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智能化「點睛」治理精細化

2020-12-2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黨建智能化「點睛」治理精細化

摘要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要有「科技支撐」。2009年以來,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心洲在中國與新加坡合作開發「生態科技島」建設過程中,面臨著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變、農民向市民轉變的問題。建鄴區積極探索信息化網際網路時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五微共享社區」黨群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了黨建智能化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關鍵詞:科技支撐 智能化黨建 精細化治理

2009年5月25日,繼蘇州工業園之後,江蘇省與新加坡合作的又一重大項目——中新南京生態科技島項目在建鄴區江心洲正式奠基。該項目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江心洲街道,總投資約900億元,按照「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要求,建設一個產業、文化和居住融為一體,生產、生活與生態統籌協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由此,建鄴區迎來了發展國際性社區的新契機,區委區政府在城鎮化的進程中,通過「五微共享社區」建設實現了黨建智能化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開拓了基層治理創新的新局面。

1.善用現代信息化技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這就要求,我們在社會治理的服務和管理方面應當走出傳統的思維方式,要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實現社會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的變革,適應中國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2011年3月,江心洲開始全島徵地拆遷。2014年8月,首期原住民安置房交付使用。短短3年間,原有的農業生產模式和農村生活方式被打破,「村改居」社區面臨著村民身份轉換、社區空間轉換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的問題。2017年年初,為有效解決社區轉型面臨的突出問題,江心洲受建鄴區委託,在全區最早試點「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推出「五微共享社區」黨群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五微」平臺)。2017年5月,「五微」平臺正式上線開通,主要依託網站「建鄴黨建」與公眾號「五微共享社區」兩大載體,為群眾提供形式多樣的服務。建鄴區還配套打造了為民服務的「五微驛站」,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五微」平臺是一個網絡空間,是線上線下聯動、黨群互融互促的工作方式,由「微平臺」「微心願」「微實事」「微行動」「微星光」五大功能板塊組成。建鄴區委研究室主任徐文政說:「我們把惠民資源、政策信息發布整合在『微平臺』上,群眾可以通過發布『微心願』表達訴求,社區通過發起『微行動』提供集中服務,辦理『微實事』,公布為民辦實事項目,進一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與滿意度。同時,通過參與服務情況的大數據為評先評優提供依據,形成黨員群眾的『微星光』,以點帶面,起到典型引路、示範帶動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為「五微」平臺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上線近3年來,「五微」平臺現有註冊用戶及關注人數達17萬人,共發布原創黨建信息10000餘條,開展服務行動4000餘次,為群眾實現微心願超過90萬條。

2.開創智能化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模式

中國與世界同步進入了信息化和網際網路的時代,信息化和網際網路對人們社會生活領域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對傳統社會治理手段和方式提出了全新挑戰。

網際網路思維為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破解了以往社會治理中的難題。建鄴區通過「五微」平臺建設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社會治理」,實現基層黨建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提高黨建工作智能化水平,有效加速實現了基層社會治理的精準服務、精準治理、精準反饋、精準監督,開創了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境界。

「微平臺」開闢了黨組織網上工作的「新陣地」,「微心願」開啟了居民表達訴求的「快車道」。建鄴區莫愁湖街道文體社區的張阿姨說,以前大家對社區事情的了解更多是通過開會的方式知道的。自從有了「五微」平臺,社區、街道甚至區委很多大事她第一時間就能知道,參與一對一幫扶時也能對各種惠民政策進行及時宣傳,靈活方便多了。同時,通過「微心願」橋梁,任何人有任何心願,都可以在這裡表達,各級黨組織、黨員都可以認領這些心願來幫助居民實現。江心洲街道居民趙漢玉患病住院,田裡7000多斤蔬菜無暇售賣。他有一個小小的「微心願」——希望有愛心人士幫助他賣掉這些蔬菜。洲島家園社區黨支部認領了這個「微心願」,社區黨支部牽頭聯繫了13家單位食堂前去購買,社區工作人員也紛紛出力,僅5天時間,老趙田裡7000多斤蔬菜全部賣完。

