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2020-12-26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

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今年我們圍繞古建築保養及院落環境整治進行綜合提升,比如粉刷院牆、搶修外閃宇牆,完成院落排水及地面磚修補等。」北海公園副園長胡峂介紹,最重要的是,公園利用這個機會增設展陳空間,搭建文化展示與交流平臺。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觀妙室」被布置成畫舫齋歷史文化展展室,集中展現景區的歷史沿革、乾隆與畫舫齋等內容。「鏡香室」裡採用清宮傳統棚壁方式進行裱糊,新增了家具、陳設、貼落,進行保護性展示,遊客在殿外可一睹清代風格陳設的「風採」。如今,「春雨林塘」殿、「畫舫齋」殿也已經布置完畢。「我們將兩座建築闢為書畫展室,增加展覽面積約200平方米,明年春天將在此舉辦書畫展,屆時也將對市民開放。」胡峂介紹。

截至目前,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今年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打造開放10處市屬公園精品展覽及高品質文化空間」工作也進入尾聲,10處文化空間已經開放8處,涵蓋展覽展陳、文化展示和商業服務3種類型,其餘兩處將於本月中下旬開放。

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

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今年我們圍繞古建築保養及院落環境整治進行綜合提升,比如粉刷院牆、搶修外閃宇牆,完成院落排水及地面磚修補等。」北海公園副園長胡峂介紹,最重要的是,公園利用這個機會增設展陳空間,搭建文化展示與交流平臺。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觀妙室」被布置成畫舫齋歷史文化展展室,集中展現景區的歷史沿革、乾隆與畫舫齋等內容。「鏡香室」裡採用清宮傳統棚壁方式進行裱糊,新增了家具、陳設、貼落,進行保護性展示,遊客在殿外可一睹清代風格陳設的「風採」。如今,「春雨林塘」殿、「畫舫齋」殿也已經布置完畢。「我們將兩座建築闢為書畫展室,增加展覽面積約200平方米,明年春天將在此舉辦書畫展,屆時也將對市民開放。」胡峂介紹。

截至目前,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今年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打造開放10處市屬公園精品展覽及高品質文化空間」工作也進入尾聲,10處文化空間已經開放8處,涵蓋展覽展陳、文化展示和商業服務3種類型,其餘兩處將於本月中下旬開放。

