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確實也感到了畫面的衝擊力」。
編劇之一的楊國強表示,結局的這個改編可以看做是為電視劇「量身打造」的,「最主要還是考慮到電視劇的視覺衝擊,如果是話劇,也沒有辦法點火,點了火也不好看。老舍原著中,王利發上吊自殺,表現的是他最後被社會逼到走投無路的地步,他連抗爭的力氣也沒有。現在電視劇的結局王利發放了一把火,是更詩意的表達,最後他豁出去了,他有自己的抗爭方式。」
導演何群則表示,從電視劇視覺效果上說,表現上吊,畫面上只能表現為腳一蹬凳子,沒有力量。「電視劇39集下來,光是一個上吊力度不夠,王利發一把火燒掉茶館,帶著遺憾、依戀離開,也是跟舊制度、舊社會決裂。這樣既有喻意,人物情緒也走到了這一步。」他說。
改編
王利發不是特「慫」的人
老舍原著臺詞總共一萬五千字,39集電視劇《茶館》每集是一萬四千字,新增加了四十多個人,而該劇也被看做是一次成功的名著改編。編劇楊國強說,改編的「訣竅」就在於抓住人物,比如原著中王利發主動性的故事不多,劇中新增加的內容都圍繞他的三個夢展開。劇中王利發藏槍時遇到劫匪,他不經意間掏槍卻嚇走了兩個強盜,還落了幾錠銀子,這段改編既增加了情節的幽默感,又使得王利發的形象更加豐富,「其實王利發不是表面上見誰都請安那麼懦弱的人,他能那個時代在城裡開那麼大一家茶館,他不會是一個特別「慫」的人。」
王利發在電視劇中少了些懦弱,多了些個性。不過也有觀眾指出,該劇臺詞有點猛,裡面還有京罵。在他解救張秀英一場戲中,他用板磚痛擊施暴洋人,並隨口罵了句:「你大爺的!」對此,編劇楊國強說,老舍原著中都是罵人不帶髒字,王利發的這句京罵是陳寶國(在線看影視作品)演戲時隨口加的,他認為很合理。
陳寶國則表示,在這個節骨眼上來句京罵很解氣,「同院的女街坊被洋人公開施暴,天理難容。王利發整部戲沒罵過人,甚至有些窩囊。但在這個時刻他憤怒了,於是順口來了一句罵,把仇恨全帶出來了。總是在罵人的人說這麼一句話是沒力量的,但王利發是一個見誰都請安的人,這表示他是真的憤怒了」。
(責任編輯:小書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