「微實事」搭建了實施惠民工程的「投票箱」,「微行動」成為居民參與社區服務的「路線圖」。在江心洲街道,社區通過「微平臺」發布社區黨組織所要辦理的民生項目,由社區居民在「網上議事會議」進行民主協商,根據輕重緩急來解決。例如,2019年4月在江心洲調研時居民張女士說,社區居委會隔一段時間就要在網上組織討論社區存在的問題,比如晾曬被單、小區石凳安裝防腐木條等,社區幹部了解情況後都會反映上去,並及時反饋和解決。為了解決群眾的「微心願」和落實「微實事」,基層黨組織動員社區工作者、社會公益組織發揮骨幹作用,積極參與「微行動」,為群眾辦實事。江心洲街道洲島家園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梅2014年就開始做社區幹部,在江心洲拆遷和安置社區建設過程中,面對拆遷群眾土地補償、房屋安置、就業問題、孩子上學、看病就醫、社保養老等具體問題,她始終堅持用心、用情、用力和用智慧為民解困,為民辦實事,受到社區居民的好評。洲島家園社區的普通黨員和居民紛紛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積極投入社區公益事務之中。居民孫興全說:「有『焦裕祿式』的幹部就會有『雷鋒式』的群眾。」

「微星光」成為匯集先進模範的「光榮榜」。「微星光」是「五微」平臺建設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2017年6月,建鄴區制定出臺了「五微」平臺使用積分規則和評先評優的辦法,對「五微」行動中的模範黨員或社區居民進行表彰。同時,通過「微平臺」公布「服務之星」的實際績效,接受群眾的監督。「微星光」評選出的身邊「榜樣」,為鼓舞社區其他黨員和居民參與社區治理髮揮了積極作用。例如,洲島家園社區於迎春在為居民做好基本縫紉服務的同時,還積極主動為轄區殘疾人和8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補衣服、釘扣子等免費服務,2018年被評為「服務之星」。她說:「街道和社區幹部為我們拆遷安置做了很多事情,我能用特長為社區貢獻綿薄之力,是最大的幸福。」

3.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讓黨心民心同頻共振

目前,南京建鄴區已經在基層治理中全面推廣「五微」平臺建設。「五微」平臺建設突破了以往黨建工作的封閉性、被動性和單一性,以開放、主動、合作的姿態走入基層社區、走進基層群眾,實現了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入選「2019中國改革年度優秀案例」。

「五微」平臺通過「微心願」「微行動」,既能夠精準獲知群眾的需求,又能夠及時整合社會資源滿足群眾的需求。2019年10月,莫愁湖街道長虹路社區在開展失業人員幫扶過程中,發現求職和招聘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鼓勵失業人員和企業在「五微」平臺發布「微心願」,進行信息對接。沒想到兩個月內就收集到了29條求職心願和37個招聘心願,社區立即組織雙方對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社會治理更加精準化。

從「搭建微平臺」「認領微心願」「開展微行動」到「做好微實事」「匯聚微星光」,形成了一個規範的服務流程,增加了黨員志願者和居民參加社會治理的普遍性和規範性。完善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的流程,使解決民生問題更加高效和便捷,使群眾參與社區治理呈現出良好的秩序,社會治理更加規範化。

「五微」平臺的應用能及時發現可能引發社會矛盾的徵兆,使社會治理關口前移,把矛盾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洲島家園社區幹部在「微心願」裡發現居民投訴,在小區裡有人辦喪事時有播放哀樂、撒紙錢、放鞭炮和亂搭亂蓋靈堂的現象,給其他居民造成困擾,社區居委會與物業和居民溝通,及時疏導和化解社區居民的矛盾,規範了社區管理。社會治理更具前瞻性和主動性。

