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08:31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959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睿 報導組 賴淼蓮
昨天凌晨,珊溪水庫氣溫只有5攝氏度,市珊溪水利樞紐管理中心黨員幹部和聯合執法隊員們,裹著厚厚的棉衣、坐在巡邏艇裡,對庫區開展巡查。
入冬以來,雖然水庫內垂釣等違法違規行為減少,但他們依然堅持每天開展日常巡查,不管白天黑夜都不放鬆。
該中心副主任、黨支部書記崔柏昱介紹,「數字珊溪·智慧監管」綜合管理系統,已對庫區水面實現監控全覆蓋,「但只有我們每天都在現場巡查,才能對違法行為形成震懾」。
這是該中心貫徹以黨建引領隊伍建設,承擔保護溫州人大水缸職責,同步實施各類公益項目、助力庫區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在珊管中心黨員幹部的表率帶動下,庫區秩序進一步好轉。珊溪水庫、趙山渡水庫違建亂點現象得到遏制,庫區環保基礎設施和監測體系日趨完善,畜禽養殖規模低於生態環境控制所要求的紅線數量。
雖然今年降雨明顯偏少、入庫水量減少,但兩庫水質仍穩定保持二類以上。支流監測斷面水質明顯好於往年。該中心獲人社部和水利部五年一評的全國先進集體稱號。
護水先鋒隊+數字珊溪
建立起全年無死角監管巡查
引領帶動珊溪水源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是珊管中心黨支部的首要工作。
為此,該黨支部成立水源保護黨員護水先鋒隊。在聯合執法、全面禁釣、保水漁業、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中,發揮支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所有參與巡查執法的工作人員樹立榜樣。
黨員的表率作用,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得到了充分彰顯。
當時,受疫情影響,庫區交通不便、道路封閉,護水工作陷入困境。家住文成縣城的珊管中心黨員、護水先鋒隊成員張瑞鋒主動要求:「我是黨員,讓我來。」家裡和庫區來回不便,他就駐紮在單位一個多月不回家,一日三餐吃方便麵、八寶粥。
在疫情最嚴重的兩個月裡,他帶領護水先鋒隊,協同當地聯合執法隊員處置了多起違法行為,配合當地政府勸導庫周群眾避免聚集。正是護水先鋒隊的堅守,使得特殊時期庫區巡查護水工作得以正常開展,全年全天候的監管職責得以貫徹落實。
今年,在黨支部的引領下,珊管中心黨員幹部針對傳統庫區管理巡查存在的管理效率不高等短板,利用信息化手段建成投運「數字珊溪」系統。
如今,「數字珊溪」和黨員護水先鋒隊等巡查力量,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使得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不間斷無死角監管執法得以落實,從而進一步完善了保護溫州大水缸的監管巡查體系。
愛心獻庫區+助力小康
幫助低收入農戶穩定增收
上周,泰順縣司前畲族鎮臺邊村村民潘啟進,收到了500元「尾款」。
原來,在珊管中心黨支部的牽頭協調下,今年6月,助力庫區奔小康項目啟動。和文泰兩縣10個村居100戶低收入農戶結對,潘啟進正是其中之一。他們每人分期收到共1500元種植扶助金,引導種植經濟作物,協助就業增收。
中心黨員幹部們,深入結對村居逐一調查摸排村民的種植條件、意願、技能,為他們篩選出適合種植的品種。在司前鎮,他們聯合鎮裡在臺邊村整出50畝種植基地,為結對農戶免費送上種子。潘啟進首季選擇的,則是甜糯玉米。
臨近收成時節,受疫情和雨季雙重影響,農戶碰上了採摘和銷售難題。中心黨員幹部們又聯合各級慈善和公益組織,幫助他們採摘、聯繫買家。最終,刨去各種成本,這季玉米為潘啟進帶來約2000元收入。
事實上,助力庫區奔小康項目,已是珊管中心實施的「親近水源地·愛心獻庫區」系列公益活動的最新升級版。早在2013年,該中心黨支部已推動發起該系列公益活動,該系列公益活動開展至今,已累計舉辦109期,受益群眾超1.3萬人,捐贈物資總價值36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