相關焦點

  • 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完成 正式對外開放
    原標題: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   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 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本報訊(記者 王斌)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 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完成 正式對外開放
    原標題: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畫舫齋是一座山林環抱的園中園,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院落主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宮門、「春雨林塘」殿和「畫舫齋」殿,兩側還設配殿「鏡香室」「觀妙室」,形成中設水池的方形院落。
  • 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一新重新開放
    天氣雖冷了,但來北海公園遊園的市民又有了新去處。經過3個月的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北海公園畫舫齋今天上午正式對外開放。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3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區3處文化空間全新開放,遊客能走進園林中的空間,博古通今,深度體會書畫、石刻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北海畫舫齋整修完成重新開放
    本報訊(記者 王斌)經過三個月的改造提升,12月8日,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三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濠濮間等三處文化空間已全部開放,市民遊客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魅力。
  • 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整修一新重新開放
    天氣雖冷了,但來北海公園遊園的市民又有了新去處。經過3個月的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北海公園畫舫齋今天上午正式對外開放。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3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區3處文化空間全新開放,遊客能走進園林中的空間,博古通今,深度體會書畫、石刻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 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 北海畫舫齋整修一新重開放
    天氣雖冷了,但來北海公園遊園的市民又有了新去處。經過3個月的環境整治綜合提升,北海公園畫舫齋今天上午正式對外開放。至此,北海公園今年的3項民生實事工程全部完成,畫舫齋、閱古樓及濠濮間景區3處文化空間全新開放,遊客能走進園林中的空間,博古通今,深度體會書畫、石刻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北海公園畫舫齋
    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北海公園畫舫齋
  • 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
    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北海公園
  • 北海公園的園中園 ----畫舫齋遊覽
    2020年8月7日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園,畫舫齋重新開放自由自在的魚兒在享受閒暇時光畫舫齋重新開放
  • 不知北海公園畫舫齋,您被OUT了
    不知北海公園畫舫齋,您被OUT了李茂林 媒體披露自8月23日起,北海公園畫舫齋以「常態化對公眾開放」。畫舫齋是我少年時經常去的地方。上世紀六十年代,這裡總舉辦各種書畫展,幾乎每一次書畫展我都沒有錯過。時下,很多人推崇北京頤和園,本人卻不敢苟同,我始終認為,全國最精緻的皇家園林當非北海公園莫屬,北海公園除瓊島中央景區外,其北岸景區、東岸景區、團城景區等都各有名貴景物營建,異彩紛呈,讓人目不暇接。 畫舫齋,說它是園中之園也罷,說它是皇帝行宮也罷,反正是園內一處有代表性建築。史書載畫舫齋建於乾隆22年(1757年),東面靠著浴蠶河,南接濠濮間,北鄰先蠶壇,四面環山。
  • 北海公園畫舫齋景區8月23日起開放
    8月23日,位於北海公園東岸的畫舫齋面向市民遊客開放,使公園遊覽面積增添了6000餘平方米。記者了解到,畫舫齋曾是清朝皇帝檢閱射箭的場所,既有北方皇家宮苑特色,又再現了江南園林情調。畫舫齋景區的開放,標誌著北海公園三個「園中園」景區已全部與市民遊客見面,成為今秋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 8月23日北京北海公園畫舫齋正式對外開放
    北海公園畫舫齋8月23日正式對外開放  由於歷史原因,畫舫齋之前一直因空間狹小隻用於專業展覽。目前試開放將延續靜心齋、快雪堂等景區博物館限流參觀的方式,為遊客增加了一處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畫舫齋建於乾隆22年(1757年),它東面靠著浴蠶河,南接濠濮間,北鄰先蠶壇,四面環山,院牆隨山就勢,連綿起伏,宛如波浪。整個畫舫齋掩映在松柏綠蔭之中。畫舫齋原是清朝的行宮,清朝皇帝經常到此檢閱射箭。  江南園林意境  由於畫舫齋是行宮,所以它的主體建築群保持了嚴整的中軸對稱的布局和金碧輝煌的色彩。
  • 頤和園耕織圖、北海畫舫齋……北京新開10處公園文化空間
    今年以來,不少市屬公園的遊覽空間,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記者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市公園管理中心已完成今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共升級開放頤和園耕織圖、北海公園畫舫齋等10處全新文化空間,通過文物展陳、小微展覽、科普活動、民俗體驗等互動活動,在展示北京園林文物建築和歷史名園文化內涵的同時,讓更多市民遊客體驗古都創意文化。
  • 視點 北海公園3處文化空間全新開放
    經過3個月的環境展示提升及試運營,北海公園畫舫齋於12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同時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包括北海公園畫舫齋在內,市屬公園10處文化空間已經開放8處,涵蓋展覽展陳、文化展示和商業服務三種類型,其餘兩處將於本月中下旬開放。
  • 北京北海公園遊玩攻略
    ▲圖:北海公園白塔乾隆時除在瓊華島四面建亭榭樓臺外,又在北岸修建了先蠶壇;闡福寺、西天梵境、萬佛樓、小西天、澂觀堂、靜心齋等,在東岸修建濠濮問、畫舫齋等,具臺了今天北海的規模。㈥北海公園最佳季節:4月-10月最佳,氣候適宜,還可看到綠樹紅牆的美景。 春季早長鶯飛、楊柳拂堤,是踏青之所;夏季荷花開放,美不勝收;秋季為北京最美季節,秋高氣爽;冬季雪後的北海公園銀白一片。
  • 北京:北海公園漪瀾堂首次亮「真身」
    (記者 浦峰 攝)  經過近一年的修繕改造,北海公園漪瀾堂今起正式對外開放設展。此前,這裡曾被仿膳飯莊佔用57年。據北海公園黨委書記呂新傑介紹,此次展覽主要展出漪瀾堂歷史文化展和乾隆皇帝文化生活展。北海公園基建科相關負責人介紹,騰退後便著手對漪瀾堂古建築群進行環境整治。首先拆除仿膳飯莊經營期間添建的200餘平米餐飲配套房屋及後添建的圍廊,並拆除原有供暖系統、排油煙風道等,重新設計供電系統。  呂新傑介紹,此次對外開放漪瀾堂及道寧齋,其他區域將暫時封閉繼續修繕。此外,今年,將進行漪瀾堂保護與展示專項規劃編制、專題研究、修繕等工作,整體規劃基礎上進行修繕。
  • 北京北海公園的靜心齋開放半年,已成熱門景點,甚至還有紅葉景觀
    靜心齋是北京北海公園的「園中之園」,它位於北海公園的北側,是在2019年年初才開放的景點,至今不到半年的時間。由於開放時間短,因此北海公園靜心齋經歷的每一個季節,都是一份新的景致。在開放首個年度的夏季,這裡面不僅園林別致,而且還有非常罕見的紅葉景觀。下面地圖表示了北海公園靜心齋的位置所在。