黨建智能化與社會治理社會化的深度融合,推進社區服務更加專業化、社會化。現代網際網路技術在基層黨建的運用,促進各級黨組織更為高效和廣泛地整合社會資源參與社會治理。江心洲街道洲島家園社區黨支部在「微心願」欄目看到,有居民提出「我想參加舞蹈隊」「我想學習唱歌」「我想學習樂器」等心願,就聯繫南京藝術學院,幫助居民組建各類文藝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使社區居民得到了更好的服務。江心洲街道針對「村改居」社區存在樓道亂放雜物和清潔衛生問題,引進上海「同一屋簷下」社會組織在洲島家園社區進行「美麗樓道」項目建設,引導新建社區居民文明行為,提升農民變市民的居民素質,共建共治共享美麗家園。

2020年4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團購」活動在南苑街道國泰民安社區展開。居民們憑藉認領「微心願」、參加公益「微行動」獲得的公益積分,現場享受了商家提供的優質優惠商品。黨建智能化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贏得了民心,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基層社會治理由黨委政府主導的「獨角戲」轉變為群眾共同參與的「大合唱」。

(作者:向春玲,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社會制度比較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相關焦點

  • 常州市推動城市治理精細化 加強綜合治理補齊城市管理短板
    他們均持證上崗,專門負責對街道內街面秩序、停車秩序等方面開展精細化治理。近年來,常州堅持通過黨建引領城市治理工作,將區域集成網格化管理與城市長效管理深度融合,實現「多網合一」,加強綜合治理,補齊城市管理短板。為高質量建設美麗常州,市城管部門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的應用,智能噴灌、無人巡查機等智能化設備的使用放大了管理服務效能。
  • 易門縣龍泉街道:基層治理走向精細化精準化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帆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成效凸顯,老舊小區改造穩步推進,共駐共建新格局逐步形成,社區居民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近年來,易門縣龍泉街道始終堅持把加強黨建引領作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根本,通過實行黨建引領「一網共治
  • 專家築夢城市未來:點睛智慧治理 支招綠色發展
    11月28日下午,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平行分論壇——「邁向『十四五』的未來城市:治理變革 智慧驅動」在浙江杭州舉行。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多位與會嘉賓發散思維,對話未來,點睛城市智慧治理,支招城市綠色發展。
  • 廣東肇慶端州區:黨建賦能,推進小區網格服務精細化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樹立「全域黨建」「開放黨建」工作理念,堅持黨建引領,通過打造一個軸心、做實兩個支撐、堅持三級指導、實現四方合唱,打造黨群服務「微」陣地,打通黨員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引領各領域黨建「大融合」,推進小區網格服務精細化。
  • 南山街道以黨建引領南園社區治理創新
    深圳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原農村改社區後,環境、治安等問題成為基層治理短板。抓好村改社區的黨建工作,就是提升基層治理的關鍵。 南園社區0.5平方公裡,出租屋21185套(間),流動人口佔91%。
  • 黨建統領、精細治理、精準服務,青島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探索...
    原標題:黨建統領、精細治理、精準服務,青島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探索城市社區「紅色治理」之路   近年來,隨著
  • 精細化治理讓城市更有「溫度」
    「十三五」期間,南寧市「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緊緊圍繞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活品質、提升城市品位目標任務,持續深化「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持續開展2016年集中整治年、2017年鞏固提升年、2018年制度建設年、2019年城市精細化管理年、2020年城市治理提升年等「一年一主題」活動,著力解決當前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健全完善城市治理體制機制
  • 李榮燦: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 開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 開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 李榮燦編者按1月4日,《中國城市報》在城市黨建周刊刊登了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的署名文章:「全域黨建引領全域治理 開創城市黨建工作新局面」。
  • 玉塘街道 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紅色精品
    在光明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玉塘街道聚焦社會治理的盲區和痛點,堅持以黨建凝聚發展力量,不斷探索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為實現發展目標提供治理保障,為打造「一區一中心」,實現獨具魅力的「光明南大門」提供治理保障。
  • 【海北州】祁連書寫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答卷
    通過樹立「核心在組織、專心抓黨員、熱心辦實事、黨心約民心、真心換民心」工作導向,壓實「三級書記」(縣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主體責任,實施「紅色」引領「精細化」治理,採取單獨組建、機關統建、跨境聯建、掛靠託建等方式,在「兩新」組織、城鎮樓宇、工程項目、規模企業、產業協會、「十戶聯防」、小區物業、產業鏈、網格等社會組織上建立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
  • 安徽省寧國市:黨建「同心圓」構築社區治理「共同體」
    把民政、社管中心等部門資金進行捆綁打包使用,每年投入社區黨建資金500餘萬元,有效保障社區黨組織正常運轉和高效服務。 3.強化載體創新,延伸社區工作服務半徑。一是推進便捷化服務。將「網際網路+」應用於社區治理,整合公安、民政、人社等信息資源,建立寧國市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將城區16萬人口、6000餘商業門點信息錄入信息平臺。
  • 黨建統領、精細治理、精準服務,青島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
    本報記者 張忠德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社區作為黨的基層執政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重要性愈發凸顯。居民與基層黨組織和治理機構關係缺乏活力,往往成為現代城市社區治理的短板。近年來,長江路街道發揮黨建統領作用,精細治理、精準服務,走出了一條城市社區的「紅色治理」之路。構築堡壘群提升組織力「要讓紅色基因滲透到全社會肌體、血肉當中,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構築起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群。讓黨員找到用武之地,煥發社區黨組織和黨員的活力。」長江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韓延春說。
  • 聚焦城市管理精細化!上海-東京城市管理精細化研討會上,他們這樣說
    今天,上海召開「2020上海-東京城市管理精細化研討會」。與會者圍繞「關注安全風險共享美好生活」的主題,從精細化、適老化、智能化三個角度探討了城市安全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熱點話題,分享了提升城市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水平的理念、路徑和做法,為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動力,為探索超大城市運行和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應對城市安全風險,提升城市風險防控水平。
  • 蘇州市吳江區桃源鎮網格化黨建撬動「大治理」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來,面對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這道「必答題」,蘇州市吳江區桃源鎮做深做細做實網格化黨建管理機制,實現組織建設在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群眾滿意在網格,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 市北區開平路街道:「四化」模式夯實根基 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大眾報業·半島網5月30日訊實現黨建與基層城市治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夯實黨建工作基礎、打造高質量黨建是前提,也是把準方向的關鍵。市北區開平路街道黨工委堅持「四化」工作模式,通過實現黨建體系系統化、黨建共建多元化、黨建管理精細化、黨建工作人性化,持續夯實基層黨建工作根基,爭取實現黨建與服務深度融合。黨建體系系統化。
  • 日照嵐山頭街道:「黨建+物業」讓社區管理更精細
    日照嵐山頭街道:「黨建+物業」讓社區管理更精細 2020-06-30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固原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提升民生服務能力
    人民網銀川7月4日電(高嘉蔚)今年以來,固原市以城市基層組織建設統領社區治理,不斷健全組織體系,建強活動陣地,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服務民生水平。 強化黨建引領,健全服務體系。
  • 激活「紅色細胞」 織密治理「網底」 我市構建「田」字型基層黨建...
    □汕尾日報記者 林一秀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推進「黨建+基層治理」,大力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行動,深入實施「紅色細胞工程」和「平安細胞工程」,堅持各項工作從最小的單元開始抓,全面築牢鎮、村、組三級戰鬥堡壘,以「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運作機制聯結
  • 看精細化治理如何營造「美麗鄉村」
    光禿禿的牆面搖晃著刺眼的白熾燈,不鏽鋼扶手蒙上厚厚塵灰。近日,記者在隨同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一同前往馬橋鎮「大調研」時,「問」到一條解決農村違規租賃問題的好「計」——精細化治理結合村民自治。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